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寶金蟾果然是有些門道,陸平按照葛布衣的指點,每天用十年以上的好酒泡著,沒過幾天,周遭的靈氣濃度就在迅速上升。據葛布衣說,南都市大小靈脈有三條,最大的一條真龍地脈被扣在了鐘山之下,聚寶金蟾是吸不過來的,不但它吸不過來,整個修行界也沒有人能動這條地脈的腦筋。
其余兩條比這條真龍就小太多了,稍大的一條,原來在北郊牛頭山,被南都市的地頭蛇王家佔著,稍小的那條在城南,現在肯定是南邊的那條地脈被吸過來了,估計要不了一個月,大的那條也就過來了。
陸平完全沒有考慮到失去靈脈的王家會有什麼反應,他也不知道還有沿著地脈靈根尋找靈脈去向這一招。靈氣濃度增大了,他的修行進度也跟著加快,赤火真氣又有突破了。
修煉五氣歸元訣有個好處,真氣會自動在經脈中流轉,相當于時刻不停在練功,即使沒有刻意修煉,境界也會慢慢提升。再加上陸平已經修成玉肌仙骨,境界提升比一般人快得多,最近這段時間雖然沒顧得上修煉,赤火真氣也到了小成境界。
赤紅色的真氣在心脈中奔涌而出,經少海、神門、少府穴行至右手,陸平大喝一聲,一道紅霞從少沖穴激射而出,周圍溫度頓時上升了幾十度,旁觀的江海潮和徐翔猝不及防,被撲面而來的炙熱空氣推出了好幾步,幸好二人築基已成,要不然這一下非給燙傷不可。
再看堆在前面的一堆廢鐵,已經杳然無蹤,地面上被燒成了玻璃狀的一大塊,還在緩緩流動。
「我靠,全都燒沒啦?這溫度得有多高啊。」徐翔後怕道,「這要是沾著一點,不就被燒成飛灰了。」
「那是,這是先天真火,可以用來煉制飛劍的,普通的鋼鐵當然沾著就化了。」陸平對結果還是比較滿意的。
煉制飛劍一直是他修行的主要目的之一,現在先天真火已成,終于可以試試了。
當世以飛劍聞名的門派,莫過于昆侖派和峨嵋派。武當派雖同屬劍修三大派,但自從張三豐真人仙去之後,再沒出過一個名聞天下的人物,比起昆侖峨嵋兩派多少要遜色些,至于其它三派,雪山派僻處西域,影響力難至中原;青城派仰峨嵋之鼻息,可算是峨嵋之附庸;崆峒派雖是道家之祖廣成子修行道場,頂級法寶不計其數,可惜後人太不爭氣,老祖宗留下的法寶被峨嵋搶走十之八九,崆峒這劍修第六派的名號,早就岌岌可危了。
劍修以劍入道,畢生功力八成以上都在飛劍上,很多劍派弟子法寶一大堆,甚至飛劍也有好多把,但性命交關、心神相合的必定只有一把,這把劍如果不是師門賜下的寶劍,就是自己從入門起便自行煉制的,此後每日用真氣祭煉,數十年甚至數百年如一日,飛劍的品質也越來越純。
說到煉劍的劍決,那真是各派都有各派的高招,行家甚至不用看人,只一看劍光就知道是哪門哪派的弟子。昆侖派乾坤十二劍決、峨嵋派三三劍經、武當派真武劍決都是當世一等一的劍決,當然也是各派的最高機密,絕不會外傳的。
不過也有一些普通的劍決,因為各種原因流傳了出來,很多非劍派子弟,像三大符宗的弟子,以及其他一些小門派的弟子修煉飛劍,多半都是用得這種劍決。
其實不管是什麼劍決,修煉到最高深處都是殊途同歸,並無根本區別,只不過三大劍派傳下來的劍決,經過了無數前輩高人的錘煉,走的彎路最少,效率最高而已。真正起決定作用的,一個是飛劍本身的品質,一個是修煉者的根骨天分。想當年峨嵋李英瓊得了天下排名前三的至寶紫郢劍,還沒修煉過就斬僵尸、除山魈、滅旱魃,何等牛氣,就是因為飛劍好、人也根骨不凡。
陸平手頭也有幾種劍決,听名字就不怎麼樣,什麼《伏虎劍決》、《流星劍決》,都是葛布衣給他的,他大概翻了翻,內容也大同小異,煉劍的步驟都差不多。
至于材料,就五花八門了,什麼五金之精、西方精金、太白金精,還有些偏門的,用玉,用木頭,看得陸平一頭霧水,最後還是得問葛布衣。
要說實踐,葛布衣也是最近才開始煉自己的飛劍,而且他是符宗弟子,煉飛劍只是為了防身,增加一種攻擊手段,不比劍派弟子那麼鄭重,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可要說理論,那不是吹,葛布衣認了第二,整個南都市沒人敢稱第一。
你看他疊兩個指頭,說出這一番話來,正是︰听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原來修行者煉劍,使用的材料十分自由,不比世俗中人鑄劍只用鋼鐵之類,因為修行者煉劍不求材料鋒利,只求材料純粹。舉凡各種金屬、珍異的木材、玉、石、動物遺骸,乃至天上的雲霞、南北極的極光,只要經過千錘百煉,達到精純地步,都可以取之煉劍,而且不同的材料,還各有不同的妙用。
不過各種材料取得的難度不同,五金之類自然是最容易取得的東西,而天上的雲霞、極光,那種飄忽不定的東西,要取來煉劍真是談何容易,可能先花了幾十年工夫在獲取材料上也說不定,真正效果也不比鋼鐵煉劍強到哪里去,這種東西都是一些成仙無望的修行者,壽命悠長,大把大把的時間沒處打發,才會耗費時間煉這種中看不一定中用的東西,一般修行者是不用這種材料的。
陸平練的是五氣歸元訣,既非劍派也非符宗,他自然沒有必要把一身功力系于一把飛劍上,所以葛布衣建議他先拿些簡單易得的材料練練手,將來如果有緣得到好的材料可以重煉。
一方斗室里,紅霞籠罩,酷熱逼人,陸平端坐在房間正中,一道丹紅色的火光從他掌中燃起,正灼燒著面前一塊足球大小的鐵胚,四周牆壁和地板、天花板上,精美繁復的法陣圖案發出淡淡的光芒,正抵御著先天真火火的極度高溫。
這塊鐵胚是陸平從修行市集里買回來的,本身已經經過了初步的提煉。買回來時足有一人高,已經被精煉了許多。
鐵胚被真火灼透,漸漸軟化,變成一種半流質,從里往外透著半紅半黃的光澤,不時有小小的氣泡從流質里冒出來,發出啪啪的爆響,這是鐵胚內部的雜質被排了出來。一把飛劍的品質,至少有六成在于內部雜質排除的程度,當然,理論上說,一塊完全沒有雜質的材料是不可能存在的,只能無限接近這個結果而已。
陸平一直等到完全沒有氣泡冒出、鐵胚變成的半流質呈現一種如玉一般的光潤狀態,這才松了一口氣,此時這塊鐵胚已經被煉到只比拳頭大一圈,幾乎所有的雜質和不夠致密的部分都被煉化掉,剩下的是鐵中之精、鐵中之筋,最為堅韌最為純粹的部分。這一塊鐵精,拿到修行市集,比起它原來那一大塊,要貴出幾十倍。
陸平分出一部分真火,保持鐵精的高溫,同時從乾坤袋里取出四塊大小不同、最大的一塊頁只有拇指大小的材料,逐一用真火融化。這些材料都是他事先精煉過的,白金之精、黃金之精、白銀之精、赤銅之精各一塊。
煉劍用的材料配比,也是各派不傳之秘。跟俗世中使用合金類似,煉劍時按一定比例把不同的材料相配合,不但不會使劍質變得駁雜,反而會大大提高品質,但是使用哪些材料混合、各種材料的比例是多少,都是各個劍派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出來的,也是這些門派能夠保持長久的強勢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們當然不會把這麼重要的秘密透露出來。有時為了保密,甚至連本派的低級弟子都不告訴,而是由師長把材料混合好,再交給他們自己去精煉。
葛布衣博覽群書,可是這種不傳之秘他也無能為力,他煉的那把劍是上清派祖傳,還是古代皇帝賜的。他只約略知道最常用的材料五金之精,是以大塊鐵精為基底,加入白金、黃金、白銀、赤銅四種金屬之精,至于具體比例,他也不知道。
陸平只能踫運氣。這幾種金屬,本身在世俗界都屬于貴金屬,何況還要再百倍千倍的提煉。好在越稀有的金屬,本身質地就越單純,所含雜質也少,像鐵要提煉出鐵精,差不多要縮小一千倍,而黃金就只縮小十倍不到,白金則只縮小一半左右,不然要煉出指甲蓋大小的白金之精,都夠陸平徹底破產了。
白金、黃金、白銀、赤銅四種金屬之精,按照重量十倍遞增的比例,依次被投入鐵體之中,陸平加大了真火的輸出,極限高溫之下,五種物質發出五種耀眼的光華,堪堪壓過了真火之威,陸平感覺體內的赤火真氣已經有些後勁不繼了,他畢竟剛剛進入小成境界,多少有些勉強,但此時停下,一切都前功盡棄,耗巨資買回來的材料也就全都廢了。
陸平鋼牙一銼,奮起全身功力,肝脈中的青木真氣似有了反應,潮水般注入心脈之中,木生火,化作滾滾不絕的赤火真氣,火光一閃,瞬間強猛了十倍,那一團翻翻涌涌的金屬液體驟然間大放光彩。
陸平等于是一剎那間把體內所有的真氣釋放一空,體內賊去樓空,渾身一軟往後便倒。那團光華隨著一收,一柄三尺來長的青色寶劍「當啷」一聲落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