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跌倒時,盡管太子李智也有些站立不穩,但他的一顆心都在武媚娘身上,見狀忙撲上前去抱住武媚娘。兩個人摟抱著一起撲倒在船上。
戚妃也嚇得臉色慘白,閉上眼楮直念‘阿彌陀佛’。
在一陣混亂中,太子攜著武媚娘與大臣們下了船,因為戚妃受了驚嚇,太子無心再在揚州游玩,于是就在岸邊改乘上揚州知府準備好的車馬,一路向著杭州行進。
不一日來到了杭州府。
隨著比武日子的臨近,杭州府也布置得煥然一新,處處充滿著武林風的氣息。城門處張貼著歡迎天下各路英雄豪杰蒞臨的標語。
而太子李智的到來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杭州知府利天親自到城門外幾里處等候。
隨著太子的車輿慢慢靠近。城門處萬頭簇擁,都在等著近距離一睹太子的尊顏。
忽然,不知從哪里射出一箭,直奔太子的車駕而來。
危急關頭,忽然從太子的護衛中躍出兩條人影,一人手持丈八蛇矛,擊落來箭,隨即護在太子車駕周圍。
另一人手拿著混元鎦金鐺躍入人群中,不一會兒,從人群中拖出一名黑衣蒙面的人來。
這人把黑衣蒙面人的兵器--弓箭與一支樸刀扔在地上。隨即喝叱道︰「跪下
黑衣蒙面人站立如故。並大聲道︰「李世民,你這個殘殺兄長,謀害弟弟的奸賊,今天算我大刀李進栽了。要殺便殺,要剮便剮,我若皺一皺眉頭。便不是好漢
抓他的那人手中拿著一支混元鎦金鐺,名叫伍元凱,與手拿丈八蛇矛的伍元春是兄弟,兩人同在宮中御林軍任職。
此番來到杭州,除了保護太子以外,同時也是另有任務,就是參加本屆的武林大會。
伍元凱一把扯下李進的蒙面巾,說道︰「李進,今天算你走運,車上坐的是太子,不是皇上
太子李智緩緩掀開車簾,走下車來。
知府利天趴伏在地上,說道︰「太子恕罪
太子沒有理會他,徑直走到李進面前。直視著李進。
李進是前太子李建成的麾下大將,算起來也是李智的族叔。
李智道︰「父親常說,李家的恩怨該了結了。放他走吧,但兵器留下
李進道︰「太子殿下你今天放我走,他日我還是會來的。不殺李世民,我誓不甘休
李智手一揮︰「趁我還沒有改變主意之前,趕快走吧
李進一個鷂子翻身,躥入人群之中,消失不見了。
「太子,怎麼回事?」戚妃的聲音問道。
李智走到後面鳳輿之前,拱手道︰「讓戚妃娘娘受驚了
鳳輿中傳來戚妃的聲音︰「剛才是怎麼回事?有人說是前太子李建成的余孽行刺,真有這回事嗎?」
李智道︰「是真的。不過凶手讓我放走了
戚妃急道︰「你怎麼可以讓凶手逃掉呢?要知道他以後還是會來行刺的,多放走一人,以後你父皇就多一份凶險。再說了,殺掉這個刺客也有殺雞儆猴的作用,讓別的刺客知道,行刺皇上是要付出血的代價的。太子,你……真是少不更事
李智低下頭說道︰「戚妃教訓得是,孩兒以後記得了
戚妃道︰「還等以後,真是氣死我了
忽然鳳輿中傳來另一個女人的聲音嬌聲道︰「太子,那還等什麼?趁刺客還沒有逃遠,快派人去追殺吧
鳳輿的車簾被人掀開,露出一張細致的清秀的臉,語氣中卻帶著無比的森寒︰「那個帶兵器的侍衛,快去追刺客,死活不論,重重有賞
伍元凱看了一眼太子,太子默不作聲。
伍元凱暗暗咬了一下牙,說︰「是拿起手中的混元鎦金鐺,向著大刀李進逃走的方向追去。
李進並沒有逃出多遠,他在剛才與伍元凱博斗時就已經受了內傷,再施展鷂子翻身躥入人群中時,就有一口鮮血逆行至喉嚨,被硬壓著沒有噴出來,當他向城中走入時,終于忍不住一口鮮血噴濺出來。
他踉踉踉蹌嗆地走著,一個人從他的正面過來,不小心撞到了李進的懷里。那個人站住了,低首說了聲︰「對不起
要在平時,李進肯定要大聲喝叱他一番,教訓他一頓後才放他走。可是現在李進連自身都顧不了,沒有心情跟這個冒失鬼計較。
李進只想找個安靜的地方療傷。
這個人待李進走後,得意的一笑,從懷里掏出一只銀包來,里面東西挺多,看來這番收獲不少。
他把銀票與碎銀取了出來,把空白的銀包扔在街邊︰「這是個受傷將死的人,不偷白不偷,有了這一些銀票,又可以逍遙一段日子了
他卻不知道,離他不遠處,正有一雙眼楮盯著他,眼楮里滿是殺意……。
伍元凱提著人頭回來時,太子的車駕還停在當地等著。伍元凱把人頭奉上︰「太子殿下,未將不辱使命,已將逆賊的人頭取下
太子李智不忍再看,揮了揮手︰「好好安葬吧,畢竟他也是李家皇室的人
太子登上車駕,內侍太監呼道︰「起駕嘍……
當戚妃與武媚娘的鳳輿緩緩行駛過伍元凱的身邊時。武媚娘探出頭來伸出了大拇指︰「伍侍衛,好樣的,回頭重重有賞
伍元春拍著馬來到太子的車駕旁邊,輕聲道︰「太子,我大哥讓我偷偷告訴你,他殺的人不是李進,是一個小偷
「好李智拍了下手,高聲說道︰「等你們兄弟倆在兵器大會上取得好成績後,再來一起領賞
伍元凱、伍元春在馬上拱手道︰「謝太子
杭州城城門大開,太子的車隊徐徐駛入城中,城里的老百姓早早的就已焚香沐浴,洗刷打掃屋里屋外。整座杭州城一派清爽干淨。
太子的車隊一入城,老百姓們夾道歡迎。武媚娘不怕生,掀開車簾與老百姓們熱情打招呼。戚妃則是正襟危坐,泰然自若。
(