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潛龍臥淵 526章 五石散

聖人是古人對于出世之人最高的評價,也是做人最高的準則。e^看過去來說,各行各業都出現了很多聖人,比如孔聖人,比如醫聖張仲景,詩聖杜甫等等。這里面的聖字,包含了很多的含義。比如醫聖來說吧,張仲景為何成為醫聖?為何後人這樣尊稱他?醫生很多的,為啥偏偏醫聖是張仲景呢?首先是德行,張仲景的德行不用說了。東漢末年,動lu n頻繁,疫病流行,人民病死者很多,張仲景的家族也不例外「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這引發了他發憤學習醫學的決心「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y n陽大論》、《胎臚y o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現在有一部分中醫認為傷寒論跟黃帝內經沒有關系,這是不對的,張仲景也是研習過內經,這是他自傳說的,毫無疑問的。傷寒論的一些用y o思想,也是傳承于內經的。張仲景的家族因為瘟疫,死了非常多的人,這就j 發他開始學醫了。張仲景本身的事跡流傳的不多的,能找到的資料也很有限。在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序中,記載了張仲景為王粲看病的逸事︰「仲景見sh 中王仲宣時年二十余,謂曰︰君有病,四十當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湯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湯而勿服。居三日,見仲宣謂曰︰服湯否?仲宣曰︰已服。仲景曰︰s 候固非服湯之診,君何輕命也?仲宣猶不言。後二十年果眉落,後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終如其言。此二事雖扁鳩、倉公無以加也。」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在針灸上的地位非常高的,並且皇甫謐也不是一般人的。因為對于張仲景敘述的資料很少,所以我們要重視每一份得來不易的資料。這個資料里面,張仲景能夠見而知之,並沒有去m 脈,並沒有去問診,就看一眼,就能斷人生死,這份能力,絕對稱得上千古神醫。而現在的中醫大學的書本上,天天強調什麼四診合參,就好像來了病人,不m 脈,不望聞問切,就不叫中醫似的,就不能看病似的,委實可笑。古人從沒有說過要四診合參,張仲景看那人一眼,不但知道這個人四十歲的時候眉m o要月兌落而已,也知道治療的方法,甚至單憑望診就知道病人是否服y o。這種醫術已經到了神乎其神的境地了。所以醫聖之名不是白叫的。五石散這個東西,其實大大的有名。很多讀者可能知道,在兩晉時期,很多的名人雅士都熱衷于服用五石散。石鐘r 、紫石英、

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這五味組成的。這五味都是礦石類中y o,x ng質都偏溫燥,是治療寒癥不錯的方子。但是兩晉的人卻太過于極端,不管身體是否適合服用五石散,盲目使用。造成了弊端,由于五石散辛溫的力道很足,甚至可以說是霸道,對于先天不足的虛寒型非常好用。

並且傷寒論對于這類x ng質比較猛烈的y o物,都有說過病愈即止,不要過量服用。但是兩晉時代卻把它當為時尚來用。當服食「五石散」成為一種類似吃搖t uw n一樣的時尚後,魏晉名流們便紛紛服用以示身份,並在其後出m n行走,只是此等舉動大多實是一種不得已之行為,並非如我們想象的那般逍遙,因為他們必須疾步行走到出一身汗方好。

另外還有諸如暴躁而口發狂言,桀驁無禮或赤膊跣奔等等放l ng形骸的荒誕舉動,也大都有著這個原因。五石散中含有硫化物等毒x ng成分在內,食後極易x ng格暴躁。唐代名士、肅宗李亨的布衣之ji o李泌,也是因「服餌過當,暴成狂躁之疾,以至棄代」由此可見,魏晉名士們或暴躁或口發狂言的狂傲風範,是與服y o有一定關系的,並非全都純出自然。由于在服y o之後除行散以外,尚要飲以溫酒來借酒力發散y ox ng,于是魏晉名士大多好酒,兩漢魏晉時,當面言及對方長輩的名諱是非常犯忌而且無禮的事情。桓玄也曾手握重兵雄鎮一方,此刻雖然失勢,但也不可輕侮。那王忱估計吃了y o再喝了酒以後,便假裝神志有點不大清醒,當面屢犯桓溫名諱,但是也因他服石之故,桓玄此刻就可以不以為仵,反為對方開解,這樣自己不會丟面子,還阻止了他繼續攻擊自己。這從另一面說明,在當時那此服y o以後所做的不合常理甚至是極其無禮的舉動,通常是會被人諒解,甚至被推許為名士風範的。其實現代很多人對于五石散的認識有誤區,把五石散描述成了毒y o,有百害而無一利。所以現代人談起五石散來,還談虎s為是毒y o。其實用的好,五石散何嘗不是神y o呢?所以五石散之禍,錯不在仲景,而在于不懂醫理的人們。五石散y ox ng很猛烈,一般吃完後,要吃寒食,來中和【體】內的熱x ng,不然身體承受不住。但是這個熱勁過去以後,身體往往開始發涼,這個時候就不能服用熱食物,跟多穿衣服,因為出危險。因為這個y o物y ox ng特別劇烈,只有涼x ng的食物才能中和。本來這個方子也不是給正常人吃的,是給體質非常虛寒的人吃的,正常人吃這個很難承受住這種熱力的。猛烈之方是毒y o也是良y o,看醫生的具體運用了。現在來說,善于用五石散的中醫基本沒有了,有也特別少。

我認為五石散是很好的方子,需要重新定義,要把一些歷史學家對于五石散錯誤的看法指正過來。比如紫石英筆者就常有,針對f nv胞宮之寒癥,效果非常好,礦石類的y ox ng往往力度比較足,並且持久x ng好,這點是草y o難以比擬的。還有石鐘r 治療虛喘,效果也很好。硫磺,x ng猛,針對一些虛寒證,效果很明顯。其實中y o不但包括草y o,也包括礦物y o的,y ox ng各有不同,輕重,猛烈程度,持久力,寒熱,補瀉各異,如何運用,這就是中醫本身的責任了。而行外人不懂其中奧妙,隨意批判的作法也是非常淺薄的認識,這里包括一些名人對于中醫都有誤解,而名人的誤解對于中醫的傷害也最大,因為很多人都說名人的追隨者,名人說什麼,他們就信什麼。所以最應該重視自己行為的,恰恰是名人,你的一言一行都會造成的很大的影響,對于自身並不了解的事物,不要隨意批判。縱觀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很多名人,都對中醫造成了傷害,中醫今天的沒落,他們也有責任。

筆者經常跑偏,剛才議論張仲景為何被後世尊稱為醫聖,卻不知不覺跑到五石散話題上來了。張仲景,《後漢書》無傳,其事跡始見于《宋校傷寒論序》引唐代甘伯宗《名醫錄》︰「南陽人,名機,仲景乃其字也。舉孝廉,官至長沙太守,始受術于同郡張伯祖。時人言,識用j ng微過其師。所著論,其言j ng而奧︰其法簡而詳,非淺聞寡見者所能及。」張仲景被後世尊為醫聖的原因那就是留下的著作了,他留下的著作教化了後世無數的中醫,沒有任何一本醫書能夠在它之上,他的貢獻當之無愧為醫聖。筆者比較詫異的是,一般老百姓知道華佗,知道扁鳩,知道李時珍,卻很多人不知道張仲景,這真是悲哀啊。

連醫聖都不知道,怎麼能說出去自己是一個【中】國人啊,連自己祖國的醫聖人都不知道是誰,這是何等的悲哀。我們作為華夏子孫,醫生上,首先要知道的就是醫聖張仲景,他給我們帶來的恩惠,有了他的著作,後世才出現了無數的名醫,才給華夏民族解決了無數的病癥,救活了無數的病人,中華民族從漢朝以後延續至今,醫聖張仲景做了很大貢獻,我們卻連這樣的一個偉大之人都記不住,這不是悲哀麼?李時珍的貢獻怎麼能跟張仲景的貢獻相提並論呢?李時珍寫的是y o書,為後世整理了中y o的數量,產地,還有一些y ox ng之類的,這是他的貢獻。這個跟中醫的核心跟靈魂的傷寒論根本無法相提並論的。我覺得從小學的課本上就應該加強學生對張仲景的了解了,中醫就一個醫聖,名額給了張仲景,為啥不給別的中醫?這個問題大家想過沒有,這個聖是最大的,最尊重的詞語,在古代來說。傷寒論金貴要略的貢獻,讓現在的中醫還在學習專研其中的奧秘,甚至就算一生當中能領悟幾個方子的運用都足以成為一代名醫了。而我們很多人卻見寶而不識,天天喊著中西醫結合,天天搞什麼中醫現代化,又或者隨意評價中醫,作為我的讀者,你們應該深思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