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隨著張彩的爆料,以候德坊為中心,皇家公園附祈人氣愈發高漲,

周圍幾條街道都被擠得水泄不通。

不少擠不進去的人都在外圍觀望,隨著里面傳出來的消息,或者依稀听到的只言片語,他們或者歡喜贊嘆,或者哀嘆懊悔,也有默默禱誦的,雖然身份各不相同,可反應卻都差不多。

不過,世事總會有些意外,有兩位文士的反應便與眾不同,在一片喧嚷聲中,兩人卻是面s 從容的在談論著什麼,顯得和周圍的人群頗有些格格不入。

若是有人能走近了,听到兩人的對答的話,更是會大吃一驚,當然,兩人站的位置本就有些偏僻,身旁還有一群精悍的護衛在,倒也沒人過去滋擾。

「久聞張尚質辯才無雙,儀表非凡,今日一見,傳言果然不虛。」

「伯安兄所言甚是,不過,最難得的倒不是他豐多少才華,而是這份洞察人心的本事。」

唐伯虎微微一笑,由衷贊嘆道︰「今日的布置,大多都是按照謝兄弟之前的安排所設下的,本來預計著會和京中大儒有一場j 辯,為此還布下了不少後手。呵呵,只是沒想到張尚質自動請纓,這效果卻是大好,遠勝過之前的安排了。」

「哦?」王守仁劍眉一挑,很有些意外。他動身返京之前,謝宏對京中局勢和布置也做了交代,因此他並非對此一無所知。

這場學術之爭既然是文斗,那麼眼前這種類似清談機辯的模式顯然更符合宗旨,而王守仁也不覺得謝宏會出爾反爾,改文爭為武斗,所以他一下便來了興趣他向唐伯虎一拱手,道︰「願聞其詳。」

「學術領域的計劃…,早在去年就已經定下了,並且一直有所布置,到了如今方才時機成熟辯論自然是要進行的不過以士人們一向的作風,他們說出來的道理,百姓大多也都听不懂,再加上我們這邊也沒有合適的人選,因此並沒有作為重點。,…

張彩一個非核心人員都能猜得到王守仁的重要x ng,唐伯虎就更不用說了,知道王守仁今天會到京城他也是一散朝就急匆匆的趕去迎接,這時當然也不會有所隱瞞。

嚴格來說學術之戰的謀劃,是他和謝宏一起進行的,本來是打算在去年就推行後來迫于形勢,才一再推遲,等謝宏出京之後,也只能暫時擱淺了。

而遼東的變故顯然提供了一個最好的契機,就算沒有王守仁的提示謝宏和唐伯虎這兩個擬定計劃的人,也一樣都看到了這個良機。

在做了對遼東應變的準備之後,唐伯虎便把心思投入在了這上面,他很認同謝宏的觀點,辯論這東西其實效果不大,沒有個標準的評判方法,這東西也不過是給人看個熱鬧罷了。

而且自己這邊本來也不以讀書人多見長至少在擬定計劃的時候是這樣,真要是拉開場面辯一場,勝負還真就不好說。

最重要的是,在利益面前言語是無力的。一個參政院,就足以平息無數士子的怒氣讓他們躊躇不前︰而百姓更加容易滿足,一個機會,一個希望,就足以讓他們滿懷熱切,謝宏的計劃也是因此而來。

整體x ng的推廣,唐伯虎原本是打算采用戲劇的模式,對眾人宣講以及和士人辯論之後,幾座大劇院會同時開演。

這一次的戲目和從前的又有了些不一樣的地方,從各種演義和朝政時事,變得更加寫實,取材都來源于真人真事,作了藝術加工之後,搬上舞台。

其中包括了諸如郭師傅、楊師傅這樣工匠中的典型人物,還有趙勝這樣農民中的典型人物,以及陸家兄弟等軍中人物。

總之,就是要從各個角度,各個領域,說明包括海政在內的各項新政推行的必要x ng,借著這些看似平凡,實則有傳奇s 彩的故事來感染觀眾,進而使新觀念深入人心。

寓教于樂,這種模式潛移默化的作用是相當大的,其實明朝的讀書人對此也頗有心得。

明朝的小說和戲劇話本都很流行,故事的內容經常會有諸如西廂記那種套路的情節,也就是小姐後園贈金,書生感動之下發奮讀書,然後金榜題名,衣錦還鄉。

雖然後面的套路會有多種變化,比如側美案那種類型的,或者諸如杜十娘投江那種,可前面的套路卻都是一致的,隱含的意思無非也是書中自有黃金屋了。

唐伯虎是蘇州人,又是個風流倜儻的x ng子,對這些東西本就熟識,听了謝宏的歸納總結之後,更是如獲至寶,很快就形成了關于戲劇和小說的新理念,這些劇本早就在他的醞釀之中了,看到契機之後,更是下筆如有神,幾天之內,就完成了所有的劇本。

「以利動人心,卻大將利與義結合,不使人淪為市儈,而寓教于樂,以戲劇來感染人心,使其改變觀念……」

王守仁沉吟半響,忽而長嘆道︰「謝賢弟對人心的把握,實是非凡,種種做法,都是于平凡間見大智慧,實令王某嘆服,也不知他小小

年紀,何以就能如此通達。」

「伯安兄這話也是深得伯虎之心。、,唐伯虎也是感嘆不已︰「單說對人心的洞徹,還可以歸之為天賦異稟,可說起謝兄弟的運籌帷幄,見微知著,那就只能嘆為觀止了。」

他搖頭苦笑,又道︰「伯虎從前讀莊子,曾見顏回說仲尼,亦步亦趨的典故,如今也是深有感觸,只不過不是用在儒家聖賢身上,而是伯虎對謝兄弟的觀感。唉,亦步亦趨,伯虎尚覺吃力,若是謝兄弟奔逸絕塵,那伯虎也只能瞠若乎後了。」

唐伯虎說的這個典故,大意就是顏淵對仲尼說︰老師慢走,我也慢步,老師急走,我也急婁,老師快跑,我也快跑︰但是老師一溜飛跑,那我只好眼巴巴地遠遠落在後面了!

這典故的寓意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往好了說,這是顏回的真心感嘆︰若是往刻薄里說,這就是顏回在拍孔子的馬屁罷了。

不過唐伯虎雖是苦笑著說了這番話,可笑容中卻沒什麼苦澀之意,反倒是感觸頗深的樣子。而想到遼東的一幕幕,王守仁也是微微領首,意表贊同。他也覺得謝宏的確是個很打擊人自信的家伙,尤其聯想起他的年紀,就更讓人搖頭了。

二人對答間,皇家公園里的歡呼也一直沒斷過,義民牌的回饋可不單止海貿和入伍名額,後面還有很多,譬如沒有田地的可以去遼東開荒,沒有手藝也可以報名進軍器司,先上崗後培訓等等。

每一項回饋的政策,並不能讓所有人都滿意,可總有人會在其中,並且為之欣喜,所以回饋行動堪稱皆大歡喜。

而王守仁很清楚,謝宏的新政就蘊含在回饋行動之中,別看在那里出風頭的是張彩,可這些措施都是唐伯虎通過天津傳信到金州後,謝宏擬定的方略。

這麼一來,新政已經在不知不覺平開始推行了,順帶著連消帶打,又給了士人們重重一擊,讓他們更加應接不暇。

這些政策和措施的擬定,或者是早有布置,或者是謝宏靈機一動,無不簡約而實用,而且影響深遠,卻又天衣無縫,這怎能讓人不感嘆呢?

「初戰告捷,不過接下來卻也不能掉以輕心,雖然形勢不利,可千年儒家,天下士紳都是經歷過不少大風大浪的,想必也不會看不出這邊會造成的影響,更不會坐以待斃,接下來還會有一番廖戰啊。」王守仁的神s 有些凝重。

這時張彩已經交代完了所有政策,又開始引導人們進劇院,這一次人群的分流就比較大了,不少人都是喜不自勝,一心只想著回家報信,加上幾座劇院規模都很不小,能容納下的人也多,所以皇家公園周圍的人群漸漸開始稀落起來。

「伯安兄說的是,張升雖然敗走,可他在士林那邊卻算不上多有分量,那幾位大佬還沒有出面呢。」

唐伯虎點點頭,繼而皺皺眉頭,顧慮道︰「士林的反擊倒還未見端詳,現在最辣手的是新政的施行平的問題,一是推行範圍,二來是財源問-

……」

「其中推行範圍還好說,就象今天這樣對天下士子加以影響,潛移默化之下,整個大明的改變也只是時間問題。可財源卻有點麻煩,雖然上次的進項不小,珍寶齋那邊也有源源不斷的供應,可現在的攤子鋪得實在太大了點,明年怕是……」

朝臣們看到的問題,唐伯虎當然也心知肚明,之前謝宏不在京城,曾鑒正專注于軍器司,和董平正在研究著什麼,他也找不到人商議,所以王守仁一提起話頭,他立刻便接了下去。

別看他這兩年在京城風生水起的,可唐大才子可是著實受過一番窮的,不然他哪來的那麼畫作傳世?都是生活所迫啊。所以,對于經濟問題,他還是很關注的。

「此事倒也無妨,謝賢弟早有預計,並且已經開始籌謀了如此這般,正是一舉兩得的良策,以王某想來,應該不會有什麼差池。」王守仁微微一笑,將他從謝宏那里听來的策略解釋了一番。

「真是書生不出戶,明見萬里外啊!」唐伯虎眼楮猛的一亮,贊不絕口道︰「沒想到謝兄弟竟然連海外事竟也如此精通,1小弟本來以為,以前說的那些故事都是他杜撰的呢,沒想到既如此,那小弟也安心了。」(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