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集 天地大劫封神起 第一百一十一章 女媧降三妖 蘇護不朝商

第一百一十一章女媧降三妖蘇護不朝商

女媧娘娘降誕,三月十五日,往火雲宮朝賀伏羲神農軒轅三聖皇而回,路經朝歌城外,見一道紅光沖天而起,其中紫微真氣參于其中,雖氣像不凡,可有搖搖欲墜之勢,當時氣數將盡。

正欲繞過而行,卻見得下方有一神宮,與她元神隱有感應,不由笑了起來,與座下青鸞說道︰「這商王朝氣數將盡,卻也頗知禮儀,這里微紫真氣沖天,國運氣脈脖發,竟然是有吾行宮座于此地,我等當下去稍事休息,過得一時半刻再回媧皇宮。」

完後,下得青鸞,入了寶殿,等到玉女金童朝禮畢。女媧娘娘猛一抬頭,看見粉壁上詩句,不由大怒罵道︰「殷紂無道昏君!不想修身立德,以保天下;今反不畏上天,吟詩褻我,甚是可惡!我想成湯伐桀而王天下,享國六百餘年,氣數己盡;若不與他個報應,不見我的聖威。」

隨即喚行宮碧霞童子,駕青雲要去朝歌不題。

且說紂王有二位殿下殷郊、殷洪來參謁父王。那殷郊後來是封神榜上值年太歲,殷洪是五谷神,皆有名將神。正行禮間,頂上兩道紅光沖天。女媧娘娘正行時,被此紅氣擋住雲路。心中不解,望下一看,看到紂王兩位王子,生的面相不凡,再一番推算,才知紂王尚有二十八年氣運,仙神不可造次,便不與紂王現在計較,暫行回宮。

回到媧皇宮後,女媧再一想到那紂王無禮之極,心中更是不悅。喚彩雲童兒把宮中金葫蘆取來,放在丹墀之下,揭起葫蘆蓋,用手一指;葫蘆中有一道白光,其大如椽,高有萬丈有餘。白光之上,懸出一面神幡來,光分五彩,瑞映千條,幡面有名曰︰「招妖。」

此幡正是帝俊、太一的召妖幡,上古大妖之元神無不在此幡之上,自兩人身隕後,此幡便歸了女媧娘娘,由她掌管天下萬妖。

招妖幡祭出後,不一時,就見得悲風颯颯,慘霧迷迷,陰雲四合。風過數刻,天下群妖俱到媧皇宮,听候法旨。

娘娘吩咐眾仙子,著各處妖魔且退,只留軒轅墳中三妖伺候。三妖進宮參謁,見到女媧娘娘,跪拜于地口稱︰「娘娘聖壽無疆。」這三妖一個是千年狐狸精,一個是九頭雉雞精,一個是玉石琵琶精,均有千年道行。其中以那狐狸精根腳最深,乃是當年妖族天庭九尾天狐一族後裔。

三妖俯伏丹墀,女媧娘娘開口與其說道︰「三妖听吾密旨!成湯氣運黯然,當失天下;此有鳳鳴岐山,周室當興。如今西周已生聖主,天意已定,此乃氣數使然。爾等三妖可隱妖形,托身宮院,惑亂君心;待武王伐紂以助成功,卻不可殘害眾生。事成之後,使你等亦成正果,位列仙闕。」

女媧娘娘吩咐已畢,三妖叩頭謝恩,「小妖尊娘娘聖旨,定使那紂王自斷國運!」說完後,化作一道清風而去。此正是︰「狐狸听旨施妖術,斷送成湯六百年。」

女人不能惹啊,這女媧純碎就是一個小心眼的女人,她把萬物生靈看作螻蟻,可又計較螻蟻說的一句話,在易水看來,這家伙根本就沒有絲毫的聖人風度,而且她對于三妖也太過無情了,致使三個妖怪魂飛魄散。

且說紂王只因進香之後,看見女媧美貌,朝暮思想,寒暑盡忘,寢食俱廢;每見六院、參宮,真如土飯塵羹,不堪諦視;終朝將此事不放心懷,郁郁不樂。

一日,帝駕于顯慶殿,有常隨在側。紂王忽然猛省,著奉御宣中諫大夫費仲,乃紂王幸臣。近因大師聞仲奉敕平北海,大兵遠征,戌外立功,因此紂王越加寵幸費仲、尤渾二人。此二人每每上朝蠱惑聖聰,讒言獻媚,紂王無有不從。大抵天下將危,佞臣當道。這才出了這二個妄臣,前來惑亂朝政。

不一時見得費仲朝見。紂王心情抑郁,對費仲說道︰「朕因女媧宮進香,偶見其容貌麗,絕世無雙,三宮六院,無有朕中意才,將如之何?卿有何策,以慰朕懷?」

費仲見紂王與自己說出這等家私事,不由大悅,這等討好君王之事,突然送到面前,費仲那里肯放過。

思前想來,片刻之後,費仲執節奏曰︰「陛下乃萬乘之尊,富有四海,德配堯舜;天下之所有,皆陛下之所有,何患不得,這有何難?依微臣之見,陛下明日傳下一旨,頒行四路諸侯,讓其每一鎮選美女百名,以充王庭內宮,如此,天下美人盡現王宮,何憂不見天下絕色,不入大王之眼?」

紂王听到費仲的話後,不由大悅,這主意在好不過,高興的哈哈大笑,笑畢,與其道︰「卿所奏甚合朕意,明日早朝時,朕當與眾臣發旨,使其盡選天下美女。卿且暫回,自有賞賜于你宅中。」說完隨即命帝駕回宮。

費仲听到紂王如此說,已是心花怒放,見到紂王走遠,連忙出了王宮向家中回去,一路上只覺渾身輕飄飄,如腳下生風,不過數刻就到了家門口。

這費仲出的暈主意,卻不想第二日紂王不顧眾臣相勸,執意要與天下選美,沒想到此一舉引發天下大亂,斷送了他殷商六百年國運。

而此時,三妖尊女媧媧娘娘之命下得凡間,想著如何才能進的王宮。不想沒多久,就傳出紂王要與天下選美之事。三妖相商之後,有九尾妖狐言道︰「可以元神佔了將要進宮的美人身躺,如此當能得那紂王龐幸,叫他朝政不得安寧。」

如此商定之後,九尾狐化個形,掩去原形,便自到了人間。

紂王八年,夏四月。天下四大諸侯,率領八百鎮朝覲於商。這四鎮諸侯,乃東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天下諸侯,俱進朝歌。此時太師聞仲不在都城,紂王寵用費仲、尤渾,各諸侯俱知二人把持朝政,擅權作威,少不得先以禮賄之,以結其心。

內中有位諸侯,乃是冀州侯姓蘇名護,此人生得性如烈火,剛方正直,那里知道其中緣由。他平昔見稍有不公不法之事,便執法處分,故此與費尤人俱未曾送有禮物。也是合當有事,那日二人查天下諸侯,俱送有禮物,獨蘇護並無禮單,心中大怒,覺得這蘇護看不起自己。

等到元旦吉辰,紂王早朝。設聚兩班文武,眾官拜賀畢。黃門官出列啟奏︰「陛下!今年乃朝賀之年,天下諸侯,皆在午門外朝賀,听候聖旨發落。」

紂王問首相商容如何,商容說道︰「陛下只可宣四鎮首領面君,采問民風土俗,國治邦安;其餘諸侯,俱在午門外朝賀。」

紂王聞言大悅︰「卿言極善。」隨命黃門官傳旨︰「宣四鎮諸侯見駕,其餘午門外朝賀。」話說四鎮諸侯,整齊朝服,輕搖玉佩,進午門行過九龍,至丹墀,山呼朝拜皆俯首拜伏。

紂王見之,出言慰勞︰「卿等與朕宣猷贊化,撫綏黎庶,鎮攝荒服,威遠寧邇,多有勤勞,皆卿等之功耳!朕心喜悅!」

東伯侯奏曰︰「臣等荷蒙聖恩,官居總鎮;臣等自叨執掌,日夜兢兢,常恕不克負荷,有辜聖心;縱有犬馬微勞,不過臣子分內事,倘不足報涓埃於萬一耳!又何勞聖心垂念?臣等不勝感激!」

紂王听到此話後。龍顏大喜,命首相商容,亞相比干,於顯慶殿治宴相待。四臣叩頭謝恩,離丹墀,前至顯慶殿相序筵宴不題。

再說退朝至便殿,宣費仲、尤渾二人問道︰「先前卿奏朕,欲令天下四鎮大諸侯進美女,朕欲頒旨,又被商容諫止。今四鎮諸侯在此,明早召入,當面頒行;待這四人回國,以便揀選進獻,且免使臣往返,二卿意下如何?」

費仲俯伏道︰「首相止采選美女,陛下當日容納,即行停止,此美德也;臣下共知,眾庶共聞,天下景仰。今一旦復行,陛下不足以是取信于臣民。竊以為不可!臣近日訪得冀州侯蘇護有一女,艷色天姿,幽閑貞靜;若選進宮幃,隨侍左右,堪任使役。況且選一人之女,又不驚擾天下百姓,自能不動人耳目。」

紂王听後,不覺大悅︰「卿言極善!」即命隨侍官傳旨,宣蘇護。使命來至館驛,傳旨︰「宣冀州侯蘇護,商議國政。」

這乃是費尤二人使了小人主意,要害蘇護,紂王卻是不知他二人意圖,只當是忠君愛國,又好生賞賜一番。

蘇護得了旨意,只覺異常,他不過一鎮諸候,位不及四大伯候,紂王怎麼讓自己進宮商議國事。真進了宮後,紂王與他說到要選天下美女之事,蘇護聞之,便不斷勸阻紂王。紂王見到火候差不多,才與蘇護說道︰「朕聞卿家有女,國色天香,不若入得王宮,得享富貴!」

蘇護一听到紂王之言,這才恍然大悟。他家中確有一女,名為「妲己」。可早與西伯候長子有了婚約,如何能入得宮中。便與紂王說明。那曾想紂王執意不允,蘇護見此,便再次好言好勸。

看到蘇護如此不識相,紂王大怒,命左右隨從將蘇護拿下。如此之後,那費仲、尤渾二人上殿與紂王奏曰︰「蘇護忤旨,本該勘問;但陛下因選侍其女,以致得罪,使天下聞之,皆道陛下輕賢重色,阻塞言路。不若赦之歸國,彼感大王不殺之恩,自然將此女進貢宮幃,以大王;庶百姓知陛下寬仁大度,納諫如流,而保護有功之臣,是一舉兩得之意,願陛下準臣施行。」

紂王聞言,天顏稍霽︰「依卿所奏,即降赦旨,令彼還國,不得久羈朝歌。」說完後,聖旨一下。迅如烈火,即催逼蘇護出城,不容他停止。

那蘇護辭別朝,到了驛亭,眾家將接見後,慰問道︰「大王召君候進朝,有何事商議?」蘇護隨即大怒,指天罵道︰「紂王無道昏君,不思量祖宗德業,听讒言諂媚之言,欲選吾女進宮為妃;此必是費仲、尤渾以酒色迷惑君心。欲專朝政。我听旨之後,直言諫諍,昏君道我忤旨,拿送法司;此二賊子又奏昏君,赦我歸國,諒我感昏君不殺之恩,必將送吾女進朝歌,以遂二賊奸計,我想聞太師遠征,二賊弄權,眼見昏君必荒婬酒色,紊亂朝政,天下荒荒,黎民倒懸;可憐成湯社稷,怕要化為烏有了!我自思量若不將吾女送進宮,昏君必然興問罪之師;若要送女進宮,以後昏君失德,使天下人恥笑我不智。諸將必有良策教我?」

諸將聞言,齊曰︰「吾聞君下正,則臣投外國。今主上輕賢重色,眼見昏亂,不若反出朝歌,自守一國,上可以保宗廟,下可以保身家。」

此時蘇護正在盛怒之中,聞听此言,下覺性起,也不細想,便說道︰「大丈夫不可做不明白事!」叫來左右,又取文房四寶來,題詩在午門牆上,表永不朝商之意。

詩曰︰「君壞臣綱,有敗五常,冀州蘇護,永下朝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