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十四章 盛宴揚名 終

其是高天城從內心里是佩服楊白的,楊白作得前兩首詩高天城在後世都好似曾經讀過,尤其是第二首高天城清晰的記得應該是杜甫所作,只不過字語之間做了些變化,但是杜甫那可是號稱「詩聖」的,雖然這個空間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杜甫,但是更證明了楊白的水平之高,畢竟是現場所作的。

不愧為當代的詩仙啊,如果不是遇上自己果真應該是笑傲天下的,高天城沒有內疚,反而非常享受這種感覺,沒有別的,自己想過的好好的,就得從征服別人的心開始,如果說高府那天所作《將進酒》是個起步的話,過了今天自己應該會踏上一個更大的舞台,尊敬一個人最好的方式是刺激他付出更多的努力來擊敗自己,而絕對不是憐憫,楊白更不需要憐憫。

此時楊白已是潑墨揮毫,動作之間仿佛帶著特殊的神韻,讓人看去竟似行雲流水一般,大殿之內所有人具是心折不已,今日之戰,無論勝敗,比試二人俱當獲得天下之尊重。

但大殿內的大唐君臣們還是期盼著奇跡出現,畢竟戰勝楊白對唐人來說作用足可以抵得上對南周一場戰爭的勝利。如果說比試之前大唐君臣是真的以為高天城必敗無疑,戰勝楊白只是一種奇跡的話,現在兩局戰罷,所有人仿佛都看到了奇跡好像就在眼前,但是內心又不敢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

高天城還在沉思的時候,楊白倒是率先完成了,旁邊的宦官連忙取過,依舊粘貼在殿中模板之上,《蝶戀花雪》赫然在目︰

滿地霜華濃似雪。

人語西風,瘦馬嘶殘月。

一曲陽關渾。車聲漸共歌聲咽。

換盡天涯芳草色。

陌上深深,依舊年時轍。

自是浮生無可說。人間第一耽離別。

大唐君臣早就圍了上去,看著這首詩竟是沒有人出聲,詩仙的水平在那呢,這詞作的實在無話可說,但是也看出了詩仙竟是被咱小忠義縣公今日逼得竟是有些意興闌珊,詞中透漏出無盡的悲涼,這和太白公往日流傳的作品所露出的豪爽大氣、精工細筆大相徑庭,然而在境界上卻是似乎又更近了一步,一首蝶戀花傾訴了詩仙的無限離別之意,此作已非眾人做能評價了。

吳恩可此時的鞋倒是很奇妙,無論怎樣今天都必須要贏下這場,雖然自己是個局外人,但看完楊白所作心里倒是安定了些,這首詞似乎沒有描寫到雪,只是寫到了霜,但是偏偏讓讀到的人都能感覺到雪意,這才是渾然天成吧,這首詞也應該是楊白被高天城刺激的巔峰之作了,不出意外的話,太白公今天是贏定了,無論怎樣,這詩壇魁首還是屬于南周的。

這高天城也足以自傲了,今天的表現必將名動天下,關鍵是此子只有九歲啊,回去得趕緊跟陶太傅商量啊,如此下去,南周文道何以自處啊?

高天城也是完成了詩作,宦官也將作品正在往木板上粘貼,高天城卻沒像前兩次一樣走過來看楊白的作品,只是扶著木幾,臉上露出了莫名其妙的笑容,伴著酒意早就醺紅的雙頰,竟然有點真是說不出的詭異。

所有人都想不到高天城卻是在想︰說豪放需要閱歷?老子今天就讓你看看什麼叫做豪放,敢有人跟「他」比豪放?

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百年諸侯,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和吉可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大殿從剛才的安靜竟是哄得一下爆發了開來,所有觀摩之人包括大唐皇帝李榮都是情不自禁的跟著誦讀起來,一遍、兩遍,竟是沒有人停下來去關心勝負了。

大氣,真是太大氣了,太對咱唐人的口味了,看看咱們大唐忠義縣公的豪氣吧,什麼江山在大唐眼里不過就是些銀蛇蠟象而已,什麼秦皇漢武、百年諸侯、連突厥人最尊重的先祖和吉可汗都只用三個字形容「俱往矣」,沒有什麼顛倒妙鋒的詞句,更沒有什麼華麗奢華的修飾,簡簡單單的詞句,卻排列出這樣的豪壯,這樣的人不是天才還能是什麼?

如果說《將進酒》已經顯出忠義縣公的格局豪邁,這首《沁園春雪》只從氣勢上就穩勝一頭,單評豪邁,這個世上在無人能與忠義縣公相提並論,而忠義縣公才九歲,這樣的人不是天才是什麼?

所有人的目光就是沒有一個看在不遠處還在搖搖晃晃的高天城,反而都在盯著正在木板前低誦不止的楊白,畢竟唐人還是關注勝負的,自然要看看裁判的最終判定。

楊白臉上的表情非常豐富,時而驚喜、時而糾結、時而狂放、時而蕭落,偏偏沒有一個人上去打擾。半晌楊白才長吁了一口氣,慢慢撢起頭來,充滿智慧的雙眸竟是異彩戀戀,一字一頓的說道︰「此詞畫面壯闊而又妖嬈美好,意境壯美雄渾,氣勢磅礡,感情奔放,胸懷豪邁,實乃天作,實非太白所能比及,太白心折不已。太白被世人捧為「詩仙」,今日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忠義縣公天才之稱當之無愧。太白受教了,今日之敗,太白心服口服,必將回南潛修,再無心這世間虛名,改日忠義縣公若親臨南周,太白必將掃榻以待、執韁于前!」

說完竟是朝著李榮微微一拜,然後竟是朝著高天城一躬到底、做了個大禮,一揮衣袖,竟是揚長而去,只留給眾人說不出是灑月兌還是落寞的背影。

殿內的人竟無人阻攔,所有人都被楊白所說驚呆了,如果說評價還恰如其分的話,勝敗自然已分,忠義縣公獲勝毫無爭議,但關鍵是太白公最後所說的,掃榻以待還可以說是盛情,但執韁于前在這個時代就意味著太白公竟是有點認忠義縣公為師的意思,這個時代替別人牽馬韁不是奴僕可就是弟子啊。

以九歲稚齡讓名滿天下的「詩仙」楊白楊太白自嘆不如、甘願為徒,這不但是天才,更是妖孽啊!

按照唐人的脾氣,此時早就應該是喜慶漫天,畢竟這緯之事畢竟是唐人內心的傷疤,裝作不屑提及,實在是不願提及。今日此情此景,讓大唐君臣竟是有種宛如夢境的感覺,原來寫詩也是可以這麼提高士氣的,原來我大唐也能出緯奇才,這、這怎是一個爽字了得。

所有人的目光都及其安靜但是的看著九歲的高天城,偏偏高天城不安生,搖搖晃晃朝著還在目瞪口呆的南周鴻臚寺正卿吳恩可走去。

吳恩可早就徹底的驚呆了,太白宮竟然敗了,南周竟然敗了,這讓以文為傲的南周臣民何以自處,今天自己的質疑現在看來就是一場笑話,自己在這個笑話中就是個卑賤的笑料,腦子里空空一片,直到高天城走到眼前才發現。

高天城從來沒有什麼慈悲心腸,痛打落水狗是高天城的一貫作風,若是今天自己敗了,自己就應該是這樣的下場,既然挑釁,就得做好失敗後品嘗苦果和被敵人譏笑的心理準備,否則,本縣公更瞧不起你。

「正卿可信《將進酒》為本縣公所作」半醉的高天城問道。

「本官荒謬,縣公實乃天才!」既然輸了,就別再遮遮掩掩了,學太白公灑月兌一些就是,吳恩可倒是干脆。

「本縣公不怨你,你不過是待人傳話罷了,你剛才不是說你們什麼陶太傅和南周緯都不信嗎?」高天城有點咄咄逼人。

「這個、這個,忠義縣公天才啊,往事休提,往事休提!」吳恩可節節敗退。

高天城竟是又往前走了一步,然後招了招手,吳恩可竟是鬼使神差的躬身下來,這是發現高天城似乎有悄悄話要跟自己說,而忠義縣公的身高實在是——?

高天城很滿意吳恩可的知趣,湊到吳恩可的耳邊小聲說道︰「別以為就這麼完了,本縣公不是那麼大度的人,想扇別人的臉就得做好被別人扇臉的準備,本縣公不知道你們為什麼挑上某,但告訴你們什麼陶太傅,這才剛剛開始,讓他等著本縣公。嗝——,還有,你輸得等本縣公想好自然會找你的。」

說完竟是朗聲大笑,而吳恩可卻似乎嚇到了,竟是一下坐在了地上,臉色蠟黃,眼看著竟是要混過去的樣子,幾個南周鴻臚寺的官員連忙上前扶起,哪有剛開始時的意氣風發。

高天城卻是沒再看他一眼,大聲說道︰「今日天城詩興大發,望陛下恩準,小子再作詩一首,獻于自己,不知可否!」

李榮現在是意氣風發,瘦弱的身材不知哪來的力量,竟是喊出了從過的洪亮︰「忠義縣公,大唐天才,朕準了!」

滿殿賀聲大作「忠義縣公,大唐天才!」

不管別人喝彩,高天城自顧自的拿起毛筆,搖搖晃晃的走到木板前,幾個宦官早就注意到了縣公的身高,連忙抬起木板跪在地上方便忠義縣公揮毫。

高天城大笑一聲,一氣呵成,然後竟是——仰面躺下,幾個就近的文官早就注意到了,一把將高天城扶住,這時高武才上前看了看高天城,然後朝著李榮拱手致意︰「微臣小孫竟是喝的有些醉了,不妨事,請陛下恕君前失儀之罪。」

李榮毫不在意︰「今日忠義縣公為大唐添彩,並將名揚天下,些許失態,乃性情所致,何過之有?不但無過,尚有大功,今日先回府休息,過今日必有恩旨!」

高武一躬到底,替自己孫子表示謝意,然後示意宦官將高天城扶了下去。這是眾人才將注意到剛才忠義縣公號稱要獻給自己的詩作上。

致天城

千里黃雲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兩儀殿的喝彩聲大作,一會為陛下賀,一會又為大唐賀。戰場上的喜悅本來就彌漫著整個兩儀殿,今天這「另一個戰場」的勝利讓這種歡慶的氣氛到了頂點,竟是沒人理會氣悶的南周使團、尷尬的其余外使。

一時之間,「北國風光、千里冰封——」的詞句不知又被誰吟誦了起來,漸漸地越來越多的參與,到後來整個兩儀殿的大唐君臣竟是都參與了進來,聲音越來越起齊、越來越大。這才是豪放的大唐,這才是熱烈的大唐!作者我愛清泉

這篇小說不錯推薦先看到這里加收藏看完了發表些評論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