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梵高之所以偉大、之所以有人為他樹碑立傳,不僅僅的因為他開創了一個畫派、他死後的畫價值不菲,而是他擁有偉大的靈魂。凡•高生性善良,同情窮人,早年為了「撫慰世上一切不幸的人」,他曾自費到一個礦區里去當過教士,跟礦工一樣吃最差的伙食,一起睡在地板上。礦坑爆炸時,他曾冒死救出一個重傷的礦工。在他生命最後的六年中,他的畫風變低沉為響亮明朗,好象要用歡快的歌聲來慰藉人世的苦難,以表達他強烈的理想和希望。♀一位英國評論家說︰「他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簡單、最普通的東西,這就是太陽。」他的畫面上不單充滿了陽光下的鮮艷色彩,而且不止一次地下面去描繪令人逼視的太陽本身,並且多次描繪向日葵。為了紀念他去世的表兄莫夫,他畫了一幅陽光下《盛開的桃花》,並題寫詩句說︰「只要活人還活著,死去的人總還是活著。♀」然而,就是這一轉變,讓他創作出了杰出的作品,也同時使他一步步逼近精神崩潰的邊緣。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之一轉變,我寧願相信是冷酷和污濁的現實,終于使這個敏感而熱情的藝術家患了間歇性精神錯亂,病發之時陷于狂亂,病過之後則更加痛苦。當人生被社會拋棄、當靈魂駕馭不了軀體、當意識到生命如此脆弱時,那一刻他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諦︰
人們
如果確能真誠相愛,生命則將是永存的,這就是凡•高的願望和信念。梵高明白,他的心聲無法讓這個世界听到,他唯有把這滿腔熱忱、精神追求全身心地投入到創作中,傾盡自己的生命,來愛、來描繪這個世界,縱然這個世界把他遺棄。他是詩人、神秘主義者、思想家,更重要的是,他是一個幸福的人。因為他想做的他做到了,在他的畫布上。因此,以為他的一生是所謂悲劇,只不過是一種媚俗,這是從如果在他活著的時候,他的畫就賣了一百萬這一世俗假設出發的看法。然而,永遠不會有如果,只有這一個在阿爾的天空下一意孤行的畫者凡高。還是海德格爾的那句老話,他生下來,他畫畫,他死了。他把對這個世界的遺言畫給了後人。畫里畫外畫里是激情的他,畫外是癲狂的他。《夜晚的咖啡館》這幅畫,是透視空間和企圖破壞這個空間的逼人色彩之間的永不調和的斗爭。結果是一種幽閉、恐怖和壓迫感的可怕體驗。他說︰「我試圖用紅色和綠色為手段,來表現人類可怕的激情。」而畫外,他對自己無法控制的癲狂害怕到了極點,也許還有更多更多我們無法了解到的害怕。《星夜》中,高大的白揚樹戰栗著悠然地浮現在我們面前;山谷里的小村莊,在尖頂教堂的保護之下安然棲息;宇宙里所有的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