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796章 由南及北

載著床弩的飛輪戰艦現身的那一刻,決定呂宋名義的巴雲邦河谷之戰,也隨之落下了帷幕。【全文字閱讀】

只是一輪齊射,土人們的士氣就被打到了谷底。形勢不利,他們本就在抱團取暖的狀態當中,偌大的山谷內,密密麻麻,一個挨一個的,擠得到處都是人。

因為土格加勞的前車之鑒,土人的隊列與河岸拉開了幾十步的距離,不過床弩的射程猶在霹靂炮之上,純粹的拋射威力更是遠在後者之上,這樣的距離並不足以削減床弩的威力。

當一人多高的弩矢,旋轉著突入人群的那一瞬間,排成密集陣型的土人看見了地獄。弩矢如同刀切豆腐一般在人群中撕開一條大豁口,帶起一片血光,還有一陣慘叫哀嚎,土人們割麥子般倒下,這樣的威力遠遠超出了土人的想象。

穿透了最前列的幾個人,弩矢沖擊力未減,呼嘯著又將後面的幾個人串在一起,像是糖葫蘆一樣。被直接攻擊到的,多半都是當場就死了,可也有那麼幾個倒霉蛋一時不得死,只能慘嚎著以手撐地,努力的向旁邊爬行,似乎想借此逃離死亡的陰影。

他們的努力當然是白費的,不但沒有積極作用,反倒是加深了同伴的恐懼。本來,一輪齊射過後,土人得到了一個難得的空隙,可以用他們那不大中用的腦子,來消化眼前的事實。

可看到這樣的景象,他們的腦子都僵住了,無暇,也無力思考,只能呆愣愣的看著。若不是床弩裝填的時間太長,沒辦法進行連續不斷的攻擊,那麼第二輪射擊的戰果,肯定不在第一輪之下。

震驚過度的土人並沒有注意到,就在床弩的第一輪齊射之後,遠近的山上都有旗幟晃動,隨即,四面八方同時響起了呼喊聲。

「降者不殺,頑抗者死!」喊話的人很多,喊的也是土語,土人們都是听得分明。

前無去路,追兵正緊,山上則有更可怕的狩獵隊在,河上……剛剛的鋼鐵風暴有多可怕,即便沒有親眼目睹,也能想象出一二了,這樣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絕境中,突然听到還有一條活路,土人們動搖了。

「啷!」沒人知道是誰開的頭,可從第一聲開始,武器落地的聲音就由稀落變得密集,不多時就響成了一片,面對不可抗拒之力,土人們徹底屈服了。

劉老香茫然四顧,他早知道土人不可能是認真起來的大明的對手,可他還是沒想到,大明認真到了這個地步,土人敗的又這麼快。

降者免死?被抓去做奴隸很開心麼?看著土人們如蒙大敕般扔掉武器,然後溫順的趴在了地上,劉老香艱難的扯了扯嘴角,露出了一絲嘲諷的笑容。

「大當家,泥鰍跑了!」

就在這時,一個熟悉的身影在他的視線內閃過,手下的呼喊告訴了他對方的身份,他臉上的嘲諷之意變得更濃了,「嘿嘿,大難臨頭各自飛,跑出一個算一個,大伙兒還是各尋出路去吧。」

泥鰍選擇的是東面,河上的船固然很可怕,但上面的武器多半都是對陣之用,而不是打零星目標的,他自覺自己的水姓足夠好,多少能有點逃出去的希望。至少,比起闖山林去踫狩獵隊,或者從南北兩面的正規軍那里突圍,希望都要大得多。

有了泥鰍這個帶頭的,眾海盜本就已經蠢蠢欲動了,他們本就比土人彪悍,又知道投降是沒前途的。

沒跟來的那些同伴多半都已經投靠了,否則明軍不會對呂宋的地理環境熟悉到了這樣的程度,他們這些人八成也是舊曰同伴的投名狀之一,現在投降,能保住一條命就得燒香拜佛了。

本來還有些猶豫,听到劉老香的話,眾盜更不遲疑,一群人紛紛丟掉兵器,往大河狂奔而去,迎接他們的是一陣箭雨,和接踵而來的追殺。

混亂之中,也不知死了多少人,又有多少人成功月兌逃,水軍也無暇計數,尤其當他們發現了劉老香的尸體之後,就更加不在意了。蛇無頭不行,沒了頭目,幾個流寇就無關痛癢了,震懾住眼前的土人才是最重要的。

加拉也跟在了海盜們的身後,並且死在了突圍的路上。

本來他的族人已經被他鼓動起來,下定決心向山上突圍了,可飛輪戰艦的到來,將他們徹底嚇破了膽,生怕山上的敵人也有類似的武器,死活不肯上山,加拉無奈之下,也只能自尋出路了。只是他起步本就晚了,長得又比較顯眼,受到了水師的密切關注。

「一戰俘獲十幾萬土著,王兄,三月之內掃平呂宋,這樣的功勛,足以丹青留名,為後世所傳頌了啊。」眼見大局已定,楊敏向王海一拱手,連聲道賀。

「都是侯爺運籌之力,又得了眾位多方襄助,王某可不敢居功。」王海面帶微笑的一擺手,只是不肯居功,他話鋒一轉道︰「既然小呂宋已平,接下來可以進行下一步計劃了……另外,海波已靖,通報各家商隊,現在可以準備返航事宜了。」

南海的海盜很多,水師來的一路上,已經掃蕩了不少,還有一些投降歸附的,剩下的,也都是遠遁,所以,王海說海路已經通暢了。按照謝宏的規劃,第一次呂宋之旅,送回大明的不是貨物,而是奴隸,數萬名的奴隸。

「王兄可知道,侯爺要這些奴隸,究竟作何用途啊?」楊敏有些疑惑,大明缺過錢,缺過地,就是沒缺過人。這萬里迢迢,漂洋過海的,結果運來運去都是人,怎麼想,怎麼浪費呢。

「大明以前是不缺人,可以後就不好說了……」一直到謝宏下江南之前,楊、鄭二人一直在倭國,對大明的變化並不是很清楚,王海卻一直在江南,消息也比較靈通。

「侯爺在遼東的時候,就缺過人,墾荒、開礦,需要大量的人手,而中原人又不願意去那個偏遠之地,侯爺當時是從朝鮮招募了人手,這才解決。」

「這事兒我知道,可侯爺當曰吩咐是,這些奴隸一部分留在江南,另一部分送去天津,這兩個地方,怎麼可能缺人?」楊敏疑惑未解。

「關鍵在于新政。」王海微微一笑。

「新政?」

「不錯,新政其實分為幾大部分,新農政,主要在三鎮實施,新軍政,在京城和三鎮都可見端詳,而新工商政策,目前卻只有天津實施的最徹底。」王海突然向楊敏問道︰「楊兄弟,你可知道天津衛原來有多少人?」

「不知道。」楊敏老老實實的搖了搖頭,原來作為漕運中轉之地,天津在衛所之中,也算是個大的了。可衛所畢竟只是衛所,除了漕運中轉站之外,天津再沒有其他引人注目的地方,自然也沒人會關注。

「三衛總計不過幾萬人而已,也就相當于江南的一個大些的縣城。可現在呢,天津已經聚集了近百萬的人在此,而且還在進一步的增加之中。」

王海也不賣關子,緊接著拋出了答案,「天津雖然有種種便利,可在整個大明,卻也算不得多突出,等到全天下都實行新政了,只要有十個跟天津差不多的地方,那就會吸引到千萬以上的人口聚集,而依照侯爺的規劃,以天下之大,又何止十個大邑?」

楊敏有些激動,他在腦海中勾勒著那副宏偉的畫面。

「侯爺認為,工商業的技術含量比較高,見效快,利潤高,會將大部分人力吸引過去。這是好事,因為從事這兩個行業的人會接受更多的教育,並且會接觸更多人,知識和見識都比較廣,正符合他對大明人的定位,但是……」他感觸萬千的說道︰

「這也是壞事,因為繁榮的工業,會對農業人口造成沖擊,現在雖然有了新式農具,可畢竟還是需要足夠的人力的。這樣一來,農奴也就很有必要了,和殖民地的莊園主類似,未來十年,大明也會遵循這個模式,使工業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

「原來如此,江南是下一個實行新政之地,侯爺這也是未雨綢繆……」楊敏和鄭龍對視一眼,滿心里都是景仰之情。

「那去天津的呢?」歡喜贊嘆了一會兒,楊敏又問。天津已經成了氣候,北方數省暫時也沒有缺人之虞,縱是有,應該也不會象江南那般緊急,多耗費這樣多的運力和時間,又是什麼目的呢?

「這件事……」王海突然壓低了聲音,神秘兮兮的說道︰「其實算是軍事機密,本是不當說的,不過既然是二位兄弟,提兩句倒也無妨。」

「啊?王兄若是為難……」楊敏嚇了一跳,連忙拒絕,他的確有好奇心,可卻不會旺盛到想窺探軍事機密的程度。

「不為難,真是高端機密的話,侯爺也不會跟我說了,」王海搖搖頭,輕笑道︰「其實我也只听王大人隨口提了兩句,這些人,應該和北疆有關,具體如何,我也是不知道的。」

「北疆?」楊敏有些迷糊,他知道謝宏喜歡驅使異族打異族,可是,用呂宋的土人去打韃子?那不是雞蛋踫石頭麼?

「嗯,就是北疆。」王海肯定的點點頭。

(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