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章 花翁復活

()老花翁最後的希望也破滅了,本來對塵世並無太多掛念的他,原想著一口氣沒順過來「掛了」也就萬事大結了。

老花翁心里也暗自盤算著深夜不走人,晨曦爺自溜。

想到這里,老花翁潸然淚下,可嘆人生之盡頭恍若一夢啊!

正所謂︰「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長勤。」

花翁老人臨走前,還艱難地用顫抖的雙手在qq上偷偷留個言︰「蒼井空,我的偶像,我的夢中情人!雖世間花兒千萬朵,唯汝嬌女敕欲滴,舉止儀態遂心如意。唉!老朽命將休矣,然我當今舒憂娛哀,腦塞智障,眼暈視眩,難觀其花容月貌之圖之影集,但往日美體玉膚如凝脂早已銘刻在心,至今亦如初矣,仍立立在目也。即此嘆別︰「イプよスヘ……撒優娜啦了!」

花翁老人又對另一位名演員網友留言道︰「小甜甜布蘭妮goodbye!吾嘆!生平中最惹愛憐之人兒,再見了!」

花翁老人接著留言︰「可愛的泰國poy,世界上少有的變性美人兒!老朽若來世必當爾為楷模,與世間淑女一爭窈窕。拜拜了!」

花翁老人的雙手開始顫抖起來︰「嗨!諸位網友︰紫涵、玄子、笑嫣、米露……!咱們來世還做情哥情妹,老夫仙行了永別了!」

兒孫們的一陣哭泣聲後,老花翁僵直了。

隨即舉家哀嚎,明燭燃香。請來的一百零八眾佛僧尼和九十九位全真道道士、道姑左右一字排開,為其洗業、大悲咒,誦經拜懺。

忽听,鐘樓「咚…咚咚」的撞擊鳴聲後,老花翁一口氣便順了過來,于是他猛然間披頭散地坐起身來,忙催促正在哭泣中的兒孫媳婦們將「奠」字取下來,把花圈放到閣樓里去,快抬著自己躺著的木床趕往鐘樓,去耹听它悠悠厚重而古老神秘的心聲。

一路上老花翁看著這些剛從德國、美國、英國、法國、日本、韓國和澳洲留學及工作回來奔喪的兒孫媳婦們,心里有種說不出來的喜悅!

特別是孫字輩的有出息,連娶媳婦都是變著花樣來的︰大孫子、二孫子很能干,都是娶的藍眼楮、高鼻子、大胸、大的歐美人,動不動還要和我這把老骨頭親嘴呢,讓自己別提有多高興!

讓自己驚訝並贊賞的是三孫子,娶了個中東美女,舉止很文靜,只是未盡老夫心願,就因為她整天穿著一身的黑長袍,頭和臉面都用黑布包裹著,至今也沒有看清楚長得是什麼樣子,幾次想揭開她的面紗一睹芳容都退縮了回來,畢竟還是要尊重她的傳統民俗。

五孫子倒是開明,娶了個非洲少女,少女又過于大方,整天恨不得一絲不掛。當然,皮膚太黑同樣什麼也沒能看清楚。

七孫子想不到竟然娶了個印度姑娘,這個姑娘整天像是中了福利彩票的大獎一樣開心,在家里總是穿著紗麗微笑著跳舞,那肚臍眼兒和手勢弄得老夫總是眼花繚亂的,幾次都差點暈眩過去。

現在,這群兒孫媳婦們各有各自的民俗特點,這是自己家族世代想都不敢想象的奇事、美事!

老花翁看在眼里,喜上眉梢,于是老人家在街頭、大馬路上、人群里放聲哈哈大笑!

隨即又忽然戛然而止,也停止了笑容,臉色變得鐵青,引得家人和外國媳婦們一陣驚慌!

原來,簇擁他的兒孫們都還在不知不覺中仍披著麻戴著孝。

最主要是,有一位重孫子手里拿著的陶瓷喪缽掉在地上砸得特沉、特響亮,粉碎得四濺就如同二戰時的手雷爆炸。

本來此喪缽是在老翁出殯時砸碎的,現在卻提前了,這令老花翁不寒而栗!似乎自己死活均無出路。

砸喪缽之意用一句老話便明了︰「遣喪砸缽子!」讓其死遠一點,別把喪氣留在家里。

元代洪武十七年的古鐘就是神奇,似乎能讓人起死回生;讓新娘果奔;讓孕婦快產子等等。

後來听說,正因為容易出現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所以文物局才更換了一口仿制的大鐘,把原來元朝朱元璋時期的古鐘悄悄地藏入了文物局。

現在看來,仿制的大鐘也同出一轍,真讓人無奈。

城東的蘭若寺觀世台上的一覺老方丈,法眼觀六路,佛耳听八方,長嘆一口氣道︰「幻世眾空覺,紅塵垢厚污。罪過,罪過,阿彌陀佛!」

不曾料到手中的佛珠斷線,數珠各奔東西。

一覺閉眼頓悟道︰「世間眾項自有引力,禍福皆因因緣解月兌而歸緣。若生迷離者?唉!由它們去吧。善哉,善哉!」

佛珠奔至大街小巷,又由四面八方匯聚于鐘樓下,可拾起它們的人兒幾乎全都是清秀的少女,少女中有「求包養!」的少女、紅衣女郎、取種子的姐妹、兩名性感的日本小護士、街上晨練的幾位妙齡少女;最後一枚佛珠卻被那位新郎官拾得。

後來听說,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她們頓悟後相繼出家修行,做了尼姑;那新郎官同樣做了和尚。

看來,此鐘之奇,不宜隨便去奏鳴它。

起點中文網

&1t;ahref="target="_b1ank">

手機用戶請到ian.閱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