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子犯法 (求點推收賞評)

法家確確實實的是所謂的帝王手里面一把利劍,可是凡事有利必有弊。♀法家里面讓帝王蛋疼的事情是「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這種做法在當今社會的的確確有著積極意義。

但是,「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卻是古時候的帝王非常蛋疼的事情。

為什麼呢?

幾乎絕大多數的帝王都是有著後代的,而且幾乎絕大多數的帝王的後代總是有著幾個調皮搗蛋的家伙。

至于這些帝王的後代里面的調皮搗蛋的家伙看來,所謂的國家就是整個國度都是自己家。

在自己家里面做什麼有多少顧忌?這種事情不要說那些帝王的後代里面的調皮搗蛋的家伙,就是我們這些平民百姓在自己家里面有時候也是肆無忌憚的。畢竟是你自己家里面,即使是你把自己家里面的房子扒了,只要不影響別人,你家里面的人不說你,沒有人管你。

這樣一來,事情出來了。

一個國家畢竟不像一個小家一般。一個國家自然有著許許多多的人。

所以,那些帝王的後代里面的調皮搗蛋的家伙像我們平民百姓在自己家里面一般肆無忌憚的,自然就會弄得雞飛狗跳…雞犬不寧的。

讓自己的國家雞飛狗跳……雞犬不寧?

這個可不是可不是許多帝王的期望。

而且帝王也是有點忙。

畢竟帝王的三宮六院里面的老婆也是需要去陪伴陪伴。

如此一來,帝王便是委托一些官吏管理自己的國家。

這些受到帝王委托管理國家的官吏,自然也是希望獲得好的工作業績。

畢竟,就像是我們現在工作業績好就有獎金一樣,那些受到帝王委托管理國家的官吏如果工作業績好,自然而然就能夠升官發財。

如此一來,受到帝王委托管理國家的官吏也是希望國家井井有條,這樣帝王隨時隨刻過來視察工作都是ok,受到帝王委托管理國家的官吏自然就容易升官發財。

可是,那些帝王的後代里面的調皮搗蛋的家伙就是受到帝王委托管理國家的官吏心里面的一根刺。

因為那些帝王的後代里面的調皮搗蛋的家伙像我們平民百姓在自己家里面一般肆無忌憚的,經常弄得國家雞飛狗跳…雞犬不寧的。

所以受到帝王委托管理國家的官吏如果姑息了那些帝王的後代里面的調皮搗蛋的家伙的所作所為。受到帝王委托管理國家的官吏顯然就無法獲得好的業績。

沒有了好的業績,受到帝王委托管理國家的官吏想要升官發財,一個字……難。

第四卷董仲舒父子(上)第二百五十五章殺雞儆猴(求點推收賞評)

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受到帝王委托管理國家的官吏對于影響他們獲得升官發財的業績的破壞分子……那些帝王的後代里面的調皮搗蛋的家伙,那是非常非常的惱怒。

但是僅僅是是惱怒那是沒有什麼用的。

因為,不管受到帝王委托管理國家的官吏對于影響他們獲得升官發財的業績的破壞分子……那些帝王的後代里面的調皮搗蛋的家伙多麼的惱怒,那些帝王的後代里面的調皮搗蛋的家伙可不會因為受到帝王委托管理國家的官吏的惱怒而變得老老實實地。

怎麼辦呢?

受到帝王委托管理國家的官吏想到的辦法就是「殺雞儆猴」。

殺雞儆猴為常用成語,本意是殺雞給猴子看。比喻用懲罰某個個體的辦法來jing告別的人。

繩之以法,犯軍令韓信斬殷蓋。殺雞儆猴,振軍心槍斃韓復 。相傳猴子是最怕見血的。馴猴的人首先當面把雞殺給它看。叫它看看血的厲害。才可以逐步進行教化。捉猴子的人就采用這殺雞戰術,不管它怎樣頑強抗拒,只要雄雞一聲慘叫,鮮血一冒。猴子一見。便全身軟化。任由捉獲了。

「殺雞儆猴」說的是殺掉雞來嚇唬猴子,比喻懲戒一個以jing戒其余。在耍猴人看來殺掉雞的成本遠遠低于殺掉猴子的成本,雞較之于猴子要無用的多。而雞們一向是「作秀」的高手。什麼「雞飛狗跳」、「蛋打雞飛」,總之上得了台面,于是被殺的雞總要把「被殺」演繹成一場大張旗鼓奢侈鋪張的大片。滿地雞毛的掙扎,血流四處的慘境,呼天搶地的鳴冤。用這種效果來嚇唬猴子是綽綽有余的了,猴子們自然不想身首異處,只得俯首帖耳不敢造次了。

古人按語說︰率數未服者以對敵,若策之不行,而利誘之,又反啟其疑,于是故為自誤,責他人之失,以暗jing之。jing之者,反誘之也︰此蓋以剛險驅之也。或曰︰此遣將之法也。統率不服從自己的部隊去打仗,如果你調動不了他們,這時你想用金錢去利誘他們,反而會引起他們的懷疑。正確的方法是︰你可以故意制造些錯誤,然後責備別人的過失,借此暗中jing告那些不服自己指揮的人。這種jing戒,是從反面去誘導他們︰迄就是用強硬而險詐的方法去迫使士兵服從。或者說,這就是調遣部將的方法。對待部下將士,必須恩威並重,剛柔相濟。軍紀不嚴,烏合之眾,哪能取勝?如果只是一味地嚴厲,甚至近于殘酷,也難做到讓將士們心服。所以關心將士,體貼將士,使將士們心中感激敬佩,這才算得上是稱職的指揮官。《孫子兵法》中對此早有名訓︰「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這就是強調治軍要嚴。「視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這就是強調要關心將士,使他們願意與將帥一同戰死。

「治亂世。用重典;治亂軍,用嚴刑。」孔子誅少正卯,雖然不合情理,但權術jian詐,卻因這一刀而使得權臣畏懼,市井安然;孔明于揮淚斬馬謖之時說︰「昔孫武所以能制勝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紛爭,兵交方始。若廢法何以討賊,不明正軍律何以服眾?」這就是平亂與治亂的權術,是殺雞儆猴的妙用。人是神秘的,社會愈復雜,愈見機巧jian詐,各有主張,各行其是,如不限制于一個範圍,必至正邪莫辨,人yu橫流。所以亂世英雄多,盛世英雄少,就在于範圍限得緊不緊。古時的所謂「英雄」越多,對國家對社會越不利,常言道「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忠臣不生聖君之下」,「英雄」者,等于枯木中的蛀蟲也。這等人貪婪暴戾,好亂成xing,或謠言倡亂,或患連造反,總之惟恐天下不亂,亂就民不聊生,民不聊生就可以實現他的企圖,象補鍋的師傅一樣,先把鍋子裂縫敲寬了再來施補手術,越敲得寬越顯出技術超群。試看中國歷史,哪一個朝代不是把鍋子敲破了再來補?為了要鞏固社會秩序,安定人民生活,對于這批作亂的人,應予嚴懲痛處,借幾個人頭教他們瞧瞧。這就是「不見棺材不落淚,見了棺材淚漣漣」的攻心戰術。「殺雞儆猴」的意義非同小可。

在歷史上面,可是發生了無數次「殺雞儆猴」的鬧劇。

比如。chun秋時期,齊景公任命田穰苴為將,帶兵攻打晉、燕聯軍,又派寵臣莊賈作監軍。穰苴與莊賈約定,第二天中午在營門集合。第二天,穰苴早早到了營中,命令裝好作為計時器的標桿和滴漏盤。約定時間一到,穰苴就到軍營宣布軍令,整頓部隊。可是莊賈遲遲不到,穰苴幾次派人催促,直到黃昏時分,莊賈才帶著醉容到達營門。穰苴問他為何不按時到軍營來,莊賈無所謂,只說什麼親威朋友都來為我設宴餞行,我總得應酬應酬?所以來得遲了。穰苴非常氣憤,斥責他身為國家大臣,有監軍重任,卻只戀自己的小家,不以國家大事為重。莊賈以為這是區區小事,仗著自己是國王的寵臣親信,對穰苴的話以為然。穰苴當著全軍將士,命令叫來軍法官,問︰「無故誤了時間,按照軍法應當如何處理?」軍法官答道︰「該斬!」穰苴即命拿下莊賈。莊賈嚇得渾身發抖,他的隨從連忙飛馬進宮,向齊景公報告情況,請求景公派人救命。在景公派的使者沒有趕到之前,穰苴即令將莊賈斬首示眾。全軍將士,看到主將殺違犯軍令的大臣,個個嚇得發抖,誰還再敢不遵將令。這時,景公派來的使臣飛馬闖入軍營,拿景公的命令叫穰苴放了莊賈。穰苴沉著地應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見來人驕狂,便又叫來軍法官,問道︰「亂在軍營跑馬,按軍法應當如何處理?」軍法官答道︰「該斬。’來使嚇得面如土se。穰苴不慌不忙地說道︰「君王派來的使者,可以不殺。」于是下令殺了他的隨從和三駕車的左馬,砍斷馬車左邊的木柱。然後讓使者回去報告。穰苴軍紀嚴明,軍隊戰斗力旺盛,果然打了不少勝仗。

比如。姜太公滅了商紂,周朝立基之後,要羅致一批人才為國家效力。在齊國有一位賢人狂橘,很為地方上人士推重。姜太公慕名,想請他出來做事,拜訪了三次,都吃閉門羹。姜太公忽然把他殺了,周公但想救也來不及,問姜太公︰「狂橘是一位賢人,不求富貴顯達,自己拙井而飲,耕田而食,正所謂隱者無累于世,為什麼把他殺了?」姜太公說︰「四海之內,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在天下大定之時,人人應為國家出力。只有兩個立場,不是擁護就是反對,絕不容有猶豫或中立思想存在,以狂橘這種不合作態度,如果人人學他樣,那還有什麼可用之民。可納之餉呢?所以把他殺了,目的在于儆效尤!」果然經此一殺,想杯葛周朝的人都不敢自嗚清高,隱居下去了……)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