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1章 代掌後宮

這場封妃大典,主角只有一人,便是溫清許。

在場的除了先王後,不,現今該喚作雲國王太後了,即伏引生母簫氏,還有先王伏褚的墨太妃、貞太妃、梓太嬪、和太嬪,其余便是一眾肅立兩側、低首端莊的宮女。

王太後簫氏早已由棲鸞殿遷至畫堂閣。奈何封妃大典自古便是在棲鸞殿由王後坐鎮。溫清許封妃,伏引未有立後,便由王太後掌管大局,亦不為有失。

棲鸞殿的正殿以琉璃為鋪設,柱上金碧輝煌,鳳舞九天的雕刻契合著棲鸞殿中之人的身份。

王太後簫氏正襟危坐于棲鸞殿主位之上,身後的宮女一動不動于其身後。以坐為尊,王太後身側,墨太妃、貞太妃坐于王太後左側,梓太嬪、和太嬪坐于右。

宮女排列兩側,眾人皆是嚴肅神態。

溫清許一身明媚華服,深藍色的貴氣衣裝,配以發髻間若行雲流水般的梳理,發髻間做工精致的金色鎏金攢玉華翠流蘇,搭配貼翠兩額,端莊之余,更多了分嫵媚華美。

輕移蓮步,步步生蓮,棲鸞殿中,溫清許揚著得意自信的笑款款走向殿央。

這一場封妃禮後,她便是名正言順的德妃娘娘。

徐徐而跪,禮數周全。

手搭腰側,錦帕微揚,一個欠身。福而起身,繼而雙膝著地,以雲國大禮叩首正中王太後處。溫清許眉眼低著,恭恭敬敬,俯身做禮。

禮畢。

王太後簫氏輕輕抬了抬手︰「德妃起吧

溫清許又是一個謙卑福身︰「謝王太後

錦繡連忙上前,攙扶起自家主子。

「只知道德妃是先王親口為君上定下的人,卻也一直不曾得緣見過,今次一見,果真是驚艷了一番說話之人是坐于左側的貞太妃。

貞太妃的叔父與溫千山有些交道。

梓太嬪與和太嬪下意識交換了一個眼神。

都說一朝妃子一朝人,伏褚薨逝,這後宮都跟換了個天似的。

墨太妃懶懶撫著自己的尾指︰「這世上見過的驚艷女子也不少,可瞧著可以太太平平活到終年的還真不多

後宮是非處,美人歸香冢。

王太後簫氏面色有些沉了,眼角掃了一眼墨太妃︰「性子好、有教養自是可以抓住君上的心,命都是自個兒走出來的

溫清許深知後宮爭斗的硝煙不能退散,卻不想這些個太妃太嬪在先王都去了的時候還口頭上爭來爭去。

後宮,果真是個散不去爭斗的地方。

「從前這宮里都是哀家看著,如今先王都去了,君上也有了妃。哀家也要好好商榷著可否尋個人代掌後宮事了,畢竟君上沒有王後,總不能讓後宮一直沒個掌權的主……」王太後簫氏坐于正位,恍若是在故意說給溫清許听。

貞太妃看了看溫清許︰「王太後娘娘懿明決斷,想來心中早已有了打算了

溫清許自是听了竊喜。

「王後之位茲事體大,既是君上不曾立後,後宮之事暫由王太後您管著好和太嬪眉眼間的笑意都快要漾開秋意了。

梓太嬪連忙也跟著道︰「和姐姐說得不錯,這宮里還是王太後娘娘管著才合情理

墨太妃沒有說話,不曾發表意見。

「哀家覺得近日里陪各位妹妹賞花游園也甚是歡欣,君上的心思也該由著君上的枕側人去操勞了王太後簫氏一語定音。

溫清許連忙低低俯首,聰慧如她,怎會不知王太後之後會說什麼。

「德妃是君上現今唯一的妃子,可興許要不了多久這宮里頭便就熱鬧了王太後簫氏靠近了溫清許,握了握溫清許的手,聲音低沉和氣︰「哀家也是從德妃這份上走過來的,只有一句,管你該管的。無傷大雅的事兒可以做,可若是鬧大了,哀家的眼楮,是容不得沙子的

王太後和藹著面孔,面上笑得如同平常人家的家婆。

可溫清許卻知道,這個自後宮里頭模爬滾打起來的女子,絕不是如同面上的笑意一般。

從宮牆走出來的女子,已為一國王太後,怎會簡單?

溫清許眉眼斂了幾分得意,添上了幾分恭敬謙卑︰「臣妾必當不負王太後娘娘期望

那梓太嬪跟和太嬪兩兩相覷一眼。

回清漪宮的路上,錦繡端著王太後簫氏賞給自家主子的東海瑪瑙手釧︰「娘娘,王太後娘娘對娘娘很是好呢

「好?」溫清許嘴角不覺一笑,「瞧出來了麼?梓太嬪跟和太嬪明顯就是隨著王太後的心思說話,不過王太後是個聰明人,縱是舍不下這權利,卻還是顧念君上的顏面

錦繡腳下步子一滯︰「那今夜……」

「自然依時而行,好歹王太後已經口頭任命,本宮自然更加不能辜負了王太後的期望

溫清許何嘗不知放權為之難。不過既然王太後顧念伏引,只要她成為伏引需要的女人,王太後便也就尋不到什麼究竟了。

「娘娘……」錦繡遲疑著,「襄侯府里傳了消息,道是主母病倒了

溫清許眉眼一顫︰「妾跟庶女都沒這個身份,是她……」

錦繡微微點頭。

溫清許霎時足下一頓,定在原處。

錦繡上前,怯怯道︰「娘娘?」

溫清許輕輕將手中錦帕放置眼前,是一面芙蓉花嬌的花紋︰「封妃大典不可太過顯露,本宮的夜宴便要帶著她送的牡丹錦帕好好煞了她的面色

封妃大典她終歸還是用的旁的錦帕。

溫清玉來赴宴,當著她的面用她繡的繡帕,這一宴,定會別開生面。

宮外女眷的馬車停靠在宮牆之外,溫清玉一身紫色宮衣,在玲瓏的攙扶下下了馬車。

仰頭看著傍晚天色下恢弘大氣的宮牆,層層圍起的院牆圍住了宮牆內無數女子的傾國容顏。紅牆綠瓦下,唯獨這一片,最是驚心動魄。

「這不該是襄侯府家的馬車?」只听一個柔聲細緩的聲音,溫清玉不覺望向身旁一個一身綠袍命服的中年婦人。

婦人亦是瞧見了溫清玉,幾番打量,方遲疑問道︰「听說溫夫人病了,我還以為襄侯府里不會來人了

「德妃娘娘乃是出自襄侯府,今日夜宴襄侯府豈有缺席之理?」溫清玉笑道。看著婦人一身命婦儀制是出自二品官家,溫清玉落落大方欠了個身,「小女乃是襄侯府中次女,娘身子不好,可府里終歸不可有失

婦人面上的神色先是凝了一刻,當日襄侯府里大小姐配了蜀國和親,豈知中途又認了個確實的長女。這里頭的淵源倒也叫一些知曉襄侯府內情的人猜測了幾番,如今這個次女立在眼前,分析一番才分析得這女子原就是襄侯府的嫡小姐。

婦人見著溫清玉大方識禮,不覺笑道︰「我是尚書府家的,與你娘最是投契,今兒瞧著你,真似瞧著第一次見著你娘的模樣了

尚書府林家,與襄侯府的關系確實一直好著。只當初溫千山被伏褚薄待,其後遷至五里城,尚書府倒是匿了聲響了。

婦人乃是尚書府林家的主母關氏。

投鼠忌器也是尋常,既是見著了,好歹伸手不打笑臉人,都是為了自家的官運亨通。

溫清玉側頭看了看四周,斜暉脈脈之間,晚霞樹影下,卻也瞧見了與她差不多年齡的女子。京城高官里頭也有不少沒了發妻納妾卻未續弦的,那些個人家也該是指令著嫡女來的。

妻妾之分,嫡庶之分,向來便是嚴的。

「算來該是世佷女,跟伯母一同走吧關氏親厚拉著溫清玉的手,便就一同入了宮門。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買了糖炒栗子,那味道真是一個好啊。

   ,有木有被如意饞到?

如意每天說著減肥的話,說著增肥的事兒。

不過,嘿嘿,能吃是福。

少吃點確實還是有道理啦。

套用一句曾小賢的發財秘籍︰

多讀書,多看報,少吃零食,多睡覺。

大家開心就好~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