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十七章 帝制與民主制之爭

更新時間︰2013-11-17

ps︰求紅票、月票、打賞、收藏,各種求!!!

政府關于故宮的決定不單單有南方的民主派的支持也遭到了北方立憲派的反對,雙方不斷地互噴,爭論也慢慢的偏離了故宮的問題。請使用訪問本站。

北方反對的人以楊度和嚴復等人為代表,他們認為不應該封鎖故宮,因為故宮是一直都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已經歷經兩代,華夏的龍氣就在里面,封鎖故宮就是把龍氣鎖了起來,這會阻擾華夏的崛起,不應該封鎖故宮。

南方的以宋教仁和陶成章等人為代表,他們認為楊度等人的是謬論,根本就沒有龍氣這一說法,就算有也在滿清結束的時候散去了,現在的只是一個空城罷了,那里會影響到華夏的崛起,這簡直是一派胡言。他們還把西歐達爾文的《物種起源論》拿來反駁楊度他們,這世界根本就沒有神,也就沒有龍氣這一說法,所以封鎖故宮和龍氣沒有關系。

宋教仁現在就在北京,在民國政府解散的時候宋教仁等人並沒有被抓捕,現在他們看準華夏一統了就想組建政黨來參政,這次上北京就是想拉攏華夏的政府人員去建政黨。但是他們在北京卻是連連踫壁,華夏政府的官員根本就沒有鳥他們,人家都是復興黨的人怎麼會加入你們這個還沒成立的黨派呢,這讓宋教仁他們很是郁悶。

在北京的一個茶館里面,原本掛在大堂上的‘莫談國事’已經沒有了,里面喝茶的人在大聲地爭論著什麼,原來是兩群人在相互噴著口水。

「封鎖紫禁城也就是現在的故宮,簡直就是在封華夏的氣運,故宮幾百年來不知道聚集了華夏多少的氣運,而現在說封就封,真不知道政府是不是想要吞了里面的東西?」一人憤怒地說道。

「這位先生,話不是這樣說的,政府怎會貪了里面的東西,不是說了正在進行統計,他們會在兩年後建立博物館把故宮的東西進行公開嗎,而且現在政府還是信得過的,不是之前的滿清和北洋政府。」一人反駁道。

「就算他們沒有貪,但是封鎖故宮確實是有傷天和啊,那里可是華夏的龍氣聚集地,我們覺得還是不要封鎖的好。」

「荒謬,滿清的覆滅就說明里面的龍氣已經沒有了,而且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神,也就沒有所謂的龍氣,你們誰見過神仙嗎?封了就封了,不封的話還會引起某些人的惦記,清點里面的文物什麼的也是一件大工程,在公開之前沒做好準備的話也會讓人損壞里面的東西,我就覺得封得好。」這時從外面出來說話的聲音,眾人一看是一個穿著西裝革履的中年人,面帶幾分嚴肅,這人就是宋教仁,剛好從這里經過,听到之後就慢慢地走了進來說到。

「這位仁兄你說得可不對,想當年明朝滅亡的後北京的龍氣還不是一樣滋潤了滿清兩百多年,現在的龍氣一樣可以滋潤我們的政府,而且你說沒有鬼神是從哪里得來的?」宋教仁的身後突然又傳來一個聲音。

宋教仁轉過身看到一個身著唐裝的男子,這男子臉帶微笑,他好奇地問道︰「請問你是?」

那人回答道︰「不才楊度,仁兄呢?」

「原來是楊兄啊,我是宋教仁,請多多關照。」

「是大名鼎鼎的宋先生啊,幸會幸會。」說著這兩人緊緊地握了個手。

宋教仁看著楊度說道︰「明朝末年的情況沒有滿清這麼嚴重吧,割地賠款、軟弱無能、洋人的走狗,而明朝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是可等的氣勢,你再看滿清,所以故宮就算有龍氣也被他們耗干淨了。你看西方的多是民主制國家,他們就是不信君權神授的,而且也不信有神,而你們有誰見過神仙嗎,這神仙只是民間的傳說而已,不可信。」

「西方的東西不可盡信,他們不是還在信著上帝嗎?而且西方的制度也不一定適合我們,我們的情況和人家不同,我們的文化也有可取之處的,所以還是要根植于我們自身的情況才行。」楊度搖搖頭說道。

「當然要結合我們的情況,現在的情況就是民主,我們就是因為想要民主才推翻了滿清的統治。君不見西方的法國和美國就是民主制國家,法國的大革命和美國的獨立戰爭、南北戰爭等才造就了這兩個世界強國,我們要效仿法國和美國建立一個人人平等的民主制國家,只有這樣才能使華夏變強大。」宋教仁把自己的說法說了出來,其實這也是民主派的一致認同的。

楊度依然搖頭道︰「你們想得太完美了,你們也不想想法國和美國的歷史背景,這兩個國家的情況和我們根本就不同,我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而君主**也有兩千多年,他們有嗎?我國現在大部分都是農民和那些老舊的家族,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民主是什麼,而且你們的民主就是幾個政黨在爭來爭去,如果這個政黨的措施被下個政黨推翻,一直這樣下去你認為會變強大嗎?在我看來還不如建立君主立憲制度,你們看日本這個彈丸小國就是因為進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才會有今天的成就,再看看強大的德國,他們也是進行君主立憲才有今天的成就。」

「君主立憲?是讓滿清的皇帝君主立憲嗎?滿清不是也曾經試過嗎,還不是失敗了,所以君主立憲是行不通的。」在場的一個人听完楊度的話後就立即反問道。

「非也,非也,滿清的君主立憲失敗那是他們就沒有認真的進行過,都是敷衍了事而已至于君主立憲這個君主就是當今的主席。主席的功績不用我說你們也知道,他不但是漢人,還擁有著這些可以媲美歷朝開國皇帝的功勞足以當皇帝,只要我們實行君主立憲的話不出十年就能趕超日本。」楊度很是驕傲地說道。

在場的眾人听了之後都是一愣,在他們看來秦宇的功績不比任何一個朝代的開國皇帝差,甚至還要出色,但是很他們都沒有想過秦宇當皇帝的話會怎樣。

宋教仁一臉驚訝地說︰「不會的,主席是不會當皇帝的,從土地改革和封鎖故宮這些政策來看政府都是在實行民主的方法,而且現在的情況政府一點也沒有流傳出主席要當皇帝的說法,民主才是世界發展的主流。君主立憲這是在阻礙國家的發展,是在倒行逆施,會遭到全國的抵觸的,日本的成功是不可以復制的。」

「君主立憲不好嗎?只有君主立憲才是最適合現階段的華夏,只有這樣才能把全國給擰成一股繩來卯足勁發展,我國只是缺乏一個有能力的君主而不是所謂的民主,我們的主席就是這個適合的君主,所以君主立憲才是我們最好的選擇。」楊度振振有詞地說道。

「君主立憲,難道我們還要當奴才嗎?兩千多年的壓迫你們還要繼續嗎?君主立憲就是歷史的倒退,這是對四萬萬民眾的不公平,對革命的不尊重,注定會在民眾的反對下走向滅亡的。」宋教仁怒地說道,他現在心里已經感覺到了不妙,如果真的有人進行君主立憲的話民主就會毀于一旦,他要快點成立民主派的政黨不然就沒有機會與北方的立憲派相斗。

「……」

兩人在不斷地互相反駁對方的說法,旁邊的民眾也涇渭分明地站在自己支持的一方後面,他們靜靜地听著兩人的爭論,同時心中也在不斷地思考著。

兩人足足爭論了一個下午都沒有把對方給打敗,可以說是旗鼓相當,的那是很明顯的是楊度後面的人數比宋教仁多了不止一倍,在氣勢上宋教仁已經輸了。兩人看到贏不了對方而且也晚了,所以就各回各家了。

兩人的爭論被後面的人給記錄了下來,他們把兩人的爭論正路之後就弄成了小冊子,這個小冊子一出立即引起廣泛的主意,大量的知識分子參與討論,慢慢地從北方擴散到全國各地,一紙激起千層浪,各地都展開了對帝制與民主制的討論。

華夏國內的爭論吸引了英法美等國的注意,華夏到底是實行帝制還是民主制他們也有著不同的意見。英國、德國等擁有君主的國家希望華夏能夠實行君主立憲制度,其中尤以德國最是贊同君主立憲,秦宇當上皇帝的話那麼他們就會有一個親德的帝皇,艾琳也會成為皇後或者妃子,這些可是對等國太過重要了,這就是德國想要的。至于法美兩國則是認為華夏應該實行民主制度,只有實行民主度他們才能更好的進入華夏,而且還能多一個民主制的國家加入民主的陣營。

日本收到華夏的消息後馬上制定計劃想要把華夏再次弄亂起來,讓民主派和立憲派給斗起來,不能讓華夏消停下來,這有這樣才是對他們最有利的。日本現在相當的怕秦宇當上皇帝,一旦秦宇當上皇帝就能集中華夏的資源在最短的時間里崛起,這不是他們想要的,只有進行所謂的民主讓華夏進入幾個派系的爭斗中,這樣華夏就不會有時間去發展了。

對于民間越演越烈的爭論秦宇並沒有過多的關注,雖然在他的心中也認為帝制比民主制好,但是他不能在公眾發表自己的意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