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沒見著陳氏,張鳳娥就問︰「二嫂呢?」
陳氏害喜害得厲害,這些時都吃不下東西,整日思覺,老太太就免了她早晚請安,還交代不許人打擾。
一句話未了,就听外面小丫鬟一片的請安聲,木魚說︰「二女乃女乃來了,姑女乃女乃和姑娘都在這邊
陳氏見著張鳳娥便十分不好意思,連連陪不是,道︰「原該出去迎你……」
張鳳娥起身與她見禮,听她這樣說,忙說︰「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嫂子這樣說就外道了
老太太見她精神不大好,不免擔心,道︰「早上吃了什麼?」
陳氏道︰「用了半碗碗燕窩粥還沒吃兩口就吐了,恐怕老太太擔心,就沒說。
老太太半信半疑,就看她身後的翠煙,翠煙哪敢違了陳氏的意,忙點頭,老太太臉色便緩和了些,笑道︰「這就好想起張鳳娥還不知道,又說︰「你可別怪你二嫂慢待了你,原說等孩子穩當了再和你們說,偏你今兒來了笑容愈濃。
張鳳娥恍然,再想先前老太太問的話,聯系陳氏略有些憔悴的面色,就有些明白。忙笑著道喜,扶著陳氏坐下,道︰「這可是天大的喜事自己也在陳氏旁邊坐下,接著問道︰「可是吃不好?」陳氏苦笑著點頭,原是個喜事,但每日這麼受刑似的,有時還真想「若是沒有就好了」。
老太太听這話似有別意,便問︰「你可有法子?」
張鳳娥沒點頭,只說︰「我有馥姐兒時也這樣,請了幾個大夫都沒得用,後來還是琉璃想出來的法子張大夫的方子沒有用後,盧慧嫻又特意拿了林海的帖子,請了宮里最善婦女癥候的趙太醫,仍沒得用。
提起琉璃,老太太猛然想起來,似乎當日賈敏有黛玉時也是如此。後來似吃了什麼就漸漸好了,但到底是什麼,一時想不起來。
一听有法子,陳氏面上不由露出喜色,翠煙急急問道︰「什麼法子?」
張鳳娥頓時苦笑不得,道︰「你這丫頭,急什麼?」卻見陳氏也看著她,她也是經過了的,知道是什麼滋味兒,連忙說︰「我記得廚房里的方娘子烤的饅頭最好,又脆又香
老太太忙喊念珠,道︰「你親自去廚房一趟,叫方娘子把手上的活計先放下,伺候好了二女乃女乃,自有她的好處
在這之前,廚房是由陳氏管著的,廚房里有多少人,她比別人清楚,她就不曾听說過廚房還有一個方娘子,便說︰「是不是已經放出去了,我記得,似乎並沒得這個人
這事黛玉知道,就說︰「這個青鳥也會,先叫青鳥做些罷打發紅綃回去,就和陳氏說︰「不怨二嫂不知道,方娘子三年前就回姑蘇老家去了。上前年,她婆婆病在床上起不來,她稟了大嫂子,念著她的孝心,就允她回去了。後來她婆婆沒了,又要守孝,何況她一家子都在姑蘇,索性就留下了
老太太頷首,道︰「這是應該的又向黛玉道︰「若果然有用,我就做個主,讓青鳥伺候你二嫂一陣子。我知道她是你跟前得用的,一時少了怕不慣。但你二嫂不是別人,回頭你二哥還不念你的好?我身邊也用不了這些人,木魚還算好的,回頭叫她過去伺候。廚房里若是轉不開,去大廚房挑一個,或是花錢去外面買一個,都算在我頭上,如何?」
黛玉道︰「老太太這樣說,可是小看我了。不說二哥從小待我怎樣,就是二嫂,那也是跟親姐姐一樣。好容易我能為她盡心,老太太怎麼倒往您身上攬?」
陳氏的女孩兒嫁得都不差,當然不是指家世,而是指女婿的品行。陳氏打小也受著一樣的教養,但關在內宅的女孩子,還是願意離父母更近些兒。她卻遠嫁京城,曾經很是彷徨恐懼。于今看來,她卻是有大福氣的人。見老太太黛玉,便是張鳳娥都這般為她想,眼楮酸酸的,笑道︰「老太太妹妹不用爭,若我想吃了,只管打發人和妹妹要就是了,我還省些青鳥不是她身邊的人,平日使喚,少不得要打賞。
一言說得大家都笑起來。
不多時,紅綃回來,捧了個寸許大小的粉彩將軍罐,直接就給念珠,回老太太道︰「也是巧了,我回去路上踫見金奎家里的,說起來,我才知她竟也知道,說了好幾樣,恐怕老太太等得急,就沒多說。這是昨兒才做的芝麻薄餅,二女乃女乃嘗嘗,若是吃得好,我們屋里還有好些,回頭給二女乃女乃送過去
金奎家里的原是賈敏跟前的大丫鬟笑意,她立志為賈敏守了三年孝。那金奎也是個痴心人,笑意不肯嫁,他也不娶。出孝後就由盧慧嫻做主,兩人成婚後仍在府里伺候。
老太太不知是她,就不大信,道︰「她若是知道,怎麼不早些來回我,」想起紅綃的稱呼,該是管事娘子,越發不高興,又說︰「或是回大女乃女乃?」
黛玉知情,知道老太太不知是她,就說︰「自她出閣,就沒人叫她往日的名字,怨不得老太太忘了又說︰「笑意姐姐從前是伺候娘的,後來又和我們一樣守了三年,于今在外院伺候
陳氏有孕的事確實瞞著,只他們幾個和跟前伺候的知道。
笑意的義,當時族中人都知道,老太太也愛她的品格。听得是她說的,老太太立時就信了,笑道︰「原來是她,那再沒錯又說︰「她也有一手好廚藝,就是不知道她願不願意管事娘子自然比廚房的尊貴,就沒人接這話。
一听是笑意說的,老太太根本就不懷疑。陳氏半信半疑,試著吃了兩塊,口里似有了味,這才信了,最是高興。
老太太也歡喜,向張鳳娥道︰「該早些請你過來
眾人一想,還真不知說什麼是好。原本是自家的法子,最後反而是別人來告訴。
早上天還陰陰的,有點風,巳初出了點太陽,隨後風也漸漸停了,到了中午,太陽整個出來,照在人身上,暖融融的。
老太太喜歡,決定提前去園子。
陳氏吃得下東西了,心情好,精神也好,身上也有了力氣,便也跟著。
老太太還是不放心,叫人抬著轎子跟著,道︰「若累了就坐轎子,可不許要強。這里都不是外人,誰也不會挑你的禮陳氏應了。
吃過飯,老太太略坐了會子就回去了,陳氏要歇中覺,便和老太太一道走。
出了門,林鳴就跟月兌了韁的野馬似的,哪還由得了人?好容易求得老太太的同意不必回去,等老太太一走,他就拉著馥姐兒安哥兒,三個頭挨著頭嘀嘀咕咕說了會子,馥姐兒就過來一本正經地與黛玉和張鳳娥等人說︰「听鳴哥兒說,園子里的棗樹結了一樹的果子,紅彤彤的,我和安哥兒還不曾見過。娘和姑姑自說話,我們去瞧一眼,立馬就回
黛玉抿嘴而笑,沒有戳破她的謊言,但說話的是馥姐兒,她就點頭同意了,道︰「我和你娘說會子話,就不去了她不擔心馥姐兒和安哥兒,馥姐兒淘氣歸淘氣,畢竟大些,也知事務。安哥兒年紀小,又老實。林鳴卻不同,沒人管著,他高興了,能把房子給點了,便叮囑他道︰「要听姐姐和媽媽們的話,可不許淘氣又打發紅綃跟著。
馥姐兒年紀漸大,也知道要臉面了,當著一屋子人的面,張鳳娥不好呵斥她,出言交代了幾句,道︰「你年紀最大,別只顧著自個兒頑,看著鳴哥兒和安哥兒些兒
听言,黛玉笑道︰「我看馥姐兒懂事得很,哪里還用你交代?」
黛玉又交代了跟著的婆子丫頭們好些話,才打發他們表姊妹出去。
桌上的殘席早已撤去,換了果脯等物,當中有一樣杏脯,兩個人的話題就從杏脯轉到杏樹,然後就到當年盧慧嫻和林珗圓房,三春過來做客,她們幾個在落英亭里吃酒的事。說到一半,張鳳娥忽然想起迎春死了,探春和惜春也落難,當日五人,竟只她們還能快快活活地坐在這里吃酒,不免有些傷感,道︰「這才幾年……」
原先她還怪賈珍和賈璉害了柳湘蓮,這會子早沒了恨意,反可憐他們如今的境遇。
張鳳娥的聲音忽然低沉下去,黛玉也才醒悟過來,她又忘了,臉上的笑容凝注,長長嘆了一口氣,道︰「世事無常,說的就是我們罷
孫家是大同人,卻在這邊買了地預備埋迎春,顯然是不讓迎春入孫家祖墳的意思。張鳳娥一個外人听著都氣不過,道︰「她這樣的一個人,怎麼偏配了這麼個忘恩負義之輩言語中有指責賈赦的意思。
賈赦固然有錯,但迎春的不爭,也是造成她悲劇命運的一個要素。人已經死了,再來爭這些也無益。黛玉遂不肯說,嘆了一口氣,道︰「孫家這樣急,怕還有別的緣故
若要說,她也說不出來,就是這麼想的,所以之前就沒和盧慧嫻說。
張鳳娥想都沒想過,哪里知道。見黛玉這麼說,似乎有隱情,道︰「怎麼說?」
黛玉搖頭,道︰「我也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