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三章 皇後娘娘

門簾被掀了起來,又是一陣「濃煙滾滾」,弄得高天城心里又是一陣抱怨,好好的貴族人家,非得整這多的火爐、香爐干嗎?整就整吧,你還非得讓人拿著滿世界竄,真當自己是半仙啊。

當看清四個宮女後面站著一個穿的「金碧輝煌」的中年美婦正饒有興趣的打量自己的時候,知道這就是皇後娘娘了,也不敢造次,沒敢多瞅,趕緊跪了下去,嘴里畢恭畢敬︰「小子大唐忠義縣公高天城給皇後娘娘請安,祝皇後娘娘鳳體安康!」

大禮參拜,爺爺不是說了,就當給長輩磕頭了。剛惹了人家閨女,多磕幾個頭就當賠罪了,總比回去挨爺爺的戒板強多了。

低著頭半天听不見回音,心里涼了半截,剛才的表演沒起作用?按照自己的設想,這皇後娘娘應該听見了自己剛才所語。不說感動的痛哭流涕,大贊自己忠君愛國吧,你怎麼也得讓我趕緊平身,贊賞幾句。

順便再把那個勞神子公主和那個閹貨訓斥一頓啊。現在怎麼這麼安靜,這是,這是要出事的節奏啊!皇後娘娘,您得注意形象啊,統馭六宮,以理服人啊,你就是裝也得裝作禮賢下士的,可憐我剛才的表演啊。

「劉章,怎麼回事!好好的立政殿怎麼這般鬧鬧哄哄?還有沒有點規矩?淑寧,你不準言語。」皇後娘娘突然問道。高天城心里稍微安定一些,還好也沒讓那個什麼淑寧說話,這還像個皇後樣,不那麼護犢子。

領著高天城進來的宦官就是劉章,正兒八經的正五品下的內侍省六大內常侍之一,平常在宦官里也是大人物,現在磕起頭來就跟不要命似得,听得高天城都覺得疼。

劉章也在哀嘆自己時運不濟,好好地一個拍馬屁的活砸在了自己手里。昨日皇後就傳下了懿旨,參加大儺儀式的適齡童子今日都到兩儀殿報道,畢竟五百人啊,那邊是皇上平時賜宴的地方,剛好能容開。皇後娘娘這次親自出面一是趁著年底看一下這些宗室、大臣的子弟們,以示恩寵。另一個就是真的演練一下大儺儀式,好給太後祈福,這離著歲除也沒幾日了。沒想到淑寧公主找到自己說是若是高天城來了就先領到立政殿來看一眼,自己倒沒在意,五百個權貴家的孩子光是湊在一起也得半天,些許的耽誤點時間沒什麼大事。

關鍵是淑寧公主是當今聖上最為疼愛的小公主,親哥哥就是當今太子李成乾。皇後娘娘自從生了太子多年無子,三十四歲方才誕下淑寧,自然極為疼愛。這淑寧自小就是美人坯子,聖上更是破例讓她四歲就隨皇子們讀書,淑寧也極為爭氣,許多師父也評價過的文采極好、不輸男兒。加上太子比他大十七歲,有時候不光是當自己妹妹,比自己的孩子也要親些。太後更是寵得要命。這宮內四大巨頭都拿著當命根子,奴才們更是給當祖一樣把淑寧供著。

雖然脾氣古怪精靈些,但聖上也說過就喜歡淑寧公主的灑月兌勁,反而在千篇一律的皇宮中獨樹一幟、風光無二。淑寧公主找到自己辦事那是天大的恩賜,自然要辦,而且還要辦好。加上淑寧公主和高天城的事整個皇宮無人不知,高天城最近才名聲大噪,詩才傳遍天下。淑寧公主要見見也是正理,這才安排自己的心月復宋寶先領到這來讓兩人見上一面。

按照劉章的預想,忠義縣公也是大大的少年詩才,淑寧公主也是文采甚高,兩人一見面還不得跟那些小崽子們獻給自己的書上一樣︰倆人都是文質彬彬、相互寒暄,然後再眉目傳情一下,**歲的孩子鬧不出大事。到時再把人往回一送,淑寧公主和的駙馬爺不得大大的念自己的好?就是皇後娘娘知道了,也會體諒老奴的勞苦用心,頂多責罰幾句也就罷了,這是成人之美的好事!

沒想到啊沒想到,高天城跟個二愣子一樣就把淑寧公主罵了一頓,還把王嬤嬤狠狠的踹了幾腳,看著自己都疼啊。看沒看見淑寧公主都哭了?你說你高天城要干嘛呀,你裝什麼裝。淑寧公主都喊了「母後救我」了,咱家不信你就听不見?你也號稱大唐第一神童,就猜不出這是淑寧公主,猜不出這是你的媳婦?

劉章不知道現在的高天城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和淑寧之間的事,還以為這高天城就是沒看上淑寧公主才故意裝作不認識,而且還故意找茬!心里早就後悔的要死,自己沒事獻什麼殷勤啊,高天城這是看不上淑寧公主啊,你看不上就算了,你沒事罵人干嘛呀?這事傳出去讓淑寧公主的臉往哪擱?淑寧公主的臉都沒了皇後的臉往哪擱?皇後的臉都沒了皇上的臉往哪擱?皇上的臉都沒了整個皇家的臉往哪擱?

想想自己親手領進的高天城扇了整個皇家的臉,劉章萬念俱灰,當場自盡的心都有了,這是做的什麼孽啊?

剛才也想過自己好生解釋一下,能不能緩和一下,但誰料到皇後娘娘這麼快就回來了,一點挽回的機會都沒了留給自己。

听見皇後娘娘誰也沒問,連淑寧公主都不讓說話,只道這是要什麼事都往自己身上推,自己是必死無疑了,心里倒也坦蕩,還是畢恭畢敬的回答道︰「奴才知道淑寧公主甚好文才,前幾日時常吟誦忠義縣公的詩作,那日來娘娘這也和奴才隨口說過是怎樣的人物能做出這樣的詩作,奴才便記在了心上。今日正巧得知縣公要來,正巧淑寧公主今日過來請安,奴才就稟告了淑寧公主,自作主張的把忠義縣公接到這來。奴才還沒來得及向縣公解釋情形,忠義縣公一片赤子之心,忠君愛國,以為出了什麼變故才鬧出剛才的一出,千錯萬錯都是老奴的錯。老奴自知罪孽深重,不求皇後娘娘恕罪,但求娘娘看在老奴侍奉多年的份上,賜個全尸!」說完早已雙目含淚,磕頭不已。

高天城听著這些話,偷著用眼角余光瞥了瞥這說話的宦官,看著這哥們的表情動作,心里大是佩服︰「這才叫演技,這才叫專業!你看人家把一個忠心為主的奴才表現的淋灕盡致,尤其是最後雙目含淚請求賜個全尸,還不忘提醒娘娘自己伺候了你很多年,這才叫做感情戲!厲害!厲害!皇宮出人才啊!」

其實劉章這話說得本就很有水平,既然自己覺得必死無疑,心里坦然了許多,把所有的過錯都攬在了自己頭上。其實在座的誰不知道,沒有淑寧公主的吩咐,借給劉章十個膽子也不敢把高天城領到這見面。關鍵是人家劉章就說是自己安排的,還把高天城剛才的行為描繪成赤子之心、忠君愛國之為,意思是這就是個誤會,沒涉及到皇家臉面什麼事,這一點倒也真是忠心護主啊!在場的除了幾個孩子哪個不是人精,在這宮里都混了不短的時間,听了這番話也是極為佩服。

倒是淑寧公主有些不忍,剛要替劉章說上幾句就被皇後娘娘用嚴厲的目光制止了,听見劉章這麼說,面色稍霽,慢聲說道︰「本宮當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在哀家這吵吵鬧鬧的,合著是一場誤會啊。」在場的一听娘娘這是要息事寧人啊,除了兩個裝死的,都不由自主的點頭配合,心里都是一個想法︰誤會,誤會,小小的誤會罷了,娘娘聖明啊!」

「其實你倆早就該見見,本宮不知道開國公怎麼想的,把自己孫子當寶貝一樣藏著。前幾年听說你頑劣不堪,本宮還想讓你進宮來教育一番,只是今年開春听說你大病一場,險些喪了性命,本宮也替你擔心過。沒想到你因禍得福,病好以後反而專心從學,做出的詩竟然連南邊都傳到了,這幾日也想瞧瞧你,今個兒你來了也遂了本宮的心思。倒是劉章你,天城和淑寧見上一面有什麼大不了的,讓你搞得神神秘秘,傳出去反而讓人落了口實,豈不有辱皇家臉面,念你也是忠心為主、伺候多年的份上,待會下去領上十杖,下次再犯,決不輕饒!」。

驚喜,對所有人都是驚喜,對劉章來說更是絕對的驚喜,這是撿了一條命啊,這回是真心的哭了出來,「老奴謝娘娘不殺之恩,老奴定當-----」「行了,別整天死啊、殺啊,本宮是那樣薄情寡性的人?高家小子,好快的腦子啊,好玲瓏的心思啊,起來吧,讓哀家看看是什麼樣的小人兒能做出」與爾同消萬古愁」的詩來。」

這篇小說不錯推薦先看到這里加收藏看完了發表些評論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