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晨,梁相沒有上朝。(鳳舞文學網)
接著緊連幾日,梁相都沒有上朝。
與此同時,太子也以身體有疾而請了病假沒有上朝。
這時間湊巧的令人匪夷所思。天子上朝,見下臣子兩位空著,一個皇子,一個丞相。的確讓人思想翩翩。
軒轅麟蘇趁機上奏︰「啟奏陛下,大哥與梁相素來關系親密,今日都借口不來上朝,兒臣怕是……」
軒轅麟蘇欲言又止,眼神飄忽,似有恐懼之事。軒轅帝長袖一揮,示意他繼續。軒轅麟蘇方露出一副松氣的模樣,接著道︰「兒臣是怕,嗯,是怕他們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此言一出,群臣嘩然。
******派的立即有人出來道:「軒轅麟蘇此言差矣,若是同時不上朝便為密謀,那麼前些時辰軒轅麟蘇和劉大人一同請了假,微臣是不是也可以懷疑軒轅麟蘇和劉大人在密謀什麼?」
話音未落,那劉大人便喊道︰「李福,你可別血口噴人!」
那李福站的穩當,全然不怕。
底下頓時亂成一團,軒轅帝听了心煩,狠的一拍桌子,全場便都安靜了。一個個唯唯諾諾,生怕觸了軒轅帝的霉頭。
「老四,你說他們密謀,可有證據?」軒轅帝問道。
「這,臣目前沒有。」麟蘇謙卑說道。
「沒有你在這里胡說是何意?誣陷嗎?」軒轅帝是真的怒了,軒轅麟蘇心下一泠,暗道偷雞不成蝕把米,只好道︰「父皇教訓的是,兒臣愚鈍。但兒臣也只是防患于未然,丞相手握大權,皇子血脈純正,這若是有了什麼,豈不可惜。兒臣是為父皇著想罷了。當然,大哥和丞相關系很好,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敘敘舊也沒有什麼。」
軒轅麟蘇看似為其辯護,實則坐實了他們私下里聯系的事情。軒轅帝看群臣又要起來辯論,只感頭痛,大手一揮便道退朝。
軒轅麟蘇看著皇上離去,心里暗笑。不管怎樣,皇上對太子必然是有了芥蒂的。
又過了一日,太子和梁相竟一起來了。軒轅麟蘇這次很安靜,眾臣子看軒轅麟蘇都沒有說什麼,一個個的都悄悄的站著,僅僅談了些小事便罷了。
這日中午,軒轅麟蘇正在府里休息,一只白鴿忽的分來,落在軒轅麟蘇大開的窗戶邊沿。軒轅麟蘇起身,摘了鴿子腿上的信件,細細的看完,才講它放在一旁的紅燭上燒了。嘴角隨著信件的灼燒漸漸彎成了一個漂亮而詭異的笑容。
「臣有事啟奏。」
軒轅帝在書房里批改奏折,忽然听見軒轅麟蘇的聲音。不待侍衛通報便道︰「讓他進來吧。」
軒轅麟蘇坦然而進,恭敬的行了一禮,才到︰「臣今日得到消息,軒轅麟蘇突然造訪梁府。雖不知在密謀些什麼,但听他們府上的丫鬟道,她們在府里看見了龍袍。」
「什麼!」
軒轅帝一跳而起,「龍袍?他們想做什麼!」
俗話說,龍有逆鱗,觸之即死。當今天下,誰人不知這江山權勢便是軒轅帝的逆鱗。因為軒轅麟蘇素來性子溫和,軒轅帝也沒有多想,就帶了侍衛去了梁府。
太子的確在梁府,而且在梁相的書房。這下皇上更是半點不疑了,急匆匆的就帶著人向書房去,想要抓他們個現形。
而來之後,軒轅麟蘇的人已經示意他一切完畢,所以軒轅麟蘇也不急,只是悠悠的跟在軒轅帝的後面等著看好戲。
侍衛們踹開書房,軒轅帝一眼就看到坐在一起的太子和梁相,卻沒有看到意料之中的龍袍。太子兩人連忙下跪行禮。軒轅帝轉身問軒轅麟蘇︰「你說的龍袍呢?」
軒轅麟蘇道︰「他們的書房有個暗門,龍袍就藏在里面!」
太子和梁相兩人現在才明白皇上來的目的,想必定是受了軒轅麟蘇的蠱惑。他們對視一眼,道︰「既然軒轅麟蘇說我府里有龍袍。那麼,盡管搜吧。可是若是搜不出來,可是誣陷朝中大臣的重罪!」
軒轅麟蘇胸有成竹,此刻更是大氣凜然,一揮手讓眾侍衛打開暗門進去了。
沒過多久,侍衛就出來了,皆是無可疑之物。軒轅麟蘇跟在他們身後,心下愕然,他們不是商量好的麼?怎麼沒有?
梁相看他們灰頭土臉的出來,便知道他們一無所獲,旋及笑道︰「本丞相做事上對的起天,下對的起地,今日只是邀軒轅麟蘇來一起商討江西的災情,卻不想令人如此陷害。皇上可要為微臣做主啊。」
軒轅帝夾在中間,臉色極其難看。
太子接著道︰「父皇您定是受了小人蒙蔽才如此,不過父皇,今日兒臣也意外的得到了一個消息。說軒轅麟蘇家有龍袍!」
「你胡說!」軒轅麟蘇急忙辯解。
太子不看他,對著皇上拱手︰「父皇若是不信,大可親自去看。」
軒轅帝怒氣叢生,對著手下道︰「你們去搜!」
手下領命而去,不一會就回來了,手里還托著什麼。軒轅麟蘇暗道不好,定楮一看,竟是件上好的龍袍,金線勾勒,栩栩如生。
軒轅帝頓時臉色鐵青,軒轅麟蘇自知有人陷害,又無法解釋,只是跪在地上一個勁的喊冤枉。軒轅帝面色發紫,下令道︰「來人,給我把這個不孝子拉出去斬了。」
軒轅帝說完這話便看向麟風,他心中篤定這麟風定然會勸阻。
果然,太子的聲音急急的傳來︰「不,皇上萬不可如此。」
軒轅帝順勢問道︰「那你說,該當何處置?」
麟風接著說道︰「兒臣認為,四弟也不過一時被權利迷了心竅。父皇不如給他一個機會讓他改過自新。兒臣看最近落霞國周圍紛爭不斷,不如讓四弟去那里,也好戴罪立功。」
軒轅帝本就舍不得就此殺掉軒轅麟蘇,便順著太子的意思派了軒轅麟蘇去守落霞國。
可憐軒轅麟蘇陷害不成反被陷害,榮華不再,只能做個小將軍罷了。而且哪怕心里再滴血,面上還是笑著謝了恩,以求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