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恩的眼楮里,卻忽然有了光,但光並不引人注目,而是極為內斂。請使用訪問本站。
可這絲光,好像仍被霍夫曼恰好捕捉到。
他銳利的眼神,此時鷹隼般投射入希恩的眼內。
希恩被他的目光所驚,竟驚得激靈靈的打了個寒噤。
他的目光仿如利箭一般,似是直射入希恩的心中,使得希恩的心湖不住地泛起道道波紋。
希恩心中一震間,已悄然借著有人上前敬他酒之機,趕快撇開了視線,不再與他對視。
這時,國王剛好與尼妮對飲完一杯,尼妮玉足輕移,盈盈間已像蝴蝶般輕輕旋了開去。
然後,國王就看到了醉倒在柏迪身上的利比。
國王好像一直在忙著應付上前敬酒的人,並未留心去听利比剛才的酒後瘋語,也好像直到此時,才注意到利比已醉得不省人事。
他的龍目里,似乎有了點驚訝之色,他看了看利比,接著朝扶著利比的柏迪道︰「他喝醉了?」
柏迪點了點頭,緩緩道︰「請陛下恕他的失禮之罪。」
國王笑了笑,道︰「無妨,年輕人遇著這樣的場面,難免會多喝幾杯。」
他旋又目現異色地看了利比一眼後,才道︰「扶他去休息吧。」
柏迪一手夾著利比的腰,讓他靠在身上,向國王行了個禮,垂首道︰「請陛下恕罪,我們暫且失陪。」
國王沒有多說,微一頷首,便讓他們先行離開。
一直到了這陣子。國王才又暫得空閑,再度將龍目投到希恩身上。
上來敬酒的人仍不少,但主要集中在尼妮、霍夫曼與索爾幾人之間。
國王雖然沒有一直留意著希恩,但閱人無數、精明老練的他,已覺察出希恩與尼妮五人之間的異常之處。
所以國王並未說出,你們年輕人多親近親近之類的話,而且還在有意無意間,為希恩擋下不少投向他的異樣目光。
女婿能當半邊兒子。
希恩雖然不是他的親生兒子。可他已快成為他的半個兒子了。
他跟莉莉絲間的親密關系,生活在帝都里面的人,只要有眼楮的,都能看得出來。
國王忽然想起了他年輕的時候。
一個惹是生非的人,難免會結下形形式式的梁子。
他年輕的時候,所結下各種的梁子,簡直已多得連他自己也數不過來。
一個年輕人。倘若不結下點梁子,委實有點不像這個年紀的人。
這個年紀的人,他們體內流動著的氣血,正直、剛烈、躁動,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之類的事情,他們根本不會多加猶豫。亦不會多加顧忌。
所以,他們難免會結下形形式式、奇奇怪怪,叫人難以想象的梁子。
每一個年輕人,都會經歷上這樣的體驗。
也只有經歷過的人,他才能從中吸取到教訓,讓自己變得更加成熟、圓滑、老到。
這本是一個人成長、成熟的必經過程,這也是一個不可剝奪的珍貴歷程。
所以,年輕人多踫上釘子,多得著點教訓,從來就不是件壞事。
作為家長、親屬。對于年輕人踫釘子、得教訓,也不該采取一種避之如虎,敬而遠之的態度,而應該讓年輕人坦然面對,總結教訓,得出經驗。
畢竟只有多經歷,多總結,才能讓一個人變得成熟。
無論如何。國王也算是一個見慣各式梁子的人。
所以他一眼就看了出來,希恩與他們非但結下了梁子,而且這梁子看來,似乎還結的蠻深。
不管怎麼說。得罪一個王國的公主,都絕不會是一件輕松而愉快的事。
只看希恩嘴邊一直掛著的帶著苦意的笑,就不難看出他現在一點也不好過。
希恩這陣子,正想著怎麼找個借口溜之大吉。
何況,直到此刻,他的肚子里,除了剛剛喝下去的清水之外,再也別無一物。
他委實餓極了。
而放眼看去,滿眼都是足以勾引得他的餓腸,更鼓響頻頻的精美食物。
看著這些可望而不可一嘗為快的食物,他不免要覺得更餓了。
國王當然明白希恩在想些什麼,而且他也好像看懂了希恩充滿渴望的眼神。
他輕輕一笑,道︰「莉莉絲今天沒來,你為什麼不給她帶點食物?」
希恩聞言,听弦歌立即便知雅意,心里不禁大生感激。
向國王投了感激的一眼後,希恩當即欣悅地說道︰「小子這就去。」
莉莉絲自然不會缺美食。
作為風行王國國王最寵愛的女兒,各色精品美食,也自然會有人畢恭畢敬地端送到她面前,讓她慢慢品嘗享用。
真正缺美食的是希恩,是他的轆轆饑腸。
話剛一說完,他的人就已行動起來。
也沒過一陣子,他不單手里拿著食物,他嘴里也同時在狼吞虎咽地吃著食物。
他現在的樣子,就好像被人關了斷水斷糧的三天三夜後,突然被放了出來。
他手口並用的食相,一點也不能讓人恭維。
在他周邊的賓客,頻頻向他側目,他們著實沒有見過在這般盛大的宴會上,吃喝得如此不雅不堪的人。
他們當中,有些人是認得希恩,所以他們投向希恩的目光,不由變得更為不屑與鄙夷。
就算不認識希恩的人,得看他此番食相,也不禁在心里生出點輕視與嘲笑。
這的確是一種沒見過世面,餓鬼投胎式的貧民吃相。
這對于出生金貴,高高在上的貴族權臣來說,實在是極為羞恥的舉止。
他們的一舉一動,莫不規行矩步,優雅得體,彰顯著他們身為貴族那與眾不同、高人一等的身份。
身為目光聚焦者的希恩,非但吃得隨心所欲,自悠自得,而且好像一點也沒有察覺到周圍的異樣目光。
他此時幾乎就要祭奠完五髒廟,也不知是因為餓覺的影響,還是其他什麼原因,他覺得這里的食物,特別的美味,特別的可口。
他吃得不但飽而足,而且還吃得身心愉悅,暢快至極。
也許正因為他是個容易知足的人,所以他才吃得格外的滿足,遠比那些帶著虛偽面具、穿著光鮮衣服,說著浮華辭藻的人要滿足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