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正所謂有人歡喜有人憂,沒想到這件事情曹化淳自己還不太樂意呢!因為曹化淳現在的日子過的挺滋潤。
他也算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太監了,王承恩雖然比他職位高,可是王承恩基本都在崇禎跟前,不怎麼管著他。以前還有個高起潛,現在隨著高起潛也 嚓了,他也就少了個競爭對手了。
而且自從張麟麒抬舉他,給他佔了皇莊的事物後,曹化淳這些日子更加好過了,有外財啊!所以說,如今突然要叫他放棄這種優越的生活,去組建什麼市舶司。老實說,心里還是有點抵觸情緒的。
不過曹化淳也不敢反抗,畢竟這是崇禎親自點名的。不管怎麼說也是表示對他信任的意思在內啊!
而在散朝後,張麟麒也是專門去和曹化淳談了一次心。跟他詳細說明了市舶司的重要性,並且拿出太監們的前輩——三寶太監鄭公公作為激勵曹化淳的榜樣。
其實作為太監來說,既然在那個方面已經不行了,那麼勢必在其他方面的**就更加強烈一些。譬如說金錢和名聲。畢竟太監雖然身體殘缺了,可還是人,也想流芳百世啊!而張麟麒就和曹化淳說的很清楚了,前去市舶司,不管是金錢,還是名聲,都是很容易獲得的。而且說不定還能超過他的先輩三寶太監,千古流芳呢!
張麟麒和曹化淳談了很久,等到張麟麒最後告辭離開的時候,曹化淳是親自送出大門外的,臉色也好看了不少。畢竟話是開心鎖,听張麟麒這麼一說,心情好了很多。
三天後,張麟麒帶領著大批侍衛,二百西廠番子,還有隨行的五千鎮**,另外還有方劍屏和唐焰焰二位嬌妻,一起踏上了前往福建的旅途。雖然唐焰焰已經是一名孕婦了,不太適宜出行。
不過知道張麟麒這次是要去組建市舶司,唐焰焰卻是自己纏著要去。還說可以貢獻她的一份力量呢!張麟麒想想也是,所以也就依了她。這些都是武裝力量,而曹化淳,楊山松那都是屬于組建市舶司的力量了。
至于組建市舶司的地方卻是選在了福建。一來福建那里直接與海洋接壤,而且也有很多天然的深水良港,諸如後世馬尾軍港什麼的,都是極好的天然海港。二來福建那里離著日本,馬來西亞等國家也比較近。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
第三就是人的因素了。
現在的福建總督熊文燦,那是以前張麟麒很早之前就布下的一枚棋子,想當初張獻忠降而復叛,力主招安的熊文燦大禍臨頭,如果不是張麟麒及時伸出援手,恐怕這時的熊文燦早就不在人世了。
所以張麟麒在福建開設市舶司,絕對會受到熊文燦的大力支持。當然,話說回來,光是憑著鎮國將軍這塊金字招牌,張麟麒相信,他組建市舶司,也沒人敢唱反調。
不過正所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有一個福建省的最高長官盡心盡力的幫忙,還是再好不過的。
至于張麟麒出行為什麼要帶上五千鎮**,那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畢竟現在的世道還不太平!而他鎮**在很多人的眼中就是眾矢之的,所以還是多帶一些兵馬放心。
另外在張麟麒的計劃中,也有不少需要用到鎮**的地方,畢竟張麟麒對于如今的大明官軍也有所了解,很多都是繡花枕頭一包草,中看不中用啊!所以在前期還是需要鎮**先行鎮住場子,執行任務。等到以後把當地的官軍教出來了,那才可以放心大膽的使用。
要說張麟麒,做事情就是一個雷厲風行,他們這一行人,這次是乘船沿著運河而下的。還是那種專門只供皇帝乘坐的寶船。這種船體型十分碩大,都有五層樓高,十幾丈長。每一艘船都能載人千人以上。
當然,在原本的歷史中,這樣的寶船只有在皇帝出巡的時候,才會開動,平時只是一直等候待命的。而一年下來要養活這樣一艘船的費用倒是不少,可以算是很形象的面子工程!
如今張麟麒要組建市舶司,正好是需要用船的時候,崇禎索性大筆一揮,把一直不用的三艘寶船統統調撥給張麟麒使用,這樣再加上搜羅來的一些小船,張麟麒的這支隊伍前進速度到也十分快速。
要說張麟麒出行還真是氣派,大運河雖然十分寬闊,可是作為貫穿南北的大動脈,來來往往的船只也非常多,不過張麟麒的這支船隊卻是沒人敢與爭道的。因為別的不說,光是船頭掛出的西廠廠督的大旗就足以使人避而遠之了。
半個月後,張麟麒率領的船隊終于到達了目的地,福州。不過到了福州之後,就有水路改走旱道了,畢竟寶船的體型太大,一般的河道根本無法通過。還是旱道方便。至于落腳福州也是有依據的。因為大明王朝在福建省的最高行政機關,總督衙門也是位于福州。而得知救命恩人張麟麒來了,福建總督熊文燦親自前來迎接了。
「總督大人,來了來了——」在官道上,正在翹首以望的熊文燦忽然听到手下的喊聲,再定楮一看,遠處果然來了一只人馬,一看氣勢就是不凡,等到到了近處之後再一看,肯定沒錯了。
為首的一個官軍手中都擒著一面旗幟,上面繡著龍飛鳳舞的五個大字——鎮國將軍,張!
「奏樂——」隨著熊文燦一聲令下,官道上頓時熱鬧起來,一時間是嗩吶笛子齊響,就像是開了一個水陸道場。不過還別說,還真是熱鬧!而隨著這支隊伍緩緩停下後,熊文燦的眼楮盯住為首的一頂轎子不動了。
隨著轎簾一挑,從里面走出來一個年輕人,雖然年紀不大,卻是身上穿著明晃晃的四爪蟒袍,從里到外透著那麼一股氣勢。此人正是這次南巡而來的張麟麒。
「將軍大人在上,下官熊文燦給您請安了——」熊文燦一見到張麟麒,心中一片火熱。畢竟救命之恩,涌泉難報啊!
其實按照二人的品級來說,都是一般高。都是一品大員、當然,如果較真來說的話,張麟麒要比熊文燦高,因為如今的張麟麒身上兼著四個職務,第一就是大家都熟悉的鎮國將軍。正一品的職位!
其二就是西廠廠督,也是正一品。其三就是太子太保。其四就是新鮮出爐的市舶司大使。這其中隨便哪個官餃拿出來都不會比熊文燦的福建總督遜色。就算是市舶司大使听上去小了點。
不過誰也不敢小瞧,畢竟這是皇帝欽點成立的衙門。而且大使的品級也沒定下來,誰敢小瞧呢!
所以這麼說起來熊文燦給張麟麒磕頭也不算太委屈。當然,如今熊文燦這麼做只是說明他是真心實意的。畢竟熊文燦雖然如今做到了福建總督一職,可是骨子里還是一個文人。對于那種自小就受到的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思想還是根深蒂固的。
「熊大人請起——」張麟麒剛剛從轎子上下來,就看見熊文燦這幅做派,心中也挺感動的。你說熊文燦都已經是一方的封疆大吏了,還跪下給人磕頭,不容易啊!不料熊文燦還不肯起來呢。
非要扎扎實實的給張麟麒磕一個頭才肯起來。
不過張麟麒最後也沒讓他如願。畢竟在場的人太多,這種事情傳出去好說不好听啊!無論是對于張麟麒還是熊文燦都不太好,對于張麟麒來說容易落下跋扈二字的評語。畢竟二人品級一樣,生生的受了人家一個響頭,確實說不大過去啊!
而對于熊文燦呢,則是名譽的問題了。真要是這樣做了,很多人就會認為他掉價,自降身份,這對于他以後執政福州沒有好處。
最後張麟麒在和熊文燦一番相持之後,熊文燦才無可奈何的起來,熊文燦對于張麟麒如此客氣,可對于前來的另一位重量級人物曹化淳卻是要冷淡的多了。別說行禮了,熊文燦看見了曹化淳只是微微點了點頭。然後就是視而不見了。
也難怪熊文燦如此,
在明末,文官集團和宦官集團一向是不怎麼對付的。互相瞧不起!熊文燦今天能夠沖著曹化淳點點頭已經是看在張麟麒的面子上了。看著這一幕,曹化淳也無可奈何。誰叫咱是無根的人,討人嫌呢!
一番寒暄過後,張麟麒和熊文燦二人並肩,騎上高頭大馬,一路上吹吹打打,進了福州。
而跟隨在張麟麒身後的五千鎮**都是第一次來到福州,東看看,西看看。感覺很是新鮮。
福建始建于西漢初年,而福州更是福建的中心,歷代均為都、郡、州、府、行省治所,政治、軍事中心。因滿城植榕,故名榕城。所以走在福州的街道上,隨處可見那滿城如同華蓋的巨大榕樹。
不一會,張麟麒一行人就來到了總督府。在和熊文燦分賓主落座後,寒暄了幾句,張麟麒就拿出了崇禎的聖旨給熊文燦過目。內容不外乎是張麟麒要開海禁,組建市舶司,這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責成熊文燦一定要全力配合,不得有誤雲雲……
熊文燦看過之後當即表示一定全力配合,要什麼給什麼!不過,熊文燦這話還是依舊只對著張麟麒說的,對于坐在下首的曹化淳依舊是不理不睬的。就當那里只是空氣一般!
張麟麒把這一切盡收眼底,心中暗道,這樣不是辦法啊,以後曹化淳是要常駐福州的,熊文燦又是一省總督,兩人這樣不好。不過張麟麒心中也有對策,把熊文燦調走顯然是不現實的,且不說要調動這樣級別的大員程序上有多麼麻煩,就算是重新調了一個人過來也不見得有現在這樣對于張麟麒妥首帖耳啊!
看來以後只有把曹化淳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