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大家來找茬
「岳哥兒的東西都準備好了嗎,雖然說實在京里考試,可是也不能掉以輕心。♀******請到看最新章節*****」又到了大比之年,岳哥兒因為夫人的回府,決定今年就參加進士,雖然因為大大小小的事情沒有像當初考舉人準備那麼充分,不過好在家里的大哥專門指導復習了兩個月,也算是臨時抱上了佛腳。
「爹爹放心,書籍方面,哥哥都幫兒子準備好了,衣服方面娘也準備好了,爹爹還是關心關心四弟的考試吧,我前兩天看到他的時候,他緊張的都睡不著覺了岳哥兒想著北北的黑眼圈擔心的說到。
「爹爹也沒參加過科舉,不過听了幾家的經驗,說是要注意穿暖和些,才好寫字,能更專注,你就別像小時候那樣,只要風度不要溫度啊衛安怕岳哥兒也緊張,就開著玩笑說道。
「爹爹放心吧,兒子明白事情的重要岳哥兒準備好東西後,就去了琉璃廠的宅子,那里離考場近,而且經過團哥兒的把關,收留了兩個窮書生在宅子里住著,讓他們互相交流,也算是給自己以後找的幫手。
「鐘大人,怎麼還不公布榜單,考試都過去五天了太子怒氣沖沖的進了禮部詢問。
「這……」文國公猶豫了一下說到,「有兩個學生非常優秀,名次還沒有決定下來
「把試卷給孤太子听說後,看著兩份試卷。
「鐘大人做禮部尚書這麼久了,連這件事情都辦不好,是存心的嗎?」太子大略的看了下兩份試卷,發現都很優秀。
「這……微臣讓禮部所有官員看過了,還讓國子監的父子們來評判,大家正好五五對半,分不出個高下啊鐘大人為難的說到。
「分不出高下!好個分不出高下!科舉乃為朝廷選拔人才之用,你們久久不放榜,你知道外面是怎麼評說的嗎!你們就是這麼為父皇辦事的嗎!」太子呵斥文國公。「這份時事評論的更好些,就讓他做第一,為朝廷辦事,不能只關注書籍,不了解民生,否則怎麼為民辦事太子考慮了一下,下了判決,考試院馬上招辦,放了榜。
太子因為這件事情又在皇上那里說了兩句,讓皇上對文國公產生了不滿,又因為文國公這麼多年考生眾多,又是三皇子黨,皇上起了忌憚之心,決定用這次的契機做些文章。
「岳哥兒好好準備,在考殿試之前就別來請安了,你的孝心,我和你阿公都清楚呢岳哥兒考中了第十名,最後的名次要經過殿試最後定下,所以現在大家都還不得而知,只讓岳哥兒用心準備。
「那兩個書生還在宅子里住著嗎,那你就去琉璃廠住著吧,和他們好好討論交流,也方便找名儒請教學問,家里你妹妹的婚事你也插不上手,就放心的去備考吧老國公接著老夫人的話茬,讓岳哥兒去了琉璃廠,過年都沒有回府。自然也錯過了阿福的成親。
「女兒走了,阿公、阿嬤、父親和母親還請保重阿福在堂屋里行著禮,一一拜別長輩,金鈴身為姨娘,這時候不能出來有所表示,好在梳妝時夫人批準在內服侍,還讓這對母女在最後的時候說了些體己話。
「妹妹別擔心,家中還有其他兄弟姐妹,你好好過自己的日子因為久哥兒還小,所以是團哥兒背阿福出府入轎,團哥兒在路上安慰著妹妹。
「謝謝大哥,阿福明白,只是還是有些不舍阿福伏在團哥兒肩頭,輕聲說道,仔細分辨還帶著哭腔。
「娘讓我囑咐你,去了婆家,別搶著掌權,先生下孩子,孩子才是最大的依靠團哥兒傳達著仁杞的話。
「林娘的心意,阿福明白,阿福記住了阿福終于忍不住,滴下了淚來。
「收住吧,到時哭花了妝,可就不美了正好團哥兒背著阿福到了門口,李維趕緊下馬迎上,團哥兒輕輕的把阿福放在轎中做好,放下門簾,拉著李維的手說道,「阿福是我們府上的長女,也是跟我最親的妹妹,可以說比親生的小妹妹還親,以後就交給你了,希望你好好待她
「大哥放心,李維一定會做到的李維听了團哥兒的話,趕緊鄭重答應道。
「那就起轎吧,別耽誤了吉時李維行了一禮,上了馬,新娘子離了娘家,身後是長長的嫁妝,還有和她一樣年紀的五壇女兒紅。
「行了,我們也去招待客人吧團哥兒目送迎親的人消失在視線的盡頭,轉身微笑著招呼著北北,一起回了府里,招待客人。
「這些是這次殿試人員的名單,請父皇過目太子把名單遞交上去。♀
「這是給朝廷選拔人才,還是給鐘家培養親信皇上看了看名單後,不悅的說到,「鐘家是越來越放肆了
「父皇息怒,這不最後還不是由您說了算太子趕緊給皇上手上遞了杯茶,讓皇上平息怒火。
「你下去吧,這次殿試你和朕一起,這次就別回避了說完皇上放下茶盞,揮揮手讓太子下去準備殿試了,第二天早朝,皇上指明官員不該結黨營私,攪亂超綱,就調整了一下幾個官員的職位,大半都是和鐘家有關聯的人。文國公因為上次放榜拖延,也在早朝時被皇上訓斥,以失職的名義,要求回家反省半月,殿試就不用他參加了。文國公一下就明白自己招了皇上的忌憚,開始群求對策,眾人也是對鐘家避而遠之,一時間熱鬧的文國公府,變得門可羅雀了。
就這樣殿試結束了,文國公在這次科舉全部結束後,在早朝上,向皇上上奏章表示自己年老,想告老還鄉。皇上因為文國公畢竟是先皇留給自己的顧命大臣,所以還是有些情分的,表示目前還沒有人能接受老國公的工作,等尋到合適的人,再做打算。岳哥兒因為準備不是很充分,所以排名不是很靠前,只排在了一甲第八名,所以進入了翰林院熬資歷,等待空缺。
過了幾天,文國公夫人以探望為名來了定國公府,沒有和老夫人客套多久,就進了夫人的院子。
「你回來後,衛家可有為難你?」鐘夫人詢問著自己的女兒。
「女兒一直守禮,且阿福的嫁妝,女兒是真的用了心思捧老夫人的臉的夫人听了自己母親的詢問,想了想回答道。
「想必你也知道了,如今六皇子做了太子,咱們家日子不好過了,你還是先放放對平妻的恨,把年幼的庶子弄掉才好,桐哥兒還是需要這幾個哥兒的助力的鐘夫人勸解。
「父親、母親收到陛下責難了嗎?父親不是當年先皇欽點的顧命大臣嗎?陛下這是要不敬先皇嗎?」夫人听了母親的話心里不禁火了起來,「為什麼你們都要我讓著她,為什麼!」
「難道你覺得桐哥兒現在自己一人可以在朝廷上爭的一席之地嗎!」鐘夫人看著自己女兒嚴厲的訓斥,「等桐哥兒長大了,侯爺也老了,他只有靠兄長們才能更好的發展,至于比他小的,就沒有這個必要存在了,只是些多分我外孫家產的東西
「可是,可是……」夫人明白母親的道理,可是還是心理忿忿難平。
「你如今看著他們幾個哥兒是風光,等都成了氣候,桐哥兒是覺得無妨,可是如今的太子可就不見得是這麼覺得了,到時候不用咱們出手為難,前院自有人想料理,到時候可就有得他們母子受了,你如今就別總盯著那一頭了鐘夫人再接再厲,夫人听了母親的話點了點頭。
「我給你的那個丫鬟,侯爺收了嗎?」鐘夫人想到了另一件事。
「沒有,如今侯爺只是每隔三天帶桐哥兒和念姐兒過來吃頓晚膳,就親自送孩子們會自己的院子了,自己也總是睡在書房,只有時睡在姨娘的房里夫人搖搖頭。
「你得抓緊時間,只要豆蔻生下了孩子,不管男孩女孩,你都可以利用這個孩子培養給嫡子的狗
「女兒知道了,女兒會找準時機跟侯爺說的經過這次別莊休養,夫人對衛安的感情淡了不少,如今娘家又遭此變故,自己有可能失去依靠,地位不保,對衛安的感情就更復雜了。
「你還是要抓緊時間,家里最小的全哥兒如今都一歲了,等他站住了腳,可就不好辦了夫人點點頭,露出疲憊的神情,鐘夫人見狀沒說什麼就離開了。
「團哥兒給阿公請安團哥兒在朝中听到家里來人說文國公夫人去府上拜訪過,晚上回府前去了趟定國公府。
「怎麼今天回來一趟?」老國公有些奇怪的看著自己的這個孫子。
「爹爹在家里嗎?」團哥兒問了句旁的。
「在的,等會就過來了,你等等老國公正說著,衛安就進來了。
「找我?什麼事啊?」衛安看著團哥兒詢問道。
「團哥兒已經入仕了,為了家族的利益,即使是不孝也要多句嘴了,」團哥兒對著衛安躬身行了一禮,衛安更加疑惑,看著老國公,老國公也不解,衛安趕緊扶起團哥兒,示意他繼續說,「岳哥兒在趕考之前去了趟徽州,沒有找到夫人帶回來的那個丫鬟的家人,她有問題團哥兒看著衛安的眼楮說道。
「這件事情還是很復雜的,人到齊了才好說老夫人被岳哥兒和丹青一人一邊的扶著進了書房。
「丹青,你個機靈鬼,你來說老夫人坐定後,拍拍丹青的手說道。
「那日夫人回府給阿嬤請安,正好丹青給阿嬤送去娘新做的點心,就先看到了夫人和那丫鬟,因為是新進的丫鬟,又不在公里當差,所以阿嬤只是讓孫兒給念了念那個丫鬟的賣身契,就還給了夫人,所以丹青偷偷的通過這個地址派京中的流浪漢詢問了下,發現沒有人知道她的來歷,丹青就告訴了三哥,三哥就趁機去了趟徽州,證實根本就沒有這戶人家丹青對眾人行了一禮說到。
「老爺,五少爺來了這時管家敲了敲書房的門,低聲說道。
「讓他進來老國公讓水墨進來,「你這兩天去了哪里,怎麼都沒有回家?家里都急死了
「孫兒知錯了水墨听到老國公的責怪,趕緊告罪,「阿公忘記了,這次收留的一個書生叫魏知,他乃是荊州人士,那里是和三皇子封底接壤的最富裕的城市了,孫兒和他一起去了趟荊州,讓他幫忙查了些事情
「魏知?這個窮書生?」岳哥兒奇怪的重復。
「他可不是什麼窮書生,人家只是正好被人偷了錢袋,餓暈在了我家宅子門口而已水墨反駁道,「你們看到過他的那枚刻章吧,那可是前朝初期的古物,是刻章大師劉眉大師的作品之一,不過他把之前的字割了下來,刻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已,那個東西即使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也會有人出幾千兩銀子收購的
「哇——小哥哥你看古董的本事見長啊丹青驚嘆道。
「我這次和魏知前往荊州,他承了我們家的恩情,又有阿公的指點,算得上是自己人了,他家在江南有大大小小是個碼頭,從漕運發的家,乃是幾代的富商,如果不是因為他父親續娶,繼母生下了嫡子,他這個嫡長子才不會淪落到餓暈的下場
「哎,即使是嫡子也要憂心自己的性命啊丹青听了後感嘆了一句。團哥兒模了模他的頭,丹青趕緊閉上了嘴巴,掃了眾人一眼。
「那你查到了什麼?」衛安沒有說什麼,只是順著話題問到。
「豆蔻乃揚州人士,其母乃三皇子長子的女乃嬤嬤水墨回答道。
「老爺水墨的話音剛落,管家的聲音在門外響起,高了不少,似乎在提醒里面的人注意,「夫人房里的豆蔻,給老爺和少爺送宵夜了管家並沒有推門進房里說,而是隔著門在外面說道。
"border="0"class="imagecont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