從坊街上朝著坊門口走來兩個少年,用這個時代的眼光已經是成年人了,走在前邊的一襲青衫,身材極為勻稱,面容望上去簡直就可以用美來形容了,就是比比那東市畫上的仙女兒也不遑多讓,但是配上那透露著說不出味道的眼楮,還有那嘴唇上面的微髯,整個人顯得極為儒雅、陽剛,臉上一副自然的笑容,讓人看上去說不出的舒服。
後面一個看著年紀卻是要稍微大些,下顎已經開始蓄須了,但是整個人就給人一個感覺——猴子,這個年紀在這個時代恐怕已經當爹了,偏偏這位仁兄圍著豐神如玉的少年蹦來蹦去、手舞足蹈,而豐神如玉的少年只是微笑,有時還苦笑著搖著頭。
這正是高天城和孫元主僕兩人!
現在是文德十五年,高天城十六歲,孫元二十歲。
高天城還在苦口婆心的教育著孫元︰「悟空啊,你不能這樣,我去找錢管事說說,給你在城西弄個小院不就得了。」
「少爺,你能不能不叫孫元這個名字?」孫元愁眉苦臉的說道。
「怎麼了?本少爺發現自從賜給你字後你就愁眉苦臉的,多少人低三下四的求本少爺賜字?不是看你勞苦功高的伺候本少爺你能有這福分。」高天城一邊不滿的訓斥著,臉上卻還保持著和煦的笑容,不時跟坊街上跟自己打招呼的人點頭致意,沒辦法,公眾人物就是這麼虛偽。
孫元早就習慣了少爺的這幅做派,嘴里還是不滿的嘟囔道︰「皇上前幾天給您賜了字,惹的東水公還生了一肚子氣,但您看看您的字「慎之」,多好听啊,听上去就這乎者也的帶著書香氣。您給我這個「悟空」怎麼听卻像個和尚名字。但孫元也知足了,畢竟是少爺賜的,多少人求之不得的福分,但這幾日秋月姐早就和我說了,說少爺你給她們講過什麼游記,這悟空是個猴子的名號,這幾日不守著少爺的時候,他們干脆直接叫某潑猴,我怎麼說也是少爺親封的高級書僮,這傳出去還不得丟死人?」
高天城一听這貨現在真是膽大了,還要跟自己比?氣的一腳就要踹過去,突然想到這是在大街上,可別毀了自己溫文爾雅的「公眾形象」,硬生生的把伸出去一半的腿又收了回來,順勢用右手拂了一下衣衫下擺,看上去是那麼行雲流水、瀟灑倜儻。只看得正好從旁邊經過的一個不知哪個府上派出來來買吃食的丫鬟兩眼放光,竟是沒注意眼前的路差點跌倒。
高天城和孫元繼續前行,只是抱歉的朝著那個丫鬟微笑的點了點頭,這次倒好,差點跌倒的丫鬟是徹底跌倒了,高天城無奈的搖了搖頭,顯擺的朝著孫元說了句︰「等回去再收拾你,敢跟本少爺比,你有這個魅力嗎?」
這個時候不能搭話,否則少爺能把自己的豐神如玉、風流瀟灑自夸半個時辰,孫元趕緊岔開話題︰「悟空我也認了,只是這婚我是萬萬不結的。」
剛要說話的高天城這才注意到已經走到了坊門口,不遠處一大堆人正在望著自己,臉上堆滿最「職業」的笑容,嘴里卻還小聲說「你個潑猴等著,少爺回去再收拾你,一守著外人你就來勁。」
「各位坊鄰早啊,天城驚擾了各位的朝食,心有不忍,各位見諒!」剛剛低聲罵完孫元的高天城又擺出最和煦的笑容和最動听的聲音拱手向等待自己的人群打招呼。
人群都是微微側身,誰當得起縣公打招呼啊,馬上一起拱手還禮,稱呼都是五花八樣︰小縣公早!忠義縣公安康!小高大人早!
人群中自動讓出一條路,高天城一邊不斷地點頭示意,一邊朝著王老漢的豆腐攤走去。王老漢早是迎了上來︰「早就給您準備好了,老漢還以為今天您有什麼大事來不了了呢。」
大馬金刀的坐在自己的專用桌上,高天城嘴里說著︰「王伯您是知道的,沒有您這一口我這一天是不得勁的。以後莫要留著桌子,吃您這口就圖這個熱鬧勁的,大家也都快用食吧,莫為天城耽誤了時辰。」
大家也都紛紛繼續落座,心里卻都是把高天城夸上了天,瞅瞅人家忠義縣公,名滿天下的人物啊,但瞅瞅人家的做派,心里說不出的舒服,名不虛傳啊,名不虛傳啊,不費今天跑了這四五里路來吃這碗五文的豆腐啊。
王老漢早就將豆腐腦端了上來,高天城不緊不慢的用孫元遞過來的小勺喝了一口,微微咪咪眼楮,嘴里說道︰「家里的吃食不少,但怎麼地也比不上王伯的這口,王伯雖為商販,卻心系寒門學子,天城佩服啊!」
王老漢的老臉早就激動得通紅了,看了一眼裝作低頭用食、實際都在注意這邊的吃客們,大聲的說道︰「縣公這麼說羞煞老漢了,承蒙縣公貴眼高看,老漢才能有口飯吃,這資助孩子都是縣公教的,哪有老漢什麼事?」說完還牛氣哄哄的掃了眾人一眼。
此時不遠處的馬車們里的女子們早都迫不及待的走了出來,幾個姑娘倒是各自為陣,在奴僕的簇擁下朝著高天城指指點點,卻並不上前。
高天城早就習慣了這幅場景,真以為老子愛吃這口什麼豆腐腦,老子吃的是滿足感。說起這豆腐腦滿眼都是淚啊,兩年前這坊門口就這老漢一個豆腐攤,自己那天也不知道為什麼就上老漢這吃了一碗,說實話沒有辣椒的豆腐腦能叫豆腐腦?雖然用胡椒代替怎麼也出不來熟悉的味道,但看見老漢的落魄模樣心生不忍,一問才知道這這王老漢兩個兒子都是從軍戰死隴右,只留下老漢領著兩個兒媳三個孩子艱苦度日。高天城善心大發,揮毫書就天下第一豆腐的青幡,並自己堅持來吃了一個月。
這下可了不得了,小高大人可是大唐的驕傲,平時不怎麼露面,一听能和小高大人同時用朝食那還不搶著去,一時之間王老漢豆腐腦名動洛陽,每天早上排隊的人是熙熙攘攘、絡繹不絕,吃完都不走,就是為了瞅上小高大人一眼。
那些官宦家的小姐們早就把小高大人的詩記在了心里,有個和心上人見面的機會自然不會放過,雖然大唐風氣豪放,但要和這些男子擠著同桌用食還是有傷風俗的,所以這坊口的馬車相望現在也是洛陽一景了。
這一下商販們自然不會放過,以王老漢為中心竟然自發形成了一個朝食圈子,畢竟吃什麼不重要,大家都是為了看看小高大人的,沒有幾個真是為了那碗破豆腐的。
自然有膽大的邀請高天城過來嘗嘗自己家的吃食,錢是萬萬不要的,只是訴苦,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啊,高天城也是心軟,只得再次留下自己的墨寶。
大家一看這事有門啊,不就是比慘嗎,誰家沒有幾個慘事,沒出幾個月,這所有的吃攤上每家一幡,都寫著天下第一什麼什麼,弄的不知原委的路人還以為洛陽是不是開了武林大會。
只是苦了洛陽縣的衙役們,這洛陽城分為洛陽和萬年兩縣,這升平坊屬東城,正歸洛陽縣管理。這洛陽對這方面的管理是其嚴格的,你可以在坊門口開個朝食攤沒有問題,到時候你早些歇業、收拾干淨也就是了,但是大規模的就必須到市了,現在一看這升平坊的門口朝食攤的規模越來越大,這可怎麼辦?
換成平時早就上去打翻趕走了,畢竟這升平坊里住的都是武將家們的大人物,你著大清早的堵著也不好看,但是現在誰有膽子動啊?每個小攤主雖是唯唯諾諾,但是一提到自己青幡就牛逼哄哄,嘴里說著理解官爺們職責所在,但是這不是縣公好吃這一口,這不還專門寫了字,要不您去跟忠義縣公商量商量?
你們這幫賤民以為老子們有病啊,那是誰?那可是大唐第一神童,八歲寫出《將進酒》初顯崢嶸、九歲擊敗「詩仙」太白公天下聞名、十一歲「萬言賦」上書皇帝開啟文德革新的大唐忠義縣公、弘文館學士高天城小高大人。
人家天天考慮的都是軍國大事,你讓咱們這幫人去找人家?怎麼說?上去就說忠義縣公不能因為您愛吃就壞了規矩,你得遵守法制是不是。那才是腦子真的進了水了,這文德革新都是人家提的,也就是說現在的大唐律令有一半是人家制定的,你去跟人家講規矩?所以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最後還是看不過眼去的高天城給下了兩條規定︰一、從即日起商戶不再增加,共計六十四戶,這個由洛陽縣親自辦法商證,特許經營。二、每份價格上比別地貴出四文,一文交給洛陽縣,算是交給洛陽縣的衛生清潔費用,另外三文必須每月支援各自坊里的貧寒學子,若遇貪墨,嚴懲不貸。
這一下讓所有人都送了口氣,都是皆大歡喜。商販們自然高興,一是能和縣公這樣的神仙人物結識就是祖宗的積德,二是縣公的規定也讓競爭大大減少,三就是自己還能撈個好名聲,說起貪墨,誰要干出來一輩子都會抬不起頭來。
忠義縣公還特意給咱升平坊的朝食攤子起了個好听的名字,叫做「愛心朝食」。
一時之間,「愛心朝食」名動洛陽,去吃點什麼無所謂,關鍵是還能看看忠義縣公,再就是還代表獻了愛心,每次忠義縣公都要代表各坊的寒門學子致謝,多大的面子!作者我愛清泉
這篇小說不錯推薦先看到這里加收藏看完了發表些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