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六十六章 五斗米道 (求點推收賞評)

在黃巾起義的同樣宗教形式的五斗米道在巴郡叛變,領導人「五斗米師」張修攻打郡縣,但未受到漢室重視。♀

那麼,「五斗米師」是什麼?

「五斗米師」就是推行五斗米道的傳道師。《後漢書?孝靈帝紀》「張脩反」唐李賢注引劉艾紀曰︰「時巴郡巫人張脩療病,愈者雇以米五斗,號為‘五斗米師’。」

「五斗米師」就是推行五斗米道的傳道師,那樣五斗米道又是什麼?

五斗米道又稱正一道、天師道、正一盟威之道,是道教最早的一個派別。據史書記載,在東漢順帝時期,由張道陵在蜀郡鶴鳴山(今四川成都市大邑縣北)創立。據《後漢書》、《三國志》記載,凡入道者須出五斗米,故得此名,因又稱為「米巫」、「米賊」、「米道」。另外,也有人認為,這個名稱也可能和崇拜五方星斗(南斗、北斗等)和斗姆有關,五斗米就是「五斗姆」(另一說法是五斗崇拜和蜀地的彌教結合而成,即「五斗彌」教)。因教徒尊張道陵為天師,又稱「天師道」。此外,在光和年間(178年-184年),還有張修在巴蜀、漢中一代傳道。其方法和張角有些相近,例如用符水治病。但是總體而言,更接近于張道陵的教派,例如也設有祭酒,學習《道德經》,供奉五斗米等,因此歷史上也將他的這一派道法稱為「五斗米道」。

正一道又稱正一派,其始祖偽稱是漢末張道陵及他開創的「正一盟威」之道,後稱天師道。實際上,正一道至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張與材被蒙古人嗣為第三十八代天師,襲掌江南道教,特別是大德八年(1304)授以「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錄」。♀後又授以「金紫光祿大夫」、封留國公、賜一品金印。

北天師道是由封建史上首位被官方承認的道教天師——寇謙之改革五斗米道而形成的。寇謙之稱太上老君親臨嵩岳授以「天師之位」,賜以《雲中音誦新科之戒》20卷,傳其服氣導引口訣之法;令其「清整道教。除去三張(指張陵、張衡、張魯)偽法,租米錢稅及男女合氣之術」。「專以禮度為首,而加之以服食閉煉。」其主要道場建立在今山西大同(原稱平城),他改革的主要內容是︰清整道教,新天師道所傳《雲中音誦新科之戒》,宣講《新科》等大道清虛之道,提倡專以禮度為首,而加以服食閉練,其新天師道的做法有︰泰常八年423,有道士李譜文所傳《錄圖真經》等醮儀感動太武帝,太武帝于太平真君三年442親自道壇,受道教符。使新天師道與皇權結合。一度成為國教。不斷發展壯大。1這樣,新天師道重視醮儀,提倡禮度,改變了過去以符水療病及注重煉形的教義。特別是泰常八年(423),有道士李譜文所傳《錄圖真經》等醮儀感動太武帝,太武帝于太平真君三年(442)親自道壇,受道教符錄,使新天師道與皇權結合,一度成為國教,不斷發展壯大,並為後世的「三教合一」奠定了歷史基礎。寇天師在北方「去除三張偽法」,是影響深遠而得到貫徹的。後來北方興起的全真道,就與龍虎張天師素無瓜葛。然而據載。王重陽所傳的鐘呂丹法就與茅山上清派本經《上清黃庭經》有千絲萬縷的聯系,邱祖也曾領受上清法,佩上清芙蓉冠,著上清洞真玉羅簫台袍……據考通行全國的《全真正韻》亦源自茅山上清。♀進入南北朝時期,一些早期道派「太平道」「于君道」等,因受統治者打擊而顯衰落。而新興教派「靈寶派」「上清派」等,又正處于開始發展階段;雖有一些象張忠、王嘉這樣的神仙道士,但只是以師徒相受形式成的松散道教集團,而以道教箴緯的名義,各地不同人等托名「李弘」又都轉瞬覆沒;此時天師道仍不失為道教的一面旗幟,基本上也是道教的代稱。但是,由于政治動亂,天下勢力分割,加上信徒總多,又缺乏有威望的張天師傳人,僻處江西龍虎山的天師道總部對下屬各「治」的祭酒、道官顯得鞭長莫及,天師道內部組織陷入嚴重混亂、《老君音誦誡經》有︰「道官祭酒愚暗相傳各祭酒」,這使一些素質低下者得以當上祭酒、首領,任意魚肉信徒;更嚴重的是有的還「自署治符契、攻錯經法、濁亂清真」,導致「奸怨非法、詐惑萬端」;還有曲解天師道的理論如「房中術」等者,以致「yin風大行,損辱道教」;並且下層道民屢屢利用道教組織,托名李弘(老君化名)、劉舉名義發動起義,歷代不絕,使道教受各分割統治勢力、王朝的嚴密注意。有鑒于此,不少高道先賢立志改革、整理道教,北朝時期的寇謙之與南朝的陸修靜是當時的佼佼者。寇謙之(365—448在世)利用太上老君降授的《雲中音誦新科之戒》(又名《老君音誦誡經》,〈老〉是〈雲〉的摘抄本)、老子玄孫李譜文降授的《錄圖真經》對天師道進行堅決的改革,對早期道教的教義和制度進行了全面的改革,吸取儒家五常(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觀念,吸融儒釋的禮儀規戒,建立了比較完整的的道教教理教義和齋戒儀式,並改革道官職位的世襲制度,主張唯賢是授,信守持戒修行。他重視道教齋醮儀範,為道教增訂了諸多齋儀和儀式,亦為後世道教齋儀奠定了基礎。經寇謙之改革後的天師道,既得到下層信徒的支持,也適合了當時統治階級的需要,一時陰霾盡除,朝野隨者無數,後人稱經寇謙之改革後的天師道為「新天師道」,或「北天師道」。

南天師道是由簡寂先生陸修靜改革發展江南天師道而形成的。主要表現在他對江南天師道組織進行的整頓和改造,並積極收集整理道經,制訂道教齋醮科儀,推動了南朝舊道教的改革和士族新道教的形成。特別是陸修靜在孝武帝大明五年(461)至宋明帝泰始三年(467)七年間隱居廬山修建太虛觀(後人稱簡寂觀)期間,他以太虛觀為大本營。在此收徒布道,不斷擴展太虛觀,曾先後擴建有白雲館、朝真館、煉丹井、搗藥臼、洗藥池等。太虛觀興起後,先後又建築有康王觀、崇善觀、詠真觀、昭德觀、白鶴觀、廣福觀、太平觀等數十座道觀,均規模宏大,雄偉壯觀,因而被譽之為道教的「詠真第八洞天」。隨著廬山道教的擴大,其地位和聲譽不斷顯赫,逐漸成為名震南北的重要道場。使得四方高道紛至沓來,至唐宋時。先後有許堅、錢朗、孫晟、郗法遵等大批高道雲集廬山。廬山高道輩出。名聲大震于江南。陸修靜制訂並完善齋醮科儀。吸收儒家傳統的忠孝禮義等倫理道德,並將其作為道徒必需遵守的教規,強調忠孝為先,這樣。既保證了道士嚴格遵守教戒,一心修善立功,又更加完善了宗教儀範。他潛心道教理論研究,並著有《靈寶經目錄序》、《太上洞玄靈寶眾簡文》、《洞玄靈寶齋說光燭戒罰燈祝願儀》、《太上洞玄靈寶授度儀》、《道門科略》、《洞玄靈寶五感文》等,他將這些齋戒儀範著作和收集的道經如藥方、符圖等計1228卷,已行世有1090卷等,均采用「三洞四輔十二類」的方法,成為道教史無前例的道書分類法,他將這些道書整理集成《三洞經書目錄》。于太始七年(471)上獻朝廷,深受宋文、明二帝贊賞,使「靈寶之教,大行于世」,特別是他總括「三洞」。改革舊天師道,並提倡以齋儀為主的道教,由此其名望不斷壯大,威震江南,成為江南道教的統領,與北魏寇謙之改革的「北天師道」南北並存,並都為後世的「三教合一」奠定了歷史與理論基礎。

正一道又稱正一派,其始祖偽稱是漢末張道陵及他開創的「正一盟威」之道,後稱天師道。實際上,正一道正式形成于至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張與材被蒙古人嗣為第三十八代天師,襲掌江南道教,特別是大德八年(1304)授以「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錄」。後又授以「金紫光祿大夫」、封留國公、賜一品金印。張氏子孫就在這七千百八余卷的《道藏》經板被元室韃子毀燒殆盡之時,對其山呼萬歲,屈膝求榮,用犧牲道教尊嚴與正統的待價來換取自己強並三山,支掌江南道教事的權益。道教的教理教義,如道生德育、自然無為、清靜寡欲、柔弱不爭、長生久視等根本宗義,皆源出于太上《道德真經》。祖天師張道陵建立道教教團之時,即以五千文(《道德真經》)為聖典,並作《老子想爾注》,闡說道要教旨和修行準則,初步建立起道教教義思想體系,以「正一」之名來表明所倡行的教化學說是太上真一不二的正教。而且,道教的經典和許多高道真人的著述也都根據《道德真經》這部聖典加以充分的發揮,或作必要的演繹。道教尊奉的《南華真經》和《沖虛真經》,承揚太上《道德真經》的思想,對道教修身體道、精神逍遙、坐忘養生、神仙變化等思想以豐富和闡揚,使偏重理性的道家學說在後世高道的繼承闡揚下,過渡到道教的教義學說,彼此而打成一片。《太平經》以宗教教化而立論,對《道德真經》「道」生化天地萬物的創世說和《道德真經》「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的教義作了充分闡釋。葛洪真人暢玄而講神仙之術,亦當屬于太上道家之系統。《度人經》以「仙道貴生,無量度人」為主旨,正體現了《道德真經》的根本宗義。總之,道教的教義思想無不根本于《道德真經》,因而道教尊《道德真經》為聖典。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