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六八章 天遂人願 春牛換駿馬

第二六八章天遂人願春牛換駿馬

閻羅王心中的這種變化,正是杏兒哥所期望的,于是,杏兒哥不失時機地、對著那閻羅王那是娓娓道來︰

「想當年,我師祖到那函谷關時,函谷關一帶正流行一種瘟疫,許多人為此斃命,郎中也無能為力。

而關令尹喜,卻能預見「紫氣東來」,果然,我師祖來了,師祖受尹喜之托,只得閉門寫那《道德經》,青牛就找人喂養著。

有一天,師祖的青牛也開始不吃不喝,這可急壞了飼養的人,他找郎中,郎中說,現在,連人的病都看不過來,還看什麼牛的病呀?

架不住飼養人的死纏硬磨,郎中只得試著給牛看病,可是,看那牛時,那牛已經氣息奄奄,郎中讓人把牛扶起來,那牛連站也站不穩了。

只見那牛全身哆嗦,氣喘吁吁,好似極其痛苦的樣子,嘴里哞哞的哀叫著,牛嘴一張一合,似乎要往外面嘔吐什麼。

那郎中趕快上前在那牛的身上,使勁的推揉了幾下牛的肚子,那牛竟然一張嘴,吐出了一個肉團,那郎中認識,原來是一塊大牛黃。

直到這時,那青牛才如釋重負,張嘴開始吃草了,郎中大喜,趕忙將肉團拿回家中,泡制成小藥粒,發給有病的關民。

病人吃後馬上見效,沒過幾天,病就全好了,人們為了感激師祖青牛的救命之恩,都說這是青牛送來的仙丹,至今,當地還流傳有正月二十三為牛節的習俗。

到了這一天,家家門上貼著用黃紙剪成的青牛圖案,並寫上︰「新春正月二十三,天上老君煉仙丹,家家門上貼金牛,一年四季保平安」。

單說那青牛,飼養青牛的那人,看到這是一頭神牛,而且還是一頭大牛,即是一頭大公牛,當時,正逢春季,是牛的發情季節,于是,就找了幾頭母牛與之交配,這就產生了後代。

在這以後的歲月中,函谷關那里,一直就保持著一支最純潔的青牛種群,一直到如今。

今年年前,我與我師父到那函谷關去雲游,這不,為了紀念我的師祖當年騎青牛出關,就與我師父,騎回來了這樣的一頭小青牛

一直到杏兒哥說到了這里,那閻羅王的眼楮里還是有一絲兒疑惑,他對杏兒哥試探的問道︰「劉杏哥,剛才這一路跑來,我已感覺到了這頭小青牛的不凡。

可是,你能告訴我,這頭青牛會一直這樣長時間的跑下去嗎?」

「哈哈,閻羅大王,說起這青牛的腳力,那可是不一般呀!我與我師父從那函谷關趕回來時,在路上的三個月中,那是與我師父輪流著騎著它,它可是立下了汗牛功勞了!」杏兒哥笑著回答道。

「哦,這麼說來,這青牛,真的就是你師祖青牛的後代了,果然是名不虛傳了?那麼,它每天究竟可以行多少路程呀?」那閻羅王還是有點不放心的問道。

「哈哈,閻羅大王,這青牛的出身,那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說到它行程的速度嗎?那送給我們青牛的人曾經說道︰這青牛是「打一鞭,行三千,按一按,走一萬」,我與師父已經試過了,那人說得確實是實話

杏兒哥說到這里,他的心里差點兒笑出聲來︰因為他突然想起自己與師父在那旅順雲游時,听說過的一段故事︰

說那冒牌的相馬人相中一匹馬,稱贊那是寶馬︰「打一棒,滿地晃,一晃就是幾百里;錐一錐,貼天飛,一飛就是幾千里

而此時,自己卻編出了︰「打一鞭,行三千,按一按,走一萬」的兩句順口溜,哈哈,自己這不也成了冒牌的相牛人了嗎?

听到這里,那閻羅王心想,怪不得我的千里駒,跑不過這青牛呀,敢情這青牛是一頭「萬里犢」呀?

我這千里駒剛剛才能做到︰「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沒想到這青牛竟然做到了「按一按,走一萬」了?也真是了得呀!

等回到了我的陰曹地府之後,我可得找人好好地飼養著這頭青牛,以後外出,我就會又增加了一匹更好的坐騎。

想到這里,那閻羅王又試探性地問道︰「劉杏哥,你的青牛還有些什麼特點嗎?」

「要說特點嘛,也沒啥,只是這頭小青牛它很認生,除了我與我師父可以隨便靠近它以外,其他任何人都是無法靠近它的,它的那一對利角是非常嚇人的!」杏兒哥又肯定的回答道。

「哦,那麼,就沒有什麼辦法靠近它了嗎?想當初,你們得到它時,又是怎樣使它馴服的呢?」閻羅王又問道。

到了此時,听了閻羅王這一連串的問話,杏兒哥的心里已經覺察到︰這閻羅王的心中,已經對小青牛起了貪欲,這正是自己所希望的,下面的表演,自己必須更加出色。

于是,對那閻羅王說道︰「閻羅大王,你可知道?函谷關那地方,只從我的師祖到過那里之後,又是「紫氣東來」,又是「青牛獻寶」,在當地已經產生了極深地影響。

當地人從那以後,對建道觀,供香火,做道士等事,那已經蔚然成風,他們對神仙的崇拜和對道士的向往,達到了空前的程度。

就是在服裝上,他們感覺到穿道袍,那是最神聖和美麗的服裝,于是,道袍便在當地流行了起來。

尤其是,當知道了有一支青牛種群,那是師祖的青牛留下的後代,他們就把這一支子青牛,專門放在道觀里飼養,久而久之,這群青牛,看慣了穿著道袍的人來飼養它們,所以,只允許穿道袍的人靠近它們。

我的這只小青牛也是那樣,當我與我的師父見到它時,它也是在一處道觀里飼養著,見到我倆都穿著道袍,小青牛自然是表現出了非常友好的態度,于是,我們就把它帶回來了

杏兒哥的這一番話,說的那是合情合理,有理有據,可謂天衣無縫,不由得閻羅王不信,閻羅王眼中最後的一絲疑惑,轉眼間也消失了。

想了一想後,閻羅王好似開玩笑般地說道︰「哈哈,劉杏哥,我知道了︰你這小青牛,那是「只認衣服不認人」,對吧?其實,我這千里駒也有這個特點,看來,這畜生們多半都是這樣吧?」

「哈哈,閻羅大王,可真讓你說對了!這世上就是狗,也大多是這樣的︰見到了高冠大面者,它們往往搖尾乞憐;而見到了衣衫襤褸者,它們往往狂咬不止,這大約就是做畜生的基本道理吧?」杏兒哥也像是看玩笑似的說道。

「好,劉杏哥你說得很好!而我們今天,就偏偏要熊這畜生們一下子︰你舍不舍得呀︰與我交換一下衣服?然後,再交換我們的坐騎,那樣,我就可以在前面領路,等到了那酆都城時,我們再交換回來,你看怎麼樣?」那老閻王又是臉上顯得很高興地說道。

听到此,那杏兒哥心里早明白了︰世上有不少的謊話,那都是用最冠冕堂皇的理由說出來的,閻羅王現在也是這樣,他已經有點迫不及待地想得到這頭小青牛了,不過,這樣,可也正中了自己的下懷。

于是,為了調一下閻羅王的胃口,杏兒哥故意說道︰「閻羅大王,那樣做,可能有點不好吧?我這普通的道袍,豈敢與你那象征著王者尊嚴的狀元服交換呢?」

「哎——,劉杏哥,此言差矣!連函谷關那里的關民都知道崇拜你的師祖,我為何就不能穿上你的道袍,懷念一下老子他老人家呀?何況,我們也不是總是換著穿,等到了那酆都城門口,我們自然再交換過了也就是了那閻羅王還是振振有詞地說道。

看到火候也差不多了,于是,杏兒哥說道︰「這個……,好是好,只是,那可真是要羞煞我了,我從沒有參加過科舉,現在若要穿上這狀元裝,真是無地自容了,無地自容了……」說到此,他把頭都低了下去,表示自己心中的羞愧。

那閻羅王看了,哈哈大笑,說道︰「哈哈,好一個劉杏哥呀,你竟然還是這麼一個好害羞的人呀?看你現在,怎麼又會想到你還是……咳咳……」說到這里,那閻羅王卻突然咳嗽了起來。

他雖不說,那杏兒哥心里是已經知道他想說什麼了,那一定是想說︰「怎麼又會想到你還是害人兩命的惡魔?」那閻羅王是話到嘴邊,突然才覺得這話不能現在就說,硬是用他的裝作咳嗽給掩蓋過去了。

盡管閻羅王還在裝咳嗽,可是,他的手里卻一點兒也沒停了下來,已經把身上那狀元裝月兌了下來,拿在手里遞了過來。

那杏兒哥此時也不能怠慢,裝作若無其事的也把道袍月兌了下來,遞給了閻羅王,好在兩人的身材差不多,穿在身上還覺得很合適。

待到兩人都換好了服裝,再走到交換過來的坐騎身邊,那多好的畜生也都是有眼無珠︰竟然服服帖帖,二人相繼順利地騎到了坐騎的身上,揚鞭便向那酆都城進發。

那小青牛此刻倒也很爭氣,在那閻羅王的指引下,放開蹄子,竟一溜煙的向那西南方跑去,杏兒哥騎著千里駒緊隨其後。

就這樣,再翻過了兩三座大山之後,那小青牛的奔跑速度漸漸地有點減慢,最後,終于,在一座山坡上它停了下來。

等到杏兒哥駕馬跑來的時候,一看︰哦,原來是綁在牛角上的那條小細繩兒,被閻羅王不小心拽了下來,閻羅王正下牛在綁著那根細繩。

看杏兒哥跑來了,那閻羅王很得意的將手朝著西南方向一揮,那意思是告訴杏兒哥︰不用下馬等他,可以繼續朝西南方向跑下去,等會他會追上來的。

那杏兒哥朝著閻羅王一笑,也沒搭腔,騎在馬上從他的身邊飛逝而過,等到杏兒哥跑到山頭時,回頭一看︰那閻羅王還在那里整理那根繩兒哪。

杏兒哥臉上微微一笑,心里明白了︰一定又是三個師尊在暗中幫助自己,看來那青牛也不會再跑起來了,閻羅王呀,閻羅王,你就在山坡上慢慢鼓搗吧!

想到這里,因為在山莊上時,他經常趕著七叔的驢車,他很明白牲口的習性,于是,這時,他把手中的韁繩慢慢地松弛下來,雙腿一夾馬的後背,就讓那千里駒信步朝著西南方向奔了下去。

此刻小青牛的遭遇,又讓杏兒哥猜到了︰在那三清觀里杏兒哥說過,想要一頭小青牛,那只是為了與閻羅王的千里駒交換,利用老馬識途的道理,載著自己首先跑回酆都城。

在拿到閻羅王藏在那兒的受賄贓物以後,再找他理論自己與霍壇興父子的那些問題,這叫做捉賊拿贓。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