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58章 局勢與應對

第二弄.紫禁城。

在皇城里面做事的宮女太監都知道.這里是天家的地方.對禮儀上的要求嚴格得很.做事講究一個不徐不疾,進退之間都要遵從度了

尤其是王岳公公提督司禮監之後.對大伙兒的要求就更高了,幾乎可以跟大臣們上朝相比。因此.除了乾清宮及其周邊地帶.紫禁城其他地方一向都消停得很.高聲喧嘩或是快走慢跑這樣的情況.是絕對不會發生的了

不過.此時的景陽道上,卻是有人不顧禁令一路疾走,腳步聲還很重.有那管事的首領太監當即大怒,心說︰州州就很吵.不過那是皇上路過.屬于正常情況.咱家也管不來;可現在又是哪個沒規矩的?非得被好好收拾一頓才能長記性麼?

管事太監怒氣沖沖的一張望.卻如同一盆冷水當頭澆下.立刻就沒了聲息.等那人走出老遠,這才長吁了一口氣.心中卻是很奇怪。

「這世道真是越來越古怪了.皇上不守規矩都十幾年了.本也沒什麼,怎麼現在連謝大學士也不顧身份氣度了呢?這幾天都是一散朝就追著皇上.連禮儀都顧不上了.難道又要有什麼大事發生麼?」

謝遷當然不會知道自己給宮里的幾個太監造成了困擾,知道他也不會在意.現在.對他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趕在皇上出宮或者做其他事情之前.把皇上給堵在乾清宮。

最近這幾天,他一直都是這麼做的有的時候成.有的時候失敗

但不管怎樣這件事是要做的了何況.最近謝大學士已經模到了規律.知道如何把握好時間,才能把正德堵個正著了。

他急急忙忙的跑來堵正德.並不是朝中有什麼大事.而是謝遷想出來的,針對目前局勢的應對手段。盡管謝宏是他的本家.可在三大學士當中.論起對謝宏的警幌性和敵視程度謝遷都是最高的一個。

這種敵視的情緒起源于正德偷跑.在一系列謝宏引起的事件中不斷增強,可最終讓謝遷按捺不住的.正是謝宏前些日子的舉措那就是珍寶齋的一系列斂財行為。

與出身于河南的劉健和湖廣的李東陽不同.謝遷在內閣中地位最低.可在朝中的潛勢力卻是最大.因為他是淅江余姚人。

江南.是個人杰地靈的地方.地方富庶讀書的士子也多.考取進士步入仕途的自然也更多。而這個時代的人又非常重視鄉黨這層關系.同氣連枝之下.早在成化年間.江南人在朝中的勢力就已經相當大了︰

當謝遷入閣之後,他就成了江南士人的領軍人物是這個眼下里潛勢力最大.在後世歷史上.更是壘斷了明廷的龐大集團的代表。

弘治年間.兵部尚書馬文升曾經提出大同邊警.餉費不足.要求增加南方兩稅折銀的數字。謝遷當即便表示反對.他說︰先朝以南方賦重.故折銀以寬之。若復議加.恐民不堪命工且足國在節用.用度無節.雖加賦奚益。

他的意思就是說︰江南的稅賦已經比別的地方高了.所以不能再增加了,而且錢這東西.只要皇上省著點花,其實是夠用的。

當時.謝遷是第一個站出乘反對的,其余人等.以禮部尚書倪岳為首.也是群起附和.老實厚道的弘治皇帝最怕這個了,于是.馬文升的提議沒有通過。

而謝大學士在江南士林中博得了為民請命的美名.贊譽頗多。

也是以此為開端.江南這樣的富庶之地.朝廷當然不會輕忽,時不時的就要打打主意.因此,謝遷只能頻繁的為民請命,最終博得了一個.謝公尤侃侃.的名頭。

當然.謝遷自己並不以這叮.名頭為恥,反以為榮.之後更是逢事一定要發表意見.發表意見的時續也是一定要長篇大論,將尤侃侃這叮.名聲徹底的發揚光大了。

江南多豪商.謝遷出身于江南.多年來也一直站在維護江南.民眾,利益的第一線.所以.他對商業手段是不陌生的,至少比另外兩位閣臣精通得多.也因此對珍寶齋的警慢心更重。

南鎮撫司到底是怎麼操作才能達到現在這樣的效率.謝遷不知道.可他知道.這樣的效率一旦推廣開乘,那對江南的商業將會造成致命的打擊。而且.謝宏正在做的.就是他最擔心的結果。

因為李東陽的提議.跟朝中有關系的豪商們都是慢了一步.最終通過代理制度獲利最大的,都是些小門小戶的商人。

若是從前.各大戶自然會不遺余力的進行打擊.可現在.有謝宏這個威懾在.他們卻是不敢輕舉妄動的.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別人賺大頭.自己只能喝殘湯,他們心里的滋味自是可想而知。

而後謝宏的手段更是層出不窮.就在昨天.經過他指點布置,一間青樓竟然也在一日內起

兒回生.在業內風頭一時刻兩?如今.薦謝宏的手共存有疑慮的人.至少在京畿周邊是沒有了。

珍寶齋.包要萬象.有求必應.應必精品.已經是所有人的共識.原本還有些猶豫或者心存觀望的.如今都已經蜂擁而止.象朝聖一樣把珍寶齋圍了個水泄不通。

尤以商家們為甚。昨天春麗和陳媽媽的對答很多人都听見了,只要有點商業頭腦的人.對于先到先得、行業買斷這規矩意味著什麼.都有著相當明確的判斷。

台球社,麗春院,兩個鮮明的例子擺在那里,還判斷不出來的人.不是傻子麼?

在這樣的風潮下,江南豪商們原本引以為傲的優勢.論工作效率那是天差地別;說到技藝精湛只能瞪乎其後;構思也是超出想象;最後連商業運作也是遠遠不及了,一個個原本有的優勢全都不復存在了︰

想起隨之消失的海量財安,直令眾人憂心加心痛.每夜里都是輾轉反復.幾乎不能入睡。

原本最好的辦就是共同抵制.可江南豪商太多.是優勢也是劣勢.人多力量自然大.可達成共識的效率也低。雖然沒搶到頭籌.終究還是有湯喝的.而抵制珍寶齋.卻是未傷敵人,先傷自己的手段,想達成共識.也就加倍艱難了,至少在目前.是無實現的。

不過.保持無動于衷也不是謝大學士的風格,面對謝宏的多番舉措.他也無淡定。除了商業上的動作之外.謝宏成立維權司進而推行的寶牌.又是一招不依常規.但卻影響深遠的手段,非常符合謝宏的風格。

寶牌就是給每個購買.或者被購買台球設備的顧客的憑證和優惠。最初的時候,誰也沒留意這東西.可是當有心人注意到相關的說明之後.事情很快就發生了變化。

因為有介,皇家的名頭.所以.持寶牌者若有冤屈或建言.可以此為憑證.通過南鎮撫司直達天听!而錦衣衛本就有刑訊輯捕的權力,結果就是.寶牌的效力不斷的被放大,從一個憑證變成了護身符.甚至還有進一步發展的可能。

旁人還沒感覺到,可順天府和五城兵馬司卻都已經開始叫苦了︰京城有背景的商人雖多.可終歸還是有些沒依靠的.兩個衙門多少能在這些人身上撈點外快。

可寶牌的好處一經顯現之後.原本的不情不願商家們都變得坦然.甚至興高采烈了,更有很多本來沒買台球桌,也沒這個打算的人.都特意去珍寶齋買了一張.為的就是這個寶牌。

一張桌子五萬兩當然很貴,不過那五萬兩又不是一次性付出去的.分一百年還的話,一年才五百兩;若是仍然拿不出.可以分二百年麼.一年拿出二百五十兩.換取的可是瘟神的籠罩啊!

大家都知道.瘟神向來只瘟他的對頭,對自己人來說他可是財神!

現在寶牌的影響還不大.充其量只是動搖了順天府的權威.可謝遷仔細推演之下.卻是冷汗直流。

若是這東西將來在全天下推廣開.那還要刑部干嘛?南鎮撫司不是直接就取代了刑部嗎?珍寶齋更是直接壘斷了商業.到時候.還有其他商家存活的余地嗎?

最重要的是,這樣一來,皇權的威勢不就直接覆蓋全天下了嗎?

此外.謝遷心里隱隱的,還有一個重大的擔憂.那就是謝宏的爵位。

那個鎮海伯.包括謝宏自己在內.基本沒人在意.謝宏覺得無所謂是因為他已經是皇帝大哥了.天下哪里還會有比這個更大的官職?其他人則是因為伯爵這個爵位無關輕重,尤其是放在謝宏這個大明第一弄臣身上.更是順理成章。

謝遷也不在意伯爵不伯爵的.只是那.鎮海.二字讓他很是疑慮。明廷不重視海權.可謝遷出自江南,哪里會不知道其中的玄虛?朝廷上最大的要求禁海的聲音,就發自于他和他的同鄉們。

對他們來說,如果說珍寶齋目前的動作,是一個重重的耳光;那麼明廷開海禁.就是要剜他們的肉了!別人沒想到.關乎切身利益,作為江南集團的代言人.謝遷是不會想不到的。

因此.他無繼續坐視事態的發展了,決定采取行動遏制謝宏和珍寶齋的發展壯大。謝宏一切的權勢都乘自于皇權.謝遷的行動也很有針對性.他就是打算以柔克剛.天天纏住正德,不讓他出宮。

對他的這個.策略,李東陽和劃健也表示了贊成.而且也有參與進來的打算︰畢竟大學士們的職責就是輔佐皇帝.而勸諫就是輔佐的重要組成部分了.在目前外朝無齊心合力的情況下.這確實是最佳的舉措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