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正文
第59節第二十章諸葛周瑜爭南郡司馬曹丕仕許都(1)
周瑜這一場赤壁大火為自己燒出了一個「江東縱火犯」的千古美名。
但是這場大火的意義並不止于此。
呂蒙感嘆著風火之烈暗暗在心里對火這玩意兒起了戒心——將來他第一個要防備的就是火。
陸遜則對這場大火和指揮放這場大火的周瑜佩服的五體投地,也建立起了他對火的特殊感情——順便他還對春風和煦送自己來周瑜這里的孫權感激涕零。陸遜感動的想︰主公對我太好了,這是對我寄予厚望才送我來這里學習啊,絲毫也不計較我非陸家嫡系的出身,這是想栽培我,我一定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不辜負祖國人民以及主公對我的重托。
沒人來跟陸遜說一句孩子你想多了,其實孫權想的也不少,要不怎麼說人家當領導當得藝術呢,至少他送陸遜來的時候,的確是春風和煦的︰小陸啊,這有個進修機會,送你去柴桑水軍大營。什麼?你不認識周公瑾?不要緊,你爹也不認識,我說的千真萬確,你爹真不認識周公瑾。
曹操在漫天的煙火——那可是真的煙和真的火——中也沒有太過驚慌,倒是他手下人比他驚慌多了,要麼是驚慌著自己逃命,要麼是驚慌著護衛他逃命。
曹操只是突然發現不對勁了,他的團隊原來不是這樣的,他恍惚間覺得自己又回到了宛城城下,那個宛城城下的自己沒心沒肺的丟下長子佷子愛將的尸體沒命的逃,好容易獲得喘息之機了才想起來某些事。
「主公此去宛城,萬勿近
「卿妒眾女耶?有卿在側,孤令眾女退
對面那人翻了個很不雅觀的白眼︰「主公的後宮那麼多,挨個妒我妒得過來麼
是的,郭嘉在的時候,永遠不會驚慌。即使是官渡之戰,在所有人都覺得劫糧或者不劫糧都是輸的情況下,至少郭嘉是冷靜的,郭嘉堅定的要去劫糧,並且一直跟在曹操身邊。曹操想,即使那次敗了,他大概也不會怨恨郭嘉,她的冷靜已經足以挽救一切。後來北征烏桓,在易州告別的時候,也是如此,郭嘉從容的告訴曹操︰你會遇上xxxx的情況,全是最糟糕的情況,但是你不能後退,你要xxxx,自然會有辦法。
最壞的主意也勝過沒主意。
其實今天的事情也遠沒到沒主意的地步,賈詡一開始就不同意攻打江東,荀攸在大船鐵索連環的時候也憂慮過火攻的事情,曹操手下的謀士一如既往的優秀且盡職。
可我為什麼沒有听進去呢?到底是哪里不對勁了?曹操想。
事實上他想他的,曹仁樂進徐晃已經徹底看不下去了,他們直接動手把曹操往後面拖。
被自己的大將揪著後撤的曹操看著滿天飛來飛去的焰硝,听著啪啦啪啦木頭碳化的聲音和 吧 吧桅桿折斷的聲音,腦子又溜號到另一件事情上去了︰「今華夏己平,南土知困矣。可顯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
這是荀彧在他出征前說的。他原來覺得說得太好了,連行軍路線都安排好了,荀彧果然是他的子房。可是現在……行軍路線是不錯,但一切的前提是「今華夏己平,南土知困矣
這個大前提才是一切的基礎,南土真的知困了嗎?
曹操眨著眼楮想,到底有多少不對勁的地方。
所以,已經為了順手把拖改成「扛」著曹操的那些部將,就莫名其妙的听見了這麼一句︰
「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洛陽白馬寺里,女辛手中的木魚,重重的響了第一聲。
赤壁是孫劉聯盟的最強音,遺憾的是,孫劉聯盟這部交響樂看來偷工減料的打算直接在最強音處結尾了。不說別的,看看趙雲就知道了。
諸葛亮在船艙里扎頭發的時候就是這麼想的,趙雲在她旁邊興奮且話癆的不停問接下來他們該做什麼。
「做什麼不是早就說好了嗎?」
趙雲有點卡殼,諸葛亮一早是說好了,但是說好的內容簡單概括起來就是一句話︰跟在曹操敗軍的後面嚇唬他們,搶他們扔下的東西和落下的人。
喵的這不就是撿破爛麼。
諸葛亮听著趙雲這麼說,心里有點煩躁︰「趙小雲你不會還要我把話說的更明白一點吧!當了這麼久的大將了你應該知道我的意思啊!」
「知道啊!我們現在什麼都缺,所以什麼都要,也因為什麼都缺,所以不能打,因為輸不起啊!」
「只說對了一多半,」諸葛亮梳洗好了,站起來,搖搖手中的羽扇,「還有一個原因是天下人都知道這場仗是周師姐領餃主演的,我們不能搶主角的風頭
「你不是幫周師姐借風了麼?」
諸葛亮停頓了一下︰「哎,要不說我這人心忒好呢,‘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說完還象征性用扇子比劃了一下。
趙雲撇撇嘴。
諸葛亮回到夏口見了劉備,一見面就升帳,劉備不是不能自己派兵去撿破爛,作為一個帶兵老手和逃跑藝術家,他大約知道曹操撤離的路線。但他有一個地方沒有把握。
諸葛亮連著安排了人在曹操撤退進南郡之前的路線上埋伏,特意都撿些不起眼的小道兒,堂堂正正的伏擊好地方都留給了周瑜——不留也不行,周瑜肯定會派人去那些地方的。如果不自己知趣的避開,怎麼著,你是想孫劉兩家為了佔座的事兒先打起來麼?
但是羽扇指向華容道的時候,諸葛亮伸出去的扇子又收回去了,劉備本來眼楮亮亮的伸手要劃這個地方,也跟著縮回去了。
「曹操一定會走這里諸葛亮聲音很低,那些將軍們都听不到。
「所以我想等孔明你回來再商議劉備的話接茬接的驢唇不對馬嘴。
諸葛亮看了一眼關羽,三國演義在這里可是沒吝嗇給篇幅。
諸葛亮把目光收回來又看了看地圖。
「各位將軍務必仔細執行軍令,不可心生怠慢!」
「遵令!」
「散帳!」
即使知道歷史,到底還是只能按歷史的腳步去走,眼睜睜看著曹操緩慢但不算不順利的撤進南郡去。歷史君仿佛知道人的不甘與無奈,于是正大光明的用陽謀狠狠涮了自命不凡的人類一把。
諸葛產生了這種錯覺。她知道自己一定要放過曹操,萬里有一,曹操也不能死在自己手上。北方不能亂,江東不能坐大,亂也不能讓各方矛頭指向自己,如果曹操真死了也得讓那幫人找孫權報仇去,說不定到時候劉備可以用皇叔的身份和挾持天子的那些人聯合討伐殺死大漢丞相的逆賊孫權呢。
所以華容道干脆不派人了,做人情就做得徹底一點。
不過南郡嘛……歷史能光明正大的玩陽謀人也能,南郡的陽謀很明顯——這里一定得打一仗。諸葛亮想歷史君你不介意我在大家的陽謀中補上那唯一一抹陰暗之色吧。
對了,南郡太守有個女兒,叫郭照還是郭煦的,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她肯定叫郭女王。
諸葛亮有點意外自己在這個時候還有余裕想這些八卦。
曹操沒在南郡呆很久,他回許都去了,這次敗得這麼慘,他需要恢復元氣,還需要鞏固後方,早朝也該多去逛幾次,給皇帝的幾個女兒怎麼樣了也該關心一下……總之事情很多。
他留下曹仁守南郡,並沒有什麼妙計傳授,曹仁只得到了他一句話︰能守多久就多久。
換句話說︰反正最終是守不住的。
劉備和孫權,誰也不會讓他守住,要是不能擴大地盤打赤壁之戰還有什麼意義?
南郡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既是拱衛荊州的門戶,又連接巴蜀益州,還控制著江南四郡,自古兵家必爭之地。
更重要的是,拿下了南郡,就等于拿下了荊州,拿下了荊州,就有天然的和曹操勢力的緩沖帶;拿不下南郡,那麼江東就等于毫無保留的暴露在曹操的威脅之下,長江天險?對不起,人家就在你的對岸,江東有的,北方也有。
周瑜一開始和諸葛亮談判分贓比例——哦不好意思,是勢力範圍的時候,周瑜把江南四郡給了諸葛亮︰「小豬,桂陽長沙武陵零陵四郡,都給皇叔,你只管派人去,我絕不干涉,如果不順利,我可以適當的派人相助
諸葛亮坐在坐墊上,看著地圖一口拒絕︰「師姐,再加一個南郡
周瑜笑著搖搖頭,這種地方怎麼可能雙手奉上。
「師姐,談判嘛,總有來言去語,我漫天要價,你可以就地還錢嘛
「沒什麼好還的
「襄陽宜城一帶,可以留給東吳
周瑜看諸葛亮的眼神就是「你tm是在逗我」︰「南郡北邊離曹操那麼近,我要那地方有什麼用,又不能和其他城池連成一氣
「那我再退一步,南郡的大部歸東吳,江北都是你們的,但江南要留給皇叔
周瑜也懷疑諸葛亮腦子是不是壞掉了︰「小豬,劉使君現在待的江夏那地方,已經是我們的了,換句話說劉使君現在可是賴在東吳的土地上不走,就這你還想跟我談南郡?南郡的大部分在江南,這部分本來就是東吳的
「江夏只有江南部分是東吳的,北邊的上昶還不歸東吳諸葛亮理直氣壯的說,根本不理會劉備此時不在上昶的事實。
「隨你怎麼說,南郡我不會讓的。江南四郡已經不少了,之前劉使君連立錐之地都沒有
諸葛亮輕笑了一聲︰「師姐,知足常樂這話,你如果有機會勸勸先景升公,說不定他會听
諸葛亮的邏輯看上去難以理解又順理成章︰如果是一個普通人,從一無所有到佔據四郡,當然是喜不自勝的,因為他對自己的定位本來就低;可是周瑜說的是劉備,那個內心其實覺得全天下都是自己的皇叔,怎麼可能在這點小恩小惠前就心滿意足?
「你如果想繼續耍嘴皮子請便周瑜不準備再繼續糾纏了,她打算回寢帳去。
「師姐留步諸葛亮在周瑜身後說。「師姐,人心不足蛇吞象。你打南郡,不會順利,曹仁也是久經戰陣的大將,只要堅守南郡一年都未必能破。你需要我的幫助,今天你拒絕了我劃南岸的要求,未來你會連江北那部分都守不住;今天你拒絕了我追加一個南郡的要求,未來你會連荊州一起搭進去
「你在威脅我?可惜對我無效周瑜面對同樣對南郡鍥而不舍的諸葛亮,不再用溫和的態度了,她冷冷的說,「南郡是東吳的,我就是不給,你能奈我何?」
諸葛亮站起來了︰「能奈何,不奈何。師姐,既然如此,就請多備點金瘡藥吧
周瑜沒有時間細細琢磨諸葛亮最後留下的那句話,當然金瘡藥這句她听進去了,按歷史她會受傷,這個她早就知道。
諸葛亮告辭後回了江夏,組織人力物力鞏固江夏一帶,好歹這也算南郡的一部分,雖然小點。同時派人奪取江南四郡。為了配合周瑜奪南郡的軍事行動,諸葛亮還很夠意思的派關羽去攻打荊城,打算斷絕曹軍北歸之路,但畢竟寡不敵眾,被樂進文聘滿寵擊退,損兵折將,敗歸油江口。
于是諸葛亮徑直去見了孫權,說了目前的形勢和我們的任務,核心一句話︰兵力不足,給人。
鑒于之前周瑜也提到過兩家既然結盟,可以互相派兵協助,孫權再三猶豫,給了兩千人,諸葛亮也不含糊,不等孫權提,主動就說︰我們也應該有所表示,讓翼德將軍協助周都督去吧。
然後諸葛亮又提起兩家互表對方的事。孫權想來想去覺得沒什麼不妥,就一總答應了,于是孫權表奏劉琦為荊州牧,而劉備表奏周瑜南郡太守。
諸葛亮這麼建議的時候,劉備有點詫異的看著諸葛亮︰「為什麼不是程普?」
旁邊的趙雲更吃驚︰「為什麼是程普不是周瑜?不就應該是周瑜嗎?」
「現在天下還有誰不知道建威中郎將周都督?」諸葛亮故意把兩個矛盾的地位放到一起說。然後扭頭看劉備︰「主公還想不想要南郡?」
劉備不說話了,低頭猛寫表章。
南郡是那麼好打的麼?
先不說別的,兵力就跟人家不成正比。
南郡的守軍,加上周邊隨時接應輔助的小城池的曹軍,加到一起,少說有六萬人。而統領這六萬人的將領,只說其中名氣大經驗足的,就有五個,曹仁徐晃樂進文聘滿寵。
周瑜呢?打赤壁的時候,也不過三萬,現在也就兩萬多一點,孫權還把韓當調走了。
不是還有劉備嗎?
劉備那點兒可憐的人馬還用說嗎?
所以不管從哪個角度看,南郡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戰前的軍事會議上,將軍們為了怎麼攻打南郡,吵得不可開交。
周瑜最後采納了甘寧的意見︰先取夷陵,誘曹仁分兵來救;曹仁分兵之後實力被削弱,逐步消滅曹仁在南郡各城守的力量,直到最後圍困江陵,逼死曹仁。
諸葛亮在听說周瑜派甘寧襲擊夷陵得手後就全明白了︰這在戰略上就是解放戰爭的反轉版。由重點進攻到全面進攻。戰術上倒是和解放戰爭完全一樣的,圍點打援,分而治之,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人有生力量,最後把敵人逼入孤城,困死對方。
于是諸葛亮果斷請求劉備和關羽前往臨沮、旌陽,為將來阻斷曹仁北退的歸路做準備。她寫給孫權和周瑜的信里當然說的如此正大光明,實際上她和劉備商量的很好︰阻斷退路這事兒不用干的太認真,窮寇莫追嘛,趁機鞏固臨沮旌陽兩地地盤才是重點。
張飛寫信來說周瑜對他很客氣,但基本不用他,諸葛亮不以為然的把信放到一邊,反正這是早就意料得到的事情,張三爺您把交代的事情做好就行了。倒是趙雲的信比較重要。
作者的話︰小豬坑完對手就開始坑盟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