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天到了冬天,日子過得很平靜,甚至說有些枯燥︰每日里就是讀書、吃飯、去爺爺那里請安,有時候還能和雲苓女神說說話。但這平淡一切讓高天城反而有種莫名的幸福。人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有長輩教導而知禮儀,有師父傳授而明是非!很好,高天城很滿意,希望自己就這樣幸福的活著。
和趙公明之間接觸長了高天城隱約覺得師父的某些理論跟以前那個時空的朱熹很相似,只是趙公明還沒有像朱熹那樣形成自己系統的理論,這也是趙公明比較苦惱的地方。以高天城後世的知識直接告訴趙公明那是沒問題的,但高天城不敢這麼做,也不想這麼做。
不敢這麼做是因為一個八歲的孩子再是天才要是直接創出一套理論學義怎麼解釋也是解釋不過去的,否則那些大儒們不得活活羞死?雖然可以展示一下自己,但過猶不及的道理高天城還是懂的。
不想這麼做的原因是因為世間的事情最大的樂趣就是在于和走在探索路上的神秘感,高天城知道趙公明雖然有時候苦惱,但也很享受這種苦惱。
更多的時候高天城會旁敲側擊的來引導趙公明朝「理學」的路上前進,趙公明也在不斷教授高天城自己對這個時代的獨特理解。這反而讓這兩人有了一種特殊的默契。趙公明對此的理解為「亦師亦友」,爺爺高武听了以為高天城對東水公不尊重,嚇得連忙狠狠的教育了高天城一頓,弄清原委才放下心來又找這個借口喝了一壇美酒!
和高天雍互相之間倒是彬彬有禮,誰也沒再提那日晚宴的事情,仿佛什麼也沒發生過。只是這種彬彬有禮中少了那麼一絲堂兄弟之間的親情,高天城雖然不是很在乎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兩人現在的課程差不多,這個時代有了漢朝確立的五經,還沒有《四書》滇法,就是到了平行空間也是明朝朱熹辦的事情了,就這個時代算來也是五百年以後的事情了。兩人現在研習的都是《禮記》。
其實高天城知道若論起才學自己是萬萬比不上高天雍的,但自己多的是一千五百年的見識,這一點上高天城非常自信,不敢說開宗立派,這天下第一文才是跑不了的,否則李白不樂意、杜甫不樂意、蘇東坡不樂意,這一千五百年的文豪們肯定統統不樂意。高天城總覺得冥冥之間這一千五百年的文豪在告訴自己︰拿走我們的文采,帶著我們的榮耀,裝逼去吧!所以高天城不止一次的對自己吶喊︰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高天城知道高天雍是很嫉妒自己的,不為別的,只為趙公明常常和自己討論問題,討論和教授是兩個概念。討論那是我和老師之間共同進步,基礎是我們相對平等;而教授則是你只能被動接受,基礎是你要絕對服從。直到趙公明說出「亦師亦友」,高天城發現高天雍這個原來高家奠之驕子見了自己都有一些自卑。
高天城很滿意高天雍的自卑,你不如我就是不如我,沒辦法。你一輩子都要活在我的陰影之下,爵位的事我可以不考慮,讓給你爹再傳給你也無所謂,本不是大不了的事情,但你不要動別的心思,更不要想踩在我的頭上去搶,否則我不介意讓你再次狠狠地跌倒。有時候自卑也是一種幸福,起碼你知道你是有差距的,高天雍,好好享受你的自卑吧!
對比天雍而言,高天城很喜歡天裕。
六歲的孩子是最可愛的時候,天裕現在對那些是是非非不是很明白,只是覺得自己奠城哥懂得很多道理,師父都是夸贊不已。更重要的是天城個腦子里有很多古怪稀奇的想法,每次都讓高天裕崇拜不已。
相對于自己那謙謙君子的大哥,內心自然是親近高天城了許多。因此高天城的身邊也多了一個小跟屁蟲,就是下了學也不會自己院子,常常跟著高天城胡混,這倒讓另一個跟班孫元誹謗不已,若不是天佑少爺身份太高早就惱了。
高天城很喜歡這種感覺,後世自己是獨生子,也沒有堂兄弟。來到這里終于有了堂兄弟,天雍跟自己不對付無所謂,面子上過得去也就得了。自己這個六歲的小堂弟極對自己的脾氣,也讓自己找了那份淡淡的親情。
至于高恩運也就是在爺爺那見過幾面,每次自己都是畢恭畢敬的問安,高恩運也是溫文爾雅的回答,一切都那麼程序化。倒是潘雲苓對自己關心的狠,噓寒問暖那是少不了得,有幾次還模著自己的臉蛋夸自己越來越俊了,讓高天城幸福的都不想洗臉。
爺爺那里則是濃濃的親情。老太太不用說,高武那邊雖不會表達,但高天城心里明白自己的爺爺看自己的眼神里透出的那股舐犢之情。
高武也說過等明年開了春就要給高武開蒙武學,雖然不樂意,但看到高天城期盼的眼神也就默許了。只是高武準備自己出任老師高天城心里是不太樂意的,看你那小身板也就是個出謀劃策的角色,怎麼能教會我絕世武功?暫時先答應著吧,這老頭脾氣不好,惹惱了是要挨家法的。
說到家法高天城很郁悶,有次高天城帶著高天裕研究「空氣動力學」,也就是拿著雨傘從牆上往下跳。高天城很認真的講解著︰「咱們先直接跳一次,然後再撐開雨傘跳一次。你會感覺到撐開雨傘會慢了一些,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我們這個世界有看不到的東西叫做空氣,這可是秘密哦,這是我潛心研究三十多----哦是八年來的成果,你要先發誓不能外傳我才能告訴你。」
天裕因為知道要知道一個天大的秘密而激動得渾身發抖,滿臉通紅的發了誓便催促高天城快點講。高天城听了天裕的誓言差點沒從牆上掉下去,什麼啊,什麼叫做︰「我若說出去以後再也見不到旺財和天城哥哥」。
旺財是你養的狗好不好,你拿一條狗跟我著名詩人和偉大科學家高天城相提並論?叔能忍嬸不能忍,嬸能忍哥不能忍,先給一腳再說,看見天裕滿臉委屈的樣子說這是自己最重要的兩件事物了,已經是最毒的誓言了,便大度的不再計較,繼續解釋︰「世間萬物都活在空氣中,沒有它人們不能生存、竹子不會生長、鳥兒不能飛行,但它又是看不見模不著的,今天為兄就讓你見識一下它的存在。來,大膽地跳下去,呆會再爬上來撐著傘再跳一次你自然就明白了」
這牆雖然不高,也有兩米多的樣子,高天裕有點哆嗦,疑惑看了高天城一眼︰「你為什麼不先跳?」高天成氣急敗壞的道︰「就你這樣怎麼能理解科學的真諦?要敢于實驗懂不懂。為兄要是跳哪能跳這種小物事,看見那竹林里的石山了嗎?那才是為兄的所跳之地!」高天裕顯然有所意動,但仍然不大放心︰「要不,天城哥你先跳石山我再跳牆,師父教過孔融讓梨的,我要讓長者先行。」
就在二人爭執不下的時候,下人們這才發現兩位少爺上了牆,這整個高府都慌了神。秋月、秋菊、孫元自不必說,服侍高天裕的丫鬟和書僮早已哭爹喊娘,潘雲苓扶著老祖宗趕到的時候一看這場面嚇得差點癱在地上,顧不得訓斥下人,溫聲細語的勸著二位小祖宗趕緊下來。
高天城是有點下不來台了,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偏偏這高天裕是個人來瘋的主,本來站了將近半個時辰有些疲憊了,但一看這麼多人頓時有了感覺,還小手一揮的喊道︰「都讓開讓開,娘親,你們不懂的,我們是在研究空-----研究學問。」
差點說漏了嘴,內疚的看了高天城一眼,繼續說道︰「這叫做實驗,實驗懂嗎?我們在探討真諦,真諦懂嗎?什麼都不懂,哦娘親我不是說你。你們快讓開,我呆會還要撐著傘再跳一次的。這只是起步,天城哥哥講過,將來我是要跳石山的!」說完還向石山一指,頗為豪氣的樣子,轉頭得意洋洋的看了高天城一眼,那意思是怎麼樣,小弟我表現的怎麼樣?
如果目光能殺人的話,高天裕已經被高天城用目光殺死無數遍了,你這是作死啊?你想跳就跳,這個時候扯上老子干嘛?老太太一听這話,再一看石山,差點沒昏死過去,還不敢發火,顫顫悠悠的說︰「好好好,我兩個孫子有大志向,高興得很。天城,快帶著弟弟先下來,今日天氣不好,趕明兒天好再跳也不遲。天裕,這有你最愛吃的蜜糕,快下來,今日管飽。」
天裕一听天城哥哥果然沒有騙我,往日里就說做實驗有莫大的好處,別的沒看見,今日還沒做實驗就把蜜糕現了出來,要是做了那還了得?這時高天城早就準備開溜了,連忙說道︰「讓擔心了!天裕-----我靠,你有病啊?」
這篇小說不錯推薦先看到這里加收藏看完了發表些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