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744年(天寶三年)李白四十四歲。♀春正月,送賀知章歸越。三月,自知不為朝廷所用,上書請還山,賜金,離長安而去。初夏,與杜甫識于洛陽。旋往開封、商丘,請北海高天師授其道,決心遁入方外。秋,與高適、杜甫共游梁宋(在今河南省開封市、商丘市)。冬,北往安陵(唐屬平原郡,在今河北省吳橋縣北),乞蓋寰為造真(道教的秘籍),由高天師如貴道士授錄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的道觀紫極宮。成為一個真正的道士,還歸任城。

745年(天寶四年)李白四十五歲。春在任城。杜甫來東相方。二人同游于任城一帶。夏,與高適、杜甫同渴北海太守李邕于濟南。秋,與杜甫復會于郡(今山東省曲阜市),二人同游甚密。秋冬,在魯郡別杜甫,游金鄉(今山東省金鄉縣)、單父(今山東省單縣)。

746年(天寶五年)李白四十六歲。春,游魯郡。臥病任城甚久。秋,病愈,又游于魯郡。是年自春以來屢有南游之念,終于秋末啟程。至宋城,又游梁園(漢梁孝王所造的一座的御苑,又名兔園),旋到揚州。

747年(天寶六年)李白四十七歲。在路上遇崔成甫。往會稽吊賀知章。登天台山(在今浙江天台縣)。冬返金陵,此後二年,留居金陵。

748年(天寶七年)李白四十八歲。春在金陵,夏至楊州,秋游霍山(今安徽省六安縣南),冬到廬江(今安徽廬江縣),謁見江太守昊王李抵。

751年(天寶十年)李白五十一歲。春在任城。秋滯留在高鳳(後漢的隱士)石門山(又名西塘山,在今河南省葉縣西南)元丹丘居處。秋末,自開封北游幽州(今北京市),經河北道、鄴郡(今河南省安陽市)。

752年(天寶十一年)李白五十二歲。北上途中,游廣平郡(今河北省南部),拜訪佷子李聿清漳縣(今廣平縣)令。沿途留連。十月,抵達範陽郡(即幽州,今北京市)。初識安祿山跋啟與邊地戰事之真相,頗感危險,即離範陽而去。

753年(天寶十二年)李白五十三歲。早春,自範陽南下魏郡(今河北省魏縣東),游西河郡(今山西省汾陽縣),繼續沿汾水南下,入潼關(關所在今陝西省,為洛陽與長安之問的要地),登西岳華山。至歷陽(今安徽省和縣)橫江浦渡長江。秋,又南下游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句溪、敬亭山等地。

755年(天寶十四年)李白五十五歲。夏游當涂。秋游秋浦(今安徽省貴池縣),冬返宣城。旋至金陵,獲安祿山亂。門人武諤許去魯中(今山東省)接其子女南下。分別後,自往宋城接其妻宗氏。

李白756年(肅宗至德元年)李白五十六歲。歲初,與妻子宗氏一道南奔避難。春在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