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四章仁杞獲封誥命

一眨眼又到了大比之年,今年家里備考的人眾多,幾乎可以說是全部上陣,考進士的考進士,考舉人的考舉人,考秀才的考秀才,家里請了一批針線上的人統一趕制了考試時穿的服裝,因為團哥兒考進士,又在京里,所以家里沒有怎麼給他準備東西,只讓他早早的去了琉璃廠那的宅子,其他的弟弟們擔心打擾大哥讀書,就都沒有去那座宅子,老老實實在泊靜齋里讀書,一直等到放榜那天。**********請到s~i~k~u~s~h~u.c~o~m看最新章節******

放榜那天家里早早的就派了人去看成績,雖然老國公一直安慰老夫人不要擔心不要擔心,可是自己還是忍不住直喝茶水,終于到了中午的時候家里的僕人回來報信。

「有消息了有消息了,恭喜老國公恭喜侯爺,大少爺考中了探花,報喜的人就要來府上了去書院等著听榜的人,高興的說到。

「團哥兒是探花郎了,真好真好老夫人激動地抓著老國公的手說道,「你教的好教得好,團哥兒也有出息,有出息

「是是是,你別這麼激動,好好想想怎麼設宴才是真的老國公笑著拍著發妻的手說道。

不一會府門口就響起了敲鑼聲,鄰里听到動靜都紛紛出來看熱鬧,團哥兒也換了一身紅色的外袍穿著,等下就要和狀元榜眼一起游街,仁杞默默的站在一角高興的看著團哥兒,可是仁杞總覺得團哥兒在和大家交談時,明明笑著卻不是真正的開心,這是為什麼呢?仁杞本來想晚上問問團哥兒的,哪知被老夫人抓著給團哥兒慶祝就沒能成行。

「這不僅是團哥兒的榮譽,也是我們衛家的榮譽,這麼多年來第一個榜眼啊老夫人高興的笑著,「你和我好好商量商量著擺酒宴的事情啊

「母親您忘記了嗎,今年可不止團哥兒一個孫子趕考呢,幾乎您的所有的孫子都要去趕考呢,您現在大操大辦起來,那孩子們是參加酒宴呢,還是去趕考啊衛安無奈的再次提醒母親。

「對對對,要等等,」老夫人記起來,點著頭說到,「哎呀,可是這樣的喜事,我忍不住啊,我總想做些什麼老夫人還是按耐不知高興。

「母親您忘記了,團哥兒如今都十七了,明年就十八了,您這個祖母該挑個中意的孫媳婦了我笑著提醒老夫人。

「哎呀,這一眨眼團哥兒都到了娶媳婦的年紀了,時間過得可真快啊老夫人感嘆道。

「是啊,當年我可記得團哥兒只有這麼點小,連眼楮都睜不開老國公比劃著,懷念著舊時光。

「團哥兒再怎麼樣都是父親母親的孫子啊,都要父親母親照顧的仁杞明白老人的心思,總是為著子孫操盡了心思還不自知。

「如今團哥兒高中了,是該好好選個孫媳婦回家,我這兩天挑挑,你到時候根據人選再看看哪家姑娘有擔當,就給我們團哥兒上門討回來老國公擼著胡須,笑著說道。

「知道了知道了,我一定會睜大眼楮,給我們團哥兒挑中一個能持家的好媳婦的老夫人笑著說道。

「好了,時辰也晚了,你們兩個回去歇息吧,後面的哥兒也要趕考了,別耽誤了老國公揮揮手,大家各自散了。

「仁杞不是那種看不開的孩子,你當著她的面說不要緊的老夫人看著衛安和仁杞沒了人影後跟老國公說到。

「這還用你說啊,上次陛下來了以後,仁杞就去傳話讓國舅爺私底下找過我了,跟我說了仁杞的想法,」老國公嘆了口氣說到,「仁杞覺得孩子畢竟是個庶出,如果給他找個嫡女,那到時候不是逼著桐哥兒尚主,影響我定國公府的仕途,所以就說讓念姐兒長大了,嫁到長公主府上,給府上的次子做媳婦,這樣既不用太出挑,擔下重任,又能和皇家搭上些關系,徹底甩了文國公的影響

「仁杞這孩子是真心為我們家著想的,不像那個鐘家的,居然還在我的壽宴上拆我的台老夫人忿忿地說到。

「我挑了五六家的小姑娘,你好好挑著,要心思正的,別總是整些七七八八的老國公從懷里掏出三張紙,上面密密麻麻寫著幾個姑娘。

「知道了,我會好好挑的老夫人看了看,好好的收起紙張。「有沒有稍微看中的?我看那個寺正的女兒不錯,年歲相當,家里消息也靈通,對團哥兒以後有幫助

「先不要妄下結論,還是看看那個孩子再說,我已經跟這幾個大人說了,到時候你請她們來府上賞花,好好看看孩子老國公嚴肅的說到。

「知道了知道了,就這幾個姑娘,沒有其他的了?」老夫人問到,覺得這挑的人也太少了。

「其他家里或多或少都和當初三皇子四皇子奪位有牽連,只有這兩家是純臣,所以我才會挑選他們這五家的老國公無奈的說到,雖然少了點,可是現實就是如此殘酷。

「願老天保佑,是個安于內宅的孩子吧老夫人嘆口氣,對著天拜了拜。

「睡吧,過幾天就知道了,這幾天你就準備準備,我明天跟團哥兒說去,讓他有個心理準備老國公和老夫人這就熄燈睡了。

放榜後,團哥兒以家中還有弟弟要趕考的名義,推掉了幾乎所有的飯局,和弟弟們在琉璃廠的宅子里學習,每天還是抽空去名儒那里討教學問,有時和志趣相投的同窗討論學習,到了考前的前五天,川哥兒和岳哥兒去考院試,北北、水墨、丹青去考了鄉試,雖然在兩處考試,可是時間一致,所以祖宅派了兩輛大馬車接了他們回京,五個人昏昏沉沉的回了府,倒頭就在房里睡了,連晚飯都沒精力吃,和團哥兒當時比起來,遜色很多啊。

第二天下午,大家整齊的聚在正院,等著家丁傳消息回來。

「恭喜老爺老夫人和侯爺,三少爺中了一榜第五,二少爺中了一榜十二,四少爺五少爺和六少爺都考上了秀才祖宅的老僕,把抄下來的榜單遞給老國公看,老國公高興的直點頭。

「阿公,孫兒有個請求川哥兒面無表情听了自己的名詞後,突然起身行了一禮說到。

「你說,你說老國公讓孩子免禮。

「兒子想去從軍川哥兒平靜的說出自己的請求。

「這,」老國公听了驚訝了一下,「怎麼之前沒有听你提起?」

「孫兒不如三弟和大哥在詩文上有那麼深的造詣,如今考中舉人已經實屬勉強了,所以兒子想繼承家里的衣缽去從軍,桐哥兒還太小了,家里需要個年紀大的孫子在軍中打拼川哥兒繼續面無表情的說到。仁杞听到川哥兒的話,莫名的抖了一下,衛安正好看到了,握住她的手,仁杞勉強笑笑。

「這……讓我和你爹爹再想想吧老國公猶豫道。

「孫兒已經和巫將軍協議好了,兒子在巫將軍手底下從正六品的百戶做起,一定不會辱沒了衛家的名聲的川哥兒磕了個頭說到。

「讓我和你爹爹考慮考慮,從軍不是兒戲,你不要心急老國公知道川哥兒是認真的以後,也嚴肅的說到。

「老爺,老爺,聖旨到了,快準備接旨吧管家這時趕緊跑進正屋說到,老國公听到有聖旨,趕緊叫人準備香案,接旨。剛準備好,傳旨的公公就進了府,笑著恭喜了老侯爺,說皇上听說衛家的幾個孫子都月兌了白身,所以讓自己來傳旨,讓後清了清嗓子,念到。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感念衛老國公德行出眾,育孫有方,後輩兄弟和睦,朕深為感懷,特任命老國公為正二品太子少師,另衛林氏品規則中,性資敏慧,特封為正五品宜人,賞金銀各萬兩,欽此。太子少師接旨吧公公笑眯眯的對老國公說到。(說句題外話,這個聖旨是我瞎編的,非常的不正規!)

「微臣(奴婢)叩謝陛下聖恩大家接旨後,恭敬的擺在案上供著,老國公和衛安客氣的招呼公公,我把陛下賞賜的金銀接過,讓桐花拿著,自己又恭敬的接受詔書和官服,老夫人陪我進屋放好這些東西,又高興的拉著我回了正院。

「看來陛下這次是下定決心了,讓我們站在六皇子這邊,如此就讓川哥兒去從軍吧,也是個不錯的出路,你好好在軍中鍛煉鍛煉,以後也算是六皇子的純臣了老國公拿著聖旨跟兒子孫子說到。

「阿公怎麼知道皇上選出來了?」岳哥兒奇怪的問到。

「沒有太子,需要太子少師嗎?」衛安反問這岳哥兒,讓岳哥兒有些明白了。

「看來陛下真的是時日無多了,川哥兒好好在北疆歷練,烏桓說不定會趁新皇登基不久,來次趁火打劫,川哥兒你爭取掙點軍功回來,以後就好調回京里了老國公對著自己這個從小教導習武的孫子,感情有些復雜,一方面不放心讓他上戰場,一方面又希望他有出息得軍功,川哥兒沒有多說什麼,嚴肅的行了個禮。

「好了,家里喜事連連,這下我可以準備宴席了吧老夫人適時的帶著仁杞回了正屋,開心的說到,沖淡了嚴肅的氣氛。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