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二章 高氏親人

這肖恩一生無子在這個無後為大的時代本就是短處,平常別人是不敢揭這個逆鱗的。但高武的脾氣自己也知道,也就是說笑並無惡意。說來著肖恩也是漢末並州(太原府)太守肖明之後,這蕭氏一族在大唐那是一等一的家族。

漢亡以後,天下大亂。一百七十年前,江南一統,建國南周,而江北則打成一團。並州在肖氏家族的把持下倒是一直還算安定,並州之富在江北也是出了名的。但肖氏並不是那些傳統意義上的諸侯,幾百年來一直是書香傳家,所以各路諸侯對並州也只是垂涎,沒有哪個真的去動手。

肖恩為家中次子,自幼聰穎,熟讀經史,十八歲更是獨自南上,考中了南周中業三年的進士。由于江北戰亂所以很多江北讀書人都是到南周參加科舉,高中以後有回江北的,也有留在南周為官的。

這一點上南周做的倒是頗為大氣,當年也有很多南周大臣提出異議,但南周的第二任皇帝宇文造及說」讀書人讀的是天下之書,學的是天下之術。我南周不管江南江北,都視他們為讀書人。高中若留任,應善待之;若走,應厚待之;朕早晚一統江山,派些朕的讀書人早點治理朕的江山有何不可?」從那以後,江北書生可以參加南周的科舉也被南州作為祖宗家法固定了下來。因此這百余年來江北不少人才也因為如此被挖到了南周,讓南周那邊十分得意。

這種情況直到大唐建國也屢見不鮮,因此听說大唐也在準備自己的科舉。這肖恩當年便是南周那一科的頭號狀元人選,但誰料其父病重,肖恩返回江北也就無緣南周狀元了。不過肖恩卻是天縱奇才,在其兄長接任後敏銳的判斷清了江北形勢,力勸其兄長投靠時任幽州太守李益。隨後在李益統一江北的過程中出謀劃策,穩居首席謀士的地位,大唐建國更是成為首任中書令,李榮即位,也加封了太子太保。

肖恩對高武這一番話也無可奈何,卻突然發現自己的外孫也在點頭,不禁朝姜陌的頭打了一巴掌「你這孩子也忒不省心,老夫來探望你。高虎也就算了,連你也譏笑老夫,你以為你外公治不了你?」姜陌頭上如同挨了一棍一般,心里不禁發苦,我這便宜外公啊,你這外孫才八歲啊,你那叫巴掌?你不如說是蒲扇?嘴里卻說︰「孫兒不孝,勞太公、外公兩位老大人掛念。天城大病初愈,外公這一掌到讓外孫吃不消了。」切,守著老子爺爺打我,還不讓挑撥挑撥?我姜陌就不是那吃虧的主!

「肖恩,這孩子身體剛剛好些,倘若讓你打出什麼毛病看我不找上肖府討個說法。」高虎緩緩的說著。肖恩也是訕訕一笑「哪有那麼不禁打,我自己的外孫我還不知道?不過這家伙病了一場倒是禮儀規整了不少。」說完也不再看姜陌,只是做到高虎身邊繼續用茶。

「天成身體可好些?前日去探望你已歇息,這幾日邊關軍情緊急,某實在月兌不開身。得知你轉醒,某也是高興得很,快過來讓太公看看。」這才記起我來?老子怎麼也說是從鬼門關上打了一圈回來,和著你們都當我就是簡單的病好了。心里想著,卻趕緊走了幾步到高虎跟前,嘴里說著「孫兒已無大恙,只是覺得睡了一覺,昨日歇息了一天,已不妨事了!倒是太公本就應該以國事為重,孫兒不孝,不能替太公分憂還勞太公掛念。」

高虎和肖恩都有些驚訝,這孩子從小也不能說是嬌生慣養,但自從父母走後也是溺愛了一些。平常倒也懂得些規矩,但像今日這樣從容應對卻是第一次。肖恩忍不住說了起來「都是你的長輩,擔心你都是應該的。只是一個月不見,天城實在進步了不少。」高虎卻也不好多說,這孩子讓人感覺好像比原來沉穩了許多,只是隨口說道「坐下吧,呆會讓你二叔去請你師父。」

轉過頭來卻對肖恩說「你倒是好大的福氣,東水公教授天城三年有余,除在天城那里用過膳食外,不曾在府里用過哪怕一餐。老夫也多次相邀,均被婉拒,今日卻主動提出留在府里用膳,到時讓你討了便宜。」

「老夫也久仰東水公大名,只是在恩賜葬禮上遠遠見過一面,先帝和聖上多次請其出山,均不為所動,潛薪究聖人學問,實乃我輩之楷模,今天定要討教一番。」其實文人相輕本是傳統,到一定份上了誰都覺得自己比別人優秀一些。肖恩一直覺得學聖人學問,當為國效力,造天下福祉!所謂隱居不過是沽名釣譽罷了。只是自己作為文官領袖,而趙公明作為民間緯領袖,實在不好清淡。今日自己本只是想探望一下外孫,本不想留下用食,但趙公明一來自己就走顯得自己好像躲著一樣,只好做出一副神交已久的模樣。

這時從外面走進來一大倆小三人,眉目之間都是極為清秀,跟姜陌有些相似,姜陌判斷這應該是自己的叔叔高恩運和自己的兩個叔輩兄弟,連忙站了起來。

高恩運只是朝姜陌點了點頭,領著倆孩子快步走到了高虎和肖恩面前,一輯到底「父親大人安康!中書令大人安康!」倆小孩也在後面有模有樣「太公大人安康!中書令大人安康!」肖恩微笑著點了點頭,「都是自家人,沒有那些繁文縟節,只是待會東水公來了要注意一些。」

「晚輩省得」高恩運說完又是作了一輯,轉過頭來關切對姜陌說「天成可是好些?听說前日醒來的,你嬸娘說你這次是撿了一條性命。你大病初愈,劉太醫囑咐不得過多探視,怕帶進不干淨的東西,某也就沒去探望,今日看來精神倒是不錯。」

不得不說這高家的兒郎們都是一副好賣相,這高恩運三十多歲正是男人的黃金年齡,加上說話聲音極為好听,讓人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姜陌內心很感謝自己的,年輕時一定很漂亮,否則不會把自己的後代中合成現在這般模樣。光看看高虎的樣子就知道沒有漂亮後果有多嚴重。心里念叨著,嘴里卻不敢怠慢「勞叔父關心,天城已無大恙。‘趕緊作了一輯。

畢竟是孩子,倆小孩都圍了過來,好奇的看著姜陌。大點的孩子說「怎麼樣,可好些了。」小點的也插嘴「天城哥哥,听說你已經死了,怎麼又活過來了?我都替你哭過了呢。」姜陌也不好多說,只是笑了笑「只是感覺睡了一覺,這醒來休息了一日,到感覺精神比往常更好了一些。」大的也就不再做聲,小的還靠過來小聲說「天城哥,用完哺食咱們叫上天浩哥去玩投壺吧!我這幾日精進了不少,這次定能勝你。」說完的得意洋洋的爬到了旁邊的椅子上,像個小大人一樣有模有樣的坐著。

高虎和肖恩還在小聲地談著,這時姜陌看見美麗的嬸娘雲苓扶著從屏風後走了出來。雲苓一眼看到了姜陌只是笑了笑,卻趕緊走到肖恩面前「中書令大人安康!前幾日回去探望家父,還說家父氣色不錯,今日見得了中書令,才知道什麼叫做保養得好。」

惹得肖恩也是哈哈大笑「你這丫頭忒會說話,什麼事兒到你嘴里都讓人高興。」快走幾步走到老太太面前「老嫂子安康!這幾日天城勞您費心了,我們這幫男人幫不上手,卻看您清減了不少,不與慚愧慚愧!

老祖宗還是掛著招牌式的微笑」不與言重了,都是自家的孩子那有什麼費心。只是當時覺得對不起恩賜和淑雲兩個孩子,現在醒過來就好。昨日劉太醫也說像天成這種情況在古籍上有記載,叫做假死。瞧我這張嘴,大好的日子說些這個作甚,今個是個好日子,一是佛祖保佑,天城無恙;二是東水公做客高府;三是親家公也來了,今日親家公定得多喝幾杯。」「一定一定,叨擾老嫂子了!」

看見準備的差不多了,高虎使了個眼色,高恩運會意起坐去請趙公明去了。趁著這會功夫,潘雲苓走到了姜陌面前,親昵的拍了一下姜末的頭「天城感覺可好了些?」本來這個問題今天回答的不勝其煩,但美女問起來還是讓姜陌八歲的小身板「虎軀一震」,精神大好「好多了,勞嬸娘費心了。」

潘雲苓也不再多說,關切的看了自己的倆孩子一眼,說了句「天雍你最大,照顧好天城和天裕。」便吩咐下人忙活了起來。姜陌這才知道大的叫天雍,是自己得哥。小的叫天裕,是自己得弟。

客廳的正中間已擺了一張長桌,兩丈有余,早已布置好了碗筷,就等著東水公的來臨了。隨著高恩運的一聲「東水公請」,趙公明跨步了客廳,眾人紛紛站了起來,姜陌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次正式晚宴也拉開了帷幕。

這篇小說不錯推薦先看到這里加收藏看完了發表些評論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