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金陵嫵媚 封推感言暨部分人物資料

又封推了。感謝各位讀者多年來的支持,其中有不少都是跟了六七年年的老讀者了,非常感謝大家!另外,更感謝一直給我指導的主編胡說和責編冬瓜以及其他各位編輯!

和人家多面手相比,我只能寫歷史,而且也對歷史最感興趣。之所以重拾這個已經被人寫過無數次,而且有異常成功之作在前的時代,只因為偶讀明史和明實錄,發現了不少很有趣的小細節,于是決定就此下筆。和那些金戈鐵馬殺伐決斷的大作相比,我更喜歡人物之間的互動,那些有趣的小描寫,所以也許有些人會失望,有些人會喜歡,蘿卜青菜各取所愛!

封推之際,求一下推薦票和月票啦!名次又掉下去了……

另,推薦勝己同不朽丹神》

波22477,波e《不朽丹神》

借著感言,貼一下一些人物的資料主要是太監,弘治名臣劉健李東陽謝遷劉大夏馬文升等等百度百科都有,焦芳也不例外︰

蕭敬14352,字克恭,別號梅東,延平府南平縣今福建南平市人,司禮監太監。自幼入宮服役,因聰明伶俐,被選入司禮監內堂讀。他學習努力,進步很快。天順初年,任長隨。時英宗在便殿慰勞賞賜近臣,金和錢串堆積甚多,分發得很快,蕭敬一一登記,核算得毫無差錯。英宗由是發現他很有心計,所以信用他。天順二年145升為奉御,不久,再升為御用監左監丞。天順五年14,升右少監。英宗寵愛他,相繼賜給他蟒衣、玉帶和多種珍寶。端午節那天,皇帝親自檢閱射箭,指著他說︰「知道你會寫文章,還會射箭嗎?」蕭敬立刻按著馬鞍,連發三箭,箭箭中的,英宗十分高興,從此對他更加關懷、賞識,把他升為太監,僉監事,每年還給祿米若干石。他奉使到荊州、襄陽辦事,各地方官的奏報,都說他行事清靜,注意影響,沒有騷擾老百姓。天順八年1464,英宗去世,他被派到神宮監負責燒火。

成化三年1467,調到內宮監,負責管理倉儲糧餉。他的賬目出納清楚,把過去一些弊漏基本剔除了,因此,過了不久,便晉升為司禮監僉,並受命前往勘查武岡、蘄州等藩府的大案。在那里他排除干擾,審問清楚,辦案公正,回來匯報情況亦扼要清晰,憲宗對他很滿意。但是,蕭敬與當時掌管東廠的權宦尚銘關系密切,而尚銘則是一個羅織京師富寶勒索重賄,「賣官蠰爵無所不至」的人,在成化末年,他終于被抄家,謫放到南京當淨軍。所以,成化二十三年147憲宗去世時,為躲避牽連,蕭敬主動請求干宦官誰也不願干的事——到裕陵司香。

弘治初年,蕭敬還是免不了屢次受到朝臣彈劾。但孝宗庇護他,為他開月兌,曾對劉大夏說︰「蕭敬是我的顧問,但我一直都沒有給他權力。」〔32〕

弘治三年1490,司禮監出了空缺,大家都認為蕭敬是最老成、最有經驗的人,于是起用他為司禮監太監,參與一些重大的軍政問題。他為人謹慎,熟悉典故,每當皇帝詢問什麼事,他都了如指掌,能按規章制度給予清楚的、詳細的回答,而且常有正言規諫,所以孝宗很重視他,多次命他負責安排冠、婚、喪、祭等多種重大的典禮,檢閱團營兵馬。受命會同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審訊重大案件時,他審問得仔細,判得很恰當。當時張皇後的弟弟壽寧侯張鶴齡,建昌伯張延齡,都借著帝後的寵愛,縱容家奴違法亂紀,科斂錢財,被朝廷內外許多官員彈劾,但孝宗都不予追究。可是,當案子落到蕭敬手里時,他按照法律作了判處,不稍寬貸,這使得大家對他都很信服。

弘治十八年1505,孝宗病危,把太子托付給蕭敬,這就是後來的武宗。

正德初年,蕭敬請假回私宅。正德七年1512,武宗起用他為司禮監掌印太監,賜給他繡著坐蟒的袍子,準許在宮中乘小轎出入。這時他已經七十四歲了,但對時事仍然能常常提出好的意見。正德十二年至十四年1517—1519,武宗經常打著「巡視」的幌子,到外地游蕩作樂,蕭敬和一些宦官、朝臣極力勸諫,都無法制止。武宗讓他留守京師,京師內外的人都重視他,依靠他。但是,由于他曾和寧王朱宸濠有交往,所以朱宸濠謀反失敗後,武宗雖然因為蕭敬年老,不予逮捕,但仍罰了他的錢,並把他罷免〔33〕。

正德十六年1521,武宗病逝,無子,由藩王朱厚入承帝位,就是世宗。世宗因為蕭敬德高望重,又熟悉宮廷各種事務和禮制,所以特地詔令他入宮,管理機務。世宗到南北郊祭祀,逢年、節、四時用酒食祭拜太廟,視察國子監,耕籍田的時候,都由蕭敬侍從。這時蕭敬已經五歲高齡了,但仍然頭腦清楚,精力充沛,在宮中進退周旋,行步不差尺寸。但是彈劾蕭敬的官員亦不少,如張原在《請逐太監蕭敬疏》中,說他「囊橐積資不下一二十萬」〔34〕。毛伯溫彈劾他陰謀援助已被判死罪的宦官張銳、張忠等,請亦判他死刑〔35〕。蕭敬請求補監局工匠一千五百人,兵部尚彭澤堅決反對,世宗亦接受了彭澤的意見〔36〕,等等。但是,這些情況在大學士楊一清給他寫的墓表中,都沒有反映。

嘉靖元年1522,蕭敬屢受廷臣彈劾,請求告老退休。世宗準了他的請求,並念他過去的功勞,除年俸外,每月再加米十石;每年撥人夫十人給他役使;逢年過節都像過去一樣賜給時令食品。這樣的待遇,比退休的內閣大學士還要好,也是以前的宦官從未得到的。

嘉靖七年152,蕭敬在宮外私宅病逝。世宗命司禮太監賴義負責喪事的禮儀,御馬監太監韓錫等綜合辦理有關喪葬的事。諭祭三壇,賜新鈔三萬緡。敕命要切實辦好棺木、造墓、建享堂等事。皇太後賜給白金一百兩,文綺四表里。大學士翟鑾為他撰墓志銘,楊一清為他寫墓表。

蕭敬悟性很好,小時讀就能明道理,後來更利用宮中藏豐富的有利條件,博覽典籍,故學識豐富。他寫的詩品格清高飄逸,沒有華麗的語句。他的法開始時是臨摹歐帖,後來轉為沈體,尤其愛好草。他歷侍六個皇帝,仕途也有起伏曲折,但亦四次任司禮監秉筆太監,四次任司禮監掌印太監,前後長達五十年。他名下的宦官有百人之多。他對待士人溫和恭敬,楊一清在內閣時,屢次因為公事有接觸,有時楊一清反駁武宗的意見,語中對蕭敬亦不是那麼客氣,但蕭敬並不介意。蕭敬雖然也干了些違規的事,但還不至攬權謀利,拉幫結派。他不滿其他權宦的斂財,雖然在皇帝身邊幾十年,但第宅始終還是原來那一間,沒有為自己添置什麼產業。退休後更是甘于林下之樂,杜門不出,絕口不談時事,只和相知的來客賦詩、鼓琴、下棋。垂危時,告誡他的佷子、佷孫說︰「做臣子的人,最重要的是不要欺騙。」其他什麼話也沒有說。像他這樣不斂財,不濫用權力的宦官,在明中葉後是比較難得的。

蕭敬的佷孫蕭是錦衣衛指揮使,從孫蕭韶、蕭歆都是進士,還有幾個任錦衣衛〔37〕。

李榮,字茂春,祖籍西女三原今陝西省三原縣人,他生于宣德五年1430四月二十五日,景泰年間進宮,在乾清宮當太監,侍候代宗。成化十四年147,李榮任司禮監掌印太監,憲宗賜其玉帶、蟒衣,許禁地騎馬,其地位可見一斑。弘治十年1497,他曾主持德清公主與駙馬都尉林岳的婚禮。當時,凡國家大政,均有李榮參與,足見弘治皇帝對李榮何等器重,亦可見李榮之權勢。正德皇帝即位之時,李榮已經77歲高齡,請求退休,正德皇帝是李榮從小帶大的,一天也離不開他,不同意退休。李榮和正德皇帝是這種關系,劉瑾豈不也懼他三分?當然,李榮也不是傻子,「妖案」還沒查清,就主動「休假」了。

正德七年1512九月十日,3歲的李榮與世長辭,正德皇帝命太監丘聚、莫英、柴歷、田智治其喪。同年十月十二日,葬于「順天府宛平縣香山鄉之原」。李榮生前,在這里自營生壙,並預建祠堂墓地的享殿,孝宗賜額「旌義祠」,並派人守護。

陳寬,生于明正統七年1442年尤溪縣安福里今洋中鎮天堂村,明景泰年間被擄掠進宮,明成化年間升為都御史,又于弘治年初為東廠中官宦官。弘治後期至正德年初,陳寬為內廷司禮監太監,司禮監是24衙門之首,有「內相」之稱,掌批紅,傳宣諭旨,兼領東廠、南京守備和內堂,人稱「無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實」。

據明《宣召錄•劉大夏》和《治世余聞》明陳洪謨著記載,弘治十四年,兵部尚、一代名臣馬文升會同太監陳寬至京畿各營檢視,時任京營總兵官,是英國公張懋,即張玉之後。據載,絕大多數將官雖可持弓,但不能發矢,甚至連弓都不能持而墮地,至于兵法,竟是集體一問三不知,俱不能答。京畿各營負責守衛京城,應是國家精銳,軍官竟集體無能至此,身為總兵官的張懋難辭其咎。但整個弘治一朝,張懋始終受到重用和禮遇。陳寬檢閱後,疏皇帝整頓軍隊,孝宗皇帝同意了其意見,立即整飭軍隊,確保了國家的安定。

弘治十八年五月,孝宗崩,皇太子即位,是為明武宗。明武宗朱厚照是史少有的荒唐皇帝,他建豹房、自封大將軍,完全不理會儒家對皇帝的禮法約束。是年,武宗寵信他當太子時早夕侍奉他的劉瑾以及馬永成、谷大用、魏彬、張永、邱聚、高鳳、羅祥等八人,人們謂之「八虎」。他們整日誘導武宗游戲取樂,不理朝政。顧命大臣劉健疏勸諫,武宗不納。給事中陶諧、御史趙佑等,參本論劾「八虎」罪惡,武宗遂將奏章下內閣議論。劉健等持之甚力,戶部尚韓文和文恪公合九卿諸大臣又疏聲討「八虎」罪惡,指明其嚴重後果。武宗看了「警泣不食」,一日三次派司禮太監陳寬、李榮、王岳等至內閣商討處理辦法。

正德元年1506年十月,劉健、李東陽和謝遷等大學士在內閣和當時的司禮監太監陳寬、李榮、王岳商量要里外呼應逼武宗除去劉瑾等人。值此關鍵時刻,吏部尚焦芳將情況密報劉瑾。劉瑾大驚,帶馬永成等連夜去見武宗,跪哭不起,以頭撞地,武宗心動。劉瑾乘機告司禮太監王岳的黑狀,說︰「害奴等者王岳。岳結閣臣欲制出入,故先去所忌耳。且鷹犬何損萬幾!」武宗听後大怒,立即下令劉瑾掌管司禮監,馬永成掌管東廠,谷大用掌管西廠,並連夜逮捕王岳,發落南京充淨軍。從此,大權悉歸劉瑾。劉健、謝遷、陳寬等人,合謀剪除「八虎」行動徹底失敗。劉健、謝遷相繼去位。鑒于此,陳寬同許多重臣等多次疏乞休。《中國通史》卷八

正德二年1507年初,陳寬告假回鄉拜掃父親的墳墓。武宗詔令曾任福建右參政、時任河南布政使龐泮一同前來拜謁。龐泮為墓表文,當地社會名流也豎銘表于墓端。是年始,陳寬雇用當時新牆鄧厝人負責每年祭掃墓道和守廬,並將勒寄藏在其家。遺憾的是,由于時代的變遷以及建設的緣故,墓表和銘表只尚存一塊、道亭等,均于二十世紀初至中葉相繼被毀,勒也遺失。

同年底,武宗準予陳寬致仕,並念及他平時清廉正道,忠良恭謹,特下諭旨︰

皇帝敕諭官、軍、民、僧、俗人等︰

朕惟朝廷人臣之有賢勞者,雖已休致,猶有褒嘉之典。非獨示恩寵也,激勸之意亦存焉。司禮監太監陳寬,歷事列位五十余年,出入禁闥,典司密務。寵渥日隆,清慎彌篤。及朕嗣統之初,益重老成之任。顧其屢引疾乞休,情甚懇至,特賜俞允,俾遂優閑。仍加恩禮,以表眷懷。其都城所創祠堂已賜額曰「崇德」,及所自置宛平縣香山鄉墳地、田地共五頃四十二畝一分,本應征糧草悉與蠲免,以備供給香火、修葺祠堂之用。尚慮內外附近官員,軍民,僧俗人等,侵佔作踐。茲特敕禁約,有不遵敕旨者,必罪不宥,故諭。

敕命

正德二年十二月初六日

同時還賞賜給陳寬蟒袍、玉帶、牙笏、銅笠等。時過不久,陳寬便將綢質諭連同賜品以及自己和父母的畫像派人專程從北京送往家鄉天堂,以作紀念。在送至石壁今樟湖阪地界和尤溪際口村潭邊附近時,受人欺騙,一部分的賜品落入他人之手,送達家鄉的只有綢質諭、牙笏、銅笠、畫像等,並在自己家族中分幾家珍藏。諭、銅笠已遺失。畫像原是珍藏在一宗親世祖家里,世紀60年代初在送往福州裝裱時也不知所蹤,只有牙笏至今還珍藏著。每年農歷二月二十八,天堂村的陳氏宗親舉行祭祀神明活動時都要請出牙笏,以示莊重和虔敬。

對于陳寬之為官、為人,時刑部衙門胥吏徐珪字必信,應城人氏對其有個很公道的評價。他建議朝廷「革去東廠、限權宦官,廢除弊政,洗盡天下冤屈。」而陳寬就屬于東廠,理當屬于革除之列。為此,徐珪還向皇帝推薦說,如「不罷東廠,亦當推選謹厚中官如陳寬、韋泰者居之。仍簡一大臣與共理。」「太平可致鎮撫司理刑亦不宜專用錦衣官。乞推選在京各衛一二人,及刑部主事一人,共蒞其事。……臣一介微軀,左右前後皆東廠鎮撫司之人,禍必不免。故與其死于此輩,孰若死于朝廷。願斬臣頭,以行臣言。給臣妻子送骸骨,回歸應城,臣雖死無恨矣!」參見《二十四史》之《明史》由此可見,徐珪他是冒著殺頭的危險,而向朝廷推薦陳寬的。

陳寬佷子陳貴是其叔父道通的孫子,生于明弘治七年1570年,壽76歲。正德己卯年1519年順天舉人,辛已年1521年進士。歷任南京監察御史,江西按察副使等職。

正德十五年1520年,在宮中履職五十余年的陳寬在京都去世,終年7歲。安葬在北京宛平香山。

傅437-15,字體仁,號松庵,廣東順德人,幼年被選入宮,堂。孝宗弘治初擢升司禮監太監,後調南京守備。晚年于南京城南構祠、寺,為終老計焉,並請得帝賜額「昭功祠」、「永寧寺」,官一僧至左覺義,兼主永寧寺,以備祭祀。傅容卒于正德六年正月,三月葬于昭功祠之陰,永寧寺之右。

鄭強為福建同安人今屬福建廈門,生于明英宗正統六年1441,卒于明武宗正德三年150。鄭強生而端重不凡,甫九歲,即被選入內廷為宦官,並入「內堂」就學。天順初年,英宗皇帝復闢,鄭強被選入太侍奉太子。天順八年1464太子繼位,是為憲宗,鄭強因侍奉年久得以升為內官監太監,極受寵幸。成化十六年140,憲宗念及南京為根本重地,改鄭強掌南京內官監事。成化二十年因修建皇陵功,敕鄭強守備南京機務。弘治元年14孝宗命鄭強督修南京內府諸庫藏。弘治十八年正德皇帝即位之初,鄭強在南京內官監太監任與南京守備、司禮監太監傅容一道請求退職,因傅容年長鄭強四歲,正德皇帝從傅容之請,而命鄭強代傅容司禮監太監之職至終老。立兄鄭珩子鄭節為嗣,有三孫男一孫女。鄭節為應天府學生,正德四年五月被擢為中舍人,其另外二佷鄭銳、鄭仁被擢為南京錦衣衛世襲百戶,守護鄭強墳塋10。關于鄭強墓地和墳寺享祠,出土墓志雲︰「初,公于城南天闕之陽買山一區,構屋數楹,又取隙地植嘉木、鑿廣池,時往游憩,以容與禽魚之適。山中嘗茁瑞芝,人以為公德之徵,因號芝山居士。乃即其山為塋域,以屋為祠宇,計終老焉。特敕賜祠額曰‘褒能’。……近于祠旁構一小寺,特賜額曰「成恩」,令僧人居之,為公護守。」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