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六章 自救

理工大是6年前新修建的校區,佔地3000多畝,有學生,教職工總計40000余人,此次病毒感染者也不在少數。請使用訪問本站。大多數是校區內的後勤人員。他們多數是在強光照射下工作,然後被感染上了病毒。

只有少數的學生和教授因為極少出門。沒有機會接觸強烈的輻射,才幸免于難。但是就是這些少數的學生和教授,也面臨著重重危機。

蘇苗就是幸運者之一。她最近一直呆在實驗室,在準備她的博士論文。導師給她的這個課題就是研究新型雜交變異植物的可控制性,也不知道導師為什麼讓她研究這個課題。

這個課題也是前不久才新下發下來的。當時她還好一陣納悶,變異植物?上哪里找變異植物啊?導師只提了一句,植物會有的,你現在先試著利用強輻射射線模擬一下,采集一下基礎數據。就這,蘇苗已經在實驗室呆了快一個月了。

等到第一部分的數據做出來之後,蘇苗決定出去透透氣。這段時間吃住都在實驗室,快憋死了。

然而,等到她出了實驗室,才發現,外面的世界早已不再平靜了。首先就是同一棟實驗樓里靜悄悄的。

這不對啊,平時就算是再安靜,也會有零星的人走動或者說話的聲音。要麼就是一些大型機械的聲音。而現在,安靜的詭異。

蘇苗拿出手機,想給同事打個電話,不指望能打到導師那里,導師向來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撥通了,但卻是無人接听。不應該啊。

蘇苗通過走廊的窗子向外望了一眼。這一眼不要緊,把蘇苗嚇壞了。她看到了什麼?人吃人?還是一群人吃一個人,那模樣要多凶殘有多凶殘。

那個人的身影似乎還很熟悉。!那個人,是他的研究生同學,由于研究方向不一樣,平時也很少見,但是好歹有時候學術交流還是會聊上幾句,她為什麼會在吃人的行列中?而且模樣那麼難看?要不是她15的視力還真看不出來是她。

到底發生了什麼?蘇苗的腦袋還沒當機,只是直覺的感到了危險。這時從樓道上似乎傳來了走動的聲音,這聲音在空曠的樓道里顯得格外驚悚詭異。

蘇苗下意識的來到消防栓跟前,拿出了消防斧,有了個武器在手里,蘇苗心里稍微踏實了一點。

她慢慢的退到了自己的實驗室。里面還有足夠的食物和水。當時知道這項實驗很難突破,已經抱著八年抗戰準備的蘇苗決定常駐實驗室攻堅,因此提前囤積了三個月的食物和水以及生活必須用品,打算住在實驗室。沒想到,這倒是讓蘇苗逃過了一劫。

蘇苗拿著斧子退到了實驗室里面,把門反鎖之後,背靠著門滑坐在了地上。腦子里回想著剛剛看到的那一幕,心里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樓里的人都上哪里去了?外面究竟怎麼樣了?發生了什麼事?一連串的問題讓蘇苗的心里亂糟糟的。還沒來得急細想,門外就傳來了「咚咚咚」的聲音,蘇苗慢慢順著牆根爬到了窗戶下面,透過百葉窗的縫隙向外望去,蘇苗倒吸一口冷氣。

這是什麼怪物?臉色通紅,四肢僵硬,目光呆滯,看著樣貌,似乎像是樓下的傳達室的大叔。這是怎麼一回事?蘇苗滿月復疑問,看到那個紅臉怪物似乎像是在找什麼東西,沒找到便晃晃悠悠的走了之後,蘇苗立刻爬到實驗室里面,來到她平時吃飯睡覺的地方,打開手機里的收音機,準備了解一下外界的信息。

「各位听眾朋友,我是中央廣播電台主持人朱莉,現在我在此播報有關輻射疫情的最新情況。

據有關專家以及衛生防疫部門的最新調查情況顯示,現在我國約有四成人口感染了不知名病毒,前期的防疫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感染者數量得到了初步控制,但仍有大面積擴散的征兆。

此次疫情是在全球範圍內爆發的重大疫情災害,聯合國已經發布緊急命令,要求全世界範圍內廣大幸存者聯合起來一起抵御疫情的擴散。目前我國各個城市已經逐步開始建立安全島,希望各地幸存者能夠展開自救行動,往所在城市的安全島集中。

有關專家提醒,在轉移途中,盡量做好防曬工作,不要嫌熱,盡量把自己包裹嚴實,不要有在外的皮膚。轉移過程中盡量不要走在太陽下,遇到感染者請盡快逃離,不要做無謂的犧牲。若是無法逃離,請隨身攜帶防備的武器,遇到感染者,請盡量攻擊其頭部。

在打斗過程中,請盡量不要被感染者抓傷或咬傷。現在向大家公布目前已經建立起的個城市安全島名單。市華夏安全基地,在市小王莊,1安全區,在市北區新新家園,2安全區,在市東區劉家營,……z市祥雲安全基地,在z市西區祥雲小區,z1安全區,在z市東區……」

听到這里,蘇苗不再听了,因為她已經得到了想要的信息。

看著實驗室里的東西以及研究成果,蘇苗越發覺得政府高層似乎是知道些什麼的,不然為啥會突然弄出這麼一個研究課題?

而且自從研究課題接下來之後,蘇苗就再也沒見過自己導師了,雖然以前導師也有很長一段時間不出現,但是至少會給自己說一聲,然後給自己提一些意見,讓自己在他不在的這段時間研究。

這次是匆匆忙忙的交代了一下,把自己送到實驗室就再沒了消息。這讓蘇苗感覺到導師的不對勁。但是這一個月都在忙著采集數據,也沒工夫想那麼多,現在倒是給了蘇苗思考的時間。

想來想去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蘇苗便放棄了,還是先到安全基地吧,到那里,人多也好打听事情。

有了決斷,蘇苗便不再糾結,開始收拾東西,到實驗室找到了一個大背包,是以前一個研究生到野外采集標本回來扔在這里的,像是忘了拿,里面還有一些野外用品,蘇苗把背包整理了一下,把不用的東西拿了出來,盡可能多的往里面塞食物和水,還有平時用的東西。

當然蘇苗也沒忘了自己這一個月的研究成果帶上。還有那些輻射過的標本,蘇苗原本是不想帶的,但是想想是自己的勞動成果,有點不舍得,也不佔多少地方,便也帶上了。

廣播上說陽光有強烈輻射,蘇苗便把實驗室里所有的防輻射服都帶著了,自己身上也穿了3層防輻射服。還好這些防輻射服沒拆封的都是壓縮密封裝的。也省了不少地方。這樣七七八八的裝下來,蘇苗的打包也裝的實實在在的了。果然女人在收納方面是有天賦的。

蘇苗收拾好了東西,背上背包,拿著消防斧,便出了實驗室。順著實驗室往左走,蘇苗知道哪里有一條很少有人走的通道,直接連著能源學院的科研樓。

她是生物工程院的,她的男友是能源院的,兩個人經常通過這條通道來往,因為人少,有時還會在這里親熱一會兒,這時這條路卻給蘇苗提供了便利,不用曬太陽了。

出來能源學院科研樓的門,只要從能源院的旁邊的小樹林里穿過就能到學校的側門。這個門一般是教職工上下班的門,這里離自己的宿舍也很近。所以蘇苗選擇了這條路。她也是有點擔心男友的,不然她可以直接下樓,開著導師借給她的車,也可以迅速離開學校。她還是想到能源院看看男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