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倫和神農離開了黃帝的府邸之後,各自離去,伶倫駕著祥雲,想著黃帝先前的話語,其實,天資聰穎的伶倫不是不明白黃帝那些話語的意思,只是,伶倫這個人,天生悲天憫人,尤其是,看見凡間戰火紛飛,人們民不聊生,很多的女人和小孩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每每想起這些,伶倫獨自一人的時候就痛不欲生。♀
早在很久,伶倫就想憑借自己的力量改變凡間的一切,但這次,听了黃帝和神農的話語之後,伶倫對黃帝和神農倆人失去了信心,他,一位精通音律的人,他,這樣一位做了神仙的人,心中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決定,這個決定就是︰布局,安排一位可以拯救凡間那些受苦受難的人,去凡間,去那個四分五裂、狼煙四起的地方普渡眾生。
一路上,伶倫在心里不停地想著這位可以擔當重任的人選,回到府邸之後,大弟子「嬴政」正在閣樓上挑燈夜讀,而「小黑子」正抱著「掃把」座在門前,依靠在門邊呼呼大睡。
听見伶倫回來,小黑子一個骨碌起身,向伶倫施禮嘴里說道︰師傅,你回來了!伶倫微笑著沖一臉焦黑的小黑子回話到︰回來了,回來了,一邊向府邸中走,一邊回答小黑子。
見伶倫面色沉重,小黑子緊緊地跟在伶倫身後,當伶倫坐下來之後,轉眼之間,小黑子端上一杯飄香的清茶,小黑子畢恭畢敬將清茶遞給伶倫,伶倫順手將紫竹蕭交到小黑子的手里,小黑子看著伶倫遞過來的紫竹蕭,細細端詳那發著黝黑黝黑醬紫色光的紫竹蕭,看著手里的紫竹蕭,小黑子被紫竹蕭那表皮之下的紋路吸引,那紫竹蕭表皮之下的紋理,錯落有致,好像人體血管,縱橫交錯的瓖嵌在表皮之下,再看那紫竹蕭上面那八個小孔,圓圓的向蠶豆大小,小黑子心里不由得贊嘆,小黑子情不自禁的伸出手撫模起手里的紫竹蕭。
從小黑子臉上的表情看得出,這小子,對這根紫竹蕭非常的感興趣,小黑子愛不釋手的神態引起了伶倫的注意,伶倫喝了一口清茶,望著小黑子這位愣頭愣腦的小子,伶倫心里對這位從前遠游時救回來的小子非常的喜歡,這位看上去長得「黑不溜秋」的小子,人很不錯,天性敦厚老實,也懷有一刻善良的心,伶倫心里問自己道︰派小黑子去凡間解救那受苦受難的人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正在伶倫心里想著自己的這個想法的時候,那黑小子不小心,將手里的紫竹蕭掉落。那根紫竹蕭就要落地的剎那之間,伶倫伸出手掌,那根就要觸地的紫竹蕭快要接近地面的一刻,拐了一個彎,飛向伶倫空中展開的手掌,這一刻,小黑子的臉藤的紅了起來,小黑子臉上的顏色眨眼之間變得更加的醬紫,
見此情景,伶倫笑著對小黑子說道︰不妨事,不妨事,這不,它不是沒有掉落在地嗎?
小黑子在伶倫的寬慰之下依然滿臉漲的通紅,眼中露出愧疚的表情對伶倫說道︰師傅,我真沒用,差點將紫竹蕭掉落在地…
伶倫起身,拍拍小黑子的肩頭說道︰不妨事的,你不要這樣不開心,人常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就改即可…。
小黑子認真听著伶倫的教誨,不停地點頭。
伶倫一邊走,一邊對小黑子說道︰你去打掃你的庭院,我去閣樓轉轉,小黑子離開伶倫來到庭院之中,來到庭院,小黑子拿起掃帚,飛快的打掃著庭院,他那認真的模樣,好像要將先前將紫竹蕭自己掉落的錯誤補償一般…
望著小黑子揮舞掃把打掃庭院那模樣,伶倫搖了搖頭。
當伶倫轉頭,看見閣樓那亮著的窗扇的一刻,想起了「嬴政」那小子,于是,伶倫向閣樓走去,「咚咚,咚咚」伶倫腳底踩在上閣樓的木梯之上,發出聲響。轉眼之間,伶倫來到閣樓門口,「吱扭」伶倫推開閣樓的房門,這一刻,出現在伶倫眼前的是︰一位長著「國字臉」,身材魁梧的小子,正坐在一卷卷如山的竹簡中,雙眼聚精會神的盯著手拿的竹簡細細品讀的人。
這間閣樓,是伶倫從前譜寫「樂譜」的地方,原本這里,堆放著伶倫從出生到變成神仙這段時間譜寫的「樂譜」,但後來,伶倫神游凡間的時候,收集來很多凡間的古書典籍堆放在此處。
故此,這間閣樓現在變成了伶倫的「書閣」,那靠牆位置四周碼放的一層層竹簡,書閣正中位置,堆放著竹簡,整個書閣看上去非常的凌亂。凌亂的書閣中隨手拈來,全是竹簡。
「吱扭」,房門被伶倫推開的一刻,那端坐在竹簡堆中長相偉岸的「嬴政」放下手中的竹簡,嬴政跨過一個個竹簡,來到伶倫身邊,向伶倫施禮道︰師傅,你回來了,徒兒不曾遠迎,還望師傅寬恕!
伶倫笑著對嬴政說道︰不妨事,不妨事。接著,伶倫一臉的和善,望著嬴政說道︰近一個階段,師傅外出神游,你在做些什麼?
「回師傅的話,徒兒在翻閱這里的竹簡!」嬴政畢恭畢敬的回答道。
「你都看了哪些竹簡?細細講來!」伶倫問嬴政。
嬴政回答道︰師傅,自從你神游四方之後,徒兒已將這里大部竹簡翻閱看完,還有一小部分,徒兒沒有翻閱。
伶倫听了嬴政的回話,臉上露出笑容。
這時,嬴政忽然問伶倫道︰師傅,徒兒先前正在翻閱一冊竹簡,對其中講的東西一知半解……
伶倫望著嬴政嘴里說道︰徒兒,哪里不解?
嬴政急忙上前,從竹簡堆中找出那本先前翻閱的竹簡,手拿那本竹簡,嬴政來到伶倫身邊,指著竹簡上的文字。
伶倫看著嬴政手里竹簡上的文字,那竹簡上畫著一個篆字寫就的「日」,中間一個篆字寫就的「月」,再往下,一個篆字「明」。
看著那三個篆字寫就的「日」,「月」,「明」三個字,伶倫一臉和善微笑著問嬴政道︰徒兒,哪里不解?快快講來。
嬴政眼中露出迷茫的光對伶倫說道︰師傅,這個「日」,乃是「太陽」,這個「月」,乃是「月亮」,「日」和「月」相加在一起,就變成了「明」,徒兒不解,月亮乃是至陰之物,太陽乃是至陽之物,按常理,只有太陽才可以給大地萬物之光芒,才可以稱得上「明」,而現在,「日」和「月」加在一起至陰之物會將至陽之物的光芒吸收,故此,「日」和「月」兩字疊加在一起,就會使至陽之物的光芒變得黯淡,何來「明」?
伶倫听著嬴政的解釋,望著這長著國字臉,身材魁梧偉岸的小子心里非常的高興。
于是,伶倫對嬴政說了這樣一番話語︰徒兒,你,帶著疑問讀這滿地的竹簡,為師非常高興,現在為師給你講這三個字的究竟。伶倫指著那個篆字「日」說道︰「日」這個字,原本就代表太陽的意思,它代表著光芒,代表著生機和活力,代表著「至陽」這點你講的不錯,而這個篆字「月」,代表著「至陰」這也沒有錯,但「月」還代表著「柔」,就像小溪中的水一樣,陰柔無比。
天地萬物,芸芸眾生,就是依靠著「日」和「月」的更替變化生生不息,你想一想,如果天空之中,每天都掛著太陽,地上的萬物生靈,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情形?
「終日勞作,沒有停息」功夫嬴政回話到,「對了,每時每刻的勞作,沒有停息的」伶倫說道。
接著,伶倫又對嬴政講到︰正是有了這個字,伶倫指著竹簡上的篆字「月」說道︰正是有了這個字,人們和天地之間的萬物才有了歇息的功夫,天空中出現「月」
恰好彌補了「日」給天地萬物生靈歇息的功夫。一夜的歇息之後,萬物生靈再次開始一天的生息,如此周而復始。
為師再問你︰你可知道?天地之間每一天都在變化的是什麼嗎?
回師傅的話,嬴政說道︰每天「日」和「月」你來我往,天明太陽升起,日落,月亮當空,這就是變化。
伶倫听了嬴政的話之後點點頭繼續問道︰你可知道天地之間沒有變化的是什麼嗎?
嬴政回話到︰每一天都是太陽升起,月亮出來,這就是天地之間沒有變化的事情。
「哈哈哈!」伶倫大聲笑了起來,見伶倫狂笑,嬴政不知所措。
伶倫狂笑過後望著嬴政說道︰小子,你終于參透天地之間的玄妙了,為師告訴你,「變」和「不變」乃是天道,「陰陽」互補,生生不息,陰在陽中,陽在陰內,是為天道。
這就是「大道」,大道無痕,存于天地,大道無影,隨處可見,陰陽往復,周而復始……
夜里,伶倫來到自己參悟天地玄妙的地方,這里,雲霧繚繞,地上一塊空地之上,一個巨大的「太極八卦」圖形隱約可見,那太極八卦圖形中,兩條巨大的黑白模樣的「魚兒」黑白分明
,那黑色魚兒的眼部一穎白色圓圈,那白色魚兒的眼部,一穎黑色圓圈,整個看上去,那黑白魚兒被一個很大的圓圈圍在中間,伶倫站立在那圓圈之中的一刻,圓圈中的黑白魚兒飛速的轉動起來,隨著那黑白魚兒的轉動,伶倫輕緩的抬起l3l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