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一直覺得關雲長單刀赴會是一件非常拉風的事情,可惜這種拉風是需要建立在自身武力值可以秒殺對手的前提之下,所以陸羽還是選擇帶上兩個壁,就和諸葛亮當年去東吳吊唁周瑜那樣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荊州地面在劉表閉關鎖國的中立政策影響下維持了二十年的和平終于被徹底打破了,一般的市井百姓自然是奔走相告,以前一直打得荊州水軍毫無還手之力的孫策水軍終于栽了跟頭,被劉皇叔手下的大將甘寧打得大敗,這下荊州有泰山之靠了而更多稍有見識的本土士大夫卻總免不了在私下聚會時長吁短嘆,短短幾年時間,荊州水軍居然被蔡瑁搞得烏煙瘴氣,連與敵一戰的勇氣都沒有了,劉表日漸年高,荊州前途堪虞啊而劉備和孫策則是要在這場戰爭中替自己撈取最大的好處,所以三月初二,大戰過後整整七天,雙方就在之前的戰場上再一次踫面了dm
遠處江岸之上,被拖上岸的沉船還歷歷在目,而這場戰爭的始作俑者卻在這里談判,世事無常,真是叫人唏噓啊彼此也算得上老朋友了,也就沒多帶其他的閑人,陸羽身後是趙雲和甘寧,孫策身旁則是周瑜和陳武潘璋兩艘艨艟斗艦升起主帆,吃飽了風徑直往江心處駛去,或許是兩家的水師健兒都有心在對方面前賣弄,大船駛到江心,不約而同地打橫拋錨,幾乎是面對面的汀了,不差分毫孫策和陸羽彼此在船頭向對方抱拳行禮,氣氛很好,可惜周瑜不太給面子,淡淡地一拱手,便算是向陸羽打了招呼,不過從來不肯吃虧的陸軍師這次似乎有點心虛,似乎有些躲著周瑜,倒讓孫策百思不解
其實陸羽自己也很郁悶,明明是小喬這丫頭先非禮地自己,怎麼搞得像是我搶了人家老婆似得,看己還是不夠無恥艾做不成田伯光,林平之也不錯艾也不對,沒有他把岳靈珊弄走,任盈盈怎麼好第三者插足呢?這都什麼亂七八糟的?
「漢魂兄,今日邀某前來,不知令主公劉玄德有何見教翱嗯?漢魂兄?」孫策首先開口卻發現陸羽有點心不在焉,這都是奇事一樁了
「哦,哦,吾主劉玄德乃馬上英雄,這江湖顛簸,便由我們這些下屬代勞好了」
「哼,求和于我東吳,自己卻不到超這談判的誠意只怕有限得很啊」
「伯符兄,未請教這位是?」
「哦,我來引見一下,這位是吾之盟弟,廬江舒縣人,周瑜周公瑾」
「原來是公瑾兄,久聞伯符兄帳下文膽有張昭張子布,武膽便是周公瑾,今日一見果然一表人才,伯符兄能在短短數年之內掃平江東六郡,蓋能得人矣」
孫策和周瑜都不搭話,陸羽擺明是準備開噴慕,誰搭腔都會死得很慘
「公瑾為江北高士,為何剛一見面,便出言無狀?吾主劉玄德乃大漢鎮東將軍,督青徐兗揚四州之軍事,伯符乃討逆將軍,下屬不來參見上官,已經是失禮了,公瑾一個中郎將,也敢對鎮東將軍府司馬大呼小叫,毫無上下之尊卑,這便是伯符兄的用人之道麼?」
孫策和周瑜听了都是哭笑不得,這純屬胡攪蠻纏,東漢末年,原本的官僚制度已經崩壞無遺,地方州牧的權利極大,雜號將軍已經泛濫非常,中郎將和校尉反而成了下級軍官的代號,到了後期,有軍功者比比皆是,大將軍上將軍等封號更是遍地都是陸羽把老祖宗的典故搬出來,你和和他認真麼,那就是個笑話,可是你能否認麼?大漢雖然名存實亡,但反賊的帽子最好不好輕易帶上去,你沒看見袁術死得多慘?
「好了,漢魂不要說笑了,你我兩家本無仇怨,這仗打得實在是莫名其妙今後兩家如何相處,還請漢魂明言」
「好,那就請伯符兄和諸位上船詳談好了」
「唉,此言差矣,我為主,你為客,當然是賢弟來我的船上詳談」
「大謬不然,吾主乃大漢皇叔,守大漢疆土,今奉鎮南將軍劉景升之命鎮守江夏,當然是我為主,兄台遠來為客」
得,又來了孫策和周瑜對望一眼,都沒想到陸羽居然口氣強硬如此,絲毫不怕他二人翻臉離去,以陸羽平日行事之作風,難道是有意為此?這背後一定有鬼,莫非劉備還有後招?兄弟二人心有靈犀,想到此處便耐住性子,將陸軍師的話自動過濾了
「好好好,漢魂也算故交,那就去你的船好了」
「好,伯符兄稍等」陸羽一揮手,甘寧便抱著一張十余米的跳板,雙手一發勁,百余斤的木板便飛向孫策,孫策微微一笑,單手去接,卻不料甘寧神力,硬接之下,不得不後退一步,然後雙手一翻,跳板便穩穩地搭在兩船之間了
「伯符兄,請上船一敘」
「好,我們過去」孫策當先走上跳板,身後周瑜陳武潘璋緊隨,這幾人都是水戰的老手,尋常的江湖顛簸對他們來說不過如履平地,陸羽看在心里,也知道江東水軍不可輕視,自己雖然佔一時之上風,但要想完全壓制東吳,尚需時日
眾人在甲板上當風而坐,四周是大好河山,腳下是奔涌大江,漢家兒郎在此指點江山,也別有一番豪情陸羽向眾人一拱手道︰「伯符和公瑾都是當世的英杰,有些客套話在下就不說了,在下此來只為一件事,這仗再打下去對你我兩家都沒有好處昔日在下到江東之時也說得很清楚了,只要我主劉玄德能在荊州站穩腳跟,江夏和長沙兩郡可以交給東吳伯符此時大動干戈,依在下看來,未免操之過急了」
「哦,漢魂此言,策倒不敢贊同某三入江夏,黃祖授首,荊州水軍望風而逃,根本無一戰之力即便是這次,你家水軍精銳盡出,亦不過和某水軍前鋒打了個平手,勝負之數尚在未定之天,荊州大好基業,男兒就應該憑本事去痊為何要他人賜予?」孫策豪氣干雲,說的東吳眾人都紛紛點頭,的確是一個個人魅力極強的領袖,亂世之中,這樣的人才能聚人而成大事
「伯符兄短短數年之間,席卷東南半壁江山,麾下操吳戈,被犀甲者十萬之數,但依某之見,憑此十萬人馬就想取荊州,甚至問鼎天下,未免太小看天下英雄了吧?」
「哦,這倒願聞其詳了」
「昔日高祖興漢中,光武據河內,皆深溝高壘,以為根本今將軍之根本江東六郡雖為膏腴之地魚米之鄉,但人口稀少,養兵十萬已是極限況吳越士人在內常懷貳心,山越百夷在外,每思叛亂,值此內外交困之時,更應該休養生息輕徭薄賦廣立恩德,如執迷不悟,一味妄動刀兵,恐有不忍言之事」
孫策聞言面色一變,卻無法開口辯駁,他掃平江東以來,為什麼要三征江夏,還要花那麼大力氣在武昌(鄂縣)夏口建城,就是為了確痹己能控制長江水道,以減輕後方運轉的壓力,否則以東吳微薄的數十萬人口,如何支撐得起數萬大軍在外征伐
「那也未必,伯符執掌江南以來,華子魚虞仲翔等望風歸順,諸葛子瑜嚴曼才等有識之士欣然效命,如何能說不得人?」
「那江東高門大姓顧張陸朱四家為何無人出仕呢?殺九江太守陸康在前,斬吳郡太守許貢在後,于吉救人無數,死于非命,高岱滿月復經綸,慘遭屠戮,得人如此,欺天下英雄太甚矣」
孫策勃然大怒,這**果的打臉讓脾氣剛直的孫策如何能受得了孫策好面子,在歷史上,對那些看不起他出身的東南士子采取了高壓政策,所以像顧雍朱桓陸遜張溫這些江東士族子弟都是等到孫權接班之後才出來做官的,而孫權將孫策之女嫁給陸遜,也表明了孫氏政權有意和這些本土勢力合作的意願所以孫策之死是東吳政權的一個轉折點,對外擴張的勢頭明顯放緩,而對東南經濟的發展有個極大的促進,孫權後來能造出能裝25000人的大船,出使台灣,的確是一個流傳千古的佳話
氣氛暫時冷超周瑜這才知道為什麼臨行前孫策要再三叮囑小心陸羽的辭鋒了,果然是口快如刀,得理不讓人可是陸軍師似乎並沒有注意到他們二人的臉色,還在自顧自地往下說︰方今天下,欲成大事者,必先得人,伯符之前所用之人多為流亡的江北人士,現在中原已定,如欲用人,必要取吳越之俊秀然觀伯符之行事,對吳越士族多有打壓,現又以刀兵臨荊州,此乃月復背受敵荊州士族也不會坐看伯符如此孟浪行事,一旦荊州士族拒之于前,東吳士族起兵于後,則悔之晚矣」
「依漢魂所言,難道我江東子弟就只能困守東南半壁河山?方今天下,干戈日起,有志圖王者不計其數,江東子弟多才楷未必不能為我所用」
「伯符以父親舊部抓槍桿子,以流亡北士握印把子,然後去搶吳越士族的錢袋子,還要讓人家為你所用,欺人太甚了吧」
孫策再一次被打臉,而周瑜卻暗暗心驚,這陸漢魂年紀輕輕,怎麼對人情世故,天下虛實如此了如指掌,難道人真有生而知之者?
「周公握發吐哺,猶恐賢者不至,伯符,兵者,凶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前征江夏殺伐太過,民心既喪,縱然得之亦不能守,不如歸去江東六郡之地,好生修養,數年之後,劉表必然病重,那時候,荊州未必沒有文章可做,何苦急于一時呢?」
「嗯,漢魂兄言辭懇切,想必不無道理,且容策回去三思數日之後,是戰是和,必有答復,告辭」孫策言罷,起身與眾人離開,兩家各自坐船回營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