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金陵嫵媚 第二百零六章 舌戰諸大佬,破格授掌印

自已這將近三個月來幾乎天天手把手教射箭,言傳身教講大江南北山河地理的人竟然不是什麼見鬼的壽寧侯世子,而是當今太子朱厚照!

王守仁盡管被稱作是少年神童,盡管中了進士也曾經多方磨練,盡管年紀輕輕就已經當過一任座師,但這樣的變故實在是措手不及,因而在皇帝說賞,馬文升反對,李東陽岔開話題,朱厚照又突然把話題扭過來這期間,他始終是神情恍惚。哪怕是朱厚照一番話又引來眾大佬齊齊看來,他也依舊沒多大反應,直到他感覺有人輕輕撞了一下自個的胳膊,這才立時回神,旋即就發現四周圍的目光全都在看著自已,甚至連徐勛都放過了。

他臉上長了花麼?

「王守仁教你射箭,徐勛陪你射箭,肢不是已經賞過了?不然先前的寶弓和雕翎箭從何而來?」弘治皇審早就習慣了朱厚照那耍賴的德行,當即哂然一笑。眼看那邊幾個老臣要開口,他就擺了擺手道,「你們想說的聯明白,但有過該罰,有功該賞,否則朝廷法度何在?這三個月徐勛王守仁在西苑兢杭業業,將這些從未受過正經操練的幼軍練成這樣,這軍令狀完成了,所以,除卻之前聯答應的,賞賜一二也並不過分吧?」

弘治皇帝一貫對臣下溫和慣了,這番話說到最後,卻不是一錘定音的肯定,而是用了一個反問。這時候,李東陽便適時接口說道︰「皇上所言極是,有功寄賞,有過當罰,賞罰分明,本就是朝堂清明氣點」

「這就對了。」見當時在文華殿最為強硬的劉大夏只是皺了皺眉,馬文升也沉默了,弘治皇審這才說道︰「今日觀此幼軍,為太子扈從足矣,傳旨,將這五百幼軍悉數編入府軍前衛正軍,為東宮帶刀含人。徐勛王守仁練兵有功,各賞飛魚服一襲,節慶及朔望大朝穿戴。徐勛著為府軍前衛指揮使司掌印,王守仁仍以兵部主事餃監府軍前衛。」

「皇上,這不耳!」

盡管前頭勉強沉默,但當听到最後的這一條,劉大夏終于憋不住了,當即梗著脖子說道︰「府軍前衛雖設指揮使,可掌印從來都不是由指揮使擔當,歷來的規矩是在公侯的當中擇選一人掌印。如今徐勛年不滿二十,雖練兵有功,但驟然授此高位,未免將臣不服!況且,太子國之儲貳,唯有勤習儒學經義方才為正道,豈可以弓馬小道為樂?」

劉大夏雖不是閣臣,卻和馬文升同房皇帝最信任的大臣之一。他這一開口,便猶如拋磚引玉一般,謝遷也站出來說道︰「皇上,劉尚書所言極是。況且,今日太子于眾目睽睽之下躍馬引射,雖是英姿雄武,但太子儲君,國體甚重,與軍伍廝混,傳揚開去,卻不免予人輕半之意。而王守仁一介文臣,于西苑監練兵三月,已是破格,如今若再以兵部主事餃監府軍前衛,這未免太有失體統了。

若皇上有此意,在內臣之中擇選一員足矣。」

謝遷雖不滿王守仁別的不教偏偏教太子射箭,但這番話輕輕巧巧把王守仁摘出來,卻是一片好意。然而「貫反對內臣監軍的他這會兒連擇選內臣去監府軍前衛的話都說出來了,卻是連自己都沒覺察到,他已經是認為弘治皇帝輕易不會收回這成命。

謝遷把該說的都說完了,劉健見弘治皇帝眉頭緊皺看了過來,也就索x ng低頭說︰「皇上,謝閣老和劉尚書所言,臣附議。」

這一次,弘治皇帝懶得再去問其他幾個人是否附議了,當即又轉頭看向了徐勛。見徐勛果然是按捺不住似的面l 忿忿然,他便問道︰「徐勛,諸位閣老尚書的意思你都听見了,你可有什麼話想說麼?」

盡管弘治一朝有道是君命臣賢,但對于這些沒事就喜歡上綱上線的老大人們,徐勛是真的不耐煩了,臉上也懶得再藏著。此時他勉強按下了心頭的煩躁之意,沉聲說道︰「回稟皇上,臣想問諸位大人,今日這幼軍五百看上去齊整否?」

此話一出,哪怕是再不以為然的人,想著州州那隊列的整齊劃「也不能說出一個否宇來,到最後還是李東陽見旁人都不答話,不得不頜首說道︰「確實齊整。」

「臣年少,讀書不多,但卻知道,兩軍狹路相逢,勇者勝。但人數相同士氣相當的兩軍堂堂正正對戰,那必然是平日戰陣演練精熟,軍伍齊整者勝面更大!平日不練兵,臨陣磨槍,于事無補。這些幼軍在家里不是種田的,就是打零工的,縱使生在軍戶之家自幼練過武,可亍軍陣之道卻是一竅不通。但這些人只要用心去練,不過三個月就能如此光景,那真正的正軍呢?不過,皇上授臣掌印之職,臣不敢領受。臣麾下這五個百戶有的是定國公所薦,有的是臣正好打听得來,若要管帶更多人馬,臣恐不能令行禁止,有負皇上托付。況且,此次練兵,多是王主政之勞,臣萬萬不敢居功。」

王守仁听謝遷說還要把自己調回兵部,心里頓時一陣怏然,可等听到徐勛說出來的這番話,他原本是打算忍一忍的,可終究還是耐不住心頭的那股沖動,月兌口而出道︰「皇上,此次練兵,臣只是輔助演練軍陣,隊列軍紀等等,都是徐指揮一力頒布監督。徐指揮雖然年輕,但于兵陣上有些心得,縱使不能授以府軍前衛掌印,卻可挑選更多兵馬逐一演練。各軍輪流操練三個月,如此才能令其不忘戰陣。雖不比京營團營,但太子扈從,豈可區區五百?」

朱厚照在旁邊被弘治皇審翕眼楮看住,因而一直忍宇頭上一把刀死死克制著,哪怕人說自己這太子輕率他都硬生生憋住了。可這王守仁最後一句話實在大對他的胃口。于是,他幾乎想都不想就張嘴說道︰「父皇,王守仁說得沒錯!當初京師三大營是怎麼來的?還不是從京衛當中抽調精銳來的?如今京營戰力遠勝諸京衛,這一點誰都知道吧?可為什麼如此?還不是日日操練日日演習!父皇既然開口把府軍前衛給了我,難道要給我這個太子一堆上不了戰場的窩囊廢?這五百人夠什麼用,要是有叛亂不夠別人一刀砍的!」

咳,咳典咳……

一陣此起彼伏的咳嗽聲倏忽間充斥子整個高台。

橫豎眼下沒有那些緊盯著大臣是否失儀的鴻腫寺官,誰也不怕被人揪到御前去治罪。就連身為天子的弘治皇帝,也被朱厚照這肆無忌憚的話給氣得嗆著了,更不要說吹胡子瞪眼的劉健等人。

有叛亂不夠別人一刀砍的,听听這叫韓麼話!

弘治皇帝用一種你要是再胡說休怪膜不客氣的嚴厲眼光把朱厚照瞪得耷拉下了腦袋,這才看著那邊的幾個大佬︰「太子州州親自下場也算不得什麼,孕本打永樂朝開始,每年端牛節射柳盛會,天子和儲君便常有親自下場的。我大明朝是從馬上打來的天下,如今雖承平,卻不能忘了武事,這也是祖宗的訓誡。」

「皇上所言極是。」

弘治皇帝把祖宗都搬了出來「眾大臣你眼看我眼,最後不得不心不甘情不願地齊聲應了一句。這時候,弘治皇審又瞥了一眼徐勛問道︰「徐勛,府軍前衛如今還刺多少人,你這指揮使可知道?」

徐勛此前早就做足了功課,此時便從容躬身答道︰「回稟皇上,臣到任之前曾經看過一份舊檔,府軍前衛幼軍在永樂年間本二萬八千余人,自天順八年正月二十二日詔令身故者不必倉補,結果此後十四年間逃亡疏放之後,僅刺下八千六百余人。最初府軍前衛幼軍系永樂間勾補,充宣廟為皇太孫時隨sh ,其數五倍于其他京衛,結果自那之後,八千多人到了如今,所余還刺多少,名冊存于兵部,臣就不得而知了。」

劉大夏掌兵部也有些年頭了,見旁人都看著自己,他猶豫良久,這才低聲說道︰「如今去天順八年又是幾十年了,雖兵部勾補過一兩次,但所余正軍不到五千人。」

誰郟沒想到,徐勛竟還去查過這樣陳谷子爛芝麻的舊事「時就連王守仁都是大為意外。而弘治皇帝听到這里,當即環視眾人一眼道︰「現如今聯也不用如宣廟時那麼多人扈從東宮,府軍前衛原軍戶令兵部武庫司即行清理名冊,或是補他軍,或是屯田。于各京衛之中再行勾補年少軍余一千五百人,湊足兩千之數,仍為府軍前衛。既然只兩千人,徐勛身為興安伯世子,掌府軍前衛事也沒什麼破格過分的。」

此話一出,眾人無不是面面相覷。別看如今天底下一個個百戶所千戶所以及衛所,但隨著軍戶逃亡「衛五千人一千戶一千人百戶所百人,這種洪武年間設下的額度早就不作數了。這兩千人固然不多,可真要都給了徐勛,這哪里能算是不破格?

一片靜寂之下,顫顫巍巍的馬文升終于開口說道︰「皇上所言聖明。不過,有兵不能武將,兩千人少說也需千戶兩人,百戶二十人,指揮金事指揮同知也至少得三四個,這許多軍官調起來絕不容易。若貿然行事,只怕想要治軍卻適得其反。」

「馬尚書說的沒錯。」徐勛看也不看那些朝自已瞧過來的異樣目光,施施然地接過話茬道,「臣啟皇上,錦衣衛中世襲恩蔭寄祿武官最多,臣懇請從中挑選這些軍官充府軍前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