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時辰差不多了,李太後神情如舊,讓顧明珠帶了五皇子阿離回關雎宮,顧明珠覺得很平常,能想到李太後的用意,畢竟霍太後如今身體確實不好,李太後年紀已經大了,照顧霍太後都很有些吃力,根本就分不出精力再照顧一個小孩子。
李太後服侍霍太後躺好之後,念了一段佛經,見霍太後閉眼安詳的樣子,合上了佛經,準備離開,剛轉身,背後就傳來了,「妹妹,別把皇上逼的太急了,皇上也是心疼明珠。」
李太後轉過身,看著似乎安睡的霍太後,就好像之前的話只是她的幻覺而已,李太後沒有接霍太後的話,「姐姐,還以為你睡著了,」順手又拿起佛經,「那我再給姐姐念一段吧。」
霍太後睜開眼楮,看著李太後,頗有些不贊同,「妹妹,早就跟你說過了,皇上跟明珠的事情不要過多的插手,雖然你是一片好心,明珠是個孝順孩子,不會逆了你的意,可是皇上就不同,皇上把明珠看的格外重,咳咳咳……」
霍太後突然劇烈的咳嗽起來,可把李太後下了一跳,又是給霍太後拍胸順氣又是喚人喊太醫過來,一陣兵荒馬亂之後,霍太後半靠著大迎枕,有氣無力的揮手讓宮人們下去之後,連著呼吸了好幾下,才緩緩道,「時間過得真快,一晃皇上登基都十多年了,這些年,皇上一直勤勤懇懇,于國事上不敢有半分的懈怠,但每次放下國事。都是因為明珠,這可是為君者的大忌,好在皇上做的還不錯,明面上明珠是受寵了些。但風頭不至于都落到她頭上。想想明珠進宮五年都沒有訊息,固然是有明珠身子弱的原因,何嘗沒有皇上在背後做手腳?有些事情不說,不是當事人不知情。明珠那點兒小心思皇上如此精明怎麼可能看不出來?皇上由著明珠,不過是順其自然的。」
話說的多了,霍太後有些喘不上氣,李太後被霍太後的一番話也說不出什麼來,拍著霍太後的後背,勸道,「姐姐,你說的我都清楚,只是只有阿離一個還是太單薄了。有個兄弟扶持總是好的。皇上的意思不就是如此嗎?皇上身邊好歹有個忨兒。阿離呢,根本每一個能幫到他,不給他使絆子就好了。」
能讓李太後用氣憤、不屑的口吻說起幾位王爺、皇子。主要指名的人就是昭宗帝的長子陳王。眾所周知,洛王受寵。身邊服侍的人也多,自從洛王學會走路之後,就喜歡一個人到處跑,就在前段時間,洛王趁人不注意跑出了乾清宮正殿,不小心撞到了向皇上請安的陳王、漢王和定王。那日陳王也不知道為什麼,火氣特別大,見有人撞到自己,直接踢了一下,就把洛王踢倒在地,等陳王看清楚的時候,又給了幾腳,幸好服侍洛王的人找上了,不然就發生更大的事情,也因為如此,不關是昭宗帝,兩宮太後直接發了火,並聯名上了折子,將陳王降爵為陳國公,要不是熊皇後和沈德妃跪在壽康宮前求情,漢王和定王的結果不會是禁閉半年。
按理來說,宗室子弟襲爵降爵,宗人府都要過問,這一次陳國公的事情,宗人府是一句話都沒有說,一向喜歡標榜忠君愛國的御史言官們難得的保持了沉默。
也是從那之後,洛王身邊的人就多了起來,當然,洛王也是得到了教訓,一向親切、和藹的顧明珠也發了火,昭宗帝也是一句話都沒有說,最後還是李太後出面,洛王才免了顧明珠的處罰。
也是從那之後,李太後就徹底的放下了想要讓幾位王爺跟洛王和睦相處的念頭,再也不提六皇子跟五皇子阿離一起養,而是徹底的交給了萬修儀,不再過問六皇子的事情。
霍太後面色一白,想起阿離滿頭是血的樣子,她至今都忘不了,她怎麼也沒有想到,陳國公會如此狠心在大庭廣眾之下對阿離下手,漢王和定王就眼睜睜的看著陳國公施暴,居然無動于衷,心也就更冷了。
記得文忠太子和昭惠太子在的時候,跟前成王、前魯王雖然關系不睦,人前的親熱兄弟的功夫還是做到了,前成王喜歡欺負身份不如他的皇子,卻沒有做的如此明顯。當年二王之亂之後,安王和涼王雖然或多或少的參與到其中,但因為一直以來的謹小慎微,皇上也沒有尋他們的錯處廢黜他們的爵位,依然給他們先帝之子的榮耀,這些年對安王府和涼王府的賞賜就沒有少過,好在安王和涼王是知恩圖報的,一直安分守己,從來不會添亂,也用了心思培養他們的嫡子,昭宗帝也給了機會,幸好安王世子和涼王世子是跟本分的,又有才能,不然昭宗帝也不會重用他們。
也因為這些原因,對于李太後的建議,霍太後才沒有反對,但霍太後跟李太後不同的是,她更能看清,不然,在敬宗帝寵幸陳氏的時候,不會做出某些失措的舉動來。
霍太後平復下來之後,才慢慢的說道,「妹妹,此事你就別再爭了,皇上主意大,決定了的事情從來都不會動搖,當年因為顧明珠的事情,鬧得皇上差點要了半條命都不肯松口,先帝最後不也妥協從了皇上的意嗎?還讓央央怨了先帝這些年。妹妹,人活一輩子,總會有自己想要執著追求和把握的,皇上非明珠不可,我們也是奈何不了。」
「明珠生不生孩子,我倒是不怕,」霍太後眼里的糾結、擔憂、不忍,最後化作了長長的無奈嘆氣,「我怕的是,如果有朝一日,明珠不在了,皇上能不能承受得了。」
李太後面色突然一白,整個人都不自在起來,慌忙道,「姐姐,你在說什麼,明珠如今不過才二十出頭,雖然身子弱了些,宮里的太醫也不說擺著好看的,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呢。」
「唉」霍太後嘆了口氣,拍了拍李太後的手,「妹妹,有些事情,不是你想就能逃避的,大覺寺的前任主持不是說了,明珠……」不忍再說下去,轉開了頭。
李太後心也是沉沉的,還是打起了精神安慰霍太後,「姐姐,皇上不是一直在找世外異人,想要給明珠改命嗎?如今距離主持所說的日期,還有好幾年了,皇上肯定能找到的,你就放心吧,皇上是不可能看著明珠有事的。」
說是在安慰霍太後,何嘗不是在安慰自己。
霍太後看了看李太後,還是沒有將心里的擔憂說出來,只是祝福李太後,「此事,千萬不能透出一點口風給央央,央央素來把明珠看成了自己的眼珠子,要是知道了,肯定會承受不住的。」
「這我肯定知道,」同昌大長公主疼愛明珠的心,李太後是看在眼里的,「姐姐,此事也只有皇上,你和我知道了,我是絕對不會露出口風讓央央知曉的。」
霍太後虛弱的點了點頭,李太後見霍太後精神不好,並勸道,「姐姐,你說的我都記住了,別說話了,先躺下休息,待會皇上過來了,我會跟皇上好好說的,至于明珠那邊,有皇上,想來也不用太擔心。」
霍太後也沒有勉強,順從的讓李太後扶著躺好,李太後掖好被子之後,還不忘囑咐,「妹妹,以後就讓阿離在壽康宮吧,也名正言順些,皇上來了,你就跟他提,說是我的意思,明珠那邊,也不會有什麼意見。」
李太後手一頓,她听出了霍太後話里的意思,一方面是為阿離,最主要的一方面還是為了自己,眼眶發酸,到了這個時候,她還不忘為自己打算。
自從姚賢妃被昭宗帝禁閉之後,一改往日的熱鬧喧囂,棠梨宮漸漸的就好像被人遺忘了一般。這在宮里也是極其正常的,後宮里從來不乏受寵的妃嬪,也不差失寵的,從來目光所向的是高高在上的,又有幾個會記住低在塵埃中。不光宮里如此,在民間,也實屬平常,人人都想從他人身上得到好處,真正靠自己創出一片天的有幾個?
自從才人葉氏進宮之後,因為昭宗帝時常的召幸,棠梨宮才再次展現它的真實面目,主殿明瑟殿也引了不少人注意的目光,因為緊閉的殿門,才轉移了不少人的注意,但依舊還有些不死心的人想要借著明瑟殿讓自己再升一級。
禁閉中的姚賢妃並沒有如人口中所述,已經神智失常之類的,此刻,正飲用上貢的春茶的姚賢妃從容、優雅的儀態,依然如往常華貴明艷的姚賢妃一般,仿佛她並沒有失寵,還是從前跟熊皇後分庭抗禮的姚賢妃。
雖然禁足在明瑟殿,用度亦如往常,熊皇後是跟姚賢妃不對付,從前掌握宮權的時候,是有克扣過明瑟殿的用度,姚賢妃也不是省事的,硬是讓皇上對熊皇後不滿,司馬淑妃協助熊皇後之後,明瑟殿又恢復了往常,姚賢妃也十分的安分,安分到有些時候都能忽視她的存在。
用帕子擦了擦嘴,姚賢妃站起身來,孔三貴忙上前,伸出手臂,姚賢妃下了炕,準備出去散散心。
姚賢妃當年選中棠梨宮明瑟殿作為自己的居所,除了棠梨宮的地段離乾清宮是繼景仁宮之後最近之外,也是因為棠梨宮景致卻是不錯,明瑟殿的後花園在宮里也是數一數二的,姚賢妃當權的時候,對于明瑟殿的工程也沒少用心,不然在姚賢妃失寵之後,新進宮的妃嬪沒少在熊皇後的耳邊說三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