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因為想象,因為希望,而忘記了自己原有的面目。夢想是可貴的,海蘭珠的夢想也是可貴的,她的夢想是和自己相愛的人廝守一生,而這個良人必是只愛她一人的,只在乎她一人。在我們今天看來是最正常不過的一件事。但是在那個時代就像要摘下月亮一樣是遙不可及的。她可以不計較種族、地位。可以不在意富有還是窮困。她的愛情是她溫婉謙和的外表下滋生的一個向外蓬勃生長的叛逆的枝椏。而這棵枝椏遭到了族人的砍伐。想要讓這棵枝椏長成一棵樹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她不願意走上族人早已為她安排好的路程。
有時愛上一個人和不愛一個人,不能用誰好,誰不好來判斷。只是恰好在適當的時機遇見了那個人。只是恰好在那個時間用自己的想象判斷了那個人。但是這個判斷是很主觀的,而且是瞬間的。所以我們形容愛情是「一見鐘情」、「一見如故」愛情就是「第一感覺」只是這樣的判斷也許是我們一生中最盲目的一次選擇。而我們卻還一直堅持去相信。
海蘭珠是科爾沁的格格,她這樣的身份,這樣的性情,對于榮華富貴不會看得太重。他眼里的皇太極,她的準夫婿所擁有的也不過就是這些。他給不了她的一生一世。她無非就是他鳥籠里的雌雉,她是不願意一頭鑽進他的鳥籠里的。但是我們的海蘭珠,她沒有強硬的個性、她是溫婉的,她是愛家人的。她是要考慮家族興衰的。所以她不會像梁祝里的祝英台那樣殉情。
皇太極在海蘭珠心里是錯中復雜的。我們先不管當時在蒙古人心中對婚姻的看法,當時他們的婚姻制度是很混亂的,如我前面說的兒子娶庶母、弟弟娶嫂子。但是這不能說在當時女子是沒有地位的,恰恰相反,這樣的制度中女子恰好發揮著不能取代的作用,如當時被人所歌頌的「金夫人」她就曾先後嫁給三代人。但是姑佷三人嫁給同一個男人,那還是從古至今第一回,而海蘭珠是其中的最後一個。作為最後一個,她的夫婿在他面前轉換了好幾回不同的角色,所以我覺得海蘭珠能馬上愛上皇太極這個人是不太可能的。人都是有思想的,不是從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特別是對于海蘭珠這樣重情重義的女人。在她眼里皇太極的所作所為與林丹汗的搶奪擄掠沒有本質的區別。唯一的區別就是可以跟林丹汗拼死,但是不能違抗皇太極。
然而不經意的相遇,卻在皇太極的心里種下了一顆滋生勃發的愛情的種子。這恰好是在適當的時機遇上了心中的人兒。首先海蘭珠是美的,她的美不在于婀娜嫵媚,而在于那不經意間流露的清雅、自然。就如《詩經。關雎》所描述的是河邊采摘荇菜的少女,那樣溫婉、清新、自然。當然皇太極是那種「宿盡繁花千千萬」的男人。只有美是栓不住他的心的。海蘭珠所表現出的純良,更是讓這個君主留戀往返。海蘭珠對于那些樹木、草叢間的生靈的關心和愛護,讓這個君王不禁感嘆。善良和美麗也並不一定可以使海蘭珠集萬千寵愛于一身。還有什麼讓皇太極迷戀海蘭珠呢?那就是「索之不得」。皇太極早就對這個所謂的「佷女」垂涎三尺。但是海蘭珠就像水中的佳人那樣始終站在河對岸。恰好皇太極也是那種心里有話口難開,假裝正人的「偽君子」。他除了用手中的權利來奪取所愛之外,他想不出還有什麼辦法讓海蘭珠來到他身邊。但是他在過去的「歷史」中一直扮演一個孝順、公正、廉潔的好榜樣。所以這從嘴邊要說出的話又咽了回去。只能向海蘭珠以及其族人暗示他的情誼。而此時機會終于來了,在科爾沁的女人因不能生男孩而在眾多寵妾中敗下陣來時,皇太極卻得了好處,科爾沁終于送來了海蘭珠格格。皇太極終于迎來了生命中如此燦爛的日子。當然他此時的燦爛不僅僅如此。他打敗了林丹汗,給明朝于釜底抽薪般的痛擊。此刻他可以說是江山美人兼得。美不勝收。所有好事都讓他粘上了。他從小到大,吃苦耐勞,運籌帷幄、勤政廉潔,處事謹慎,而在這如日中天的時光中盡也有些痴醉瘋狂。皇太極正所謂在對的時間得到了對的人,此乃天意!怎不令人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