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59.第二十一章 孫權遣嫁親妹 劉備續娶夫人(1)

第2章正文

第63節第二十一章孫權遣嫁親妹劉備續娶夫人(1)

建安十四年,吳夫人病逝于廬江。

所有人都有心理準備,因此吳夫人的死,並沒有對江東造成多大影響。

只不過緬懷吳夫人的人會非常悲痛罷了。

在這之前,吳夫人病重的時候,孫小妹還有幾次機會去看母親,但是她偶然見到了一次周瑜,和周瑜有過很激烈的沖突,之後,孫權就再也不讓她到前面來了。

孫小妹倒也不在乎,母親的病眼看是不能好的了,彌留之際,怎麼也會為她這個唯一的女兒著想,起碼會把她叫到身邊囑咐幾句的。

可是,時間不緊不慢一天兩天的過去,卻沒有任何消息。孫小妹有點等不下去了,她不相信母親能支持那麼久,于是她主動向來照顧她的侍女探問母親的病情,並要求她們去回報孫權讓自己看望母親。

但令她意外的是,在她再三要求後,吳夫人的貼身婢女來傳達了老夫人的意思︰諸兒子女各安其位,皆不見。

孫小妹不信︰「周瑜在堂前否?」

婢女不答,孫小妹大怒︰「此必是二哥主意!他為一周瑜,阻我母女相見,更不令我守母親榻前盡孝!因外姓而絕骨肉之情,毋乃太過!」說完就砸了手頭所有能砸的東西。

婢女面無表情的看著孫小妹︰「郡主雖為吳侯親妹,然有主臣之別,此語不可再言。僕所雲者,乃太夫人之命,令郡主且好自為之

孫小妹听了這句話反倒冷靜下來了,她不屑的看了婢女一眼,冷笑道︰「是不是母親之命,還不是二哥說了算?母親就是想見我,我又怎麼知道?你只管去回報︰二哥護得了一時,護不了一世。母親病歿之日,我總要披麻戴孝的上堂前去吧?她周瑜也要來盡人臣之禮吧?二哥真有主見,就別讓我遇到她!不然,我可什麼都做得出來

婢女如實的向孫權稟告了孫小妹的話,孫權想想都覺得頭疼——吳夫人眼見是沒有好的希望了,孫小妹說得對,她是一定會和周瑜當面踫上的。到時候總不能押著孫小妹上靈堂拜母親吧,那豈不是讓江東諸人看孫家的笑話,說孫家的人都人情涼薄,老娘剛死,兄妹就反目至此。可要是不押著吧,孫小妹的脾氣,她還真什麼都干得出來,大鬧靈堂,讓周瑜難堪那簡直是一定的。

最後這個問題還是吳夫人在彌留之際解決的,知女莫如母。

吳夫人其實是個勇毅堅強的女中豪杰,雖然三國是一個幾乎完全靠殺人多少來決定豪杰度的時代,但是吳夫人一個人不殺,也依然不愧于豪杰之稱。從她挺身而出嫁孫堅免除全族之禍開始,她光輝的大義形象一直保持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

孫策選中周瑜作為自己未來股肱的時候,吳夫人認定兒子是很有眼光的選了一個江東未來的中流砥柱,就把周瑜當自己親兒子看;

孫策腦袋一熱要殺魏騰的時候,吳夫人冷靜的走到井邊,告訴兒子︰你敢殺他,就是毀江東,我不要看到這種事發生,所以我就先跳下去自盡;

孫策臨終將一切托付給孫權的時候,吳夫人用盡手段幫著孫權鞏固了地位,保證了江東的持續穩定;

孫權為任子猶豫的時候,吳夫人旗幟鮮明的支持了周瑜的意見,凸顯了江東的**性;

……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吳夫人再一次為了丈夫和兒子的江東,做出了痛苦的抉擇。

忠于生養自己的土地,不計較個人得失,吳夫人死且不朽。

很多年後,小橋也為了自己的忠誠,做出了巨大的犧牲。

江東的女人們,就這樣一代一代,忍辱負重的付出著,換來了後人們一個「奴性」的輕蔑的白眼。

孫權在得到母親臨終的建議之後,就把魯肅找來商議事情,魯肅听了是很贊成的,凡是對鞏固孫劉聯盟有利的事情他現在都很贊成。劉備得到了南郡的大部分之後,繼續在諸葛亮的建議下寫信給孫權要荊州。不過要荊州的那封信他寫得婉轉些,他說劉琦去世了,總得有人接著當荊州牧吧?劉琦沒有孩子,劉琮被曹操弄去當什麼青州刺史了,說起來劉表的荊州基業有資格繼承的也只有他劉備一個人了,好歹是劉表承認的族弟嘛。諸葛說得好︰「弟承兄業,有何不可?」所以他也就決定厚臉皮的把荊州牧的職位接過來。可是總不能只掛個空頭餃吧?所以,找孫權借荊州,所有權是你的,使用權暫時是我的。

尼瑪這就是耍無賴。孫權第一反應是拒絕,但魯肅帶來一個讓他不得不三思的消息︰曹操思報赤壁之仇,欲重起大軍下江南。

不怕打仗不代表願意打仗。孫權經過赤壁一戰,雖然多少勝得僥幸,可畢竟是鼓舞了士氣,增強了信心,他不怕和曹操再打一仗。問題是他也不願意打仗啊。打仗,意味著要死人,要承擔失地的風險,經濟發展民生改善也統統都要暫停……所以孫子兵法雲︰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魯肅說現在有辦法止戰,只要讓曹操覺得自己沒有取勝的把握就可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鞏固孫劉聯盟,兩家一致對外,曹操就不敢輕舉妄動。既然如此,就要給盟友一點甜頭嘗嘗,一個荊州,借就借了吧。

孫權覺得憋屈,只要不是傻子,誰都明白這沒有「借」的,城池到了別人手里,再吐出來難上加難。

魯肅說沒有更好的辦法,如果只用吳夫人的辦法,劉備可能壓根就不相信我們的誠意,連來都不來,孫劉聯盟一跨,曹操來攻,劉備固然會很慘,但是東吳也得陪著。相比東吳家大業大,劉備那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他損失那點地方那點人不算什麼,江東辛辛苦苦經營了三世,能說毀了就毀了嗎?

孫權想來想去,又召張昭來,試探他的意見。張昭看了看孫權,頗有些諷刺挖苦意味的說︰「主公何不問周公瑾?」

孫權卡殼,這事兒就跟周瑜有關,哪敢輕易讓周瑜知道。

吳夫人停靈期間,周瑜得報,從柴桑趕到廬江,路上幾次因為悲痛過度哭昏過去,身邊的人因為小橋不在,差點亂做一團,幸而呂蒙有在柴桑照顧周瑜的經歷,總算沒出大亂子。等到了廬江,周瑜進靈堂為吳夫人守孝的時候,心里已經做好了面對孫小妹的準備,可是這一切卻出人意料的沒用上——孫小妹壓根兒沒在靈堂出現。周瑜疑惑的抽空去問孫權,孫權避而不答,只說是吳夫人臨終安排。最後還是小橋悄悄的讓建威中郎將府的人帶信給周瑜——吳侯要將郡主許嫁劉玄德,以備婚之人忌進靈堂,將郡主軟禁了。

周瑜腦袋嗡的一下,怕什麼來什麼。

劉備剛沒了甘夫人,周瑜想想歷史,就一直擔心孫權會突發奇想嫁了自己的親妹子。按照歷史還不只如此,孫權還搭了個荊州做妝奩,又派華歆去許都幫劉備表奏了一個「荊州牧」做陪嫁。

買一送二。淘寶五星沖鑽大促銷都沒這麼便宜。

于是周瑜當夜就急切的以「國事」求見孫權。

按理孫權是要一直守靈的,周瑜作為臣屬也要陪著,這是國喪。但是一大堆大臣都在,有些話肯定不能當著那麼多人說,周瑜希望能私下勸動孫權。

但是孫權派人告訴周瑜︰如果是反對嫁妹、荊州、荊州牧的事,那就不用見了。

周瑜跪在堂下听了回復,急得一拳打在地上︰「誰為主公出此計者!」

魯肅就在旁邊,看了看周瑜,沒說什麼。

周瑜看見魯肅的眼神,就明白了**。如果是旁人,周瑜說不定就當面痛斥了,就像赤壁之前,她對張昭那樣不假辭色。可是這是魯肅,當年對她指囷相贈的魯肅,孫權「天以卿賜孤」的魯肅,周瑜不能不有所顧忌。江東已經夠分裂了,助畫方略的魯肅如果再與周瑜離心離德,那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不可遺劉備荊州,況于表奏及嫁郡主!劉備勢大則有如養虎遺患,與江東何益?卿何出此計耶?」不能面見孫權,周瑜只能試圖說服魯肅。

魯肅︰「玄德之患甚于操之患乎?表奏玄德,亦令操忌之。郡主終身,乃太夫人遺命所囑。此事主公已有定論,公瑾何必多言?」

周瑜听明白了,這真是一個矛盾。魯肅的意思很明確,要麼支持劉備,要麼支持曹操。前者固然不是什麼好東西,但後者更麻煩,兩害相權取其輕,江東還能怎麼辦?表奏劉備為荊州牧,就是惡心惡心曹操。至于孫小妹的出嫁,那不關任何人的事兒,是吳夫人的意思,誰敢違拗?

周瑜沉默半晌,突然站起來︰「那我去看看小妹

魯肅一把將她拽住︰「你別去!主公之意你還看不明白?郡主對你有仇視,你為她著想她也依然會恨你的。主公遣嫁郡主,也有為你免禍之意,這也是太夫人的意思。你沒看主公連靈堂都不讓郡主來,就怕你們在這里起了沖突!」

「小妹還不到二十,劉備都近乎半百之年了!這不是個好姻緣!」

「是不是好姻緣也得嫁!這是母兄之命!都是為了江東!我說公瑾你就別操心了行麼?」

「主公只有這麼一個親妹!怎麼忍心看小妹受苦!若伯符在日……」

魯肅听了急忙制止周瑜︰「你還敢提先主公!主公現在最不能听的就是拿他們兄弟做對比,尤其是你!主公也是一番好意,你就別去找麻煩了行嗎?」

在很多年後,孫權給東吳的四任都督排排坐的時候,周瑜以赤壁功高,位列第一。魯肅因為荊州的事開罪于孫權,雖然他不過迎合了孫權的意見,而且兢兢業業的完成了工作,卻只能排在後面,甚至不如徹底得罪了孫權郁郁而死的陸遜。

孫權在派華歆前往許都表奏劉備的時候,惹了一肚子氣。因為華歆明確無誤的告訴他︰我去了,曹操如果用我,我就不回來了。

華歆後來真沒回來,人家跳槽跳得很干脆。

但孫權當時也確實無人可派,江東的人才儲備的確不怎麼理想,不是什麼地方都能跟潁川似的,郭嘉徐庶之輩一個勁兒的從那里冒出來。

打發走華歆,有從人惶恐的來見孫權,說孫小妹得知孫權要發嫁自己,就一直在鬧,現在開始以死相威脅了,從人們實在擔心出事,只好來見孫權,陳說孫小妹一定要見到孫權的要求。

這個妹妹的反應在孫權意料中,看看火候差不多了,孫權覺得可以見她了。

孫權已經很長時間沒見到小妹了,但他一點也不覺得有什麼想念。看到這個妹妹的時候,她已經重新梳洗了,裝束外貌都很整潔,沒什麼失禮之處。孫權不耐煩的問她要干什麼。

孫氏也不含糊,上來就直奔主題︰「二哥欲以我嫁劉備?」

「是

「為何!」得到孫權親口說出的準確答案後,孫小妹卸掉了之前文弱外表的偽裝。

「母親臨終有言︰你既然是江東的郡主,理應為江東做出貢獻。不然,將來何以自托于國?放眼天下,劉玄德可謂英雄,遣汝嫁之,家國皆利

「我不信!」孫小妹尖聲叫著,「母親生前那麼疼我,怎麼會忍心讓我去嫁個一個將死的老頭子!二哥你騙我,你騙我!」

「放肆!」孫權陰沉著臉,「難道你懷疑我假傳母命?即使母親沒有留下這樣的話,我身為你的兄長,發嫁你也是一句話的事,何必多此一舉?我早就告訴過你,不要把母親想的跟你一樣!母親的舉動都是為了江東,而你都是為了自己!」

「這不可能是母親說過的……不可能……我知道了!是周瑜!二哥是為了周瑜才這麼對我的!」孫氏提到周瑜,眼楮里突然有了狂熱的光芒,「都是她!我就知道是她離間我們一家人!二哥你不想讓我到前面見到她給她難堪,所以才用什麼婚前不進靈堂的借口!你也是為了不讓我再見到周瑜,才干脆要把我遠嫁,二哥,你好狠的心!」孫氏說到最後,只覺自己心中都是委屈,大哭起來,淚如泉涌。

「說什麼都沒用,你準備一下吧,今年冬天就出嫁。放心,哥給你準備一份豐厚的嫁妝,不讓你受委屈。劉玄德好歹是皇叔,身份地位都高,如今也是天下知名的人物,孫劉聯盟也算門當戶對,你嫁過去沒什麼不好孫權冷酷而殘忍的說著敷衍的話。

「二哥你就為了一個外姓人,還是一個身事貳主的外姓人,不顧手足之情……那周瑜到底有什麼好!你和母親都向著她!」

「你再詆毀公瑾,我就改主意了——反正是出嫁,怎麼嫁不是嫁?劉備不用過江了,聘禮妝奩全都不用了,我一從小轎趁夜把你送過長江,到油江口,讓你去做劉備的侍妾!你捫心自問︰公瑾為江東做了什麼,你又為江東做了什麼!赤壁一戰如果不是公瑾安排,你還能安安穩穩在這里做你的郡主?你不感激也就罷了,還敢在這里離間!我和公瑾的關系走到今天這個地步不是還不是你害的!有你這樣的手足還不如沒有!」

孫小妹充滿怨恨的看著孫權——真是親兄妹,孫權當然不知道自己當年站在周瑜身邊看陸駿也是同樣的眼神——心中充滿不甘︰「我不會放過周瑜的,我不會放過周瑜的!我們一家變成今天這樣都是她害的!我要她死!」

孫權坐到孫小妹對面,平視這個妹妹的眼楮︰「你與其恨公瑾,還不如去恨諸葛亮

恩?

孫權沒頭沒腦的這麼一句話讓孫小妹茫然了,諸葛亮不是諸葛瑾的二弟嗎?現在劉備麾下任軍師,這里又有諸葛亮什麼事?

「我的確有為了籠絡公瑾把你嫁出去的意思,母親的遺囑正合我意。而我之所以要下這麼大力氣來籠絡公瑾——是因為我們原本應該有子嗣的!但我們的子嗣卻被人害死了。倘若那個孩子還在,我和公瑾就不止是‘骨肉之恩’,而是實實在在的‘骨肉之親’。你知道是誰絕孤之嗣嗎?就是諸葛亮。具體的事情都是她辦的。你說,該不該恨他?」說到諸葛亮,說到那封代筆的請罪書,孫權心里的怨恨一點都不比孫小妹少,他只是不說,但是一切都在他心里裝著,他會報復,也會報答。

孫小妹听了孫權出人意料的這番話,冷靜下來,她是個驕矜的貴族之女,但到底也是貴族,她清楚的知道此事已經不可更改︰「好吧,我明白了。我可以嫁,不過,我有條件

「你說

「劉備必須過江來娶我,我還要帶一百名佩刀的婢女走。我要去對付劉備的人,給他們找麻煩,沒有心月復保護我不行

「這個自然孫權有些得意。

但諸葛亮是那麼好對付的嗎?

作者的話︰矛盾沖突是一定會有的,但宮斗是一定沒有的。軍師們真想斗,有的是機會朝斗,宮斗那麼小家子氣的活兒誰看得上啊。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