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三皇子回京
「前面我一直忙著泄洪的事情,沒在府里,你們兩個去南邊打听的如何了?」團哥兒去正院商量好自己的婚事,就轉身進了泊靜齋,和幾個兄弟商量事情。*******$百*度*搜**小*說*網*看*最*新*章*節******
「我和三個在幾個交通要到之處都留心打听了一些事情,觀察了一下當地的生活情況,江南確實是個富庶之地,江南王應該沒少積累錢財丹青听了團哥兒的話,嚴肅的說著。
「我也通過家里在南邊的鋪子里的人手,打听到了一些事情,江南王和反王總共陸陸續續進行了四次交易,換回了不少的兵器和鐵礦石岳哥兒把自己記錄的數據拿出來給團哥兒看。
「雖然從數量上來說是不少的,可是如果江南王想象反王那樣起兵造反,這點兵器從時間上來算,還不支撐不了多久的。應該不會像反王那樣直接造反,所以寧王冊封為太子,還是可以順利進行的團哥兒看了看數據,回憶了一下自己偷偷在國舅府上看到的兵器數據對比著。
「其實如果我是江南王,我也不會願意造反,讓自己首先陷入不利中,反而會好好訓練軍隊,自己坐守江南的富庶之地為王,慢慢積累財富,形成南北兩王的格局,這樣既省事,又不耗費過多的錢財丹青听了團哥兒的想法,發表自己的看法。
「小六考慮的事情,不是不可以,不過要從江南為源頭,逐步控制陳朝的主要經濟,形成牽制,是個漫長的過程,寧王上位恐怕是不會給江南王這樣多的時間的岳哥兒听了丹青的想法分析道。
「你們其實忽略了一件事情水墨從袖帶里掏出一個布袋打開,「這里面是我通過下人偷偷買來的私鹽,經過查證,是從江南運來的眾人听了水墨的介紹,一人抓了一點在手心里觀察。
「根據調查,這種私鹽的偷運次數正在不斷加大,因為這幾年江南地區的連連匯報欠收,所以收的稅銀在一點點的減少,官鹽也在一點點減少,如今市面上的鹽價已經找過兩次了,如果江南王徹底加高了官鹽的價格,借機倒入大量的私鹽進京,來佔領市場,或者是通過這大量的私鹽下藥做文章,讓眾人染病,給自己積累口碑。無論是哪一種,對寧王來說,都是巨大的打擊水墨嚴肅的說到。
「這個消息非常重要,老五發現的很及時,我們都忽略了這一點團哥兒點點頭,認同了水墨的想法。
「那我就派人去通知寧王,去鋪子里和我們會和,要今早讓他知道才行岳哥兒明白事情的嚴重性。
「我也讓我的線人通過私鹽這條線索,看看江南王,到底在京城鋪下了多少這樣的陷阱丹青也快速的反應過來。
「听阿公說,江南王已經明確回應回京了,京中江南王以前的勢力肯定也會有所行動,岳哥兒偷偷開的茶館、飯莊,要密切收集這些官員的信息,特別是文國公,這次冊封寧王為太子,我想他一定會有所行動團哥兒因為做了官,所以也成了家里第一時間觀看邸報的人員,官方的消息也比弟弟們來的快些。
「收集情報的事情,哥哥就不用擔心了,有我和衛家百曉生在,自然一切無憂,到時候讓老五看看有沒有漏洞,就可以堪稱完美了岳哥兒驕傲的說到。
「今天我去阿公那里看聘禮的時候,已經和父親他們商量好了,我成親的時候,夫人就不用回府了,而且我成親後,會和你們大嫂分出去單過,以後你們在府里,就要替我好好照顧母親了,知道嗎團哥兒喝了口水,換了個話題。
「哥哥不在府里住著,那要住在那里呢?」岳哥兒好奇的問到。
「娘親用我這些年攢下的銀錢,還有她補貼上兩千兩,基本上就有了三千兩了,讓爹爹補貼又補貼了一千兩,阿公阿嬤一起補貼一千兩,這加起來就有五千兩銀子了,給我在工部附近買了個五進的大宅子,雖然不是新房子,不過好在新,里面爹爹看過了,休整的還算不錯,也沒有發生過什麼晦氣的事情,所以我以後就和你們嫂子住那里了團哥兒回答著岳哥兒的問題,「我想後面你們大了,母親都會按照我的樣子,給你們置辦自己的宅子,分出去單過的團哥兒想著娘親的無奈,皺著眉頭說到。
「我們分出去過也好,這樣娘親就能離開這里,過過安穩舒心的日子了,到時候咱們商量好時間,讓娘親輪流在我們府上住著,也順便幫我們帶帶孩子岳哥兒寬慰著哥哥。
「娘親主要是擔心壽姐兒,否則這次我成親了,娘親其實就能離開侯府,和我出去單過了團哥兒皺著眉頭說到。
「哥哥放心,我們會小心,不讓夫人傷害到姐姐的丹青嚴肅的說到。
「如今咱們三個都還小,夫人若是想做些文章也還早了些,大家還是先別自亂陣腳比較好水墨安慰著大家。
「我主要是擔心,他日寧王登基,夫人會為了保住娘家人,而讓壽姐兒和文國公家的孫子定親團哥兒說出了自己最擔心的隱患。
「確實,到時候寧王肯定會清掃忠于江南王的臣子,那文國公就首當其沖,夫人又是個依賴娘家人的,肯定會用聯姻的方式,拉自己娘家一把,這樣既能保住自己的靠山,又能控制壽姐,慢慢折磨她岳哥兒覺得大哥的擔憂不無道理。
「大不了到時候讓國舅找個兒子娶了念姐兒來作為要挾唄丹青努力緩解氣氛,想著辦法。
「國舅到時候勢力最大,才不會做這種虧本買賣呢,肯定不會答應的水墨馬上搖頭否定了丹青的想法。
「我有個辦法,如果沒有人知道壽姐兒的生辰八字,是不是就可以避免這一點呢,畢竟只要沒有下聘,口頭的答允,是可以不作數的岳哥兒突然想到一個突破口。
「三哥你還真是異想天開丹青覺得方法比自己的還爛。
「看來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夫人永遠都開不了口水墨抓住源頭說到。
「可是這樣好像有些不太可能,如果夫人病重,爹爹肯定會接她回府,讓後讓人好好調養,這樣事情容易敗露丹青覺得不能立竿見影。
「老六消息靈通,你說說文國公府上男丁的情況,有幾個可以和壽姐兒搭上的?」團哥兒想到另一個源頭說到。
「好像只有三個,這三個里最大的大四姐姐五歲,最小的和四姐姐同歲,而且兩個小的還是庶出丹青回憶了一下,快速的說出來。
「看來也不是不可能成行啊岳哥兒听了消息後,更加苦惱。
「我覺得還是哥哥的法子比較有效,如果夫人死了,大不了換個新的夫人,可是如果一直留著她,不僅壽姐兒危險,恐怕後面我們都出去了,娘親也很危險岳哥兒還是覺得團哥兒的方法最有效。
「從現在開始,如果皇上只能再支撐一年,那麼國喪就得一年,這樣總共加起來就有近兩年的時間,慢慢弄死夫人也不會很顯眼丹青算著時間。
「夫人生了桐哥兒後,我曾經偷偷讓人給我看過她的脈案,爹爹恐怕對她做過手腳團哥兒說出的消息,讓眾人震驚,「恐怕爹爹也是擔心留著太多夫人生下的嫡子,對衛家以後有所影響,所以給夫人灌了絕育的藥,讓夫人大出血上了身子
「也就是說我們只要長期給她服用陰寒之物,就能順勢不漏痕跡的拖死她了,是嗎?」岳哥兒順著團哥兒的思路說到。
「自然也要看江南王回京後,對寧王成為太子這件事情的態度,來做決定,畢竟如今江南王一黨,也是呈觀望態度,並沒有什麼行動團哥兒點點頭。
「那我們這些天就做些準備,也好以不變應萬變岳哥兒了然。
一個月後江南王回京,參加了寧王冊封太子的典禮,根據丹青的情報網提供,江南王還派人打听了禁軍和江北大營的守軍情況,再沒有了其他動作,而寧王因為團哥兒等人的提醒,漸漸發現江南王暗地里通過私鹽和大米,排擠著官方的價格,也暗地里進行了一定的打擊和調整,讓江南王徹底熄了造反的心思,決定一心坐守江南,再做其他打算。
就這樣,江南王在京里安分的住了兩個多月,期間只有事帶著自己的孩子們進宮和皇上敘家常,然後和王妃的家人串了串門,就沒有什麼其他的動作了,讓寧王暫時放下了戒心,開始習慣太子的生活。
不知不覺就過年了,今年是衛安調回京城的第一年,所以家里還是比較重視的,不過因為缺了川哥兒,仁杞的情緒還是帶著一絲擔憂。
「你不用擔心,川哥兒不是來過家書,說是一切平安嗎?」衛安看著仁杞的樣子,忍不住安慰道。
「仁杞明白,也听母親說了,川哥兒因為剿匪有功,還升成了千戶,也不枉將門虎子的說法仁杞點點頭。
「川哥兒的武藝是父親從小看著打下基礎,慢慢學會的,肯定不差,加上會識文斷字,懂的兵法,自然不會差,立功是早晚的事情衛安驕傲的說著川哥兒,雖然衛安喜歡文藝,不過還是改不了對武方面的驕傲,可以說是個儒將。
「那也是侯爺的遺傳好,讓他從小在這方面開著竅仁杞順著衛安的話恭維著衛安。「如今要過年了,侯爺真的不讓夫人回府過年嗎?」仁杞想著家里還缺的那一位,詢問道。
「放心,過兩天就輪到我修沐了,我會帶桐哥兒和念姐兒去別莊和夫人聚聚,晚上就帶他們回府,過年還是就算了,如今天正冷著,她不適宜奔波衛安想到鐘語,語氣不由自主的冷了下來。
「那侯爺可要注意了,念姐兒到了冬季,哮喘有些嚴重,可要小心照料,桐哥兒因為生下來傷了氣管,所以冬日里容易引發咳疾,可不能讓他著了風仁杞盯著衛安。
「如此,還是等桐哥兒大些,再讓他去別莊看母親吧,如今身體還弱,還是在府里呆著陪我和父親接待客人吧衛安听了仁杞的叮囑,覺得孩子還小,身體也不好,還是不宜在冬日里到處跑比較好。
「侯爺覺得怎樣好,就怎樣吧,仁杞也只是提醒而已仁杞無所謂的說到,想著,衛安不帶孩子去看夫人也好,這樣也省的到時候心軟又答應讓她回府過年,到時候搞不好就請神容易送神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