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平帝駕崩,太皇太後照例把傳國玉璽收起來自己保管。又因為孺子沒有登位,王莽又是假皇帝,玉璽都不用給他們,就一直放在東宮。現在王莽要當真皇帝了,就得佩上傳國玉璽,于是把玉璽從太後手里要過來成了當前第一之急。可是,現在是奪人江山,老太後豈肯交出?思慮再三,王莽對王舜說,太後平時最喜歡的是你,還是你擔當這一重任——向太皇太後索要玉璽吧。王舜說,雖然太後對我不錯,可這是讓江山易姓啊,老太後肯給嗎?我挨一頓臭罵不要緊,只怕玉璽要不過來啊!王莽說,你先要去,實在不給再說,總有辦法要過來的。
于是王舜帶兩個隨從入東宮見太後,告說上天降下金策銅匱,要王莽當真皇帝;請太後順天從命,將玉璽拿出來給王莽。老太後不等听完就差點背過氣去,指著王舜的鼻子大罵︰「好哇,你們這幫狗東西,真做得出呀!我就覺得王莽越來越不是東西,沒想到他這麼快就要奪我漢家江山了!王舜呀王舜,太後我一直以為你是個忠誠靈秀的孩子,沒想到你也幫狗吃屎,干這種喪家滅族的缺德事!」王舜說︰「太後,可這是上天之命,高皇帝之命,臣不敢違逆呀。」太後罵︰「什麼上天高皇之命,全是胡說八道!從你們弄出那個什麼白石丹符,我就看出王莽在作假。後來又有什麼新井、石牛、仙石,直到今天的什麼金策銅匱,都是王莽指使的造假!你把王莽叫來,看我不全戳穿他!」王舜說︰「太後,不管真假,現在天下人都信,都認為王莽身負天命,太後您就是把他叫來罵一頓又有什麼用呢?」太後罵︰「我不罵他,可你們要玉璽沒有,要命有一條!我老婆子還有幾ri可活?身死之ri,我帶著玉璽同葬墓中,你們休想得到!」王舜苦笑說︰「太後,您說的是氣話,這怎麼可能呢?現在萬事不都由著王莽嘛——太後您仔細想想,這玉璽逃得了王莽之手嗎?」
這其實是在告訴太後,當年傅、丁兩太後埋到墳墓里的璽綬還被王莽挖出來砸毀燒壞了呢,何況太後您這大活人手里的東西?您百年之後的喪事還不是由王莽處理,他能讓傳國玉璽隨您下葬墓中?
老太後當然听得明白,就大罵︰「王莽既然當什麼新朝皇帝,那他自造璽綬好了,何必用這亡國不祥之璽?你告訴王莽,讓他自己造,這個不給!」王舜說︰「太後老人家,您還是給臣佷吧。您不給臣佷,王莽那里臣佷怕交代不過去。」太後罵︰「王莽交代不過去你就來逼你的太後老姑姑?王舜呀王舜,多少年來我把你和王莽當成最親近最可靠的人,打心眼里寵你們,愛你們,想著法地提拔重用你們。可沒想到,太後我老了老了,倒是你們這兩個狗東西合著伙地欺負你們的老姑姑,你們怎麼這麼沒良心啊!」說罷啊呵呵地坐到地上,捂著臉哇哇大哭。旁邊的侍者緊忙撲上去,一邊給太後抹淚一邊也跟著哭。王舜看了,也忍不住拿手抹淚。良久,王舜乃對太後說︰「太後您教訓得是,我們活該挨罵。可是,王莽必要得到玉璽,您擋不住他的。」太後說︰「怎麼,他還敢派人到我東宮來搶?我看誰敢對我太皇太後無禮!」王舜說︰「太後,假若以前有誰敢對太後無禮,王莽敢滅了他的九族;可現在,他巴不得有誰對太後無禮呀!如今全天下都知道王莽上應天命,太後如果硬是不予,不知有多少人要來宮中與太後理論;到時他們講不講禮數,這都不好說啊。太後,漢數已盡,您老人家還是直面現實吧。」
老太後想了半天,知道玉璽肯定保不住,就仰天大哭說︰「漢家列祖列宗在上,後輩媳婦對不住你們啊,後輩媳婦糊涂啊!」哭罷命近侍取出玉璽。老太後站起來,顫著兩手接過玉璽,又仰天哭道︰「異ri九泉之下,我有何面目去見漢家祖宗!」說罷將玉璽狠狠地砸向王舜︰「給,給你們,你們就等著報應吧!」
然而王莽卻不怕什麼報應。王莽雖然沒有當面听到這句罵,而且王舜也不會傳給他听,但王莽能夠想像得到,老太後肯定會這麼罵的。不過不要緊,王莽根本不在乎——只要能手握玉璽當上真皇帝,建立我王家的萬世江山,幾句咒罵又算得什麼?我不是鴆死平帝還向天賭過咒麼,可是我可曾損傷過半根寒毛?最後被亂刃分尸的不還是翟義?只要天命在我,我王莽怕什麼?嘁!
得到了傳國玉璽,王莽終于成了真皇帝,其心內的興奮不用言表。不過王莽畢竟是王莽,弄到這麼大的便宜還要賣乖,做出一副很不情願但又沒辦法的樣子來。
于是王莽在朝堂大殿當著全體公卿的面,抱著孺子劉嬰嚶嚶而泣,一邊抹淚一邊對劉嬰說︰「昔周公居攝,最終將皇權歸于給成王。朕本來也想效仿周公,將來把皇位歸還給你的。可現在皇天卻命令朕當真皇帝,朕也是沒法呀!」說罷摟著劉嬰又哭。此時剛剛五歲、被王莽贊譽為「有天子相」的小劉嬰,除了覺得這個老是抱著自己哭的老頭子十分討厭,並竭力想從他的懷里掙月兌出來,他根本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
王莽篡漢,建立新朝,于是大改漢制,凡土地、貨幣、人口、職官、郡縣地名等等無不改易,以示改朝換代,廢漢興新。但改來改去,總之離不了那幾句話︰迂腐瑣碎,朝令夕改,狂想臆斷,來回折騰,造成的混亂災難曠世空前。但這種混亂災難是全方位、深層次的,在此何能盡表?只能略舉一二以窺其豹——
比如官職秩祿的改易以及地名行政區的重新劃分,就不知折騰了多少回。始建國元年,王莽依據《王制》、《周官》,改秩祿之號,更定官位為公、卿、大夫及士。最低級的庶士為百石,最高級的公卿則為中二千石,並將官吏的選任制改為世襲制。此外,又以武帝所定的十三州不合經籍,遂依《堯典》改為十二州。♀後又依據《禹貢》改為九州。同時將漢朝的州、郡、縣三級改為州、部、郡、縣四級,地名也來回更換,有的地方甚至五易其名,怕官民記不清還得在公文上注明「這個地方原來叫什麼什麼名」等好幾個舊名。始建國四年又分天下為九州島,而劃分的縣治更比以前增加了兩倍多,全國縣份竟達到了兩千二百零三縣。
不難猜測,王莽增設這麼多的郡縣,無非就是多拋些官帽子,封官許願拉攏人心。
但是官吏數量的大增,所需的「皇糧」自然也成倍增長,這極大地加重了財政負擔。為此,王莽不得不設立了許多新稅種,把負擔都壓到老百姓身上。到王莽末年,征斂更甚,百姓被壓得幾乎都喘不過來氣。
百姓艱難,官員的ri子也不好過。由于官吏數量增加得太多太快,「皇糧」入不敷出,王莽只好減少官吏的俸祿。王莽登位前,三公、九卿、州牧、郡守等原官階在二千石以上者,月俸為一萬六到四萬之多。但現在官多錢少,只好都壓低薪俸,降到幾千以下,官吏們的ri子自然就開始緊巴。加之新定的秩祿制度極為煩碎,誰該拿多少「工資」竟然常年定不下來。定不下來就拿不到「工資」。但官吏們自有辦法,依仗權勢對老百姓敲詐勒索,中飽私囊。尤其一些下級官吏,干這事更多,更狠,對老百姓的壓榨幾乎到了敲骨吸髓的地步。而百姓稍有反抗或交納遲滯,輕則吊打,重則關押,非等你把錢拿出來才放人。黎民百姓自然都怨恨不已。
再比如「五均六管」,王莽說這是為了「齊眾庶,抑兼並」,表面上是在向一般的農工商戶傾斜,但由于執行政策的不少官員原本就是大工商主,他們有了特權後,便乘機賤買貴賣,大發橫財,並與郡縣官吏狼狽為ji n,把這一政策變成了盤剝掠取的工具。他們一方面利用手中的定價權和壟斷經營權拼命地盤剝農民,另一方面又利用自己的壟斷經營地位肆無忌憚地排擠手工業者和中小商人,以至「工商失業」,大批的手工業者和中小商人破產。盡管這一政策非常不得人心,但王莽因此還能夠搜刮到不少金銀,所以還是繼續執行,並不放手。至于多少商戶傾家蕩產、淪為貧民,這位真命天子只好睜一眼閉一眼了。
另外王莽為了推行他的「新制」,還相應制定了許多嚴酷的條法律令,百姓舉頭犯法,搖手觸禁,被關押流放做苦役甚至被砍頭的無計其數。
除了,更有天災。王莽篡漢的十余年間,各種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狂風、暴雨、黃河決口、地震、蝗災、大旱、冰雹等等連年不斷,更加劇了百姓的苦難。走投無路的老百姓只好仰天悲號︰「漢朝,你還是回來吧,誰帶我們再回到漢朝啊!」
然而老百姓們也不都是只會哭,更多的人開始反抗;人數少者或盜或搶,人數多者則拿起刀槍攻燒城邑,直接與官府對抗。♀到王莽天鳳末年,這些公開對抗已經形成了氣侯,其中活躍于青州、徐州境內的赤眉軍與活躍于荊州境內的綠林軍聲勢尤大。王莽雖然被這些草寇攪弄得心神不寧,但還不至于慌張。因為這些草寇雖然攻燒搶掠,但只是為了吃穿活命,還危及不到他的江山社稷,還不至于來奪他的傳國玉璽。他所擔心的,恰恰是被他廢掉的漢氏皇族——劉家人。而且,這幫人還不少,遍布全國各地。
當初王莽篡漢後,就開始找借口貶抑劉氏,為王者削王,為侯者削侯,為官者罷官,劉家皇族慢慢都變成了平民。但是王莽清楚,一是他篡漢之後老百姓並未過上好ri子,他的大新天下也沒變成太平盛世。二來,人一般都有懷舊情節,尤其是ri子過得不好時,懷舊情緒就更濃。所以王莽後來特別害怕老百姓思念漢家,思念劉氏,甚至由怕生厭,一听到那個「劉」字就心驚肉跳。為此他忌諱一切帶「劉」字的東西。比如人們最常用的錢,因為此字左面是個「金」旁,而且錢還有一種刀幣,這也使他浮想聯翩,會因「金」和「刀」而聯想到那個「劉」字。所以他就下令,今後錢不叫錢,叫「貨泉」,或者根據「泉」的字形,叫「白水真人」也行。至于刀幣,更別想流行。總之對這個「劉」字他是害怕厭惡到了極點。而如果有劉氏起來造反,那更是要了他的命——赤眉、綠林在東面攻燒搶掠沒事,而劉氏如果在暗中搞什麼活動,準攪得他三天睡不著覺。
可是怕什麼來什麼,這不,偏偏有一個姓劉的家伙公開跳出來,竟在長安的大街上大肆辱罵他,還要他滾出未央宮,讓出皇位!而且這小子的來頭更驚人,竟稱是什麼漢成帝的親兒子,叫什麼「劉子輿」!——這就是王邑審罷武仲而連夜來告訴他的事情。
當王邑剛把「劉子輿「的事報告他時,嚇得他差點尿了褲子。不過還好,王邑說這小子的真名叫武仲,就是長安城里人,並問他怎麼處置。王莽一瞪眼說︰「這還有什麼好說的?這狗雜種故意惡心朕,可惡至極,把他當街車裂,滅九族!」王邑說,他只剩光棍一條了。王莽說︰「先把他車裂了再說,明天就車裂!」
王邑走後,王莽一直苦著臉悶想——雖然這個「成帝親子」是假冒的,但這是個信號,說明姓劉的還有市場,這可是最大的禍患呀!整整一夜,王莽心焦氣躁,輾轉反側,到天明也沒睡著,弄得兩眼布滿了血絲,酸疼難受;線蟲子似的皺紋也在一夜間爬滿了他那虛胖臃腫的臉,這就是本章一開頭王莽坐在朝堂上的情景。
當ri王莽坐在御案後,照例一臉的威嚴。雖然昨夜睡眠差勁,但是皇帝的威風卻不能減。于是強挺著胸脯,臉朝著天,兩眼斜sh 下來掃視著階下的群臣。
除王邑外,大家都不知道皇主今天要訓些什麼話,會有什麼法令要改要變,都躬身站在那里,等著皇主的訓示。
王莽黑著眼把群臣一個個掃視了一遍,卻突然大聲問︰「你們說,朕這個皇帝,是怎麼當上的?!」
眾臣一听都懵了。沒承想時隔十多年皇主又冷不丁地這麼問,不知道葫蘆里賣的什麼藥,便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傻瞪著眼愣在那里,誰也不知道說什麼好。
還是王邑反應快,就站出來向皇主奏報︰「陛下,當年您上承天命,先有白石新井之符,後有金策銅匱之命,萬民擁戴,天下歸心,才成為真龍天子。此事雖過去了十幾年,但臣猶覺如昨,記憶如新。更何況,當年獻金策銅匱之人如今就站在陛下的眼下,他應該更清楚。」
哀章一听,知道在說自己,趕緊站出來抱拳說︰「陛下,這事當然臣最清楚——當年漢家高祖的神靈將金策銅匱親自交給了臣,臣獻給了高廟,陛下這才龍登九五,統馭天下。這事雖然過去了十幾年,但天下人至今還在津津樂道,無不稱頌。」
眾臣這時也都反應了過來,抱著手中的笏板一齊向王莽躬身說︰「陛下上承天命,龍登九五,四海無人不曉啊!」
王莽哼一聲︰「可是現在竟有那麼一些家伙,罔顧天命,公然挑戰朕的權威,還拿最下流的話辱罵于朕!」
眾臣都瞪大了眼︰「啊?竟有這樣的混蛋雜種?!」
王莽說︰「是啊,就在昨天,在東市大街上,有一個家伙攔住王邑的車仗,大庭廣眾下辱罵朕,還要朕滾出未央宮,讓位于他!」
眾臣都氣炸了肺,紛紛大罵︰「竟有這樣的狗雜種,該當將他車裂,滅九族!」
王莽說︰「還有更不可思議的,這家伙竟然說自己是漢成帝的親兒子,叫什麼劉子輿!」
眾臣都瞠目結舌︰「啊?成帝的兒子劉子輿?這是真的?!」
王莽又冷起了眼︰「怎麼,你們相信這是真的?!」
眾臣都嚇得一顫︰「這怎麼能是真的?這肯定是那個雜種在胡說八道!」
王莽這才笑︰「就是嘛。王邑把他帶回去還沒怎麼動刑,這家伙就稀松尿了褲子,趕快承認自己姓武,名仲,就是這常安城里的二流子懶漢,根本不是什麼成帝的親兒子。而且他所說的那個什麼‘子輿’,也是他胡亂捏造的,世間根本沒這個人。」
眾臣又憤憤說︰「噢,果然是假冒的!」
王莽說︰「是啊,是假冒的。不過,這暴露了一個問題,說明他們漢家還有一定的影響,不然也沒人冒充他們。不錯,朕是接手的他們漢家,可那是朕要接的嗎?那是上天之命啊!」
眾臣說︰「對,那就是上天之命,天命在新,他們漢家的氣數早已盡了!」
王莽說︰「所以今天這個早朝,朕就是要你們再一次地明白,朕的大新社稷是享有天命的,而且要長享萬年,永不衰敗。現在雖然有些地方出現了一些草寇,一些盜匪,還有一些什麼違法抗稅的,不交土地的,私鑄偷用五銖錢的,擅自釀酒煮鹽的,這都不必怕,刁民猾屬,怕他們干什麼呢?當年翟義那麼凶狂,不還是被咱們消滅了嗎?朕還是那句話,對刁民猾屬,就得嚴懲,就得狠治,該關押的關押,該流放的流放,該充勞役的充勞役,該砍頭還必須得砍頭!」
眾人都屏住聲息,靜听著王莽那粗重的嗓音在大廳內嗡嗡作響。
王莽繼續說︰「不要怕殺人,殺人不一定是壞事。對于那些刁民,就是要殺一儆百,殺百儆千,殺千儆萬,慢慢他們就老實了。比如這個什麼武仲,朕已命王邑今天就把他當街車裂,看誰以後還敢再假冒什麼「劉子輿」、「劉子丹」之類的廢劉犢子!就算那些真正的劉家人,量他們看了也必然心驚膽戰,不敢妄生歹念,你們說是不是啊?」
眾臣都拜︰「陛下聖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王莽說︰「朕最後再宣布一個任命事項——鑒于大司空王舜病死,朕宣布,今後由王邑接替王舜,總典朝政!」
眾臣都抱著笏板向王邑頻頻稱賀︰「恭賀王大人榮升!」
王邑早跪地而拜︰「謝吾主龍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王莽又命王邑︰「回頭將車裂武仲的事傳告天下,讓那些不管真的假的廢劉犢子都不敢妄生歹念!」
可是王莽沒想到,此時還就有一位「廢劉犢子」正走在他的「常安「大街上。而且這位「廢劉犢子」後來不但「心生歹念」,還跨馬持槍與他的大新軍隊殊死決戰——一年多以後的昆陽大戰中,這位叫劉秀劉文叔的年輕人月兌穎而出,力挽狂瀾,一舉擊敗了王莽的百萬大軍,使夢想「傳祚萬世」的王莽徹底走向滅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