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五十九章 漢武帝 (求點推收賞評)

喜歡長生不老的帝王肯定不是秦始皇一個人。♀

比如漢武帝也是其中的一個。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前87年),西漢的第7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生于漢景帝前元年(公元前156年)。十六歲登基。為鞏固皇權,漢武帝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設置刺史。開創察舉制選拔人才。采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解決王國勢力,並將鹽鐵和鑄幣權收歸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結束先秦以來「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的局面。漢武帝時期開疆拓土,擊潰匈奴、東並朝鮮、南誅百越、西愈蔥嶺,征服大宛,奠定了中華疆域版圖,首開絲綢之路、首創年號,興太學。劉徹開拓漢朝最大版圖,在各個領域均有建樹,漢武盛世是中國歷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晚年窮兵黷武,又造成了巫蠱之禍,征和四年劉徹下罪己詔。公元前87年劉徹崩于五柞宮,享年70歲,謚號孝武皇帝,廟號世宗,葬于茂陵。

漢武帝生于漢景帝前元年(公元前156年);據《史記》、《漢書》的後妃傳記載,漢武帝生于漢文帝後七年(公元前157年)六月。母王氏,漢景帝中子。其母王氏在懷孕時,漢景帝尚為太子。王氏夢見太陽進入她的懷中,告訴景帝後,景帝說︰「此貴征也。」劉徹還未出生。他的祖父漢文帝就逝世了。漢景帝即位後,劉徹出生,他亦是王氏唯一的兒子。前元四年(公元前153年),劉徹以皇子的身份被封為膠東王。同年,景帝的長子、他的異母長兄劉榮獲封為太子。前元六年(公元前151年)秋九月,無子無寵的薄皇後被廢。第二年(公元前150年)春正月,廢栗太子劉榮為臨江王;夏四月乙巳,其母王氏被立為皇後,丁巳,劉徹被立為太子。他成為太子與其母孝景王皇後和其姑母館陶公主劉嫖有很大關系。劉嫖許諾將她的女兒陳氏嫁給當時四歲(古代按虛歲計算)的膠東王劉徹。劉徹後娶陳氏為妃。兩人成婚的時間無考。後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正月。景帝逝世。甲子,太子劉徹即皇帝位,尊皇太後竇氏曰太皇太後,皇後王氏曰皇太後。

登基之初。漢朝建立已經有六十多年了。天下安定。朝廷大臣們都希望天子舉行祭祀泰山和梁父山的封禪大典,改換確定各種制度。而皇上也崇尚儒家的學說,就通過賢良方正的科目招納賢士。趙綰(wan。晚)、王臧等人靠文章博學而做官,達到公卿的高位。他們想要建議天子按古制在城南建立宣明政教的明堂,作為朝會諸侯的地方。他們所草擬的天子出巡、封禪和改換歷法服色制度的計劃尚未完成,正趕上竇太後還在推崇信奉黃帝、老子的道家學說,不喜歡儒術,于是派人私下里察訪趙綰等人所干的非法謀利之類的事情,傳訊審查趙綰、王臧,趙綰、王臧自殺,他們所建議興辦的那些事情也就廢止了。直至竇太後去世,漢武帝才得以掌握大權。他進一步削弱諸侯王的勢力,頒布大臣主父偃(yan)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來推動諸侯王分封諸子為侯,使諸侯王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縮減。同時,他設立刺史,監察地方。加強中央集權,將冶鐵、煮鹽、釀酒等民間生意編成由中央管理,禁止諸侯國鑄錢,使得財政權集于中央。思想上,采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為儒學教育在中國古代的特殊地位鋪平了道路,在長安創立專門的儒學教育——太學,是當時的最高學府。♀漢武帝時期,漢朝亦不曾缺少法治思想。在宣揚儒學的同時,漢武帝亦采用法規和刑法來鞏固政府的權威和顯示皇權的地位。因此,漢學家認為這更應該是以儒為主以法為輔,內法外儒的一種體制,對廣大百姓宣揚儒道以示政府的懷柔,而對政府內部又施以嚴酷的刑法來約束大臣。經文景之治的休養生息等一系列的發展經濟與民生政策之後,西漢王朝的國力已蒸蒸日上。漢武帝在承襲這些政策同時,積極準備軍事力量的發展。在軍事上,漢武帝先平定南方閩越國的動亂。後開始著手以軍事手段代替帶有屈辱性質的和親政策來徹底解決北方的匈奴的威脅。派名將衛青、霍去病三次大規模出擊匈奴,收河套地區,奪取河西走廊,征服西域,封狼居胥,將當時漢朝的北部疆域從長城沿線推至漠北。在對匈奴的戰爭同時,采取和平手段和軍事手段使西域諸國臣服。喪失肥沃茂盛的漠南地區後,匈奴王庭遠遷漠北,這就基本解決自西漢初期以來匈奴對中原的威脅,為後來把西域並入中國版圖奠定基礎。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由此而始。在天文歷法上一直是漢承秦制,漢初一直推行秦歷——顓頊歷,以10月為歲首。直至漢武帝太初改歷,施行新歷法。而春節正是始于太初改歷,漢武帝改正朔。

征和二年的巫蠱之禍是漢武帝末年皇室內部發生的重大政治事件。當時人對神怪詛咒之說深信不疑,漢武帝也不例外。有一天中午,他正躺在床上睡覺,忽然夢見幾千個手持棍棒的木頭人朝他打來,把他給嚇醒了。他以為有人在詛咒他,立即派江充去追查。24

丞相公孫賀之子公孫敬聲擅自動用軍費1900萬錢,事敗後被捕下獄。時值漢武帝下詔通緝陽陵大俠朱安世,公孫賀為贖兒子之罪,將朱安世捕獲移送朝廷。孰料朱安世在獄中上書,聲稱公孫敬聲與陽石公主私通。在馳道上埋藏木人以詛咒皇帝。漢武帝大怒,公孫賀父子死獄中,滿門抄斬。陽石公主、諸邑公主,衛青之子長平侯衛伉相繼被牽連入內,被殺。24

江充率領胡人巫師到各處掘地尋找木頭人,並逮捕了那些用巫術害人。江充一直搜查到衛皇後和太子劉據的住室,把事先準備好的木頭人拿出來陷害太子。此時漢武帝在甘泉宮養病,不在長安。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七月壬午,太子派人假冒使者收捕江充等人,把江充殺了。蘇文逃到漢武帝處。向漢武帝控訴太子。漢武帝開始並不相信此說,派使者召太子,但使者不敢到太子那里,回報武帝說「太子反已成。欲斬臣。臣逃歸。」漢武帝大怒。下令丞相劉屈氂率兵平亂。太子帶人離去,將長安四市的市民約數萬人強行武裝起來,到長樂宮西門外。正遇到丞相劉屈髦率領的軍隊,與丞相軍激戰五日,死者數萬人。長安城有流言說太子謀反,所以人們不敢依附皇太子,而丞相一邊的兵力卻不斷加強,最終,太子勢孤力弱而兵敗,唯有逃離長安。漢武帝憤怒異常,唯有壺關三老令孤茂敢上書漢武帝為太子申冤。太子向東逃到湖縣(今河南靈寶西),隱藏在泉鳩里。主人家境貧寒,經常織賣草鞋來奉養太子。太子有一位以前相識的人住在湖縣,听說很富有,太子派人去叫他,于是消息泄露;八月辛亥(初八),地方官圍捕太子;太子知道自己難以逃月兌,便回到屋中自縊而死;主人與搜捕太子的人格斗而死,二位皇孫也一同遇害。太子有三子一女,全部因巫蠱之亂而遇害,太子之子、史皇孫劉進有一子劉病已幸存,尚在襁褓中,後改名劉詢,為漢宣帝。久之,巫蠱事多不信。官吏和百姓以巫蠱害人罪相互告發的,經過調查發現多為有不實。上頗知太子惶恐無他意,高寢郎田千秋訟太子冤曰︰「子弄父兵,罪當笞;天子之子過誤殺人,當何罷哉!臣嘗夢見一白頭翁教臣言。」于是漢武帝霍然醒悟,立即就任命田千秋為大鴻臚,並下令將江充滿門抄斬,將蘇文燒死在橫橋之上。曾對太子兵刃相加的人也陸續被殺。漢武帝憐太子無辜,就派人在湖縣修建了一座宮殿,叫作「思子宮」,又造了一座高台,叫作「歸來望思之台」,借以寄托他對太子劉據和那兩個孫子的思念,天下聞而悲之。

漢武帝晚年求神仙又不成,又因巫蠱之禍造成父子相殘、太子劉據自殺,種種打擊使武帝心灰意冷,對自己過去的所作所為頗有悔意。在登泰山、祀明堂之後,武帝下《輪台罪己詔》說「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糜費天下者,悉罷之!」以表示承認自己的錯誤。天下也因此又逐漸歸于和諧,為昭宣中興的盛世奠定了基礎。

公元前88年,漢武帝叫畫工畫了一張「周公背成王朝諸侯圖」送給霍光,意思是讓霍光輔佐他的小兒子劉弗陵作皇帝。在這段時間里(具體時間不詳),劉弗陵的母親鉤弋夫人「因過」受到斥責,憂死于雲陽宮。一般認為是子幼母壯,為了防止鉤弋夫人重演呂後稱制的局面,漢武帝找借口處死了她。公元前87年二月,漢武帝于彌留之際立劉弗陵為太子,四天後的丁卯日,漢武帝駕崩于五柞宮,享年七十歲。三月甲申葬于茂陵。霍光正式接受漢武帝遺詔,成為漢昭帝劉弗陵的輔命大臣,與車騎將軍金日磾、左將軍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共同輔佐朝政。其後繼者昭帝(實為霍光掌政)和宣帝堅持執行武帝晚年制定的與民休息的政策,因而在西漢中期出現了被後世稱頌的昭宣中興局面。劉徹去世後,謚號孝武皇帝,廟號世宗,葬于茂陵。魏晉南北朝之前,去世的皇帝能否追尊廟號有非常嚴格的規定,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開國君主一般是祖、繼嗣君主有治國才能者為宗。西漢十四帝,歷經211年,僅有四位皇帝擁有廟號,即太祖高皇帝劉邦、太宗孝文帝劉恆、世宗孝武帝劉徹、中宗孝宣帝劉詢。(未完待續……)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