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早已經完全黑了下來,酒席卻進行到了。高天雍年紀在幾個孩子中最長,自幼也是師從名師。這個時代像高天城、高天雍這樣的豪門子弟都是自幼便開盟,家里都是請了名師的,到十四歲便要入國子學。
倒不是說國子監的老師一定比家里請的先生強,只是這個還要說說大唐的教育制度︰大唐開國皇帝李益從立國就下詔設立學校,安排宗室子弟和其它青年上學。大唐建國二十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都仿照南周建立起了官辦的學校,用來勸導青年人學習上進,謀求士宦。這些官辦學校都歸國子監管,大約有這樣幾種︰一是國子學︰學員規定為三百人,專門招收高級官員和京城官員的子孫;二是太學︰學員規定為五百人,招收中高級官員的子孫和近親;三是四門學︰學員規定為一千三百人,其中五百人是普通官員的孩子,另外八百個名額是專留給老百姓中優秀青年的;四是專科學校,像律學、書學和算學等,招收小官和平民子弟;最後是中央政府設有弘文館,東宮設有崇文館。各收學生三十名,都是皇親國戚、一品大官和大功臣的子弟。
像高天雍這哥幾個到了十四歲一定是要弘文館或崇文館的,不是說一定能學到多少學問,其實類似于現代的見習生,看看長輩們、大臣們是怎樣處理公務的,讓自己有一個起碼的認識。也是對一品大臣對皇帝家的一個表態,我的嫡系後代都送進皇家教育了,不管是跟皇上還是跟太子,我們是絕對忠心的,請您放心。
高天雍今年雖然年僅十歲,但自幼好學且天賦極高,六歲時便寫出了「鵝、鵝、鵝,曲頸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的詠鵝詩,一傳出便名動京師。
加上本身溫文爾雅,待人接物分寸極佳,肖恩就曾經說過「此子必不輸甘羅」的點評。要知道這句評價極高,甘羅可是十二歲就被秦王拜為上卿的。
其實高天雍是有些羨慕高天城的,雖然自己年紀大一些,聲明也是極好的,但人家是長子所生,按照這個時代的倫理規矩,人家就是長房嫡孫,開國公的繼承那是板上釘釘的。但高恩賜戰死後,高天雍也不止一次的想到過這長幼有序,爺爺如果過世,畢竟爹爹高恩運還在,也不能瞞著鍋台上炕吧,估計宮里主要還是看爺爺的意思,因此平時只要守著爺爺一定是竭盡全力的展現自己。
今天趙公明在場,高天雍知道家里請的老師放在大唐那是極好的,平常對學生們管教也是極為嚴格,但比起趙公明來還是有些差距。
這一點上高天雍倒是不嫉妒高天城,那是用人家的父親性命換來的,自己再想師從大儒也不願拿自己父親的性命去換。但今日也吃了幾杯酒,少年心思本就簡單,平時雖然贊譽頗多,今天也想在趙公明面前表現一番。
看著酒桌激戰正酣,高天雍站了起來畢恭畢敬的說「今日諸位長輩吃的高興,天城又否極泰來,天雍更是喜不自禁,小子不才願獻詩一首,給諸位長輩盡興!」
「好!天雍自幼聰穎,六歲更是做得詠鵝一詩,讓老夫驚羨天人,這幾年也是佳作不斷。今日東水公在,若得東水公點播一二,前途不可限量。」肖恩喝的滿臉通紅,大聲說道。
高虎也打了個酒嗝,「今日中書令、東水公兩位大儒在場,豈容你這小子班門弄斧。」
趙公明到也是明白人,知道這是高虎在等自己表個態,也笑道「東水也聞高家大郎才學已久,文之一道,在乎心境。今日吃酒甚歡,天雍一提,東水也是心癢不已。今日在書房听天城說了一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就羨慕高家郎君在文學一途天賦甚高,今日定要欣賞一下天雍大作!」
「天生我才必有用?」肖恩听了也是沉思起來,「不錯不錯,倒是一語中的!不想我這外孫自幼頑皮,竟也能說出此樣的佳句。不會是趙公明所做為自己學生臉上貼金吧?」看了姜陌一眼,看見姜陌不管不顧還在一口酒一口肉忙的不亦樂乎,想想自己這外孫平常的「惡名」,再看看現在的做派,不免對自己的想法篤定了幾分。
席間眾人都是識貨的人,初聞詞句便覺得妙不可言,但看看姜陌那副神態,心中的想法都跟肖恩差不多,只是沒人願意揭破。只有老太太雖然不慎明白這句話什麼意思,但看見眾人若有所思的樣子,知道這句話說的說是極好的,滿臉幸福的看著自己的寶貝孫子。
趙公明看見眾人的神態,知道大家有所誤會,正要解釋一二,這時高武卻說話了「既然中書令和東水公都發話了,你且做吧,權當博眾位長輩一笑。」全場的焦點又聚集到了高天雍的身上。
高天雍打死也不信這句話是自己二弟說的,就那廝能說出這樣的佳句?但今日卻不好揭破,正好爺爺發話了,高天雍還是有真才實學的,深吸一口氣,一首詩月兌口而出「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席間一片寂靜!
「好!好!好!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天雍此詩道盡天下酒者鞋。開國公恭喜恭喜!武將世家竟出了這種文學天才,文武之道,相得益彰,實乃幸事也!今日也祝國公能醉客,使吾等不知何處是他鄉。妙哉,妙哉!當浮一大白!」一片寂靜中肖恩又是率先發話。
趙公明也不禁點頭稱贊「天雍所做,合情和景,實乃上品佳作!東水也為國公賀,文道一途,大唐又添勝景,實乃佳話,佳話也?東水閱人無數,少年兒郎中,大唐無人出天雍左右!今日吃得御酒,听得妙句,不虛此行,不虛此行啊!中書令所言不妥,當浮三大杯!為天雍賀,為國公賀,為大唐賀!」
席間眾人也是一片歡喜,高恩運和潘雲苓更是自豪的看著自己的兒子,若是肖恩稱贊還可能看著老爺子的面子。趙公明那是出了名的不畏權貴,能得到東水公這樣的稱贊,兒子那是真的了不得。
畢竟也是自己的孫子,高武和老太太也是喜不自禁,高武還不忘謙虛幾句「這孩子瞎扯幾句,只是博得眾位一笑,中書令、東水公倒是謬贊了。」看那付得意的樣子,哪有一點謙虛的意思。
肖恩也是內心誹謗不已,有這樣的孫子你就偷著樂吧,還裝?你就裝吧!就是可惜自己的外孫,爹娘早走,又貪于玩耍,偏又攤上這麼驚采絕艷得哥。雖然有高武兩口子倆疼著,但高武真要一走這爵位給誰還真不好說。不禁內芯了一口氣,看了姜陌一眼,就這一眼,眼珠子差點瞪了出來。
對姜陌而言,什麼是都不重要,喝酒吃肉才是一等一的大事。穿越來的第三天終于不是粗茶淡飯,實實在在的綠色豬羊肉,絕對人工喂養,無任何添加劑,味道實在是妙不可言!這酒雖然淡點,但勝在清香。
所以姜陌倒是自由自在,听說高天雍要賦詩一首,心里也沒在意。這古人哪都好,就是不管干什麼都想著賦詩一首這點不好,大家好好的喝著,你偏要文縐縐的賦詩?哦!估計是也想喝酒了沒得借口吧,做好了賞酒幾杯,做不好罰酒幾杯,做好做不好都有酒喝,端的好主意啊。高,實在是高!姜陌很敬佩的看著自己得哥,同道中人啊!
當高天雍緩緩地把詩念了出來,姜陌卻被自己那口沒咽下去的肉差點噎死,又趕緊喝了一口酒壓一壓,卻連酒也溢了出來。
弄的滿臉眼淚、鼻涕、酒肉,肖恩看見的正是這一副景象。眾人也被姜陌這樣嚇了一跳,下人們遞毛巾的遞毛巾、捶背的捶背,老太太更是擔心的連忙走了過去拍著姜陌的後背。
眾人眼里看著姜陌這幅樣子,又看看高天雍,高低立現,眾人有的暗喜,有稻息!
只是沒人了解姜陌內心的震撼,我靠!那個詠鵝不會是駱賓王那首吧?剛才所做的詩可是後世有名的酒詩之一,分明是詩仙李白所做!就算是並行世代也是一百年以後的事情了,一個十歲的孩子怎麼做出來了?
我靠!你也是穿越來的?同志,我找到親人了!姜陌有些熱淚盈眶,自己其實也擔心隨著遠離後世而模糊了回憶,現在自己的身邊突然出現了一個一樣穿越的人,此道不孤啊!
老天有眼啊,現在都不是一個一個穿越了,都買一贈一了!就不知道自己是正品還是贈品,得好好聊聊,問問這位堂哥來了多久了,原來干嘛的?混得怎麼樣?以後得互相照顧著!
但姜陌畢竟是三十多的人,內心還是比較謹慎,決定試探試探,緊緊盯著高天雍,小心翼翼的說「電視?冰箱?人民幣?」
這篇小說不錯推薦先看到這里加收藏看完了發表些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