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臣們的罷工蔓延到了基層。八大姓互相聯姻,錯綜復雜,其中的關系連福臨都說不清楚。沒有辦法,入關之前的滿族太不在乎了,當爸的娶了佷女,當兒子的娶了姑姑的大有人在,死了丈夫或者和離的女人改嫁率幾乎是百分之百。所以,當福臨看到正白旗的人都開始起哄的時候,也只好表示理解。
皇帝一言不發,看著眾臣們鬧騰,于是這場罷工風波越演越烈,當然,有一些人還是老實的,例如說西林覺羅家,鈕祜祿家,那拉家等等,不但自身不參與,還壓制了族里的年輕人們不去湊熱鬧。另外,還有一些人一一的找機會入宮,向皇帝表忠心。
第一批來的是索額圖和佟國綱。他們兩個關系一直很好,在這場風波中,他們也商議定了︰听皇帝的話,跟皇帝走。
索額圖的來意基本就代表了赫舍里一族,而佟國綱則是代表了佟家。這兩個年輕人信誓旦旦的在福臨面前表示,他們永遠站在皇帝這邊,永遠听著皇帝的話。
另外來的,便是代替明珠表態的納蘭性德。明珠還沒有到能隨時遞牌子見皇帝的地步,只能曲線救國,讓自家早熟的大兒子去向大阿哥表明立場,同時,又代表了阿濟格一族,目前的鎮國公,福臨的連襟傅勒赫(這個關系太混亂了,傅勒赫其實是福臨的叔叔,娶的卻是仁娜的庶姐),向皇帝表明這一支的態度。
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人,例如遏必隆,例如滿達海以及他的兒子常阿岱,都旗幟鮮明的站到皇帝的身邊,至于更多的,則是保持中立態度,兩邊倒。
其實,事情鬧到這一步,許多滿洲貴族們都開始後悔了。岳樂也後悔。他是阿巴泰的第二個兒子,大哥去世的早,他繼承了爵位,還受封親王,已經是皇恩浩蕩了。而且,他還一直記得,當年皇太極命令他額娘和阿瑪分居,弄得府里沒有個理事的人,連帶著他們父子三人出門都要被人恥笑。是皇帝讓大哥將額娘送了回來的,也是皇帝直接封阿瑪為親王,狠狠的打了那些恥笑他們的人的臉。
平心而論,皇帝對他們一家是有恩的。當年選秀時,烏雲珠這麼好的姑娘,只是因為他去求娶,皇帝想都不想就答應了他的要求,現在,自己和皇帝作對,似乎有些說不過去。岳樂不笨,他體內流著阿巴泰的血,有些直來直去不會轉彎。現在想想,他是上了那些老頭子的當了。
皇帝年輕,也重用年輕人,宗室里面,他的地位算是高的,而且年輕氣盛,容易被利用。阿巴泰一支是正藍旗下的,早就向皇帝投誠,他這麼做不就是明晃晃的吃力不討好嗎?看看同樣年輕氣盛的博果兒,就沒有人去利用他,還不就是因為博果兒對皇帝的忠心太明顯了嗎?
橫豎是站隊,為毛不站在勢力大的一方啊!自己這是犯二了嗎?岳樂怎麼想怎麼憋氣,偏偏事情都做下來了,現在反悔自己都說不過去。憋著一肚子氣,岳樂不停的長吁短嘆。
這場罷工一直持續到過年,就連來朝賀的從屬國和蒙古各部落都感覺到了這種詭異的氣氛。理藩院眾人早就被高塞拿捏得老老實實,誰都不會多說一個字,朝鮮使臣們都不敢多問福臨要東西了,福臨倒是省了一大筆。
順治十九年正月,皇帝二十五歲萬壽節,滿洲貴族們終于撐不住了。他們以為,朝堂上少了他們是不行的,他們甚至拉上了南書房的費揚古,還日日去打擾攝政王,就是希望皇帝能夠低頭。不料,皇帝發了狠。
多爾袞被接到宮里,皇帝在自己的乾清宮里安排出一間寢室,就在自己住處的隔壁,讓攝政王住著,日日守著,連後宮都不去。攝政王在宮里,誰還敢大著膽子去探望呢?頓時,多爾袞的耳朵邊上清淨了許多。
接著,滿洲貴族們不干活了。福臨一咬牙,他來干。本來朝臣們就是一半一半,漢臣們還是在正常運轉的,而一部分滿臣也在偷偷模模的幫忙,福臨忙得團團轉,卻硬是把這段時間給撐了下來,一切都很好,似乎沒有這些滿洲貴族們,朝廷一點影響都沒有。
大家慌了。這本身就是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誰先松了這口氣誰就會輸。而皇帝看似還能撐,貴族們卻沒有辦法了。他們輸不起。
順治早就下過旨意,他的生日和太後的生日很近,沒有必要過兩個萬壽節,合成一個,在太後生日那天一起過就是了。可是這年卻不一樣。內務府照例沒有準備皇帝的萬壽,貴族們卻不停的開始送禮——自然,都是派命婦送到慈寧宮,委婉的表達了善意。
布木布泰特地將福臨叫去,道︰「皇帝也不要這麼倔,他們都服軟了,皇帝也就算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