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倫在空中看見「大秦國」一片繁榮景象,心中暗自欣慰。愨鵡曉
望著「大秦國」的變化,伶倫心里多少有點遺憾,想哪盤古開天地之時,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天明,男人們外出狩獵,和毒蛇猛虎展開殊死搏斗,夜里,圍坐在篝火邊,分享著野味,看著灑滿星空的夜色,與自然同生,和自然同死…。
那時的人們,身邊的敵人就是自然,奇妙的自然、乃以生存的自然。
下面這塊或鐘靈秀麗、或茫茫戈壁、或奔流不息的大河流水遼闊的土地。那山、水、黃沙、養育了這片生活在下面的人們,可如今,狼煙四起,他們為了自己的貪欲,摧毀者,蹂躪著,踐踏著,這片他們生存的美好家園,使得,那來自天籟的和諧音律逐漸在人們身邊消失,那奇妙的聲音被金戈鐵馬的嘶鳴所取代,樹木森林,變成了刀槍劍戟,青幽幽的河水變了顏色,泥土,被送進烈火中煆燒,成了一塊塊城牆上磚瓦,最寶貴的生命,瞬間消失。
伶倫想到這里,不由得問自己︰排那兩小子去那里,究竟是一件正確的事情,還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
伶倫不知道,但這位「樂仙」知道一個簡單的道理︰如果要想譜出一曲好听的曲子,必須順應自然,只有,也只有自然,才可以將這一切改變,自己安排這兩小子下來,改變那一切,只會起到「飲鴆止渴」的作用,改變,還需要生活在下面那塊土地上的人們自己用他們的聰慧的大腦和勤勞的雙手。
想到這里。伶倫按落雲頭,再一次落在了地上。
身邊人來人往,一排和諧的景象,城門外,走來了那一襲白衣,面容憔悴的苻堅。
那小子,一位來自鄉下的小子,進入城門之後,被眼前的一切驚呆,這里喧囂的街市、來往行走的人們、那遠處傳來的刀槍劍戟的聲音,以及威嚴的皇宮,這一切,對于這個一襲白衣的小子來說無不充滿新鮮。
想那易水鎮,紫竹林,美人崖,帶給自己的是安靜祥和,這里卻帶給自己的是另一番景象。懷揣著理想,一路風餐露宿,吃盡了無數顛沛之苦的小子——苻堅,揚天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接著,苻堅端直朝著那殺聲震天,軍旗獵獵的「練兵場」而來。
那里,扎著一圈柵欄,柵欄里是一塊很大的練兵場,練兵場正中位置,一個方形的高台,那高台底部鏤空,四根柱子支撐著上面鋪著木板,木板的四周圍著齊腰的橫木,其中一邊開著一個口,一根長長的木梯緊緊地固定在上面。
再看上面站立著的一個人,那人身穿鎧甲,手里不停的揮舞著一個黑色小旗子,在他揮舞小旗子向左方的時候,場地上的兵士們向左方移動。
場地四周站立的一排排整齊的士兵,士兵隊伍的前面是兩排戰馬,戰馬上端坐著一位位身穿鎧甲的人,那一位位騎在馬背上的人一臉嚴肅,身後的兵士們,一只手里握著長長的刀槍劍戟,另一只手里舉著盾牌。
這些將士們,在那位站立在高台之上的人的指揮之下,邁動著整齊的步伐,嘴里發出的聲音殺聲震天,圍繞場地四周的旌旗獵獵作響。
苻堅听見遠處傳來的陣陣操練的聲音,熱血澎湃,胸中燃起一股豪邁之氣。
于是,苻堅那小子,情不自禁的向那練兵場走去。
落地之後的樂仙伶倫,看見苻堅向那練兵場走去,不由得點點頭,嘴里說道︰小子終于上道了。
其實,伶倫這番來這里,就是為自己的兩位愛徒「嬴政和小黑子」送來一位將軍——苻堅。
伶倫在游歷完名山大川之後,回了終南山,在終南山中苦苦修煉,譜出了無數的神曲,那些神曲被伶倫描畫在洞中的洞壁之上,那一幅幅狩獵的圖畫,一幅幅篝火前的舞蹈,咋一看上去,任何人都不會對那洞壁之上的圖畫感興趣,但站在洞中,細細品味,那一幅幅看上去拙樸的圖畫,靈動鮮活,側耳听,有流水的轟鳴、有野獸的嚎叫、還有樹葉沙沙的聲響、有人們勞作發出的吶喊、有炙熱太陽炙烤大地發出的干裂聲、還有清明的月光灑滿大地的清涼悲歌…。
那畫面上飛起的一只只鳥兒,一群群奔跑著的群獸、無不展現出自然神奇的魔力。
「嗖——」一支利箭,發出青嘯,射向遠方,那圖畫盡頭,利箭將要到達的地方,一團信手涂鴉,模模糊糊,雜亂無章。
那團信手涂鴉之處,在利箭的不遠方飛著,終究沒有射入那團信手涂鴉、雜亂無章的地方。
仔細看,那團雜亂無章的地方,隱隱約約閃現著一位位奔跑驚恐的人們,伶倫留在這里的最後一幅圖畫,與前一幅圖畫截然不同,前面一幅圖畫展現的是︰一群毒蛇猛獸,身穿獸皮的人們射出的利箭,有的刺穿毒蛇猛獸的肌膚,有的跌落在地上,那幅畫面中,那些人狂野而粗狂,有一個細節畫的是︰一只猛獸叼著一位身穿獸皮的人,那猛獸身邊是一位位摔在地上,臉上露出痛苦表情的人,那幅畫的上空,三條曲曲折折,濃烈烏黑的的線條閃電般的擊向天空,吶喊聲、呼喚聲、毒蛇猛獸的狂叫聲,淋灕盡致的在那幅畫面中展現。
沒有人知道伶倫,沒有人了解伶倫,最起碼,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伶倫的知己,但在浩淼的天空中,有兩個人——黃帝和神農,那兩位從前和伶倫生活在一起,無話不談,懂伶倫的人,看得懂,讀得懂伶倫。「伶倫小子,最近又譜寫出什麼」神曲「了?」。黃帝問伶倫。
伶倫望著黃帝說道︰我王,最近一個階段,我在問自己︰為什麼我們捕殺毒蛇猛獸?
呵呵,你小子,看來是患上了「 癥」,我們不捕殺它們,難道被它們吃掉?
能不能改變這一切?伶倫疑惑的問黃帝。
這時,不遠處走來一個人,那人道骨仙風,清瘦矍鑠。
「神農」你過來,你听听伶倫這小子講的話。
那位一身道骨仙風被黃帝稱作「神農」的人來到黃帝身邊和伶倫席地而坐。
「怎麼了?是不是伶倫又譜寫出什麼好听的」神曲了「?神農問黃帝。
黃帝撫模了一下長長的胡須說道︰這小子,剛才問我,我們為什麼捕殺毒蛇猛獸。你講講。
神農看看伶倫,又看看黃帝,說道︰我王,其實,這個問題我和伶倫想法一樣。我們為什麼捕殺它們?它們和我們一樣,都是具有生命的,你想想,如果我們是那些毒蛇猛獸,每天被別人捕殺,不咬人才怪!
呵呵呵呵,黃帝听了神農的話之後發出笑聲。
你笑什麼?難道你覺得神農的話不對?伶倫一臉嚴肅的問黃帝。
黃帝笑完之後,臉上掛著微笑,模模長長的胡須發問兩人道︰你們說說,怎麼改變?改變這種捕殺毒蛇猛獸的方法?
伶倫和神農相視一望,伶倫沖著神農點點頭。
神農說道︰我王,能不能這樣︰從今天開始,我們安排人外出的時候,不去捕殺毒蛇猛獸。」不能,「黃帝威嚴的對神農說道。」你听他將話說完「伶倫和顏悅色的對黃帝說道。
神農繼續說道︰可以去那些個毒蛇猛獸的巢穴中,抓來他們幼崽。」切——「還不是捕殺毒蛇猛獸」黃帝順口說道。
「我王,我的意思是︰抓來那些毒蛇猛獸的幼崽圈養馴化,」神農說道。
伶倫听完神農的話之後接著說道︰馴化那一只只幼崽崽之後,讓它們繁殖,繁殖到一定數量之後,就可以避免我們每天去野外捕殺毒蛇猛獸,這樣一來,那些野外生活著的毒蛇猛獸依然開開心心的生活在自然之中,而,我們又解決了生存問題。豈不兩全其美?
這一刻,黃帝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朗盛說道︰兩位簡直是「神人」,這樣的辦法也可以想的出來。
伶倫和神農相視一笑。
兩人相視一笑的細微表情唄黃帝看在眼里。
黃帝望著兩人嘴里說道︰看來,你兩位是商量好了,一起來說服我的?
說完,黃帝哈哈哈大笑,見黃帝大笑,伶倫和神農兩人也和著黃帝「哈哈哈」大笑。
部落中,傳出三人爽朗的笑聲,這笑聲久久在部落的上空回蕩。
隨著時間的推移,部落之中從以前只有大人和小孩的聲音,漸漸多了些牲畜的叫聲,「唧唧唧、喔喔喔、咯咯咯、汪汪汪、嗷嗷嗷」。
這些聲音匯集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千古和諧的畫面。
在莽莽大森林中,那奇妙的音律此起彼伏,河水邊,巨大的野獸慢條斯理的喝著水,河中,魚兒悠閑的游來游去,山中,峭壁之上,那雄鷹嘴里發出鳴叫俯沖而下、地上洞穴中,爬出一只只爬行動物啃食著甘甜的枝葉,小草在慢慢生長,參天的大樹直入雲霄…。
神農和伶倫兩人開始了遠行,他們各自暢游穿梭于山水、茂密的叢林,在那片自己的天空之中,追尋著自己的夢想。又過了很長時間,部落中的人,一代代繁衍,他們的祖先抓來的那一只只毒蛇猛獸的幼崽,也在發瘋的增加著數量,人們過上了一種衣食無憂的生活,自由自在的生活著。
忽然,發生了一件事情,這件事情的出現,讓這原本平靜的如同水面的部落泛起了漣漪,這個漣漪在部落之中沒有停息。
這小小的漣漪,沒有從人們的心中散去,而是如同即將燒開的「鼎」,一般,繼續發酵,繼續擴散著向在部落中蔓延、擴散。
這個小小的漣漪如果追尋誕生的源頭,還要追溯到「黃帝、神農、伶倫」三人那里。
是他們三人的一個決定,導致了這個漣漪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