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六十八章趙廣起義 (求點推收賞評)

孫恩、盧循領導的反晉斗爭主流是農民起義性質。♀這一斗爭雖帶有宗教色彩,但斗爭雙方並非按宗教劃分,篤信五斗米道的王凝之等人被殺,就是證明。

這個僅僅是說明孫恩起義既是農民起義,同樣也是道家播下的火種。

難道是孫恩起義殺死的人們里面有農民,那麼就不是農民起義了?

畢竟,任何起義過程發生內訌也是完完全全可能發生的事情。

趙廣起義是南北朝時期宋元嘉九年(432年)七月至次年九月,蜀人趙廣等舉兵起義反宋失敗的作戰。♀

在趙廣起義里面同樣有著道家的影子。

是年,宋益州刺史劉道濟聚斂興利,傷政害民,立官冶禁私鑄,貴賣鐵器,民眾怨聲載道。七月,流民許穆之詐稱晉宗室司馬飛龍,得氐王楊難當資以兵力,又招募蜀人,共得千余人。遂攻殺巴興令,驅逐陰平太守,劉道濟派兵擊斬之。五城(今四川中江東南)人帛氐奴、趙廣假稱司馬飛龍猶在陽泉山中,聚眾得數千人,往攻廣漢(今四川廣漢北)。劉道濟遣參軍程展會同治中李抗之率500人擊之,皆敗死。巴西人唐頻聚眾響應,與趙廣等攻陷涪城(今四川綿陽東)。涪陵、江陽、遂寧諸郡守皆棄城逃去,蜀地民眾和外地僑民皆反。

九月,趙廣等進攻成都(今屬四川),劉道濟據城自守。趙廣部眾屯聚日久,不見司馬飛龍,欲散去。趙廣遂擁陽泉寺道士程道養冒充司馬飛龍,立為蜀王,建元泰始,備置百官。以道養弟道助為驃騎將軍,鎮涪城;趙廣、帛氐奴、梁顯及其同黨張尋、嚴遐皆為將軍,擁奉程道養還成都,眾至十余萬,四面圍攻該城。劉道濟遣中兵參軍裴方明,任浪之各率千余人出戰,皆敗還。

十二月,裴方明等再次出城,攻破程道養營,焚其積聚。劉道濟勸降趙廣部將楊孟子,約期內外夾擊,為趙廣所知,遣將追斬孟子。裴方明復率兵出戰,屢獲勝,趙廣部眾大潰。程道養收集散卒得7000人,還廣漢,趙廣另率5000余人還涪城。成都城內糧盡,裴方明率2000人出城尋找軍食,為趙廣部所敗,單馬逃還。于是趙廣部軍心大振,散而復聚。劉道濟悉傾所有家財,令裴方明招募兵員,應募者日有干余人。

翌年二月,劉道濟卒,裴方明等密埋其尸而不使人知,並乘程道養于毀金橋祭天之機,率3000人出城襲之。道養等大敗,退保廣漢。宋荊州刺史、臨川王劉義慶以巴東太守周籍之督巴西等五郡諸軍事,率2000人援救成都。三月,趙廣等自廣漢至郫縣(今屬四川),連營以百數。周籍之與裴方明合兵,攻克郫,繼而進擊趙廣等于廣漢,趙廣等逃還涪城及五城。五月,裴方明進軍涪城,起義軍戰敗,趙廣等奔散。九月,程道養率2000余家逃入廣漢山谷中。起義終于失敗。

之所以說趙廣起義里面同樣有著道家的影子,那是因為,九月,趙廣等進攻成都(今屬四川),劉道濟據城自守,趙廣部眾屯聚日久,不見司馬飛龍,欲散去,趙廣遂擁陽泉寺道士程道養冒充司馬飛龍,立為蜀王,建元泰始,備置百官。

如果趙廣起義里面同樣沒有道家的影子,那麼趙廣遂擁陽泉寺道士程道養冒充司馬飛龍立為蜀王呢?

說不定這些就是原來的計劃。(未完待續……)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