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一章、逃出生天

()是勛想假托酒醉,告辭而別,卻被一人給攔住了。他抬眼一瞧,只見此人四十多歲年紀,長得虎背熊腰,面如蟹殼,滿把虯須,不似士人,倒象一名武將。剛才給介紹過,乃潁川人氏,復姓淳于,單名一個瓊字,草字仲簡。

這人的形象就跟演義里那個貪杯的大老粗差不太多啊,但是是勛知道,絕不能以簡單的老粗來看待他。要說袁紹麾下,資格最老的就是這位淳于仲簡,漢靈帝還在時候,建西園軍,設置了八名校尉統領,袁紹、曹操、淳于瓊便都在其內。所以說,無論入仕還是跟袁紹的相識,在座諸人中他都位列前茅。荀諶也曾經說過,袁紹地位漸高,勢力漸大,威勢也見長,真能夠在他面前放言無忌的只有三個人,一是田豐,其天性就過于耿直,二是許攸,那差不多是袁紹的發小,第三個就是淳于瓊。

所以說,是勛才開口請辭,袁紹還沒答腔呢,淳于瓊就敢先站出來攔阻。是勛心說你又不以口才見長,也非文學之士,攔著我究竟想要做啥了?就見淳于瓊把手一揮,高聲說︰「是先生遠來,未能得見我冀州精兵,豈不憾哉?」大步走到水榭門口,伸手一指︰「且看吧!」

隨即就听榭外馬蹄聲響,一隊披盔帶甲的騎兵呼嘯而至,來到水榭門外,齊齊地勒住坐騎。要說這隊騎兵的動作夠齊整的,換個人見了不被嚇得屁滾尿流,也得給唬得一驚一乍,可是是勛不同——隊列這玩意兒,兩千年後的閱兵式上比這可整齊多啦,更別說他還見過朝鮮萬人團體操的視頻呢。

于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只是微微斜眼,瞟一眼淳于瓊。只見淳于瓊面有得色,笑著問道︰「此乃新募並州精騎。是先生以為如何?」

是勛輕輕搖頭,轉過來面向袁紹,淺淺一揖︰「袁將軍麾下,果然兵馬強壯,只可惜冀州並無大將統率啊。」

淳于瓊雙眉一挑︰「便瓊不算大將,我冀州尚有顏良、文丑、張郃、高覽、蔣奇、韓荀,孰謂無大將乎?」

是勛將扇一指︰「並州精騎。勛曾有所見也,昔在定陶迎戰呂布,所部亦並州精騎,卻強似榭前這些。自然,將在謀而不在勇,呂布雖勇。亦為我主所敗,並州騎良,在勛看來,亦草芥爾,安有徒恃弓馬,不以兵法馭之,不以智謀驅之。不以仁義輔之,而能縱橫天下者乎?!」你這些兵比呂布的差多了,就連呂布都讓我們給趕跑了,你給我瞧這些,又有啥意思了?

淳于瓊聞言,不禁氣沮。荀諶到這會兒終于反應過來了,趕緊站起身來打圓場︰「是先生既已有酒,不妨暫歸。主公。便由諶送是先生回城吧。」

袁紹微微點頭,然後突然一拍桌案︰「孟德何幸,能得是先生輔之?雖然,我冀州亦多謀臣,惜口舌稍遜也。」我冀州那麼多謀士都是有本事的,只是嘴皮子沒你利索而已,你也別太得意。

是勛跟著荀諶從水榭里出來。荀諶湊近了低聲笑道︰「今日果見宏輔之狂誕也,此行不虛。」是勛擺擺扇子︰「差得遠,差得遠,勛故作此態而已。其實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兩人乘上馬車,直往鄴城馳去。是勛就說啦,我回去收拾一下東西就走。荀諶說何必如此心急呢?我還想跟你多相處幾天哪。是勛趕緊說你答應過我的,就見袁將軍和冀州群賢一面,見過了就走。荀諶說既然答應了,我就一定做到,可是你大老遠的來了,我總得盡盡地主之誼,帶著你四處走走瞧瞧才行——前兩天心思都在這次聚會上了,我估計你也沒心情游玩,這回正事兒放下,總可以松快松快了吧?

是勛連連搖頭︰「恐夜長夢多,此時不走,諸君若再挽留,友若一人,可能盡辭否?」你要是不幫忙擋駕,就是違背了對我的承諾,你要是幫忙擋駕吧,又怕會受同僚的埋怨,那又何苦來哉?

兩人一個勸,一個堅持要走,就這麼說著說著,終于來到了鄴城南門外。忽見一小隊騎兵絕塵而來,到了面前,紛紛勒住坐騎,當先一人舉鞭一攔︰「是先生歸來了?」是勛一瞧,不是別人,正是沮授沮子輔。

荀諶笑道︰「惜乎子輔未能與會,今日是宏輔舌戰群賢,可是有趣得很哪。」沮授面無表情地說︰「我都已經听說了,先駁得許子遠、逄元圖等啞口無言,又以一篇離別之賦壓倒陳孔璋,最後大掃了淳于仲簡之顏面——是先生如此猖狂,難道還想生還兗州去嗎?!」

是勛听了這話就不禁大吃一驚,荀諶同樣吃驚,忙問︰「子輔何出此言啊?」沮授冷笑道︰「許子遠、審正南、淳于仲簡,皆睚眥必報之人也,安能容是先生坦然而歸?倘若竟說動了主公,則友若汝亦無可挽救也。」荀諶急得直搓手︰「如之奈何?」

沮授回頭招呼一聲,立刻有三名騎兵下馬,牽著韁繩緩緩走近。沮授說︰「是先生不可再進鄴城,持某的令符,即刻馳馬回兗州去吧——如此,既無傷友若之諾,又不害我主公之信義。」說著話,從腰間小袋里取出一面竹制的兵符,交到是勛手上。

是勛雙手接過,連聲致謝,然後趕緊跳下馬車,騎上了沮授給他準備的一匹坐騎——總共空出了三匹馬,那是因為是勛還有兩名從兗州就隨著來的奴僕,一路上都跟在馬車後面跑路呢。

主僕三人都上了馬,沮授卻又叫過一個人來,說︰「此為是先生的舊識,又熟悉冀州道路,可導引是先生歸去。」是勛定楮觀瞧,果然非常面熟——「你是翟、翟……」那人在馬上一抱拳︰「小人翟煜,得與是先生重逢,不勝之喜。」

于是是勛跟荀諶、沮授拱手作別。臨行前沮授突然板著臉說道︰「今日一別,不知何年何月才得重見。我料曹兗州非池中物也,冀、兗之間,將來或有一戰,實不願與是先生再會于疆場之上。」是勛搖頭︰「不會。」他見沮授一愣,趕緊解釋︰「區區徒逞口舌之利。既不通軍務,又無縛雞之力,這疆場麼,我是不會去的。」

是勛、翟煜,還有兩名家奴,一共四匹馬離開鄴城南門,沿著大路匆匆馳向南方。是勛很久都沒有騎無鐙馬了。感覺特別的不習慣,心說這還真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因而跑了不過二十多里地,他就覺得兩腿有點兒發酸了,左右招呼一聲,逐漸放慢了速度。

趁機便問翟煜︰「你如何到冀州來了?」原來那翟煜本是是勛的同鄉。青州北海國人氏,曾為孔融麾下健卒,孔融被管亥等人圍困在都昌城內之時,就是他和是勛二人跟著太史慈殺出重圍,跑平原去向劉備借兵的。

翟煜回答道︰「去歲袁公子攻入北海,孔府君棄城而去,小人只得歸降。年終之時。受命送信到鄴城來,沮監軍見我弓馬嫻熟,便納入麾下。今番送是先生南歸,因小人與是先生是舊識,又無家眷在鄴,故而自薦請令。」

是勛敏銳地察覺到了他話中的隱義︰「你說無家眷在鄴,故此請令——難道你不打算再回來了麼?」翟煜聞言,突然雙眉一挑。面露期待之色︰「吾聞太史先生已投了兗州,為曹使君麾下之將,不知可有此事麼?」是勛點頭︰「太史子義正在鄄城。」翟煜用力一抱拳︰「若得是先生相薦,得以追隨太史先生,廝殺疆場,煜便死而無憾也!」

是勛心說原來你不是奔著我來的,是沖著太史慈去的——話說子義真的那麼有人格魅力嗎?听著就不禁讓人有點兒小妒嫉哪。

兩人互訴別情。遛了一陣,繼續打馬揚鞭。一路上袁軍重重哨卡,都因為是勛持有沮授的令符在手,所以暢行無阻。四人在黎陽渡過黃河。進入東郡,然後折而向東,終于五日後安全抵達了鄄城。

是勛先回了趟城內的宅邸,打點兒涼水來隨便抹一把臉、擦了擦身,換上套干淨衣服,戴上進賢冠——他行禮都在留在鄴城荀宅內,這一路上始終是羽扇浩然巾的打扮——然後就前往州署拜見曹操。曹操聞報,急匆匆跑將出來,拉著是勛的手說︰「聞君往鄴城去,深恐有所不測也,幸得安然歸來,操不勝之喜。」

于是拉著他入堂對坐,是勛就要稟報自己離開兗州以後的行止和遭遇。曹操說且慢,先招呼人把荀彧、郭嘉和程昱三人叫來,一起傾听。時候不大,三人來到,重新見禮,然後是勛就開始敘述,自己先到了徐州,如何對付麋竺、劉備,如何在新婚之夜听聞陶謙遇刺的消息,怎麼遇見的荀諶,然後再前往冀州,如何在鄴城郊外水榭之上舌戰群儒……賢,事無巨細——當然新婚的瑣事、艷事不用提——全都合盤托出,請听眾們一起參詳。

這一說就是好幾個小時,一直聊到天黑,話題還沒離開徐州呢,曹操才終于想起來叫從人上飯。是勛這都前胸貼後背了,可是曹操不發話,他也不好嚷嚷肚子餓,心里可是把曹操給埋怨了個死。好在飯菜是早就準備好了的,一熱就得,時候不大,一名女子裊裊婷婷地上堂來,指揮僕役們安排食案,各擺上一盤麥餅、一碟咸醬和一盆菜湯。

曹操簡樸慣了的,除非大宴群臣,否則吃食非常簡單,大家伙兒也都司空見慣了。只是瞧著那名女子雖然穿著非常普通,但是梳著高髻,不似奴婢,所以紛紛站起身來行禮。曹操隨手一指︰「是小妾卞氏也。」

啊呀,是勛心說原來就是未來的卞皇後,是曹丕、曹彰、曹植他們的老娘——其實卞氏還生過一個曹熊,被他給自動忽略了。轉念一想,歷史既已改變,不知道這位將來還有沒有機會當皇後、皇太後哪。

等再坐下來,還沒來得及抓餅吃呢,曹操先遞過兩塊木牘來︰「適才接得一信,宏輔且看。」是勛接過信,打開來一瞧,就不禁小小地吃了一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