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章羽林郎衛

()朝廷宣詔使王威的到來,預示著中樞對西域都護府必有一定政策變化,最主要的就是人事安排。(百度搜索4G中文網更新更快)

原本大漢在西域主要有兩處屯田戍守,分別是車師和烏壘兩國,車師處西域通道的戰略起點,是大漢干預西域的基地節點,北連大漠,東靠涼州四郡,南接鄯善,西通絲路要地,是大漢興兵集結地。

而烏壘國雖小,但地處要沖,位絲路中段,,處龜茲,焉耆之間,更扼天山中段戰略隘口,牢牢鉗住了北疆胡騎南下通道,使之無法隨意南下騷擾絲路各國。

大漢自武帝時經略西域,至現在號令各國,雖數度興兵,但除李廣利伐大宛外,余皆以征發西域屬國兵為主,這與控制戰略要點,四兩拔千斤之勢形成大有關聯,更深層的原因在于大漢駐兵,牢牢擋住了游牧騎兵的侵擾,保證了商道安全暢通,這對于以商貿立國的綠洲小國是有根本好處。

但西段嶺內要地疏勒卻一直處于康居影響控制下,大漢無法有效控制,使號令實際止于溫宿,現劉昶奉令借剿滅拜火教叛亂之名,進入並控制了這些國家,特別是疏勒,終于實現完制諸國的戰略,其功實在甚偉。

現在劉昶在疏勒屯田,設諸國兵鎮守,以絲路大利為餌,將南道諸國牢牢綁在大漢戰車上,不費關內兵卒,糧餉而就大功,朝廷雖對進守方略有爭論,但此等奇功也是振奮人心。

王威在迎使現場對劉昶的一席評價,證明中樞對此次行動是肯定的,對有功人員是贊賞的,這讓陳湯系人馬振奮不已,但甘延壽雖不生惡,但略有失望,其在都護府的話語權將再次削弱,而他最擔心的是,陳湯,劉昶受此鼓舞,在以後處事去冒險大膽,這是他極力壓制劉昶的原因,甚至劉昶身世之事,未經核實便默許密報長安羽林郎衛署馮奉世將軍。

眾人簇擁王威至都護府正堂,眾人面對王威跪立,神色肅穆,威嚴非常的王侍郎展開絲帛詔書,清喉幾聲,仰揚頓挫的開始誦讀天書般古語帝詔,好在陳湯,蕭顯,劉昶幾人飽讀詩書,了解大意。

不外乎肯定西域都護府在處置于闐,莎車,疏勒拜火教徒叛亂時的功績,封賞有功人員,甘陳二人皆賞五百金。增設疏勒屯田司馬,以劉昶為疏勒司馬,兵員一千五百,配下三曲,設三軍候,以丘銳,梁波外加隨王威而至的名叫馮去疾的年青軍官為三曲軍候,因劉昶資歷太淺,不宜封爵,特賜千金,絲百匹,其余有功人員皆有升遷,賞賜。

一時全場山呼萬歲,氣氛熱烈,唯有夏侯英臉有不忿之色,蓋因早有成見,心胸狹窄而已。

王威宣讀完畢,收詔退避一邊,眾人起身,王威呵呵大笑道:「天子,諸公對諸位皆抱希望,還望諸位同心同力,保我大漢威名不墜,威恭祝諸位再建奇功。「

甘延壽忙笑道:「天恩浩蕩,我等俱感五內,必不負眾望,王侍郎,洗塵宴己設,還請入席,與我等暢歡,請。「

昨日剛宴迎劉昶,略有不歡,今日天使駕臨,更是隆重,除都護府官佐將校外,在輪台的鄯善女王達娜,護衛天使同至的焉耆王,以及烏壘王,還有精絕王等隨達娜回師的各鄯善屬國君主,一時熱鬧非凡。

成排的案幾,擺放著西域美食,川流不息的侍者將陳年交河美酒斟上,寬闊的大廳正場,艷麗的胡姬翩翩起舞,展現嫵媚異域風情。

龜茲樂工奏響悠揚曲音,宛如天籟。

王威琴曲頗有造詣,對此等異域奇音很是欣賞,半眯雙眼,暗自陶醉。

王威乃匡衡弟子,臨行前匡衡特意叮囑,言國朝百年興兵,國力疲廢,若西域動蕩,興兵則大廢國力,所以囑其暗中觀測,觀甘,陳二人動向,及都護諸將校言論,暗示朝廷西域戰略重穩不重攻。

听完一曲龜茲雅樂,伴舞美妙胡女施禮退場,王威拍拍手掌贊嘆,道;「域外奇音,果然不同中原黃鐘大呂,雄渾雖不及,但奇妙有余,然樂如施政,如行事,首重沉穩守定,威行前,匡相相言,中原大政施行,為安民生,安民生則需息兵,輕徭,薄賦,故西域重穩,穩則無需勞師興兵,中原則安,百姓則定,此強干微末之策也,威愚鈍,不解朝廷深意,諸位國家干城,久處塞外,必有感觸,當知匡相之慮。好,威言多了,請舉杯,為天子賀。「

眾人面面相覷,心思不一,陳湯阻止了欲出言辯論蕭顯,遙望對坐甘延壽,見其微皺眉頭,顯然也失望在心,但以其人心性,必不會據理爭論。

帳下眾人大多驚詫,西域局勢如此,都護府數番上書,今次天使犒賞,還以為興兵將即,哪知事卻反之,大冷熱血將士之心,獨夏侯英及數人欣喜。

在坐屬國君主也思慮不一,興師則要調其兵,但北疆戰火又有利于南道商貿,于闐,鄯善得利大者,更遠者,削弱游牧行國實力,則使其無力威脅南方小國,但任何人都希望出小力而得大利,所以諸國皆沉默相視不言,縱如達娜,在政治上也不會因愛慕而左右,時場面古怪,無人喝應王威之言。

如昨夜宴會,暗流涌動,有人就有江湖,就有爭斗,諾大西域三十六國,地處商路,都護府眾官代表了不同的利益。

為了生存,為了利益,那些小國也在投資,漢國的每一次動作,對這些小國來講,不吝生死存亡的大事。

這些國家為何服從漢國號令,不外乎在漢國秩序下,商路平安,生意通絡,而匈奴在時,與漢國年年大戰,絲路隔絕,影響了綠洲國家財政,所以匈奴在西域才失敗的那麼快。

夏侯英見眾人不語,暗自高興,忙接言道:「朝廷戰略,必有高瞻之處,我輩武夫,听號令所指,唯中樞之命而行事,王大人所言,英贊同,贊同。「

另有假司馬唐亮,都護府丞曹行,中軍軍侯司徒鴻附議贊同,並焉耆國主也點頭示意,甘延壽听之也無奈言道:「但憑朝令行事,唯天子之命定奪。「

王威見之,頗有心喜,看來此行不虛,匡相所囑不負,甘延壽既表態,則都護府大勢底定,無慮將校釁邊挑事了。

王威既心定,欣喜之余,開懷暢飲,更兼白日得諸國諸將重禮,于闐美玉,塞外名馬,絕色胡女,巨量金銀,讓其盆滿缽溢,名利雙收,樂而樂哉。

一夜深醉,在胡姬挽扶下,醉燻燻去歇息了,眾人也各懷心事而散,劉昶望陳湯面色,都無憂慮之感,似乎並不在意,劉昶暗付:陳大人今天很奇怪啊,今日言行大于其人平時有異,莫非早有對策?

馮去疾下榻軍營,營帳外親兵侍立,內燈燭閃亮,兩人正在交談,正是馮去疾與陳平。

馮去疾擺弄案幾上的竹簡,輕聲道:「甲六號,你前次所報之事未定,郎衛署飛鴿吳郡徹查,並無疑點,劉昶又得太後贊夸,不宜再起糾葛,其與逆賊項氏之事,查無實據,單以你言,不足定罪,但父親還是肯定你之任事,屆時回京,必為升遷。「

陳平忙躬身施禮答謝,道:「平多謝將軍和少將軍抬舉,必肝腦涂地,以報厚恩,噢,平還有一事,陳校尉欲派平至烏孫偵探局勢,不知少將軍有何示下。「

「烏孫馮夫人處,有我郎衛人馬,你去可接洽,此國重要,萬不可失,唉,文臣誤國,將置百年心血于一旦。「

此時的烏孫國赤谷城,今伊犁河流域的中心地帶,大昆莫部右大將府,大名鼎鼎的馮夫人正憂慮萬分,年事漸高的馮夫人也是一位傳奇女子,當年是遠嫁烏孫國和親的大漢解憂公主的侍女,其人智計膽略過人,在大漢與烏孫的政治外交中出力甚多,輔助公主為烏孫親漢嘔心瀝血,在嫁給烏孫右大將後,以馮夫人之名響譽西域,特別是解憂公主歸漢後,其人獨立支撐親漢局面,但自烏孫于宣帝甘露元年時分大小昆莫兩部後,大昆莫星靡平庸不能治國,不得人望,小昆莫烏就屠強勢,相互爭斗屢處下風,已令部眾多有離心,若不是大漢扶持,以漢國為後盾,只怕早就不堪一擊了,早年匈奴郅支于甘露四年越烏孫而入康居時,就與烏就屠合擊星靡,大破之,現郅支康居屢侵烏孫,星靡不能敵,損失慘重,諸臣貴人皆怨,國勢不穩。

馮夫人正與一人交談,其人風霜滿面,頗顯蒼老,但筋骨強健,站立如山。

馮夫人略帶疲音道:「羅都伯,朝廷還沒有旨意來嗎,都護府甘將軍也沒動向?莫非大漢要棄烏孫而不顧?「

羅都伯沙啞聲響起,道:「都護府近日有人來接洽,刺探烏孫內情,並未言及有何舉動,但听聞朝廷有宣詔何人赴輪台,封賞近期平定拜火教之亂,威震南道,風頭正健的劉昶的,其它有何宣示,不得而知,馮右將軍遣使有消息告知,朝廷對烏孫事尚無定論,還需堅持忍耐。「

「唉,還需忍到何時,局勢如此危急,星靡又無能,部眾多有離心,大漢再不介入,賤妾實難苦撐了。「

羅都伯也無奈嘆息,安慰道:「夫人,時機尚存轉變,听聞都護府陳副校尉一力主張強力干涉,現其部下劉昶又聲勢如此之盛,一定會有動作的。「

「但願如此吧,羅都伯,手下兄弟多多費心勞力,密切關注各方各部動向,以備不需。「馮夫人皺眉愁憂,兩鬢白發猶如點點霜雪,轉身離去背影蒼桑異常。

羅都伯嘆了口氣,搖了搖頭,心中實在想不透,遠處塞外數十年,為大漢?躬盡粹,到底是為了什麼…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