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四節 卷土重來(二)

「主公,曹軍取泰山壓頂之勢,一味死守與我不利,還是要想法子瓦解曹軍的攻勢啊」

中國老祖宗傳下來的法子無非是法術勢,即便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這個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西洋列強紛紛以力證道,可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無論是委員長縱橫捭闔或是本朝太祖收拾江山,始終沒能跳出這個路數

法為經緯,術為權變,唯有勢,可營造不可強求,順勢而起,雖逆天亦可乘風破浪,背勢而動,雖一時風光也難逃敗亡無日此三子者,法最陽剛,術最陰深,唯獨勢最為玄妙,可意會,不可言傳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造時勢,又有誰能說得清無數英雄豪杰都栽倒在這玄而又玄的勢上,可惜,陸軍師是個穿越分子,而精通歷史者可以預測未來

江夏之戰中,劉備听從陸羽的建議,三萬大軍按兵不動,也是取泰山壓頂之勢便讓兵力不足的孫策進退失據,狼狽而走,而曹操更是善于造勢的大行家,一句挾天子以令諸侯就讓多少英雄徒喚為之奈何可見用兵之道,甚至萬事萬物都逃不掉一個勢字,大勢所趨如水之就下也

听聞陸羽的話,劉備也點頭道︰「我意當先破曹仁,震動曹軍士氣,然後再徐徐圖之,汝南地域廣大,我們和曹操周旋到底便是」劉備不愧是三國第一游擊戰高手,和太祖的十六字口訣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時候,幾名士卒將一張巨大的沙盤抬進了會議廳,這是由陸軍師主持,其他三人全力配合,數百名劉備軍哨探和作戰參謀花了近一年功夫踏遍汝南大部和荊州長江以北幾十個縣,翻閱了無數古籍資料,前後效驗七八次,數十名工匠高手苦心數月才制作完成的一張巨大沙盤按五十萬比例尺做出,長寬均達五十多米,上面山川河岳,城池道路,關隘橋梁,營屯府庫無不齊備,地勢高矮層次分明,何處可屯兵,何處能設伏一目了然即便是地圖繪制已經非常成熟的今天,沙盤仍然是指揮作戰不可或缺的用具之一,而如此巨大如此精良的沙盤,就算是劉備關羽這樣的沙場宿將也是看得目瞪口呆幾位軍師事先也是有所耳聞,但今天一件還是欣喜若狂,自己苦心一年半載結出的碩果,就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疼愛

八名健卒哼哧哼哧小心翼翼地在大廳中央將沙盤放好,擺正,又在下面裝好支架,整個劉備軍現在所能涉及的作戰區域便立體的呈現在眾人眼前,這比對這一張大而化之的地圖指揮要強上百倍,盡管在海拔的比例上肯定有不準確之處,但在這個年代,工匠和軍士們已經做得足夠盡善盡美了人民,是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是任何統治者的活菩薩

饒是古時候的官衙佔地廣大,這麼一張大沙盤放下去,仍舊佔去了大半地方,眾人紛紛圍上來興奮地指指點點,議論紛紛參謀部的小吏們就在大廳前的院子里遠遠地打望這自己的勞動成果,止不住地互相恭喜主公帳下不養吃閑飯的懶人,自己這一年多來家都回得少了,整日爬山涉水,鞋子走壞了十幾雙,小腿都跑細了一圈,今日總算在主公面前漏了個大臉,這份辛苦,值了

「諸位軍師辛苦了,如此精妙絕倫的沙盤備生平僅見,只怕說空前絕後亦不為過四位軍師每人賞黃金百兩,凡參與制作的哨探參謀每人賞金十兩,米十斛,升爵一等工匠每人賞錢一萬,賜爵一等」劉備大方地對有功人員給予重賞,院子里的參謀們頓時歡呼雀躍,向劉備拜謝之後,飛奔出去,不一時這個消息便傳遍了大街小巷,百姓奔走相告︰劉皇叔得了一件如同千里眼順風耳之類的神物,今後打仗自然是百戰百勝,保咱們老百姓一世平安

好一會,眾人才從興奮中擺月兌出來,開始認真研究起沙盤來,謀劃著接下來的軍事行動

「主公請看,這是新野,這是汝南,我們和曹軍現在沿白河對峙,曹軍若攻新野,則必須同時對汝南保持重兵牽制,使關將軍無力南下增援,這是曹軍第一次在博望大敗的原因之一若是攻汝南,宛城又必須有足夠的兵力防守,不然主公隨時可以踢他的這是曹軍第二次在博望大敗的原因經此兩役,曹軍這次必然要集結重兵之後,從汝南新野兩個方向同時進攻」

陸羽在沙盤上指點江山,結合著生動形象的地形地貌將劉備與曹操對抗的局勢精準細致地向眾人剖析歷史上曹操南征荊州之所以不走人口密集便于補充糧秣的南陽一線,而是采納了荀彧的計策率虎豹騎從宛城葉縣之間的小路千里奔襲,用閃電戰幾乎在一夜之間兵臨襄陽城下,荊州集團猝不及防,只好半推半就地出門受降如果真從宛城南下新野,正面突破劉表的防線,等于是陷入拉鋸戰,費力不討好

可是現在劉備在汝南有數萬人馬,隨時都能威脅許昌心月復要地,宛城反而成了扎進劉備地盤的一個楔子,牽制了曹軍五六萬人馬,如果從汝南正面推進,關羽亦可以節節抵抗,最不濟還可以退入江夏繼續頑抗但無論怎麼打,都會給劉表爭取到充分的時間去布置漢水到長江一線的防務,要知道長江中下游平原尤其是襄陽江陵所在的湖北號稱「千湖之省」,大規模的騎兵長途奔襲最遠也就打到江陵為止了,沒有了騎兵的支援,指望一群北方的旱鴨子去遠涉江湖,風浪顛簸地去和荊州水師對放,勝敗之數可想而知一個不小心新近歸降的河北袁氏舊部就可能嘩變,要知道,袁家的二個兒子可是還在塞北掌握著數萬控弦之士

但即便如此荀彧和郭嘉還是堅持要南下作戰,為什麼?從荀彧的角度上看,能不能打贏是能力問題,打不打是態度問題,作為清流領袖的荀彧自然把曹操當成扶危定難的末世英雄,早一天掃平天下,扶飽君明主興復大漢是清流們的畢生使命,在這一點上諸葛亮和荀彧有志一同,可惜他們選擇了不一樣的老板,也有了不一樣的悲劇結局

而郭嘉的話才是真正站在曹操的角度看待問題,前兩次劉備的大勝固然有著曹軍將領輕敵和河北戰事牽制的種種原因,但結果已經造成劉備在荊襄一帶頗有聲望,荊州一部分的士大夫也看到了抵抗曹軍的消,就連劉表在這種消的驅使下也不得不默認劉備實際控制江夏的舉動,因為他能打可只要曹操在正面作戰中將劉備毫無懸念的擊敗,無論代價多麼慘重,劉備都肯定要把之前吃下去的好處連本帶利地吐出來,劉表縱然不翻臉也斷然不會再向劉備提供糧草戰船,只要斷了劉表的支援,僅憑劉備那點地盤如何養得活這麼多兵馬,困也要把他困死

而經此一敗,荊州降曹派的勢力必然大漲,在金錢和權位的收買下,即便劉表在世翻不了天,可他那個身體又能撐得住幾年不倒?那時未必沒有善于觀風向的投機分子振臂一呼,荊州九郡說不定就可以傳檄而定了,最少也能減少荊州軍馬抵抗的力度而這一切都要建立在戰場上取得實實在在的勝利的基礎上,這也是郭嘉為什麼執意要親自出馬的原因,錯過了這一次,也許今生就沒有交手的機會了,高手的寂寞又有多少人能明白呢?臥龍鳳雛不出,我郭嘉真的是獨孤求敗啊

可擺在曹軍面前的還是那個難題,汝南和新野哪個才是主攻方向,主攻汝南,劉備必然進攻宛城,關羽又會威脅自己的後路,如果宛城失守,即便得了汝南對局面也沒有什麼根本性的改變,劉備依舊可以節節抵抗,死硬到底

「什麼?不設主攻方向平均使用兵力?」僅僅讀過孫子兵法加三國演義的毛委員所說的十大軍事原則的第一條就是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兵法上也說「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曹操在擊敗袁紹之後已經是漢末第一戰神,他如何能忍受自己與李雲龍同志處在一個水平線上呢?

「主公,若論奇謀妙計,臣與陸羽相比,勝負如何?」郭嘉問曰

「這個嘛,勝負未可知也」

「然較兵馬之優劣,糧草之充足,城池之多寡,主公與劉備何如也?」

「十倍之」

「既如此,以己之長攻敵之短,雖孫吳復生亦不過如此,主公何故遲疑?」

曹操恍然大悟,郭嘉的主意很簡單,在商場上也屢見不鮮,這是非愁人無奈的一招,叫以本傷人,打不過你那就拖死你特別是在國有資產佔統治地位的行業里最為常見,比如鐵路,用彭老總的話說,那群孫子們叫崽賣爺田心不疼

就算一命換一命,劉備也耗不過統一了北方之後的曹操,別看陸軍師穿越以來忙里忙外幫劉玄德搜羅了三國時代的幾支王牌軍,但那些都屬于死一個少一個的不可再生資源,現在劉備手里最多也就一兩萬的後備兵源,這還是將整個汝南的豪強地主殺了一個血流成河才攥在手里的,以不足八十萬的人口養活了近六萬的部隊,已經是這個時代生產力的極限了

「好,奉孝果然不負‘鬼才’之名,如此至少需十五萬人馬方可濟事,曹仁在宛城已有五萬余人,許昌還有五萬,等張郃高覽的河北人馬到齊,某便親自南征,誓與劉大耳一決雌雄」

卻說曹仁在接防宛城之後,立即向曹操打報告,奏調夏侯惇長史韓浩屯襄城,總督糧草運轉事宜,趙儼為監軍代雉縣長,溫恢以參軍行魯陽令,杜襲為西鄂長組織民夫隨軍運轉,這四個人都是文武雙全軍政皆優的人物,曹仁在夏侯惇連吃兩場敗仗之後也變得愈發小心了穩固了後路之後,曹仁迅速調集兵力布防,呂曠呂翔率五千人馬前出博望,于禁部一萬屯穰城為左翼,史渙部屯葉縣五千為右翼,徐晃的兩萬人馬駐守郾城為後應,自己率中軍兩萬鎮守宛城宛城四周城池密集,六萬大軍加上十余萬運轉民夫一動作,早有哨探飛報劉備

曹仁取穩扎穩打之勢坐等曹操的大軍一到就大舉進攻,而這時的劉備正看著四位軍師彼此激烈爭論眉頭緊鎖

「曹仁兩萬,于禁一萬,呂曠呂翔五千,史渙五千,徐晃部又是兩萬,如此六萬大軍,曹操卻還在增兵,我軍全部人馬尚不足七萬,還要分兵維護糧道,此戰險惡非常」

「到現在我們連曹軍的主攻方向都不知道,如何排兵布陣,如何調度?」

「不是不知道,而是曹賊根本沒有安排主攻方向,他是想步步為營把我們全部留在這里」

「前門拒狼還自罷了,要命的是還要防備著後門進虎在此夾縫之中四面皆敵,一招踏錯便是萬劫不復」

魯肅沮授徐庶三人你一言我一語,都對曹操這次不按套路出牌,完全以本傷人的作法感到頭疼,郭嘉果然高明,任你有妙計千條我一概不理,什麼東西都在戰場上見真章眾人說了半天也覺得喪氣,便一齊住口不言,這才發現陸軍師自始至終一言未發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