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京城•長寧侯府
王道安穿過抄手游廊,來到建在池水上的書房前。人都說三歲記事,他卻隱隱的還有些一兩歲時的記憶。記得有一天太陽很好,他是被父親給抱進這個書房的,那是他有記憶以來第一次到書房,當然,那時候他還不懂什麼叫書房。再大一些,他是奔跑著進來的,那時候父親總是笑呵呵的看著他,而不多說什麼。但是等他開了蒙,就再也不能那麼隨意。
他一天天大了,來這里的次數也越來越少,而每次來,卻都比上一次更恭敬。而這一次,是先由小廝通報了,里面有了傳喚,他才走進去︰「父親。」
他進到里屋,對著正坐在羅漢床前捧卷的男子躬身道,那男子四十幾許的年齡,留著一把美髯,面孔清瘦,正是他的父親王德昌。見他來了,王德昌放下卷宗︰「坐。」
他依言坐了下來,見爐子上的水已經開了,就動手把茶泡了,先給王德昌送上一杯。王德昌拿起杯子喝了一口︰「你送來的那份東西我已經看了,說說你為何對這個這麼看重吧。」
「是。」早就想到會有這麼一出,王德安也不驚慌,微一思忖,就道,「以孩兒來看,這份規劃寫的還粗陋簡單,但難得的是已經成了體系。從買到賣,由小及大,方方面面均有涉獵。以文化篇為例,說一家店要有自己的特色,從店鋪布置,到掌櫃及小二均要有這個店的烙印,設立嚴密的制度,將來就算換掌櫃換小二也不怕,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孩兒細思,發現無論京城還是地方,凡是老字號的鋪子,竟都或多或少的有這些特色。以咱們家的雨前樓為例,無論是京城還是地方,主打的都是湯汁菜,桌子椅子用的全部都是紅楠木的,走的也都是上層路線,在京城,有大伯爹爹叔叔們聯絡權貴;在地方上有大掌櫃們聯絡鄉紳。說起咱們雨前樓,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上等,就是好,就是貴;孩兒喜歡崔家的燒餅,他們家的燒餅出名的就是芝麻多,一整面的芝麻,下人買過來,不用告訴我,我看到了也知道是他們家的。」
王德昌點點頭︰「你現在有什麼章程?」
「雖然看了這個,孩兒也欣賞那章家姑娘的才華,但一來她是女子;二來,她也還沒做出什麼成績。可巧,他們自己就有個鋪子,所以孩兒就想把這鋪子盤下來,然後看他們能做到什麼程度,若是真能照著規劃所寫的發展壯大,也不枉我家一番栽培。」
王德昌沉吟了片刻,然後道︰「既然此人是你發現的,那這個人就交給你了。」
王道安不敢相信的看著他父親,王德昌又道︰「這盤鋪子的錢也由你自己j□j,是好是壞,家中都不過問。怎麼,有什麼問題嗎?」
「可是父親,若是將來……」
「怎麼,我們王家還害怕什麼嗎?」
王道安瞬間明白了,這是他父親在為他做準備!他是二房的長子不錯,到底是庶子。現在在這長平候府,大家都在一起,可早晚有那分家的一天。長平候府的田產、爵位是大房的,可家中的生意又是他們二房在管著,到時候怎麼分都為難。而他作為二房的庶長子更是地位尷尬,有他父親在時還好,若是他父親不在了……
這個想法很是不敬,可是處在他這個位置,又不得不想。
「你怎麼做家里不管,但你要知道,若是動了家里的關系,以後就會有家中的一份。」
王道安心下一凜︰「是,孩兒明白。」
王德昌閉上眼沒有在說話,就在王道安覺得自己要告退的時候,他又道︰「你說那個小姑娘,今年十三?」
「這個……父親,她好像與大哥及小六都有些關系。」他說著就把自己知道的說了一遍,王德昌听了一哂,「這算什麼關系?老大不過是順手人情,現在說不定早把那小姑娘給忘了;至于小六,更是小孩子脾氣,也許沒忘,可也不會太放在心上,你不用因此有什麼顧忌。」
王道安諾諾的听了,王德昌也沒太放在心上,一個小姑娘,無權無勢無背景,有才華也只能依附男人。
王道安又等了一會兒,見他沒有別的話,就退了出來。剛開始他還腳步從容,神態平靜,而當穿過走廊,來到一處假山旁的時候,他忍不住握緊了雙手,這是他的機會!是他的!
「六少爺,現在外面都在傳咱們大少爺又打了勝仗呢。」
驀地,從前面就傳來一個聲音,他不由得停在了那里。
「外面?你天天在這院子里,哪來的外面?」
「哎呀,六少爺人家就沒個嫂子姐姐啦?就不能得點外面的消息了?您這樣說……」
說話間,幾個人就從那邊走了過來,當先一個小丫頭提著宮制的琉璃燈,三個明媚少女圍著一個穿著猩紅大氅束著小金冠的少年,只見那少年眼眸似星,嘴唇似朱,雖是男兒,卻越來越有一種女子的嬌態,正是長房的嫡長子王道靜。他在心中嘆了口氣,前幾年還不顯,這個六弟雖長的秀氣,可任誰見了也知道是男孩,但自他三年前鬧了那次出走後,就被他娘一直拘著。哪怕是在自己家的院子里行走,也要有三五個丫頭跟著,年初就在他房里偷偷的放了人。于是這小六也被養的越來越嬌氣,越來越沒有男兒風範了。
「三公子……三公子!」
走的近了,他的身形顯了出來,那幾個丫頭紛紛向他行禮,王小六也朗聲道︰「三哥!」
他點點頭︰「這是去哪兒?」
「剛從老祖宗那里出來,正準備向娘去請安。你們走遠點,我要和三哥說話。」
那幾個丫頭笑嘻嘻的往旁邊去了,王小六又上前了一步︰「本來今天早上就該找三哥問好,不過被一些事耽擱了,我正說去過娘那邊就去看三哥呢。」
「自家兄弟,客氣什麼。」王道安開口,他雖然一早就離開了青茗縣,但巡視還沒有完,直到昨天才算是回來,「我那邊也還有幾件給你帶的東西,正說要給你送過去呢。」
「又讓三哥費心了。」王小六嘻嘻一笑,「對了,三哥,我托你那件事……」
「你是說章家那姑娘吧,我已經見了,她挺好的。」
「怎麼個挺好法?她說親了?還是嫁人了?我記得……她應該還不到十四,最多也就是說親吧,她說給了什麼人家,那戶人家你見了嗎?」
王道安看了他一眼︰「她應該還沒說親,不過他們家已開了鋪子,生意挺好的,王掌櫃那里也有關照。她爹也開了個學館,名聲還不錯,以後應該能說個好人家。」
「這樣啊……」王小六嘆了口氣,「那三哥有和她說話嗎?」
王道安微一猶豫,點了下頭。
「那三哥有說到我嗎?」
「這倒沒有。」
「她也沒提到我?」
「她有給我看你送她的扳指。」
王小六一驚,臉迅速的紅了︰「我那個、我那個……三哥,她沒讓你做什麼事吧?」
「怎麼會?」
&
nbsp;王小六放下了心,隨即又有些不死心的道︰「那她就沒有提到過我?一點點都沒有?」
王道安看著他︰「你想讓她提到你什麼?」
「也沒什麼啦,就是……」王小六嘆了口氣,「這麼看來,那小丫頭也有點沒良心,我們那樣的交情,她都不記著我點。不過算了,我也沒有怎麼記著他。三哥,我先去看娘了,明天再去找你吧。」
王道安點點頭,看著他在丫鬟的簇擁下遠離。想著他爹的話,不由得嘆了口氣。小六少年脾氣倒不假,卻沒忘了倩姐,當然,看他這樣子也不像是對她有什麼念想,估計還是對那段經歷印象深刻,連帶的,也覺得倩姐與眾不同了。若是他以後要對倩姐……想到這里他不由一哂,心想自己什麼時候這麼小家子氣了。倩姐是有才華不假,但難道他就只能把她收到房里,以男女關系束著她?
他知道他爹的想法,女子早晚是要嫁人的,而嫁了人心思就會往夫家靠攏。可那時候他難道不能把她夫家一起收攏了?若是連這點事都做不好,他也不要有什麼念想了!
想到這里,他頓生一股豪情,也不再耽擱,大踏步的就向自己的院子走去。這份產業以後是他的了,那真是一時一刻都不能浪費,他早先許給章家的是兩萬兩,這點錢對整個王家當然不算什麼,可放到他自己身上,就有些問題了。他的吃穿花用還是在公中的,因一早跟著出來辦事,也有點私錢,但不過幾千兩,讓他一時湊夠兩萬的數,還真有些為難。
「難道要當東西嗎?」想到屋里那幾件值錢他又搖搖頭,那些東西都有來歷,他今天當了,明天就要被人知道,傳出去不知要多難听,「那就要找姨娘了……」
想到自己的生母陳氏,王道安心中一陣難受。陳氏本是自己父親的通房,容貌清麗,又有著早年的情分,要說日子是應該好過的,誰知主母來了三年無子,下面的通房丫頭就都要喝避子湯。三年後這才放開了,他的母親就生了他,長子,本該榮耀,卻成了眾人的眼中釘。他小時候不懂,總覺得陳氏活的卑微,現在想來卻知,也正是她這種卑微才令他們娘倆在這府里呆了下來。
「不,不能找姨娘,先不說她身邊才能有幾個錢。就是有,也不能令她擔心。」想到這里,王道安又開始想別的路子。
而就在王家的三公子在為籌銀子焦頭爛額的時候,倩姐卻過的很是舒心。
王掌櫃不是隨便說說的,人一回來,就開始了針對李家的行動。李家作為老牌鄉紳,家里目前還有當官的,要想讓他們傷筋動骨還有些難度,但要想讓他們難受卻太容易了——李家本身就經營著一家糧食行,一家客棧。
在商言商,王掌櫃要往他們家身上栽贓罪名,動搖根本那是不容易,但聯合其他商戶一起擠兌他們家卻是信手拈來。不到半個月,李家就難受了。
他們和其他家族一樣,靠子弟出仕維持家族體面;靠田產作為家族生計。但活動的現銀,七大姑子八大姨的穿衣打扮還是靠鋪子的出產,王掌櫃一下捏住這點,他們頓時覺得艱難了起來。
李家家主也去拜訪了王掌櫃,後者話說的客氣,卻絲毫不認賬,听出李家家主的話音,還做驚奇狀︰「和李家作對?誰有這麼大的膽子?在青茗縣這一畝三分地上,就連知縣不也要賣你們家的面子嗎?鋪子里的事?哎喲,李員外啊。我們不經營糧行啊,這我不懂,真不懂!不過李員外你既然這麼說了,我一定幫你打听打听!」
這話說的踫踫響,李員外的鼻子都要氣歪了,勉強維持住風度告辭,回到家就大發雷霆,連老婆帶佷子全都罵了一遍,全家上下,大氣都不敢出。
其實不過半個月,王掌櫃也不是拼死對付他們,只是局勢太令人憋屈。這就像一個人,家里有著上百萬的資產,每月本還有兩萬塊的進賬,突然間就少了三分之二。雖然短時間這人還能維持著生活不變,但看著那日益減少的收入,總是抓心難受,關鍵的是,不知道怎麼挽回。
「難道真的要請那位姑女乃女乃嗎?」對那位姑女乃女乃的能量他還是有信心的,可他也知道能少用還是少用的好。這位姑女乃女乃在他們家,是給他們家體面,給他們家富貴,可不是讓他們家予取予求的。
這些事,王掌櫃也沒有瞞倩姐,通過王夫人的嘴都傳到了她耳里,听的倩姐大是解氣。而另一方面,她的池塘也終于挖好了。她去看了,挖的方方正正,很是規矩。不過現在這個時候既不能灑魚苗,也不能種藕,只有等到初春的時候才可以做。不過地里她那地也不是荒著,早就種上了冬小麥。
對這些倩姐不太懂,她買的時候見地上沒東西,還想著要過了春再播種,誰知道人家早種上了冬小麥。等于老三過來說要準備小麥過冬她才知道,她地上還種的有東西。而于老三這段日子不僅帶著人挖池塘了,還帶著人照顧小麥了。
「今年天干,要是雪下的不好,明年返青的時候還要多費些氣力。兩塊地又隔的遠,說不定就還要租兩頭牛。」于老三在那里掰著手指頭說,倩姐听的冷汗連連,她總覺得自己有經驗,雖然她不知道怎麼做,總是知道事務的發展,這就像科學實驗,如果你知道哪條路子對,哪怕你並不知道要做多少次實驗,可總能少繞彎路。可現在她知道了,她想的太簡單了!
她想著養魚養蝦沒有錯,她想著科學種田也沒錯,可她根本就不知道這田怎麼種!事實上要不是于老三說,她甚至都不知道這大留朝已經有冬小麥了!怪不得她總覺得這里比中國古代要富庶些,原來人家不僅有紅薯了,還能一年兩熟了!
她心中想著,面上卻不動聲色,暗暗的套于老三的話,然後就知道這冬小麥是原本主家種的。這也是規矩,不管賣不賣地,什麼時候賣,該在地里種的東西不能拉下,否則耽誤了農時,自己的損失也就罷了,到時候衙門里都有話說——民以食為天,此時種地是整個朝廷的重中之重。
當然,種上了東西,以後算誰的也是問題,不過那除了協商,就要看時間。假設這地是八月份賣的,那不用說,地上的東西都是原主家的,等人家把東西收了,弄干淨了,新主家才能接受。而他們的這兩塊都是九月買的,種子都才種下,那原主人也不好再講究其他了,畢竟只是播個種,雖然也是辛苦,可在價錢里也帶出來了。
雖然鬧了個大烏龍,但想到自家地里也有產出了,倩姐也還是有一種踏實種田的快感,給柳氏說了,柳氏一邊笑,一邊戳她的頭︰「看你說的信誓旦旦,我還以為你多能呢,原來你連地里有東西也不知道。我看你那地啊……」
「哎呀娘,人家會學的啦。何況我不懂,于老三懂就行了。」倩姐撒著嬌,柳氏一笑,不過是一二百兩銀子,她現在也不怎麼放在眼里,「說到于老三,五妞怎麼樣,她也快生了吧。她雖懷過幾次,到底是第一次生,還是把她接到縣里吧。」
「嗯,我已經給于老三說了,現在就看王家願不願意讓她回娘家生,若不行,咱們就先租個院子給她住。」
柳氏點點頭︰「她也不容易,這一胎可要讓她順順當當的,生了這一個,以後也就容易了。」
兩人正說著話,小桃紅就過來說,柳二姐家的慧姐來了。听到這話,柳氏母女都是一愣,柳氏道︰「只有她一個?」
「是,只有姑娘一個。」
母女倆面面相覷,連忙迎了上去,果然就見慧姐穿了件石榴紅的杭緞褙子,外面罩了一件白頭毛瓖邊的琥珀黃斗篷在尤媽子的引導下向這邊走來。倩姐快步走上去,拉著她的手︰「姐姐怎麼來了?」
「怎麼,不歡迎我?」
「看姐姐說的哪里話?」
正說著,柳氏也走了過來,慧姐連忙向她行禮,柳氏一把拉住她︰「好孩子,快別這樣,你娘呢?」
「
娘在家中,今天是我一個人前來的。」
「你一個人,可是有什麼事?」這種獨自去到親戚家中拜訪的事,倩姐做來太平常了,慧姐……那卻是從未有過的。
慧姐微微一笑︰「也沒什麼大事,不過是來看看三姨妹妹,順帶說說話。」
見她神色歡慶,沒有絲毫勉強,再听她這麼說,柳氏也放了心,一邊和她說著話,一邊就讓倩姐將她帶到自己屋里。倩姐拉著她的手往自己的小跨院帶,來到前面,慧姐停了一下,四處看看︰「妹妹這里還沒有起名字嗎?」
「啊?」
「說起來妹妹也是有了自己的院子,怎麼不起一個名字呢?」
倩姐看了她一眼,歪歪頭︰「姐姐……我怎麼覺得你今日有些怪?」
「怎麼怪?」
「唔,反正就是和往日不同了。」
慧姐一笑︰「不過是讓你起個名字就不一樣了,那一會兒,更不知你要怎麼說我呢。」
說著,就進了院子,那邊小桃紅得了叮囑,已端來了熱水,又拿出了桂花糖小方酥。屋里熱氣騰騰,兩人盤坐在貴妃榻上,喝著茶吃著點心,慧姐嘆道︰「每次過來,我都要感嘆妹妹你真會享受。」
「這值當什麼,姐姐想的話天天都可以。好了,現在已沒有別人了,姐姐可要對我說實話了,你過來,到底有什麼事?」
「我要去一趟江南,想要妹妹陪我一起去。」
「什麼?」倩姐瞪大了眼,嘴里的茶都差一點噴出去。
「我師父……哦,也就是李先生說,刺繡,還是看江南。她準備帶我過去多學多看,有機會的話,也把我的繡品推出去。」
倩姐愣在了那里,看著慧姐如同史前動物,過了好一會兒她才長長的吐一口氣︰「二姨知道嗎?」
「娘自然是知道的?我知道你怎麼想的,可娘現在已經不管我這些了,她說我既有這個緣分,那就不是過去的路能束著的,她只希望我以後不要後悔才好。不怕妹妹笑話,娘才這麼說的時候,我也吃了一驚,考慮了好久。最後,我還是覺得我想跟師父走。我不知道以後會不會後悔,但我知道,我要是不答應的話,現在就會後悔。我不想……再像以前那樣日日坐在家中,看日出日落了。」
倩姐默然,慧姐喝了杯茶又道︰「不過我還是膽小的,所以就過來問問妹妹,願不願同我一起走。師父說,這次過去,短則半年,長了可能要一年,一路上多的是好風光。」
作者有話要說︰倩姐默然,慧姐喝了杯茶又道︰「不過我還是膽小的,所以就過來問問妹妹,願不願同我一起走。師父說,這次過去,短則半年,長了可能要一年,一路上多的是好風光。」
感謝木木船扔了一個手榴彈
阿綠扔了一個地雷
豆豆扔了一個地雷
ps︰2013的最後一天,12月的最後一天,感謝大家過去的陪伴,祝大家新年快樂!事事如意!怎麼吃都吃不胖,怎麼熬夜都沒黑眼圈。工資年年漲,獎金月月發~~~
那啥,下個月就要過年了,我大概不能像這個月似的靠譜每天六千字了,我會努力更新,盡量保證不斷更,如果哪天更的少了,爭取第二天補回來!再次鞠躬感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