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68章 把場子找回來

4/4,鞠躬謝幕~

————

太廟和社稷壇分處端門兩側,是一個相當宏大的建築群,南北長三百余丈,寬二百余丈,共有三重圍牆,由前、中、後三大殿構成。

大殿聳立于整個太廟建築群的中心,重檐廡殿頂,三重漢白玉須彌座式台基,殿內的梁棟均外包沉香木,其他構件也都是由名貴的金絲楠木所建,整棟建築顯得極是莊嚴華貴,遠遠看見,就能感受得到其中肅穆的氣氛。

這一天,太廟前聚了一大堆人,一部分是三公公等正德的隨sh ,另一部分這是在太廟值守的內監。

「張公公,萬歲爺到底在里面做什麼呢?」

「三公公,您老也不是沒看見,萬歲爺一進去就開始趕人,咱們這些做奴婢的哪敢耽擱啊?倒是您能不能給咱透個風,萬歲爺來太廟,到底是做什麼來了?」

兩邊大眼瞪小眼,心中滿是疑慮,都想從對方那里得到點什麼啟示,可最後卻同時發現,原來對方也什麼都不知道。

三公公長嘆道︰「咱家要是知道就好了,萬歲爺長大了,連谷公公都m 不到他的心思,又何況是咱家,唉!」

「老張,你出來前,有沒有看到萬歲爺在什麼地方?」谷胖子突然問道。

「這我知道,萬歲爺就在大殿呢。」張公公連忙點頭。

「大殿……」谷胖子轉頭和三公公對視了一眼,心里不祥的預感越來越濃重了,大殿是放置大明歷代皇帝牌位的地方,皇上顯然是要做某個重大決定了,而那個決定……

「要不然,咱家去慈寧宮通稟一聲?」三公公搓搓手,有些不確定的提議道。

剛剛朝議的情景他都看在眼中,他並不認為朝臣們能阻擋皇上的決心,哪怕是頗受皇上器重的王先生,或是皇上很欣賞的唐御史也一樣。在如今的大明朝,能勸阻皇帝的只有一個人。可惜。那個人現在還在江南,肯定是來不及的。

太後這兩年很少干涉政事。不過她在皇上心中還是有分量的。若是讓太後出面,說不定也能起到效果。

「我說三兄弟,你千萬不要亂來啊,萬歲爺最討厭人吃里扒外了,當年老劉、張永他們就是這樣的,你我可千萬莫要步了他們的後塵。」谷大用面如土s ,連連擺手。

找太後也許能有效果,可事後,去通報的人無疑會被皇上視為背叛者。萬歲爺如今年紀漸長,整日又時常操演兵馬,身上那股殺伐果決的氣質也是漸漸濃郁。盡管他待人還是那麼親厚,可老話說︰伴君如伴虎,誰能擔保沒個萬一呢?畢竟是九五之尊的皇帝啊!

最關鍵的是,萬歲爺都來了太廟了,顯然對這次行動也相當重視,不然不會這麼鄭重其事,這種時候勸說是沒問題的,可要是搞小動作加以破壞……那後果就不好說了。

「那,就這麼干等著?」

「不然,干脆去知會永福殿下一聲吧,囑咐殿下不要告訴太後,這樣比較穩妥。」谷大用想了想,又提起了另一個人選來。

「永福殿下?那不是一樣嗎?」他們兩個嘀咕了半天,張公公也湊了上來,正好听到谷胖子的提議。

谷胖子神秘兮兮的湊到了張公公耳邊,小聲嘀咕道︰「不一樣,老張,咱們也認識了幾十年了,我也不瞞你,其實,永福殿下還有另一層身份,那就是……」

「啊?有這事兒?那不合規矩啊!」張公公臉s 大變,失聲驚呼。

「反正你知道就行了,千萬莫要出去亂說,」計議已定,谷大用也是個行動派,他向兩個同伴拱拱手,轉身就走。「三兄弟,老張,你們先在這里守著,咱家去去就來。」

僵立良久,看著那個胖胖的身影消失在檐角疊嶂之間,張公公這才象是突然活過來了似地,轉頭問道︰「三公公,這事兒是真的?那位大人的聖眷真的到了這種地步?先前就是皇上賜的婚,現在又是公主,而且……」

由于太過震驚,張公公有些語無倫次,他一直在太廟,對宮里的事情所知不多,而且也知之不詳,完全沒想到,那位傳說中的冠軍侯竟然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不但能讓皇上言听計從,甚至還能讓公主換個身份……

這種聖眷,不,聖眷已經無法形容這人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了,恐怕也只有……他抬頭看了眼大殿,也只有先皇,才能在當今萬歲心中佔據差不多的地位吧?

面對張公公的問題,三公公笑而不語。

救苦救難的謝侯爺,您趕快回來吧,猜測得到了證實,張公公不由閉目禱告,也只有您回來了,才能阻止皇上去冒險啊。

……

正德捻了幾柱香,點燃後,插在香爐上,拜了幾拜,牌位上寫的正是︰達天明道純誠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這是弘治的謚號。

「父皇,皇兒又來看您了。」空曠的大殿內,少年的聲音輕輕回d ng,帶了點哀思,帶了點溫柔,更多的卻是思念。

「不知不覺都已經四年了,父皇,現在的大明,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了,變得比以前更好了,百姓安居樂業,官員奉公守法,就和當年您對我說的一樣……」殿內的情景足以讓很多人驚掉下巴,也會讓很多人覺得理所應當。

那個從來都不正經的正德,居然在絮絮叨叨的自言自語,從朝堂政事,一直說到日常生活的細節,一點都不跳月兌,詳盡的讓人無可挑剔,哪里還有朝堂上的那個天馬行空,卻又強勢霸道的皇帝的影子?

但只要對皇家事有足夠的了解,就不會覺得有什麼怪異了,曾經的太子和孝宗皇帝的父子之情,就是這樣的深厚,四年的光y n完全就不能將其淡化分毫。

「當皇帝真的很難呢,尤其是那些政事,朝中大臣們總是有道理的。剛登基的時候,我按著父皇您的囑托,盡量尊重他們的意見,可沒過多久。我就發現,他們的意見也經常自相矛盾。哪怕是同一件事。同一個道理,讓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候說出來。都會相差很多。」

少年笑了笑。笑容中帶著譏嘲之意,「他們說,天子不能與民爭利,因此要我罷了皇莊,可是他們自己卻在圈地,呵呵,這個詞很形象吧?比投獻什麼的形象多了,我罷了皇莊之後,然後讓他們去圈。這就是天子不與民爭利了。」

「他們說要朕節約勤儉,給天下百姓做示範,說是只要朕的用度足夠少,國庫就會充實起來,進而國泰民安。可實際上呢,我多吃一頓夜宵都要被御史和閣臣嘮叨,他們在府中設宴的時候,一頓飯都要花費幾百上千兩,原來我節省的,就是讓他們去揮霍的。」

「他們又說要以仁治天下,不能向商人收取稅賦,要執行海禁以免蓄養盜匪……哼哼,可結果呢,他們自己設關卡,向過往客商抽取捐獻,自己進行海貿,自己扮演盜匪,韃虜攻破邊境,他們也不思救援,反而說什麼謹守關隘,待韃虜自退!」

聲音轉冷,而且變得尖銳起來︰「大哥說的沒錯,這幫心口不一,言行不一的士大夫,才是我大明最大的禍患!」

聲音又變得j 昂起來︰「父皇,我知道的,是您在冥冥中保佑著皇兒,把大哥送到了我的身邊,是他為我開解疑hu ,是他幫我重振皇權,是他告訴我,天子牧守天下,就如同放羊的牧人,有責任也有義務。」

「作為天子,我有責任為天下萬民尋找草場水源,為他們指點方向,讓他們豐衣足食;我有責任為天下人提供保護,將覬覦他們的豺狼驅趕開;我也有責任將壓榨他們的舊官僚一掃而空,還大明一個朗朗乾坤,並且將大明威名傳播四海!」

「所以,父皇您應該明白的,我不是胡鬧,我是在盡天子的義務,大明的安定,由朕來守護!」j 昂的話語在大殿內j d ng不休,裊裊升起的青煙都為之震顫,不斷變幻著形狀,使得供桌上的牌位若隱若現,仿佛歷代先皇都醒了過來,正在對少年表達著自己的意見。

「太祖爺爺,你驅逐韃虜,恢復華夏衣冠,制訂嚴刑律法,試圖嚇阻那些貪官污吏,創下一個清平盛世;太宗爺爺,你五次北征,意圖徹底消滅韃虜,化解那些豺狼對中原的威脅……」

煙霧開合,歷朝天子的牌位若隱若現,少年語聲朗朗,一一相對,「父皇,皇兒知道的,您也想過要完成太祖、太宗未盡的事業,只可惜……不過不要緊,還有朕在,朕會成為大明的武皇帝,開創一個繁華盛世來,讓大明子民安享萬載太平!」

正這時,門口響起了一陣輕輕的腳步聲,雖然正德有令在先,讓旁人不得靠近,可他的聲音越來越高,三公公等人在幾十步開外都听得分明,也由不得他們不擔心。他們自己是不敢上前打擾的,不過,有了另外一位貴人在,跟在後面就沒關系了。

「皇帝哥哥,你沒事吧?」一個ji o怯怯的聲音響起。

「沒事,朕正要回西苑呢。」該說的,也說的差不多了,正德恢復了以往的表情,正要出門時,他忽然又想起來什麼,轉過身來,對著某個牌位揮了揮手,高聲道︰「太爺爺,您就好好看著吧,看孫兒幫你把場子找回來!」

說罷,他昂首t  ng的走了出去,三公公心里奇怪,卻又不敢向皇上探問,于是探頭探腦的向大殿內張望了一眼。

殿內青煙裊裊,聚散無常,開合處,一個牌位端居其中,上書︰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三公公當太監還是很敬業的,只是略略一想,他就想起來了,這不正是英宗皇帝的牌位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