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步天下︰錦瑟醫妃,126】真凶
唐錦瑟微微皺眉,「每逢月圓之夜,奇毒便會發作,雖然只是暫時眼盲,但必須將一條被南域一種名叫曼珠沙華的至毒花所泡制過的綢緞蒙上雙眼,我的眼楮才不會刺痛與留血淚。ai愨鵡因為這種毒,父親自小就把我送去西毒門,十年之後才從山上下來,這才保住一條小命。」
國王听到這里,不覺怔住了,慌忙帶著唐錦瑟去了藏書閣。
到達書閣之後,國王命人從書架的最上端拿出一本沾滿灰塵十分厚重的書。擦拭干淨之後,銀色封面右邊的一排上黑色大字露出,但那種文字唐錦瑟卻不認識。
國王向唐錦瑟解釋到︰「天顏國與皓月宮從古便一直交好,兩國常常聯姻。這是族長贈予我天顏國之書。」難怪自己會那看封面的字那麼眼熟,原來是自己穎妃那里見到過。
國王翻開來,里面的文字確實是漢字,翻了好久之後終于停了下來,盯著書上的文字看了半天,問到︰「錦瑟,你娘桃雪生育完你之後,是否渾身呈水硬色,血崩而死?」
逍遙侯因十分思念桃雪,從不在任何人面前提起她的生育唐錦瑟的狀況,所以唐錦瑟從未在自己父親那里听到過什麼。
但唐錦瑟卻听到一直都在府里侍奉的老嬤嬤提到過,桃雪生完唐錦瑟之後確實如王國所言之狀,當時逍遙侯找來多少名醫,他們都無人有計可施,還未桃雪用銀針測試,結果表明桃雪體中卻無中毒。他們當時都以為是雪崩造成的膚色發銀。
于是唐錦瑟便把這些告訴了國王。
國王抬起頭,兩行清淚慢慢留下,頓了頓,說到︰「桃雪確實不是中毒,是中了血蠱。」
唐錦瑟听到「血蠱」二字,徹底懵了起來,她在西毒門整整十年,這期間都是與醫書,毒術為伴,說自己十分精通這書中所有知識,倒也不算夸張。
只是這「血蠱」確實是自己完完全全沒有听過的啊!唐錦瑟如實說自己不知道,並問國王這是何等毒術。
國王面露凶色,回答道︰「你當然不會知道。這不是什麼毒術,而是月族的巫術。桃雪臨終前的所有征召,倒是中蠱的證明。」說著,把書中描述血蠱的內容指給唐錦瑟看。
唐錦瑟看過之後發覺的確如此,難道,難道母親桃雪真的是因為中了這血蠱而死的嗎?
國王繼續補充道︰「這‘血蠱’其實倒也不是什麼致命的巫術,只是如若施在大病初愈,或是剛剛生產之後身體虛弱之人身上,那可是會要了命的啊!桃雪,這分明是遭人陷害了。既然你會繼承了你母親的那份蠱毒,在月圓之夜發作。那就說明此蠱是在桃雪還未將你生下之時就已經下了。這真的算是蓄謀已久了!」
唐錦瑟被這突如其來的真相嚇得說不出話來,原來這一切都不是自己的錯,母親桃雪不是因為自己才死掉的。唐錦瑟雖然嘴上不說,但心里其實常常是有愧疚的。
尤其是在父親有時望著自己連連嘆氣時,唐錦瑟清楚,是自己和和母親桃雪長得太像了。
在侯府中,唐錦瑟常常听年長的僕人們說到自己的母親。
他們都說桃雪是一個十分善良的夫人,不論對待來侯府的客人,還是對待侯府中的僕人,桃雪幾乎都是一樣的謙和有禮,府上的人都十分喜歡夫人。
桃雪生完唐錦瑟之後香消玉殞,不知道府上有多少人都偷偷掉了眼淚。
如桃雪這般,心地善良又沒有架子的女子,到底為何會招來如此滅頂之災?而且還是提前計劃好,預謀已久的巫術,甚至連月復中胎兒都無所顧忌。
人心竟然能險惡到如此地步,連桃雪這樣溫柔如水的女子都不放過,究竟是有著什麼樣的深仇大怨才會讓凶手這樣做?
唐錦瑟想想就覺得不寒而栗。
這時國王又繼續說到︰「桃雪雖是被我chong著長得的,但是她卻實在不是什麼身體虛弱之人吶。錦瑟,你知不知道桃雪的身邊誰是月族人?」
「月族人?」唐錦瑟只知這巫術是月族的巫術,但不一定是月族人所為,于是便繼續說道︰「外公,這‘血蠱’雖然是月族的巫術,但這卻不一定是月族人所為啊。外公,我到過皓月城,也進入過皓月宮,這其中的事我日後再跟您講。月族人雖會用巫術,但卻並非是陰險狡詐之人啊!」
國王又繼續說道︰「錦瑟
,這你就有所不知了。月族人之所以會把這樣的典藏贈予我們天顏國,就是因為這其中所有的巫術,就只有留著月族血液的人才能練就。只要找到桃雪身邊的月族人,再一一排查,總會找到害死你娘的真凶的!錦瑟,我身為天顏國的國王,不能前去京城親自調查,但你一定要答應我,回去之後一定要和逍遙侯查清此事,替桃雪報仇!」說完,國王一拳狠狠砸在了桌子上。
唐錦瑟連連點頭。這話,即使國王不說,唐錦瑟也自然知道該怎樣做。事實上,唐錦瑟恨不得立刻奔回京城,找到父親,盡快查明真凶。
這件事,要是讓父親唐帥知道了,怕是會比自己更氣急敗壞吧。
逍遙侯為何時至今日都沒有再娶,還不是因為桃雪是他今生唯一摯愛。
所以逍遙侯一旦知道桃雪死去世的真相,他是一定不會放過那個人的,不論他是誰,有著什麼樣的背景。
墨色漸漸漫上天空,國王見天色不早,便命人帶唐錦瑟回房歇息了。
唐錦瑟躺在床上,還在為找出加害母親桃雪的真凶而輾轉反側。但其實唐錦瑟現在心中所想的,是另一件令人擔憂地事,是關乎整個天顏國安危的事。
唐錦瑟作為天顏國的「半個」臣民,立誓自己絕對會拼盡全部力量,去捍衛天顏國。
翌日清晨。
唐錦瑟早早就被門外的吵鬧聲吵醒,出門一問才知,听說是太子華容帶領的一萬精兵強將已從京師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