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突來的變故也讓整個太極殿內一片安靜,大家這時已經顧不得高天城為什麼喊這句「為陛下賀!為大唐賀!」了,現在是怎麼解決殿中那個還在嚎哭不止的隴右道觀察使丁克用才是大事。
殿中的武將們心里是很清楚的,這次邊境的大戰調集了整個大唐最精銳的部隊總計四十萬大軍,在隴右三線出擊,鏖戰六個月,其中前兩個月都是在隴右境內打的,隴右要是不打殘才是怪事,打仗嘛,打贏了就行,你丁老頭不也為此受了功、加了勛?這大年初一的你嗷嗷什麼呀?晦氣!太晦氣了!
大部分的文官心里很是納悶,這老丁平常也是感眼色的人,今天是怎麼了?不是說隴右大勝、斬敵無數、繳獲不計嗎?照說你作為第一線應該是所得不少啊,光牛、羊、馬據說就有幾十萬之多,你今天跟發病似的吆喝隴右已燈枯油盡是什麼意思?這場仗又不是在你境內打的,是我大唐為顯示漢威主動出擊,怎麼這一出擊就把你隴右打殘了?不對,這事沒那麼簡單?肯定有些事陛下和上司們瞞住了我們,這個得好好听听!
對于參與此事的所有決策者們心里當然最清楚隴右的情況,但偏偏對大唐內部宣傳的時候不能這麼說,為什麼?大唐打這一場戰爭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給自己爭取幾年的時間好休養生息,另一方面展示國力、提升大唐子民的信心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因此隴右大勝的一致口徑就是︰外酋虎狼、屢襲邊境、殺我邊民。不勝騷擾,立漢室之、展大唐之國風,遂全軍反之,三面出擊,皆進敵酋境內數百里,斬敵無數、繳獲不計,敵望風而逃遂敗,大軍得勝而還。
應該說這次大勝是給整個大唐帶來的最大的好處除了狠狠打擊了四周敵人的氣勢外,另一大好處就是大唐國內子民對整個大唐的的與崇拜達到了一個高峰。這也是整個決策層做出的一致決議,決不能讓子民知道隴右的真實情況,倒是出不來什麼大事,反正都是打了勝仗,但是整個決策層還是希望大唐臣民們的心氣兒提得再高一些。
大勝後,大家有意無意的把隴右所遭受的損失選擇性的遺忘了。中書令肖恩畢竟經驗豐富,一再叮囑尚書左僕射嚴松,丁克用一到洛陽你就必須親自接見,做好安撫工作,並把我們這次作戰的目的以及重要意義要如實相告,並承諾自今年開始朝廷免收隴右五年的賦稅,對于其他的相關政策一律向隴右傾斜。
嚴松也是這次決策者之一,作為尚書省的最高決策者尚書左僕射掌管六部,自然非常知道這次隴右幾乎是遭到了滅頂之災,對于自己這個老伙計丁克用也是很是同情,這丁克用本就和自己一樣是太子府的老人,大興十一年出任吏部員外郎,大興十四年遷中書舍人,文德元年遷尚書左丞,文德四年遷隴右道觀察使,實打實的正三品要員,封疆大吏,主政一方。這次大戰前嚴松也幾次想給老友提個醒,但想想此事的重要性還是忍了下來。
這次來洛陽參加元正大朝會,嚴嵩知道丁克用的心里肯定不是滋味,剛剛就任三年多,隴右自古兵家必爭之地,所轄洮州、蘭州、、沙洲、甘州、肅州、涼州、鄯州、秦州,是大唐的西門戶,又加上與吐谷渾、突厥接壤而顯得戰略地位非常重要,這丁克用從上任就雄心勃勃,勢要把隴右變個模樣。
這隴右歷經幾百年戰亂早就破敗不堪,但是因為這是大唐貿易的重要通道,因此一直被大唐最高統治者所重視。派丁克出任隴右道觀察使也是重用的意思,這丁克用倒是不負所望,三年多的兢兢業業不敢說讓隴右變了個模樣,起碼的老百姓的基本生活是沒有問題了,這讓丁克用也是信心大漲,準備大干一番,沒想到卻踫上這次邊境大戰。
丁克用畢竟是文人,骨子里以漢為正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身為隴右道最高行政長官對外邦犯境那是深惡痛絕的,對于大唐的反擊也是拍手稱快,這次大唐能夠取勝丁克在後勤供應上是立了大功的,然而戰爭的進程卻和丁克想的不一樣。
大唐實施嚴格地軍政分家,這次戰爭的總指揮是大唐冠軍大將軍、隴右行營都統長孫羽博,但實際上每一步的作戰步驟都是兵部經過無數次的爭吵最後由開國公高武權責並報皇帝陛下決定的。軍方打仗從來不必通知地方,但由于丁克用的官職很高,因此長孫羽博對他也是很客氣,但也沒有透漏太多,只是說了說需要丁克用怎麼配合。
丁克用剛開始也沒有在意,這是人家替咱來忙活,咱就得搞好服務啊,沒想到一打起來丁克完全傻了眼。這是從哪來的這麼多的部隊,而且還不往玉門關、陽關走,就在自己的治所鄯州附近不知道忙什麼,直到三萬幽州鐵騎趕到丁克用心里才看明白了點,這是要往大里打啊,這就不是邊境的小打小鬧了,心里當時還是熱情澎湃的。
看見越來越多的部隊在自己治所周圍駐扎,丁克用還覺得軍方對自己挺重視,派這麼多人保護自己,自己還親自前去慰軍,嘴里說著不用顧及老夫,玉門關和陽關才是重中之重,沒想到人家軍方根本不為所動,就是駐扎不前。
其實這也是軍方商定的戰略,首先要放棄幾個重要關口,要把這幾個外族引進來。人家全是騎兵,要讓咱們去追人家什麼時候能追得上,必須讓這些外族沾點便宜、放松警惕,鄯州才是決戰之地,這一仗必須把所有的外族打疼、打殘,然後才是幽州鐵騎兵分兩路,直插吐谷渾、突厥境內。
當然這以為是取勝的最佳辦法,但對隴右的百姓確實是滅頂之災。丁克用一開始弄不明白,看見沙洲、肅州、甘州、涼州的告急文書如雪片般送來慌了神,一方面不顧三品之尊多次與軍方交涉,一方面也修書三十七封向朝廷告急。
沒想到都是石沉大海,一絲回音都沒有,丁克用不是傻子,只是剛開始被熱情沖昏了頭腦,再看看形勢心里恍然大悟,這是要拼掉隴右的百姓換場大勝啊,心里是百味交集,一方面自己也明白這是目前大唐最好的選擇,另一方面也替自己的百姓不值,朝廷天天叫嚷著以民為重,關鍵時刻,又有幾個人還能記得民啊。
大勝以後,丁克用不顧屬下勸阻,親自沿著涼州、甘州、肅州、沙洲一路巡查而去,看見本已有些起色的隴右重新又變的「百里無人煙」的慘景,再想想自己出仕的抱負,心灰意冷,這次竟是來直接辭官的。
進京以後就直接被自己的老上司尚書省左僕射嚴松請進了府,嚴松解釋了半天才讓丁克用恍然大悟,一方面佩服這些決策者們的心思之深,這麼做確實是大唐的最好出路,另一方面也暗嘆這幫當權者的冷血心腸,當然辭官的心思也漸漸淡去,只是要說到謊報什麼祥瑞是萬萬做不來的,後來嚴松和丁克用各退一步,丁克用不用說什麼祥瑞,但也不要說出現在隴右的實際情況,畢竟朝廷里大部分人還不知道前期的主要戰場在大唐境內的。
沒想到說的好好的,這一上朝,丁克一看外邦這幫屠戮我邊民的虎狼也在殿外等候就氣不打一處來,再一看看整個皇宮金碧輝煌,文武大臣滿臉喜氣,真是一幅盛世模樣。再想想自己治下的隴右︰民不聊生、百不存一,不免熱血沸騰,罷了,老夫拼得頭顱也得給隴右百姓爭個公道,作為壓軸出場的他竟然實話實說起來,越說自己越氣憤,越說越替百姓不值,好好的賀歲聖景讓這老頭搞成了哭訴大會。
這把早就準備好說辭的兩個副手嚇了個半死,渾身發抖,您這是怎麼了?左僕射不是都交代好了嗎?這大過年的您是要作死啊?你作死自己找皇上去啊?我倆在旁邊可不想陪著你死啊?
事情總得解決,老讓丁克這麼說也不是個辦法。李榮也很是頭疼,這丁克是太子府的老人,最讓人敬重的就是人品耿直,自己本來也很擔心今天丁克要鬧點事情,但是中書令肖恩和尚書左僕射嚴松都跟自己說了沒問題,已經和丁克溝通好了,等過幾日自己再親自召見一下,明晰國理也就是了。
沒想到還是鬧了這麼一出,幸虧這外邦還沒進來,但即使這樣在場的能混到三品以上都不是傻子,猜也能猜出事情真相,這事說出去也不可怕,畢竟是勝了,但總歸是越少人知道越好,心里想著,非常不滿的瞅了肖恩和嚴松一眼,那意思是︰你倆不是說沒事了麼,怎麼還是鬧出這麼一出。」
又轉過頭瞅了高武一眼,意思也很明顯︰你看好你那孫子,沒事瞎起什麼哄啊,這是太極殿!作者我愛清泉
這篇小說不錯推薦先看到這里加收藏看完了發表些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