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亂軍(七)
一個的營盤出現在前方,可以看的出營盤是剛剛建立,初具規模,但僅僅是展現出來的雛形就能判斷出起碼是一個可支持上萬人的生活,戰斗的規制,而在一天前這里還是一片空地,還是他們曾經浴血奮戰的戰場。
天啊!這次瓦楞到底動員了多少兵力?
從出發開始他們一共遭遇了七波騎兵,這就是上萬人,眼前的營盤留下的也是上萬人,單單是經過他們目睹的兵力不下兩萬五千多人,這還不算先前經過的和後續到來的,遙望過去可以看到源源不斷的騎兵,步兵從北方緩緩移動看不到盡頭。無疑,瓦楞人的這次入侵絕不是小規模的騷擾,而是一次大規模兵力動員。歷史上有記載的瓦楞人入侵一共五次,貫穿隋、周、以及北周南吳並立至今,上百年的時間,這次是第六次。
這仗還怎麼打?以他們不到一哨的兵力去攻擊上萬人的營盤,簡直是以卵擊石。錢斌感覺嘴里發苦,說不得原來的計劃執行不了,甚至他們現在躲在這里已經很危險,眼前營帳里的兵力應該是天黑才過來駐扎的,還沒來得及搜索,等天徹底亮了,肯定會對周圍探查,而這片山丘後的樹林絕對是要首先要巡視的對象。
可,撤?他們又能退到哪里去?天色馬上就會大亮,在如此兵力下,一旦發現他們將是滅頂之災。
那也得撤!從山坡上看的清楚,下面營帳內已經有隊伍在集結。
「要不,咱先回東團堡?」段五提議道。
錢斌沉默不語。四人從山坡上靜悄悄地下來,招呼一聲所有人都上馬,錢斌率先撥了下馬頭,向東去。很快,一行人來到段五撿酒囊的地方,天已大亮,一切都看的清清楚楚,瓦楞人的尸體依舊橫七豎八地倒著,雪地里到處可見一片一片被血浸透的冰晶,錢斌放慢馬匹,心中默默計算。
「小心!」一旁的段五突然喊道,接著從馬背上躍起撲了過來,壓在錢斌身上。
「嗖!嗖嗖嗖!嗙嗙嗙!」箭支的破空聲,弓弦的震動聲霎時間連成一片,前面山坡上黑壓壓的瓦楞騎兵突然冒了出來,仿佛從地底下鑽出來似的,吶喊著催動馬匹從山坡上沖下,接著另一個山坡後也有瓦楞騎兵殺過來。
恍然昨日重現,只不過這一次,主客換位,他們成了獵物。
幾乎在一瞬間錢斌做出了和曾經瓦楞人完全相反的決定,雙腿用力一夾,催動戰馬向稍遠處的敵騎殺過去,只來得及看了一眼從自己身上摔下的段五,段五的後背上四五支羽箭如刺蝟般聳立著,身體軟軟地跌在地上,淹沒在後面的騎兵揚起的雪沫中。抹了一把奪眶而出的淚水,從胸口涌出撕心裂肺的痛讓他悲憤的無以復加,手中的鋼刀幾乎要被握碎,迎面而來的瓦楞騎兵被他的面容嚇得心膽俱裂,一個照面後被他連人帶馬幾乎齊齊橫腰斬斷,後面緊跟著的瓦楞兵被這一幕嚇傻了,被他接連兩刀砍倒兩人。
「殺!」怒吼聲響徹大地。
不到一百人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向東北而去,剩下的瓦楞人相顧無言竟不敢追。
錢斌的好運到此為止,經此一役,原本八十多人的隊伍折損一半以上,只余下三十多人。接下來的十幾天里,他們東躲**,和瓦楞人捉起了迷藏,不過在雲州的地面上仿佛到處都是瓦楞人,到處可見瓦楞人的火把,軍營,無奈下,只好向東,再向東。
者陰山是一條不長的山脈,是周和吳天然的國境,退到這里已無可再退,只能向北或向南,向北將瓦楞人的地盤,向南則是齊州,不過想齊州,必須橫渡過岷江,瓦楞人大舉進攻,渡口是防範的重中之重,此時渡江,呵呵,還是算了吧。好在在者陰山下,他們遇到了一股一百多人的吳兵殘部,卻是前鋒營的秦秦校尉帶隊。當日前鋒營在風雪中被瓦楞騎兵團團圍住,大部戰死,靠著暗黑和風雪掩護突出來有四十多人,和錢斌一樣一路躲閃到了這里,比錢斌幸運的是,他們跑的早損失較小,加上一路上不斷收拾各郡縣敗兵,人數反而越來越多。兩軍相遇,有喜悅,更多的是淒涼,此時錢斌才知道瓦楞人進攻的總人數在十萬以上。秦收容的敗兵來自郡縣州府驛兵邊軍衛軍各處,消息雜亂繁多,有很多相互矛盾重疊的地方,兩人相互映照,已經大體上弄明白了現在的局勢。
瓦楞人此次入侵兵分兩路,一路是雲州方向,一路是甘州方向,同時發動,總兵力至少在十萬以上,每個方向上都放了近五萬多人。依仗快馬弓箭,大雪狂風掩護,一路快攻打了吳軍一個措手不及,加上吳軍本來人數上就不佔優勢,只能據城死守,故而瓦楞人的進展很快,現在大約已經打到了長江之畔的玉川,玉川一下,整個長江以北全部淪陷,再想救援都難。不過,此時的玉川應該是得到了南邊的支援和加強,吳軍以玉川為支點會展開節節反攻,一旦僵持住,他們這些在後方依舊還沒攻下的城市和營盤對瓦楞的威脅劇增。可一旦玉川被下,後方讓瓦楞人慢慢去磨,攻下是遲早的事。
兩個人在地面上指指畫畫,分析當前局勢,商量對策。
「應該就是這樣!」秦抬頭總結道。
錢斌點點頭,從現在的形勢看,瓦楞人發動的這次戰爭確實是擊中了吳軍的軟肋,最主要的是出其不意,加上惡劣奠氣幫忙,取得了最大的戰果,不過有幾個問題他還是想不明白︰他倆都看的明白現在戰局的關鍵是在玉川,為什麼還要在雲州,甘州、齊州這些地方擺下如此多的兵力,要說是為了對付被圍的吳軍,也不必以幾倍的力量吧,增兵早點拿下玉川才是當前最最重要的地方。還有發動如此規模的進攻,軍隊的調度聚集要提前最少一個多月的時間準備,而吳國派在瓦楞的細作居然沒有發出一點消息,讓人好生奇怪,瓦楞人都是一個個部族聚集而成,要說讓大大小小的部族都能嚴守機密,不露一點風聲,可能性微乎其微。還有一個關鍵的地方就是此次瓦楞人的戰法,沒錯,這次作戰瓦楞人取得了很大的戰果,但同時也將自己置于一個危險之地,在自己大軍的後方擺下如此多的敵軍,或是說置如此多的敵軍在自己後方于不顧,一旦前方戰敗,或是戰事不利,很可能會出現全軍覆滅的局面。最奇怪的是瓦楞人並不著急,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幾倍的兵力下,只是圍城,並不進攻,仿佛勝算在握。
這些疑問,秦也不明白。
想不明白干脆不想了,接下來該如何應對呢?這個話題二人也多次商量,但一直沒有一個結果。
這篇小說不錯推薦先看到這里加收藏看完了發表些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